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勤绿洲膜下滴灌色素辣椒耗水特性及节水种植研究
1
作者 丁林 王文娟 吴婕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24年第3期25-30,共6页
色素辣椒在民勤绿洲种植面积较大,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常规种植已经不能满足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为了掌握色素辣椒膜下滴灌技术的耗水特性,提高水分利用率,研究提出了滴灌节水技术的新模式。通过对不同滴灌灌水定额与常规灌溉处理的... 色素辣椒在民勤绿洲种植面积较大,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常规种植已经不能满足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为了掌握色素辣椒膜下滴灌技术的耗水特性,提高水分利用率,研究提出了滴灌节水技术的新模式。通过对不同滴灌灌水定额与常规灌溉处理的试验对比,测定了不同处理下土壤水分动态、产量效应、水分利用效率和耗水规律,进一步比较了滴灌处理与常规灌溉的优越性,分析研究了不同处理对水分、产量、灌溉效率、耗水特性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①膜下滴灌保墒效果良好,土壤水分变化平稳;②在适宜的滴灌定额条件下,色素辣椒单株果鲜产量和干产量均较高,在生育期总灌溉定额和耗水量较低,水分生产力在6.0元/m3以上;③适宜的滴灌处理(T3和T4),在降低棵间无效蒸发损失、减少生育期耗水、改善土壤水热状况,以及提高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方面效果显著,适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辣椒 膜下滴灌 特性 种植模式 民勤绿洲
下载PDF
覆盖栽培对旱地春玉米耗水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庆 马建涛 +4 位作者 柴雨葳 柴守玺 吕莹莹 程宏波 常磊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5-153,共9页
【目的】探讨覆盖方式对旱地春玉米产量及耗水特性的影响,以期为半干旱区玉米高效及绿色生产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在陇中旱作区设置秸秆带状覆盖(SM)、白膜双垄沟覆盖(BM)和黑膜双垄沟覆盖(HM)和露地平作(CK)4种栽培方式。【结果】与C... 【目的】探讨覆盖方式对旱地春玉米产量及耗水特性的影响,以期为半干旱区玉米高效及绿色生产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在陇中旱作区设置秸秆带状覆盖(SM)、白膜双垄沟覆盖(BM)和黑膜双垄沟覆盖(HM)和露地平作(CK)4种栽培方式。【结果】与CK相比,SM、BM和HM处理下春玉米播种~成熟期0~200 cm土壤水分增加2.6%~20.9%;各生育时期间,增墒幅度SM以抽雄吐丝期最大,BM和HM均以苗期最大;不同土层间,SM、BM和HM增墒幅度分别以60~120、60~120和120~200 cm土层最大。覆盖处理较对照降低了春玉米全生育期耗水量5.1%,其中SM处理均降低了春玉米生育前期(播种期-拔节期)、中期(拔节期-灌浆期)和后期(灌浆期-收获期)耗水,降幅为2.4%~50.0%,而地膜覆盖(BM和HM)降低了生育前期和后期的耗水量,而增加了中期的耗水。与CK相比,覆盖均能显著增加春玉米籽粒产量22.9%~34.9%和水分利用效率33.1%~39.7%,增幅分别以BM和SM处理最大。相关分析发现,春玉米籽粒产量与穗粒数(r=0.922**)和百粒质量(r=0.833**)高度相关。【结论】在西北旱作区,应用秸秆带状覆盖能明显增墒、增产,显著降低耗水而增加水分利用效率,是适宜旱地玉米生产的可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带状覆盖 地膜覆盖 春玉米 特性 产量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江南油杉幼苗生长与耗水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庞艳萍 刘菲 +4 位作者 潘淑民 姜英 刘雄盛 王凌晖 蒋燚 《广西林业科学》 2024年第1期33-41,共9页
为探究干旱胁迫下江南油杉(Keteleeriafortuneivar.cyclolepis)幼苗生长与耗水特性,为江南油杉苗期水分管理、干旱修复技术探索提供理论依据,以2年生江南油杉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设置适宜水分(CK)及轻度(T1)、中度(T2)和重度(T3... 为探究干旱胁迫下江南油杉(Keteleeriafortuneivar.cyclolepis)幼苗生长与耗水特性,为江南油杉苗期水分管理、干旱修复技术探索提供理论依据,以2年生江南油杉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设置适宜水分(CK)及轻度(T1)、中度(T2)和重度(T3)干旱4种处理,分别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80%、55%~60%、35%~40%和15%~20%,研究不同干旱程度下江南油杉幼苗生长变化和耗水特性。结果表明,30~40天时,苗高生长随干旱程度加深呈下降趋势,轻度干旱处理的地径生长表现最好,且其地径增长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轻度干旱处理有利于茎和根生物量的积累。30~40天时,根冠比随干旱程度加深呈上升趋势。平均日耗水量和周耗水量及总耗水量均随干旱程度加深呈下降趋势。轻度干旱处理的日耗水量在胁迫后期达到最高值,之后与中度和重度干旱处理的日耗水量相近,均处于较低水平;轻度干旱环境下,江南油杉幼苗对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较高,说明江南油杉幼苗有一定耐旱能力。综合考虑苗木生长和耗水特性,将土壤水分含量控制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5%~60%能保持江南油杉幼苗正常的生长发育,并有利于茎和根生物量的积累,还能实现土壤水分高效利用,达到节水育苗和旱地生态修复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苗木生长 特性 江南油杉
下载PDF
基于微喷带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冬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冷嶸宇 檀海斌 +2 位作者 刘宏权 兰印超 高惠嫣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08,共8页
探究微喷带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冬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变化规律,可以为冬小麦适宜的水肥管理制度提供科学依据。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国家半干旱中心鹿泉综合试验站进行田间试验,考虑了灌水和施氮2个因素,每个因素设置了... 探究微喷带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冬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变化规律,可以为冬小麦适宜的水肥管理制度提供科学依据。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国家半干旱中心鹿泉综合试验站进行田间试验,考虑了灌水和施氮2个因素,每个因素设置了3个水平,以对照小区达到田间持水量下限(返青~拔节60±2%FC,拔节~成熟70±2%FC)时进行灌水,灌到上限(90%FC),灌水量记为I(W3),3个灌水水平为:W3(100%I)、W2(80%I)、W1(60%I);设置3个施氮水平为N3(220 kg/hm^(2))、N2(160 kg/hm^(2))、N1(100 kg/hm^(2))。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总耗水量在406.00~479.11 mm。冬小麦全生育期耗水量各组成所占比例表现为:土壤供水所占比例最大,48.86%~57.35%;其次为灌水,25.24%~39.38%;最低为降水13.65%~16.11%。冬小麦产量随灌水水平的提高增产1.60%~15.30%,随施氮水平的提高增产1.40%~10.02%。水分利用效率随灌水水平的提高先增后减,在W2处理下得最大值2.03 kg/m^(3);随施氮水平的提高先增长后趋于稳定,在N2处理下得最大值1.99 kg/m^(3)。氮肥偏生产力随灌水水平的提高先上升后趋于稳定,随施氮水平的提高下降26.25%~49.98%。W2N2相较于W3N3而言在水氮投入均减少20%的条件下,产量无显著差异,且水分利用效率与氮肥偏生产力分别分别比W3N3高6.09%和34.27%。说明节水减氮不会造成产量的显著下降,并能获得较高的水氮利用效率。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冬小麦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W2N2(80%I,160 kg/hm^(2))为最佳的灌溉施肥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一体化 冬小麦 产量 特性 氮利用效率
下载PDF
宽幅精播下施氮量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5
作者 延飞龙 张振 +2 位作者 赵俊晔 石玉 于振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14-2024,共11页
为明确宽幅精播条件下冬小麦高产高效的适宜施氮量,于2020—2022年在山东省兖州小麦试验站进行田间试验,供试品种为济麦22。在宽幅精播条件下,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不施氮(N0)、施氮150 kg hm^(-2)(N1)、180 kg hm^(-2)(N2)、210 kg hm^(-... 为明确宽幅精播条件下冬小麦高产高效的适宜施氮量,于2020—2022年在山东省兖州小麦试验站进行田间试验,供试品种为济麦22。在宽幅精播条件下,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不施氮(N0)、施氮150 kg hm^(-2)(N1)、180 kg hm^(-2)(N2)、210 kg hm^(-2)(N3)、240 kg hm^(-2)(N4),研究施氮量对冬小麦耗水特性、旗叶衰老特性、荧光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2处理显著增加了60~120 cm土层土壤水分的吸收利用,与N3和N4处理相比,N2处理有效减少了开花前无效分蘖的水分消耗,降低了总耗水量。N2处理开花后日耗水量高,显著增加了旗叶抗氧化酶活性,其开花后14~28 d旗叶荧光参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N2和N3处理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但N2处理氮肥农学效率最高,较N1、N3、N4处理分别高6.88%、10.60%、45.37%(2020—2021年)和7.03%、13.56%、43.71%(2021—2022年)。综上所述,施氮180 kg hm^(-2)处理可提高冬小麦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吸收利用,增加开花至成熟期阶段耗水量,延缓旗叶衰老,提高籽粒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是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优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幅精播 施氮量 特性 氮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不同覆盖种植方式对马铃薯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6
作者 刘晓峰 董海霞 +4 位作者 徐文杰 胡亮亮 董志香 周萌 黄彩霞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1-1009,共9页
【目的】探究黄土高原旱作区马铃薯不同覆盖种植方式对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寻求适宜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马铃薯种植模式。【方法】于2022年在甘肃农业大学试验基地开展试验,设置垄作种植+高秸秆覆盖量(SLH)、垄作种植+... 【目的】探究黄土高原旱作区马铃薯不同覆盖种植方式对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寻求适宜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马铃薯种植模式。【方法】于2022年在甘肃农业大学试验基地开展试验,设置垄作种植+高秸秆覆盖量(SLH)、垄作种植+低秸秆覆盖量(SLL)、平作种植+高秸秆覆盖量(PH),平作种植+低秸秆覆盖量(PL)4个覆盖处理,以传统露地平作种植为对照(CK)。【结果】覆盖处理较CK显著提高马铃薯全生育期土壤含水量0.14%~0.78%,覆盖处理在块茎形成期增墒效应最突出,较CK平均增加0~9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17.85%。覆盖处理较CK显著提高马铃薯全生育期0~180 cm土壤贮水量,SLH处理在块茎形成期和成熟期增幅最大,分别增加11.54%和11.14%。秸秆覆盖较CK显著提高薯块产量5.24%~26.16%,水份利用效率(WUE)提高10.39%~34.07%,商品薯率提高2.11%~12.88%。覆盖处理较CK显著降低马铃薯生育前期(播种期-苗期)和后期(淀粉积累期-成熟期)耗水量,显著增加生育中期(块茎形成期-淀粉积累期)耗水量,但全生育期耗水量总体显著降低。SLH、SLL、PH、PL处理较CK分别增加马铃薯总收入36.99%、20.54%、11.12%、8.45%。【结论】覆盖处理能显著提高WUE和马铃薯产量,秸秆覆盖操作简单、绿色环保、省工省力,显著增加马铃薯种植收入,垄作种植+高秸秆覆盖量(SLH)提高WUE和马铃薯产量最高,适宜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马铃薯生产种植模式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特性 秸秆覆盖 产量 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秸秆带状覆盖垄作种植对马铃薯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7
作者 胡亮亮 崔循臻 +5 位作者 马菊花 杨永 董海霞 陈志丕 刘晓峰 黄彩霞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1,70,共8页
【目的】研究秸秆带状覆盖垄作种植对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期的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筛选适合西北半干旱雨养农业区马铃薯的高产覆盖栽培模式。【方法】设5个处理,分别为高垄秸秆带状覆盖(SHH)、低垄秸秆带状覆盖(SLH)、平作秸秆带状覆盖(... 【目的】研究秸秆带状覆盖垄作种植对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期的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筛选适合西北半干旱雨养农业区马铃薯的高产覆盖栽培模式。【方法】设5个处理,分别为高垄秸秆带状覆盖(SHH)、低垄秸秆带状覆盖(SLH)、平作秸秆带状覆盖(PH)、地膜覆盖(HM),以传统露地平作为对照(CK)。【结果】覆盖能显著改善土壤水分状况。秸秆带状覆盖垄作种植能提高马铃薯生育后期0~18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平均较CK提高9.1%,SHH、SLH分别较CK提高11.7%、10.3%,降低苗期-块茎形成期阶段耗水量、日耗水强度和耗水模系数,平均较CK分别降低5.89%、5.95%和5.29%,增加中后期块茎形成期-淀粉积累期阶段耗水量、日耗水强度、耗水模系数,平均较CK分别增加2.93%、2.92%和3.73%。秸秆带状覆盖垄作薯块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大薯率、商品薯率较CK分别提高40.03%、41.15%、53.22%、23.77%(P<0.05),且薯块产量、WUE均表现为SHH>SLH>PH。马铃薯薯块产量与耗水量、耗水强度、耗水模系数相关性除播种-苗期、苗期-块茎形成期显著负相关关系外,其他时期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秸秆带状覆盖高垄(SHH)处理能够改善土壤水环境,调整马铃薯耗水结构,平衡马铃薯关键生长期供需水矛盾,从而达到增产提效目的,可作为西北雨养农业区马铃薯高产栽培的推荐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带状覆盖垄作 土壤特性 马铃薯 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景电灌区不同灌溉定额对春玉米农艺性状及耗水特性的影响
8
作者 周永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1期15-18,共4页
灌溉是干旱地区补充作物所需水分的技术措施。合理的灌溉定额能为作物生长提供有利条件,进而提高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为探索灌溉定额对干旱区春玉米农艺性状及耗水特性的影响,于2022年4—10月在景电灌区开展不同灌溉定额(设置5000、450... 灌溉是干旱地区补充作物所需水分的技术措施。合理的灌溉定额能为作物生长提供有利条件,进而提高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为探索灌溉定额对干旱区春玉米农艺性状及耗水特性的影响,于2022年4—10月在景电灌区开展不同灌溉定额(设置5000、4500、4000、3500、3000、2500 m^(3)/hm^(2),共6个灌溉定额)试验。结果表明,春玉米耗水量随灌溉定额的增加而增加,表现为5000 m^(3)/hm^(2)>4500 m^(3)/hm^(2)>4000 m^(3)/hm^(2)>3500 m^(3)/hm^(2)>3000 m^(3)/hm^(2)>2500 m^(3)/hm^(2),而灌溉定额4500 m^(3)/hm^(2)处理耗水量与灌溉定额5000 m^(3)/hm^(2)处理无显著差异;随着春玉米生育期推移,耗水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中拔节期至抽穗期达到最高,各灌溉定额处理耗水量为141.89~192.33 mm,占全生育期耗水量的26.14%~28.91%;其次是六叶期至拔节期,各灌溉处理耗水量在134.53~167.92 mm之间,占全生育期耗水量的23.61%~24.79%;播种至六叶期耗水量最低,为52.87~65.27 mm,仅占全生育期耗水量的8.94%~9.74%。当灌溉定额为4500 m^(3)/hm^(2)时,能促进春玉米生长发育,提升春玉米农艺性状,提高干物质积累量,同时在该灌溉定额下春玉米经济效益最高,达到24612.40元/hm^(2)。因此,景电灌区春玉米种植的最佳灌溉定额为4500 m^(3)/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灌溉定额 特性 农艺性状 景电灌区
下载PDF
河西绿洲灌区覆土浅埋滴灌对春小麦耗水特性的影响
9
作者 何丽 李娜 +3 位作者 邓浩亮 杨平峰 翟凯昌 刘雁齐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1期26-28,34,共4页
为探索河西绿洲灌区覆土浅埋滴灌条件下春小麦耗水特性,于2023年在张掖市甘州区上秦镇开展了覆土浅埋滴灌试验,以地面滴灌(灌溉定额480 mm)为对照,设置覆土浅埋滴灌3个灌溉定额(480 mm、384 mm和288 mm)处理,分析春小麦各生育期耗水量... 为探索河西绿洲灌区覆土浅埋滴灌条件下春小麦耗水特性,于2023年在张掖市甘州区上秦镇开展了覆土浅埋滴灌试验,以地面滴灌(灌溉定额480 mm)为对照,设置覆土浅埋滴灌3个灌溉定额(480 mm、384 mm和288 mm)处理,分析春小麦各生育期耗水量和日耗水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春小麦生育期推进,各生育阶段耗水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趋势,抽穗期各处理耗水量最高,为139.79~162.43 mm,对照地面滴灌480 mm处理各生育阶段耗水量均高于覆土浅埋滴灌处理;在覆土浅埋滴灌条件下,春小麦各生育阶段耗水量随灌溉定额降低呈降低趋势,各处理全生育期耗水量表现为地面滴灌480 mm>覆土浅埋滴灌480 mm>覆土浅埋滴灌384 mm>覆土浅埋滴灌288 mm。春小麦日耗水强度随生育期推进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拔节期达到最大,为5.78~8.12 mm/d,且各生育阶段对照地面滴灌480 mm处理日耗水强度高于覆土浅埋滴灌3个灌溉定额处理,各处理全生育期日耗水强度表现为地面滴灌480 mm>覆土浅埋滴灌480 mm>覆土浅埋滴灌384 mm>覆土浅埋滴灌288 mm。可见,在河西绿洲灌区应用覆土浅埋滴灌方式灌溉可降低春小麦耗水强度。本研究结果可为河西绿洲灌区春小麦节水灌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覆土浅埋滴灌 特性 强度 河西绿洲灌区
下载PDF
土壤水分含量对小麦耗水特性和旗叶/根系衰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振 石玉 +2 位作者 张永丽 于振文 王西芝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95-1905,共11页
为明确土壤含水量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及其形成的生理原因,于2019—2021年小麦生长季在山东省兖州区小孟镇史家王子村小麦试验站进行试验,选用冬小麦品种济麦22,设置4种土壤含水量处理:分别为全生育不灌水(W0),于小麦拔节期和开花期将0... 为明确土壤含水量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及其形成的生理原因,于2019—2021年小麦生长季在山东省兖州区小孟镇史家王子村小麦试验站进行试验,选用冬小麦品种济麦22,设置4种土壤含水量处理:分别为全生育不灌水(W0),于小麦拔节期和开花期将0~40 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均补灌至65%(W1)、75%(W2)、85%(W3),研究了土壤含水量对小麦耗水特性、旗叶与根系衰老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W2处理的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获得了最高的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相较于W0、W1、W3,籽粒产量分别高48.49%、20.80%、8.68%(2019—2020)和46.87%、17.36%、7.53%(2020—2021),水分利用效率分别高21.70%、14.25%、15.59%(2019—2020)和25.44%、11.90%、13.39%(2020—2021);W2处理开花后40~100 cm土层根长密度、40~60 cm土层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根系活力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W2处理开花后旗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W0、W1处理,与W3处理无显著差异,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W0、W1处理,与W3处理无显著差异;W2处理显著提高了开花期至成熟期阶段耗水量、日耗水量、耗水模系数和40~120 cm土层土壤贮水消耗量。由此可见,适宜的土壤含水量能够促进根系下扎,延缓植株衰老,提高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吸收利用,保证了籽粒灌浆期水分供应,显著提高籽粒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以小麦拔节期和开花期将0~40 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均补灌至75%的W2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特性 衰老特性 籽粒产量
下载PDF
秸秆覆盖量与覆盖方式对马铃薯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菊花 黄彩霞 +7 位作者 李亚珍 杨永 陈志丕 李虹彩 李拥军 胡亮亮 王龙龙 张乾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7-64,96,共9页
【目的】探明覆盖对黄土高原旱作区马铃薯耗水规律、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传统露地平作种植为对照(CK),设地膜覆盖(PM)、高垄秸秆局部高覆盖量(RSM9)、高垄秸秆局部低覆盖量(RSM6)、平作秸秆局部高覆盖量(PSM9)、平作... 【目的】探明覆盖对黄土高原旱作区马铃薯耗水规律、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传统露地平作种植为对照(CK),设地膜覆盖(PM)、高垄秸秆局部高覆盖量(RSM9)、高垄秸秆局部低覆盖量(RSM6)、平作秸秆局部高覆盖量(PSM9)、平作秸秆局部低覆盖量(PSM6)、秸秆全覆盖(FC)的种植模式,共7个处理,秸秆覆盖量与覆盖方式对马铃薯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①与CK相比,秸秆局部覆盖处理薯块产量和WUE分别平均提高11.8%~21.7%、15.9%~26.7%;局部覆盖处理间,与平作秸秆局部覆盖处理(PSM)相比,高垄秸秆局部覆盖处理(RSM)薯块产量和WUE分别平均提高1.5%和1.7%;与秸秆局部高覆盖量(9000 kg/hm2)处理相比,秸秆局部低覆盖量(6000 kg/hm2)处理薯块产量和WUE分别平均提高6.1%和6.5%。②与CK相比,秸秆局部覆盖处理有增墒和降墒的双重效应,且增墒点次远多于降墒点次;局部覆盖各处理间土壤贮水量均表现为RSM6处理>PSM6处理>RSM9处理>PSM9处理。③与CK相比,秸秆局部覆盖处理马铃薯块茎形成—淀粉积累期的耗水量、日耗水强度及耗水模系数分别高4.6 mm、0.11 mm/d、2.7%;局部覆盖处理间,块茎膨大—收获期耗水特征均表现为RSM处理>PSM处理,而在播种—块茎膨大期为PSM处理>RSM处理。【结论】秸秆局部覆盖通过降低块茎膨大期前耗水,增加块茎膨大期后耗水,平衡马铃薯关键生育期耗水需求,促进马铃薯生长发育达到增产效果。因此,在马铃薯覆盖栽培模式中,推荐高垄秸秆局部覆盖(RSM)+6000 kg/hm2的秸秆覆盖量为最优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局部覆盖 平作 高垄 特性 马铃薯
下载PDF
覆盖免耕夏玉米耗水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08
12
作者 张海林 陈阜 +1 位作者 秦耀东 朱文珊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6-40,共5页
以无覆盖翻耕、无覆盖铁茬等常规耕作为对照 ,对覆盖免耕夏玉米的耗水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耕作并没有大幅度增加或者减少夏玉米的耗水量 ,不同耕法夏玉米耗水量差异不大 ;同翻耕、铁茬等相比 ,覆盖免耕夏玉米耗水在时间和空间分配... 以无覆盖翻耕、无覆盖铁茬等常规耕作为对照 ,对覆盖免耕夏玉米的耗水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耕作并没有大幅度增加或者减少夏玉米的耗水量 ,不同耕法夏玉米耗水量差异不大 ;同翻耕、铁茬等相比 ,覆盖免耕夏玉米耗水在时间和空间分配上有所改变 ,即覆盖免耕夏玉米前期耗水少 ,后期耗水量增加 ,蒸散量加大 ,而且覆盖免耕有效地减少土壤棵间蒸发 ,却增加了作物的蒸腾量 ,变非生产性耗水为有效耗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覆盖 夏玉米 特性
下载PDF
底墒差异对夏玉米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13
作者 李全起 房全孝 +4 位作者 陈雨海 于舜章 王吉顺 罗毅 于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3-96,共4页
该试验在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禹城综合试验站进行,研究了底墒差异对夏玉米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得出土壤体积含水率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趋向稳定,但底墒影响各层的水分含量和夏玉米的耗水深度。若夏玉米生育期间不进行补充灌溉且含水率小... 该试验在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禹城综合试验站进行,研究了底墒差异对夏玉米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得出土壤体积含水率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趋向稳定,但底墒影响各层的水分含量和夏玉米的耗水深度。若夏玉米生育期间不进行补充灌溉且含水率小于27%时,夏玉米的主要供水层在60~90cm范围内,冬小麦生育期间不灌水的夏玉米开始利用深层水,底墒相对充足的夏玉米利用的深度可达1.1m土深。在冬小麦生育期间灌两水(120mm)条件下,对夏玉米进行补充灌溉可显著提高产量,但在冬小麦生育期间灌一水(60mm)条件下再进行补充灌溉,其增产作用不及充足的底墒水。冬小麦在抽穗和灌浆期灌溉120mm,夏玉米生育期间灌水150mm的处理夏玉米产量达7466.58kg/hm2。冬小麦在拔节—抽穗—灌浆期灌溉,夏玉米整个生育期都不灌溉的处理水分利用效率(WUE)为33.34kg/(hm2·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墒 夏玉米 特性 产量
下载PDF
黄土高原适生树种苗木的耗水特性 被引量:71
14
作者 韩蕊莲 梁宗锁 +1 位作者 侯庆春 邹厚远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2期210-213,共4页
黄土高原适生树种苗木的耗水特性韩蕊莲,梁宗锁,侯庆春,邹厚远(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杨陵712100)WaterconsumptionpropertiesofadaptablenurserystocksonL... 黄土高原适生树种苗木的耗水特性韩蕊莲,梁宗锁,侯庆春,邹厚远(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杨陵712100)WaterconsumptionpropertiesofadaptablenurserystocksonLoessplateau¥HanR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木 树种 特性 黄土高原
下载PDF
节水灌溉对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水分消耗与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7
15
作者 宁东峰 李志杰 +3 位作者 孙文彦 马卫萍 黄绍文 赵秉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52-858,共7页
20082~009年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节水灌溉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光合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播种至拔节期,以消耗0—40 cm土层水分为主,在此期间42 mm降水条件下,不灌冻水处理在拔节前0—40 cm土层达到... 20082~009年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节水灌溉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光合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播种至拔节期,以消耗0—40 cm土层水分为主,在此期间42 mm降水条件下,不灌冻水处理在拔节前0—40 cm土层达到重度水分亏缺,灌冻水处理只为轻度水分亏缺。前期重度水分亏缺对后期根系吸收深层水分和旗叶光合速率起到显著影响。轻度水分亏缺条件下,气孔导度下降,蒸腾速率随之降低;而光合速率可得以维持,单叶水分利用效率提高。随灌水次数增加,总耗水量加大,土壤水和降水的消耗比例显著降低。产量、WUE与耗水量均呈二次曲线关系,但变化趋势不一致,两曲线在耗水量360 mm处相交,为两者理论上最佳结合点。本试验中,冻水+拔节水处理产量最高,达到7753 kg/hm2,比不灌水处理(W 0)提高了40.2%,WUE值为1.9 kg/m3,与W 0处理差异不显著,为本试验的最优节水高产灌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灌溉 特性 光合特性
下载PDF
灌水量和时期对不同品种冬小麦产量和耗水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1
16
作者 黄玲 高阳 +5 位作者 邱新强 李新强 申孝军 孙景生 巩文军 段爱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99-108,共10页
为明确品种更替过程中冬小麦的耗水特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变化规律,以及对水分胁迫的响应,于2010-2012两个生长季选取河南中北部建国以来不同年代的7个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在田间设置三个水分处理下(W0,返青后不灌水;W1,拔节... 为明确品种更替过程中冬小麦的耗水特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变化规律,以及对水分胁迫的响应,于2010-2012两个生长季选取河南中北部建国以来不同年代的7个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在田间设置三个水分处理下(W0,返青后不灌水;W1,拔节期灌水;W2,拔节和灌浆期分别灌水),研究了冬小麦的耗水特性、产量构成因素、收获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冬小麦更替过程中,冬小麦总耗水和土壤贮水消耗与年代差异不显著,而受降雨和灌溉影响较大。从20世纪50年代至现在,90年代及以后的冬小麦品种千粒重在41g以上,明显高于早期品种。两年生长季冬小麦籽粒产量增加58.4%和41.8%,平均每次更替增加396和362kg/hm2;收获指数增加37.0%和18.0%,平均每次更替增加0.2和0.1;WUE增加55.3%和40.8%,平均每次更替增加0.11和0.10kg/m3。现代品种源、库关系得到改善,千粒重大幅度增加和收获指数增加是籽粒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籽粒产量和WUE由品种和水分互作效应决定,在拔节期和灌浆期灌水可明显提高籽粒产量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土壤 冬小麦 农艺性状 特性 籽粒产量 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不同时期干旱对冬小麦产量效应和耗水特性研究 被引量:43
17
作者 孙宏勇 刘昌明 +1 位作者 张永强 张喜英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16,共4页
针对不同水分处理对产量和耗水特性的影响 ,在田间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进行干旱胁迫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干旱胁迫对冬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生育时期、水分利用效率、棵间蒸发、蒸散等因素有一定的影响 ;干旱胁迫使冬小麦的生育期缩短 ,... 针对不同水分处理对产量和耗水特性的影响 ,在田间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进行干旱胁迫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干旱胁迫对冬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生育时期、水分利用效率、棵间蒸发、蒸散等因素有一定的影响 ;干旱胁迫使冬小麦的生育期缩短 ,整个生育期胁迫能使冬小麦有的生育期缩短 5~ 8d;拔节期的水分对于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有很重要的影响 ;充分灌水的处理的棵间蒸发和蒸散均高于其它处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时期 干旱 冬小麦 产量 特性
下载PDF
灌水量和灌水时期对小麦耗水特性和氮素积累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74
18
作者 杨晓亚 于振文 许振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46-853,共8页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小麦品种济麦20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灌水处理对小麦的耗水特性和氮素积累分配的影响。试验设置7个处理:不浇水(W0);拔节期和开花期浇水,每次灌水量为30mm(W1)、60mm(W2)、90mm(W3);拔节期、开花期和灌浆期浇水,每次灌...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小麦品种济麦20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灌水处理对小麦的耗水特性和氮素积累分配的影响。试验设置7个处理:不浇水(W0);拔节期和开花期浇水,每次灌水量为30mm(W1)、60mm(W2)、90mm(W3);拔节期、开花期和灌浆期浇水,每次灌水量为30mm(W4)、60mm(W5)、90mm(W6)。研究结果表明:(1)随灌水量的增加,总耗水量逐渐增加,土壤耗水量和降水量占总耗水量的比例降低。产量和水分利用率最高的W2和W4处理总耗水量分别为413.87,362.15mm;灌溉量、降水量、土壤耗水量分别占总耗水量的比例为29%、36.34%、34.66%,24.85%、41.53%、33.62%;两个处理比较,W4处理提高了对降水的利用比例,但降低了对灌溉水的利用比例。通过对全生育期0~200cm不同土层土壤耗水量的研究得出,W0和W1处理的深层土壤耗水量较低,W3、W5、W6处理的0~200cm每个土层土壤耗水量均较低,对W2和W4处理,小麦能够利用120~200cm的深层土壤水分,其土壤贮水消耗量显著增加。(2)W2处理的籽粒氮素积累量较高,W1、W4处理籽粒中的氮素分配比例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有灌浆水的处理,尤其是灌浆水高于30mm的处理,营养器官氮素转移率和贡献率显著降低;W4处理的籽粒蛋白质含量较高,W2和W4处理的籽粒蛋白质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3)籽粒产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其中W2和W4处理显著高于其它处理;W4处理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蛋白质产量水分利用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结果表明,W4为本试验条件下高产节水的最佳灌水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特性 氮素积累分配 产量
下载PDF
不同畦宽灌溉对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9
19
作者 马尚宇 于振文 +3 位作者 张永丽 赵俊晔 石玉 王东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31-1540,共10页
【目的】研究高产条件下不同畦宽灌溉对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0—2011年和2011—2012年小麦生长季,在山东兖州小孟镇史家王子村(35°24′N,116°24′E)高产麦... 【目的】研究高产条件下不同畦宽灌溉对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0—2011年和2011—2012年小麦生长季,在山东兖州小孟镇史家王子村(35°24′N,116°24′E)高产麦田以高产冬小麦品种济麦22为试验材料,在地表纵向比降为2.09‰、畦长为60 m条件下,设置1.0、1.5、2.0和2.5 m 4个畦宽处理,分别用W10、W15、W20和W25表示,各处理均在拔节期用水龙带从机井口引水至畦首灌水,水龙带出水口安装水表计量灌水量。改口成数为90%。将畦田沿灌水水流方向划分为0—20、20—40和40—60 m 3个区间,用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量,研究不同畦宽灌溉对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1)2010—2011生长季,W20的总耗水量、灌水量及其占总耗水量的比例显著低于其它处理,降水量占总耗水量的比例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土壤贮水消耗量占总耗水量的比例与W15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W10处理,在100—160 cm土层的土壤贮水消耗量显著高于W10和W15,与W25无显著差异。2011—2012生长季,W20的总耗水量与其它处理无显著差异,灌水量及其占总耗水量的比例显著低于其它处理;降水量和土壤贮水消耗量占总耗水量的比例与其他处理无显著差异;100—160 cm土层土壤贮水消耗量显著高于W15,与W25处理无显著差异。(2)两生长季,W20拔节期灌水后畦内平均土壤相对含水量与W15和W25无显著差异,显著低于W10处理;开花期畦内平均土壤相对含水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W20开花至成熟期的耗水模系数显著高于其它处理。(3)两生长季,W20拔节期灌水后和开花期畦内各区间平均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变异系数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土壤水分分布均匀;各区间籽粒产量变异系数最小,平均籽粒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最高。【结论】综合考虑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W20处理是本试验条件下兼顾高产与节水的最优畦宽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畦宽 小麦 特性 产量 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灌溉量和灌溉次数对紫花苜蓿耗水特性和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27
20
作者 陈林 王磊 +2 位作者 宋乃平 张庆霞 裴雪雁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1-95,共5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量和灌溉次数3年生紫花苜蓿的耗水特性、生物量和水分利用率,结果表明:不灌溉的G0处理的总耗水量显著低于不同灌溉量的G2-G6处理,但不灌溉更能充分发挥降水和土壤贮存水的作用。各个处理出苗至分枝期的耗水...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量和灌溉次数3年生紫花苜蓿的耗水特性、生物量和水分利用率,结果表明:不灌溉的G0处理的总耗水量显著低于不同灌溉量的G2-G6处理,但不灌溉更能充分发挥降水和土壤贮存水的作用。各个处理出苗至分枝期的耗水强度略大于分枝期至现蕾期和现蕾至开花期,3个生育期0-120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随着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大,120-200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和灌溉量相关性很差。灌溉量超过175 mm和低于100 mm的处理对苜蓿生物量的形成产生负效应。灌溉量均为100 mm的G2和G3处理,G3的生物量要高于G2的27.37%,G5处理生物量最高,但是和G3处理没有显著差异。各处理间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利用效率均以G3最高,分别高于G5的37.72%和64.76%,说明G3这种灌溉组合是兼顾高产和节水的最佳灌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灌溉量 灌溉次数 特性 生物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