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7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和田河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对策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志辉 谢永琴 +1 位作者 穆建军 樊夙昱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1-56,共6页
和田河流域光、热、水、土地资源丰富,农牧业发展潜力很大。然而该流域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环境灾害多发,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区域发展不可避免地对其生态环境产生很大影响。本文从多个侧面阐述了该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和田河流域光、热、水、土地资源丰富,农牧业发展潜力很大。然而该流域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环境灾害多发,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区域发展不可避免地对其生态环境产生很大影响。本文从多个侧面阐述了该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田河流域 水资源 生态环境 对策 水资源利用
下载PDF
从锦州连续干旱分析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变化 被引量:7
2
作者 赵玉莲 张翠艳 《辽宁气象》 2004年第1期29-29,33,共2页
通过分析近年锦州水资源匮乏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 ,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议。
关键词 干旱 水资源 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 气象因素
下载PDF
1957—2006年塔里木河流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43
3
作者 段建军 王彦国 +6 位作者 王晓风 毛炜峄 张雄文 王进 高前兆 沈永平 王顺德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81-791,共11页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历史上是环塔里木盆地九大水系144条河流的总称,目前呈"四源一干"格局.依据1957—2006年近50a气象及水文监测资料,分析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的影响.虽然近50a来塔里木河流域...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历史上是环塔里木盆地九大水系144条河流的总称,目前呈"四源一干"格局.依据1957—2006年近50a气象及水文监测资料,分析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的影响.虽然近50a来塔里木河流域山区与平原整体呈现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加特征,出山口径流量也呈增加趋势,然而在2000年前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急剧退化.其成因主要为:1)从20世纪50年代起到近2006年,四条源流入塔里木河水量50a减少了15.4×108m3;2)塔里木河上、中、下游耗水量比例的失调及区域水资源分配发生变化,造成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恶化;3)实施塔里木河综合治理后,即使进入塔里木河的下游的水量增加,中游段耗水量下降,但是上游耗水迅速增加且数量巨大,还是对塔里木河水资源综合利用、改善的下游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50 a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 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变化 塔里木河流域
下载PDF
京津冀平原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前景分析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4
作者 孟瑞芳 杨会峰 +3 位作者 包锡麟 徐步云 李磊 李谨丞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1-233,共13页
[研究目的]京津冀平原水资源严重短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加大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力度,形成多元供水格局,可有效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对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文章系统开展非常... [研究目的]京津冀平原水资源严重短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加大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力度,形成多元供水格局,可有效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对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文章系统开展非常规水资源供水方向、开发利用模式和供水规模分类数据统计,依据各省(直辖市)非常规水资源供水规划及配置目标,分析其开发利用前景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结果]该区非常规水资源主要包括微咸水、再生水、淡化海水、雨洪水,其中微咸水主要分布于中东部平原的天津、沧州、衡水等地,供水前景为5.43×10^(8)m^(3);再生水利用以北京、天津等大中型及工业城市为主,供水前景为34.22×10^(8)m^(3);淡化海水利用以天津等滨海城市为主,供水前景为4.19×10^(8)m^(3);雨洪水利用较分散。[结论](1)微咸水用于农业灌溉存在土壤盐渍化风险,需加强水盐调控。(2)再生水用于河流生态补水,沿线地表水富营养化,地下水体未受到明显污染;地下水浅埋区开展再生水灌溉,会增加硝酸盐污染风险;建议将高风险的新兴污染物纳入再生水利用监控体系。(3)海水淡化尾液浓盐水、冷却热水可能改变天然海洋生态系统的分布、构成与多样性,应予以关注。(4)雨洪水利用可降低污水入河的水质风险,但过度利用可能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建议城市区适度扩大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水资源 微咸水 再生水 海水淡化 雨洪水 开发利用模式 供水规模 生态环境效应 水文地质调查工程 京津冀平原
下载PDF
黄河流域九省(区)人口-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及障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佳璐 潘景茹 +2 位作者 冯峰 徐鹏 刘翠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6,共10页
黄河流域九省(区)人口扩张和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资源和环境问题,亟待探究其人口-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PWEE)系统耦合协调关系,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针对黄河流域九省(区)构建了PWEE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耦合... 黄河流域九省(区)人口扩张和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资源和环境问题,亟待探究其人口-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PWEE)系统耦合协调关系,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针对黄河流域九省(区)构建了PWEE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2008—2020年黄河流域九省(区)PWEE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状态和障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九省(区)PWEE系统及其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从2008年的0.56上升至2020年的0.69,由勉强协调进入初级协调阶段,水资源子系统一直是影响九省(区)PWEE系统协调发展的限制因素,其平均障碍度从2008年的49.05%增加至2020年的55.48%,人均水资源量为主要障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系统 耦合协调度 障碍因素 黄河流域
下载PDF
中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变化及保护建议 被引量:32
6
作者 陈亚宁 李忠勤 +10 位作者 徐建华 沈彦俊 邢晓旭 谢天 李稚 杨林山 席海洋 朱成刚 方功焕 司建华 张元明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5-393,共9页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西北干旱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安全保障的最关键自然因素。文章系统分析了西北干旱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变化趋势,从用水结构、水资源利用效率等解析了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结果显示,西北干旱区气温以0.32℃/10年的...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西北干旱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安全保障的最关键自然因素。文章系统分析了西北干旱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变化趋势,从用水结构、水资源利用效率等解析了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结果显示,西北干旱区气温以0.32℃/10年的速率升高,降水以9.32 mm/10年的速率增加;冰川加速萎缩,冰雪融水径流增加,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山区来水量增加约110×10^(8)m^(3),水资源可利用总量增加。近10年来,水资源节约利用成效显著,用水效率不断提高,水资源承载力不断增强,生态系统健康向好发展。但西北干旱区水资源问题依然突出,极端气候水文事件强度加大,生态环境仍然脆弱,未来需要进一步挖掘水资源潜力,提升水资源管理水平,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以应对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水资源 生态环境 气候变化 用水效率 西北干旱区
原文传递
海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变化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水龙 冯平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47-49,共3页
从时间序列和空间格局的角度,分析了近50年来海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随着流域内城市化和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引起流域地下水资源时空分布格局的剧烈改变,主要表现为由于山前水库的修建和河流断流,改变了地... 从时间序列和空间格局的角度,分析了近50年来海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随着流域内城市化和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引起流域地下水资源时空分布格局的剧烈改变,主要表现为由于山前水库的修建和河流断流,改变了地下水自然补给的时间分布规律;地下水排泄方式高度人为化,流域地下水位呈持续下降趋势;地下水天然补给空间格局被破坏,新格局完全受人类活动控制极不稳定;地下水流场在水利工程和超采的作用下,从流域到局部都发生了改变.伴随改变,海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演变不断趋于恶化,并制约着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 变化 生态环境 海河流域
下载PDF
阿拉善地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对策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锦秀 肖洪浪 任娟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6-61,共6页
阿拉善地区位于内蒙古最西部,地处干旱、极干旱荒漠地区。近几十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境内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沙漠化问题十分突出。水资源是阿拉善地区生态环境改善与恢复的重要制约因素,也是促进该地区生态建设、支持区... 阿拉善地区位于内蒙古最西部,地处干旱、极干旱荒漠地区。近几十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境内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沙漠化问题十分突出。水资源是阿拉善地区生态环境改善与恢复的重要制约因素,也是促进该地区生态建设、支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对阿拉善地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保证阿拉善地区生态用水以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具体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地区 水资源利用 生态环境保护 对策建议
原文传递
黄河河源区生态环境变化及水资源脆弱性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吴青 周艳丽 《水资源保护》 CAS 2002年第4期21-24,共4页
黄河河源区生态系统正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河水断流、湖泊萎缩、草场沙化等现象令人担忧。介绍了黄河河源区近期的水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黄河河源区水资源脆弱性进行了分析 :①气候原因及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②草地沙化... 黄河河源区生态系统正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河水断流、湖泊萎缩、草场沙化等现象令人担忧。介绍了黄河河源区近期的水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黄河河源区水资源脆弱性进行了分析 :①气候原因及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②草地沙化与土地荒漠化 ;③人口数量增加和人类活动加剧 ,并提出了生态建设与保护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保护 生态环境 河源区 黄河
下载PDF
基于生态环境探讨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措施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晗璐 王晶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5-46,共2页
为了有效缓解我国面临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问题,从生态环境角度分析提出了发展节水产业、解决地下水储备、探索“三农”用水管理改革创新以及节水激励政策等可行性措施,从而有效缓解水资源矛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 为了有效缓解我国面临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问题,从生态环境角度分析提出了发展节水产业、解决地下水储备、探索“三农”用水管理改革创新以及节水激励政策等可行性措施,从而有效缓解水资源矛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水资源 矛盾 措施
下载PDF
河西走廊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关系及时空分异
11
作者 张文睿 孙栋元 +4 位作者 王亦可 杨俊 兰立军 靳虎甲 徐裕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27-1537,共11页
推进水资源、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生态和谐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文章基于修正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河西走廊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协调水平,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和泰尔指数揭... 推进水资源、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生态和谐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文章基于修正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河西走廊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协调水平,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和泰尔指数揭示驱动因素和空间异质性,并利用趋势面映射耦合协调度全域分布。结果表明:(1)由经济发展带动水资源-经济-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逐年上升,综合发展指数由2006年0.29增长至2021年0.65。(2)河西走廊水资源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生态子系统两两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呈不同趋势上升,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度发展处于颉颃阶段向磨合阶段升级;协调度经历“轻度失调衰退-濒临失调衰退-勉强协调发展-初级协调发展-中级协调发展”五个阶段。(3)区域空间异质性逐渐发展为减小趋势,2021年空间分布表现出东南部发展优于西北部格局,金昌和张掖逐步成为河西发展优势区域。(4)城市化率、排污总量、节水灌溉面积对河西走廊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耦合发展起到较大的驱动作用。研究结果对河西走廊经济-生态-水资源系统协同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耦合协调模型 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系统 时空演变规律 驱动因素 河西走廊
下载PDF
黄河源地区水文水资源及生态环境变化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谷源泽 李庆金 +1 位作者 杨风栋 王静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2002年第1期18-25,共8页
本文通过实地查勘调查、依据多年积累的原型观测资料,在分析黄河源地区基本情况、水文气候特征的基础上,揭示了近年来黄河源地区水文水资源及生态环境变化的特点;解答了这种变化所产生的结果和影响;得出了在河源地区封山育林植草,涵养水... 本文通过实地查勘调查、依据多年积累的原型观测资料,在分析黄河源地区基本情况、水文气候特征的基础上,揭示了近年来黄河源地区水文水资源及生态环境变化的特点;解答了这种变化所产生的结果和影响;得出了在河源地区封山育林植草,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的初步对策;提出了河源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纳入全河统一调度、开发、利用规划的建议;以期找出对付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生态环境 黄河源 水土流失 水文气候特征 封山育林
下载PDF
漳河水库流域水资源及生态环境变化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汤世松 罗文兵 +1 位作者 赵华安 陈崇德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1年第4期349-352,363,共5页
依据漳河水库流域1963—2008年社会经济及自然环境变化等基本资料,分析了区域内社会经济概况、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环境现状,阐述了生态环境变化对水资源开发的影响。流域地区未来降雨量和径流量将呈缓慢下降的变化趋势,但7月... 依据漳河水库流域1963—2008年社会经济及自然环境变化等基本资料,分析了区域内社会经济概况、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环境现状,阐述了生态环境变化对水资源开发的影响。流域地区未来降雨量和径流量将呈缓慢下降的变化趋势,但7月的径流量变化趋势的随机性成份可能很大,因此采取相应对策和措施,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干旱或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以1995年为突变点,前后两个系列的统计特征值均具有明显的差异,已经不符合"一致性"的要求。流域污染主要与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保护措施不当有关。流域人类活动日趋频繁,使得流域下垫面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入库径流量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生态环境 变化分析 漳河水库流域
下载PDF
近50年来河西走廊地下水资源变化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49
14
作者 丁宏伟 张荷生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91-697,共7页
利用不同时期出山地表水资源和相应的地下水均衡计算结果,分析对比了近50年来河西走廊地下水资源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山地表水资源年际变化相对比较稳定。与此同时,随着中游地区工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和水利化程度... 利用不同时期出山地表水资源和相应的地下水均衡计算结果,分析对比了近50年来河西走廊地下水资源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山地表水资源年际变化相对比较稳定。与此同时,随着中游地区工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和水利化程度的日臻完善,地下水补给量逐步减少,由1955年的62.413×108m3减少到1999年的55.514×108m3,减少了6.899×108m3。由此引起了区域性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泉水资源大幅度削减、地下水开采规模和开采量逐年扩大、进入下游的地表水不断减少、水质恶化等水文地质问题。伴随着水资源利用分布格局的改变,河西走廊生态环境体系不断演变并趋于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 生态环境 河西走廊 地下水利用 地下水均衡计算 地下水补给量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芷若 肖喜萌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0-36,共7页
正确认识并理清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对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结合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实际情况,并综合考虑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者发展的内外部因素,构建了包含30项... 正确认识并理清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对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结合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实际情况,并综合考虑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者发展的内外部因素,构建了包含30项的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基于综合评价指数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及障碍度模型,对2008-2021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规律及影响系统耦合协调度的障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子系统间省际差异明显,尤以社会经济子系统的差异最为突出;三系统整体始终保持着高水平的耦合状态,且子系统间的相互制约作用越发明显;系统耦合协调度逐年增加,经历了从濒临失调衰退到初级耦合协调的转变,空间上各省(市)耦合协调度发展节奏不一,具体表现为“下游>中游>上游”的分布特征;根据障碍因素分析可知,城市节约用水量、工业污染治理投资额是影响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江经济带未来可在水资源管理与生态环境治理上多下功夫,同时注重经济社会方面的问题,以实现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浅谈艾比湖流域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金英春 姚安琪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3年第8期155-156,160,共3页
通过对艾比湖流域地表水资源量变化、地下水水位变化以及水资源供需等方面,初步分析了艾比湖流域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状况,以及对艾比湖生态环境的变化影响。
关键词 艾比湖 水资源 生态环境
下载PDF
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廖辉宝 雷传保 +1 位作者 惠军 周新宇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24年第3期110-112,共3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导致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等问题日益严重。为了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水资源保护利用。本文概述了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导致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等问题日益严重。为了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水资源保护利用。本文概述了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的重要性与原则,并提出了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水资源 保护利用
下载PDF
水文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与防洪减灾措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博 《水上安全》 2024年第12期103-105,共3页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在不断加剧。近几年,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次数剧增,特别是洪水灾给大自然以及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洪水灾害的发生与诸多的影响因素有关,其主要与天气变化、地形地势...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在不断加剧。近几年,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次数剧增,特别是洪水灾给大自然以及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洪水灾害的发生与诸多的影响因素有关,其主要与天气变化、地形地势的下降、人们生活活动行为以及人口增长率较快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带来后果造成的危害,人们也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加强了对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不断地寻求高效率的防洪减灾相关措施。防洪减灾是一个较为漫长且烦琐的一个过程,需要各个方面的概念理论、应对策略的强力支撑。本文以水文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探索对生态环境保护以及防洪减灾的有效措施,为水文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强有力的前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水资源 生态环境保护 防洪减灾措施
下载PDF
祁连山地区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及预测
19
作者 刘玒玒 刘书芳 李新一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32,共7页
利用熵权TOPSIS模型测度2007—2021年祁连山地区30个县域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度,采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预测2022—2031年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 利用熵权TOPSIS模型测度2007—2021年祁连山地区30个县域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度,采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预测2022—2031年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结果表明:祁连山地区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逐年升高,水资源子系统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人口子系统发展水平缓慢上升,经济子系统发展起点较低但增速较快;生态环境子系统发展起点相对较高但波动较大,且除水资源子系统外,甘肃片区指标优于青海片区。祁连山地区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度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协调度等级波动上升已达到中级协调;各地区增速具有异质性,南部增速最快,西北部次之,中部最慢。祁连山地区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度呈现稳步上升态势,逐渐由中级协调升至良好协调等级,且甘肃片区协调度略高于青海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系统 协调发展 时空演变 预测 祁连山地区
下载PDF
中国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2016—2023年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广文 张凤英 +6 位作者 牛丽楠 董贵华 高逸飞 解鑫 孟晓艳 何立环 林兰钰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以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数据为基础,分析2023年中国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2016年以来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23年中国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水平,其中,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85.5%,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89.4%,功能区声环境昼间和夜间达标率分... 以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数据为基础,分析2023年中国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2016年以来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23年中国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水平,其中,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85.5%,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89.4%,功能区声环境昼间和夜间达标率分别为96.1%和87.0%,生态质量指数为59.6;2016—2023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其中,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上升2.4个百分点,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上升21.6个百分点,功能区声环境昼间和夜间达标率分别上升3.9个、13.0个百分点。但各生态环境要素质量在部分区域、特定时段不容乐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空气质量总体水平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颗粒物和臭氧浓度偏高;个别流域仍为轻度污染,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远低于全国水平,某些流域仍存在劣Ⅴ类水质断面,化学需氧量、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是地表水中的主要超标指标;声环境1类和4a类功能区夜间达标率仍相对较低;新疆中北部和甘肃西部地区仍有部分县域生态质量为四类或五类,生态脆弱的情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善。随着生态环境污染治理进入攻坚期,控制污染增量的边际成本增加,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的难度越来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环境空气 地表水 环境 生态质量 变化趋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