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水资源使用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赵悦 蒋金荷 李富强 《水利经济》 2018年第1期52-55,63,共5页
利用指数分解模型对影响中国用水量变化和水资源使用效率的驱动因子进行定量研究。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2000—2015年期间,经济发展和人口规模扩大是促进全国用水量增加的主要驱动因子,并且前者的贡献率远远高于后者;行业用水技术进步和... 利用指数分解模型对影响中国用水量变化和水资源使用效率的驱动因子进行定量研究。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2000—2015年期间,经济发展和人口规模扩大是促进全国用水量增加的主要驱动因子,并且前者的贡献率远远高于后者;行业用水技术进步和工业结构的优化都有利于用水总量的降低和用水效率的提高,但行业用水效率提高具有较大的贡献率,贡献率分别为76%和53%。最后提出研究期内水资源管理政策的评估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水量 水资源使用效率 用水强度 Divisia指数分解
下载PDF
节水型社会建设前后的山东省水资源使用效率变化及其收敛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陈东景 于庆东 肖建红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0-65,共6页
山东省及其各市的水资源使用效率在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之后均显著提高。2002-2010年间,全省水资源使用效率年均增加量提高2.4倍,17个城市的水资源使用效率年均增加量提高1.62元/m^3-23.15元/m^3不等,基本呈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水... 山东省及其各市的水资源使用效率在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之后均显著提高。2002-2010年间,全省水资源使用效率年均增加量提高2.4倍,17个城市的水资源使用效率年均增加量提高1.62元/m^3-23.15元/m^3不等,基本呈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水资源使用效率增长幅度较大的特点。节水型社会建设中,各市水资源使用效率增加量对全省水资源使用效率增加量的贡献程度差别较大,虽然各市的贡献量均有所增加,但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的贡献率有所下降,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市的贡献率则有所增加。水资源使用效率较高城市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响应更强,导致2002年之后全省水资源使用效率收敛速度有所放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型社会 水资源使用效率 收敛
原文传递
水利工程抗旱灌溉技术分析
3
作者 樊志德 《水上安全》 2024年第20期184-186,共3页
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当前气候变化和水资源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下,水利工程在抗旱灌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关键技术。本文先后使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等方法,探究了水利工程抗旱灌溉技术的使用与施工情况。研究发现,通过合理的水源选择、科学... 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当前气候变化和水资源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下,水利工程在抗旱灌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关键技术。本文先后使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等方法,探究了水利工程抗旱灌溉技术的使用与施工情况。研究发现,通过合理的水源选择、科学的灌溉方法以及精准的水量控制,可以有效抵抗干旱带来的负面影响,保证农作物生长的水分需求,同时亦有助于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该研究中提出了几种具有广泛应用价值和实践效果明显的抗旱灌溉技术,如地下水利用、微灌技术、滴灌技术等。并且,本文还指出了目前水利工程抗旱灌溉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如技术标准的统一和完善、灌溉设备智能化等。以上研究为水利工程抗旱和农业发展等相关领域工作者提供了参考,并期待更多的研究者和从业者对抗旱灌溉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以解决更多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抗旱灌溉 水源选择 灌溉技术 水资源使用效率
下载PDF
北京某数据中心全年用水量分析
4
作者 张铭蕾 储君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257-260,276,共5页
介绍了北京某数据中心用水量设计及运行的工程实例,以全年用水量的实测数据为基础进行研究,计算数据中心的水资源使用效率实测值,分别探讨了冷却塔补水量对用水量的影响以及蒸发损失、浓缩倍数、冷却水循环水量、制冷系统自然冷却时间... 介绍了北京某数据中心用水量设计及运行的工程实例,以全年用水量的实测数据为基础进行研究,计算数据中心的水资源使用效率实测值,分别探讨了冷却塔补水量对用水量的影响以及蒸发损失、浓缩倍数、冷却水循环水量、制冷系统自然冷却时间对冷却塔补水的影响,最后给出了在数据中心水资源容量规划、冷却循环水补水系数取值及冷却水补水储存容量估算时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用水量 水资源使用效率(WUE) 冷却塔补水 自然冷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