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水资源正义影响评价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吴蒙
李海棠
-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
出处
《中国水利》
2024年第10期25-35,共11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CGL072)。
-
文摘
综合平衡安全、公平、效率三维目标来推动水资源公正转型,是全球不同层面应对当前日益严峻的水风险与水危机面临的共性挑战。引入改进的三元相图建模方法,统筹考虑节水型社会建设、收入分配公平、涉水公共产品供给,构建水资源正义分析评价模型,分析2006—2020年间我国31个省级单元节水型社会建设对区域水资源正义的影响,结果表明:节水型社会建设对改善区域水资源正义具有促进作用,东部地区二者协同发展相对领先,中、西部地区跟跑,东北地区则较为不稳定;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与水资源正义的耦合协调发展呈不断改善趋势。从二者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的结构上看,从“十一五”时期的“金字塔”结构过渡到“十三五”时期的“梭形”结构,低水平耦合、拮抗和协调发展三个阶段省份数之比为9∶14∶8;布局上,胡焕庸线东西两侧发展不均衡,西侧地区除青海省以外,其余省份长期处于低水平耦合阶段,发展明显滞后。各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均显著促进了水生态环境改善,水资源利用效率与水资源安全是最为突出的两大共性短板因素。研究建议,未来应持续建立健全以地方补偿为主、中央财政给予支持的水资源调配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强化对区域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的刚性用水需求保障,依托城市更新、海绵城市建设、构建多元化的水利设施建设投入保障机制等,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节水型社会建设朝更加公平、高效、可持续的人水和谐方向发展。
-
关键词
水资源
节水型社会
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正义
-
Keywords
water resources
water-saving society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water resources justice
-
分类号
TV213.4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