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决口水道沉积模式及其砂体内剩余油形成与富集 被引量:11
1
作者 马世忠 王再山 王渝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9-11,14,共4页
对以往研究较少 ,并在油田勘探阶段及开发初、中期地质研究中被遗漏或忽视的决口水道的成因、沉积特征与模式、空间分布及在油田开发中的意义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指出决口水道是在河流及三角洲沉积体系中 ,由主河道于大洪水期冲裂决口后 ... 对以往研究较少 ,并在油田勘探阶段及开发初、中期地质研究中被遗漏或忽视的决口水道的成因、沉积特征与模式、空间分布及在油田开发中的意义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指出决口水道是在河流及三角洲沉积体系中 ,由主河道于大洪水期冲裂决口后 ,在广阔河道间形成的具有固定路径及一定限流作用的极窄、浅的短程小型水道。相当于新河道形成早期的“小型冲沟”阶段 ,其形成后对原主河流流量影响较小。其与河流沉积相比 ,具有粒度细、分选稍差、含泥量稍高、层理规模小、冲刷弱、略显正旋回、储层物性略差 ,特别是砂体极薄 ( <2 5m)而窄 ( <10 0m)等特点。建立了渐弱消失型、分枝型、末端扇型和汇入型 4种沉积模式。因其窄小分散而形成小而肥的井网控制不住型或注采不完善型剩余油富集砂体 ,又因其数目众多 ,而具有可观的剩余油储量 ,所以 ,其在油田挖潜及油田地质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口水道 沉积特征 沉积模式 剩余油 富集 形成
下载PDF
济阳坳陷高青油田水下决口水道沉积模式及其砂体内剩余油形成与富集 被引量:7
2
作者 黄金柱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16-119,共4页
在济阳坳陷高青油田高17断块的油藏精细描述中,发现了决口水道微相,并对其成因、沉积特征与模式、空间分布进行了对比和分析,认为决口水道是在河流及三角洲沉积体系中,由主河道于大洪水期冲裂决口后,在广阔河道间形成的具有固定路径及... 在济阳坳陷高青油田高17断块的油藏精细描述中,发现了决口水道微相,并对其成因、沉积特征与模式、空间分布进行了对比和分析,认为决口水道是在河流及三角洲沉积体系中,由主河道于大洪水期冲裂决口后,在广阔河道间形成的具有固定路径及一定限流作用的极窄而浅的短程小型水道,其形成后对原主河流流量影响较小;与主河道沉积相比,其具有粒度细、分选稍差、含泥量稍高、层理规模小、冲刷弱、略显正旋回、储层物性略差、砂体极薄(<2.5m)而窄(<100m)等特点。通过分析水下决口水道的沉积机理,建立了渐弱消失型、分支型、末端扇型和汇入型4种沉积模式;由水下决口水道形成的小而肥的井网控制不住的或注采不完全的剩余油富集砂体,数目众多,剩余油储量非常可观,在油田挖潜及油田地质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口水道 沉积特征 沉积模式 小层沉积微相 剩余油
下载PDF
高青决口水道剩余油形成与富集研究
3
作者 杨胜君 徐亮 《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 2004年第4期44-45,51,共3页
在高青油田高17块的油藏精细描述中,发现了决口水道微相,于是对其成因、沉积特征与模式、空间分布进行了对比和分析,认为决口水道是在河流及三角洲沉积体系中,由主河道于大洪水期冲裂决口后,在广阔河道间形成的具有固定路径及一定限流... 在高青油田高17块的油藏精细描述中,发现了决口水道微相,于是对其成因、沉积特征与模式、空间分布进行了对比和分析,认为决口水道是在河流及三角洲沉积体系中,由主河道于大洪水期冲裂决口后,在广阔河道间形成的具有固定路径及一定限流作用的极窄、浅的短程小型水道,相当于新河道形成早期的"小型冲沟"阶段,其形成后对原主河流流量影响较小。其与河流沉积相比,具有粒度细、分选稍差、含泥量稍高、层理规模小、冲刷弱、略显正旋回、储层物性略差,特别是砂体极薄(<2.5m)而窄(<100m)等特点,建立了渐弱消失型、分枝型、末端扇型和汇入型4种沉积模式。因其窄小、分散而形成小而肥的井网控制不住的或注采不完善的剩余油富集砂体,又因其数目众多,剩余油储量非常可观,所以,其在油田挖潜及油田地质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口水道 沉积特征 沉积模式 小层沉积微相 剩余油
下载PDF
萨中开发区萨二油层河间砂体细化表征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邓庆军 张永成 +1 位作者 裴占松 周志国 《复杂油气藏》 2018年第2期38-41,共4页
为了提高萨中开发区萨二油层组河间砂储层的动用程度,需要从成因角度精细描述河间砂体类型。依据取心井资料和野外露头剖面,结合开发生产的需要对河间砂体进行了分类,建立了河间砂体三维空间分布模式;利用与邻井河道砂体匹配关系及平面... 为了提高萨中开发区萨二油层组河间砂储层的动用程度,需要从成因角度精细描述河间砂体类型。依据取心井资料和野外露头剖面,结合开发生产的需要对河间砂体进行了分类,建立了河间砂体三维空间分布模式;利用与邻井河道砂体匹配关系及平面组合关系,制定了表征河间砂体的主要参数及分类标准。与邻井河道相比,天然堤层位偏上,单砂体厚度一般小于1.5 m,有效厚度大于0.2 m;决口水道位于层位中下部,单砂体厚度较大,有效厚度一般大于0.5 m;河漫滩和决口席状砂可根据平面组合加以区分。基于细化表征方法建立了河间砂的自动识别技术和程序,提高了识别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间砂体 天然堤决口 水道决口 席状砂 萨二组
下载PDF
一个典型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展布与油气富集规律 被引量:9
5
作者 李秋实 李学森 张卫刚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4期68-73,共6页
三角洲一般位于海(湖)陆之间的过渡地带,是海(湖)陆相的重要组成部分。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储层,由于其特殊的沉积环境,湖底坡降小,河控占主导地位,水下分流河道极为发育,最典型的是白120井区长33储层,由一个单一的水下分流河道组... 三角洲一般位于海(湖)陆之间的过渡地带,是海(湖)陆相的重要组成部分。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储层,由于其特殊的沉积环境,湖底坡降小,河控占主导地位,水下分流河道极为发育,最典型的是白120井区长33储层,由一个单一的水下分流河道组成。该区沉积规律强,各沉积单元发育,中间为河道沉积区,两侧为高于河道的天然堤,外部为漫溢沉积区,末端有4个朵体,中部发育一个小型决口水道。砂体呈指状展布,左右对称,具有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典型的双凸特点。该区的沉积环境控制了砂体的展布和油气的富集程度。通过对该区块的研究,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水下分流河道的沉积模式,这对于丰富三角洲沉积相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分流河道 天然堤 漫溢 朵体 决口水道
下载PDF
基于主控因素分析的河控三角洲形态定量表征 被引量:3
6
作者 杜威 邱春光 +4 位作者 贾屾 詹鑫 闫静怡 纪友亮 吴浩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4,共14页
针对不同因素控制下河控三角洲形态对其生长过程的响应缺乏系统的定量研究。基于分形几何和控制变量的思路,利用构型尺度沉积正演数值模拟方法,确定河控三角洲主体和河坝复合体朵叶的形态类型和特征,明确沉积物供给速率、沉积物组分和... 针对不同因素控制下河控三角洲形态对其生长过程的响应缺乏系统的定量研究。基于分形几何和控制变量的思路,利用构型尺度沉积正演数值模拟方法,确定河控三角洲主体和河坝复合体朵叶的形态类型和特征,明确沉积物供给速率、沉积物组分和盆地水深对形态的控制作用,建立形态特征值与生长过程主控因素之间的定量表征模型。结果表明,三角洲主体和河坝复合体朵叶的形态可以由初始河口主分流河道间夹角、节点间距、单一河口或节点处河坝复合体数量、主分流河道数量和主分流河道比例进行表征。随着河流流量增大且沉积物浓度较小时,三角洲主体由分支间湾型向河网砂坝型转化;随着沉积物流量增加或沉积物粒度减小,三角洲主体向分支间湾型转化且收敛性减弱,河坝复合体朵叶由多水道复合指状朵叶向少水道复合指状朵叶转化;随着盆地水深增加,三角洲主体趋于单一的主分流河道椭圆状河坝复合体朵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坝复合体朵叶 长期活动河道 短期活动河道 前缘决口水道 平原决口水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