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水驱砂岩油田含水与采出程度的量化关系 被引量:55
1
作者 邹存友 于立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8-292,共5页
分析了中国砂岩油田的地质特点和含水变化影响因素,在分析含水与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关系曲线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已进入高含水阶段的15个典型注水砂岩油田开发资料,得到了代表全国注水开发水平的含水变化曲线及理论公式。对不同含水阶段下... 分析了中国砂岩油田的地质特点和含水变化影响因素,在分析含水与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关系曲线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已进入高含水阶段的15个典型注水砂岩油田开发资料,得到了代表全国注水开发水平的含水变化曲线及理论公式。对不同含水阶段下采出程度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水驱砂岩油田含水变化整体呈凸型曲线特征,近70%的可采储量要在油田进入高含水阶段(含水率>60%)之后采出,其中高含水期(60%≤含水率<90%)是提高采收率最为关键的时期,约50%的可采储量要在此阶段采出。本研究成果除充分认识中国水驱砂岩含水变化规律并进行定量分析外,还可应用于油田开发指标预测、开发效果评价和开发潜力评估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砂岩油田 含水 采出程度 归一化方法 量化关系
下载PDF
赵凹油田高含水期矿场综合调整及效果
2
作者 李峰 樊勇 《河南石油》 2000年第B08期27-29,共3页
赵凹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后,针对前期开发中暴露出来的井网不完善,地层压力下降快,主力油层平面和层内矛盾突出,非主力油层储量动用程度低等特点进行了井网调整,滚动开发,注采结构调整等综合治理措施,使开发效果得到了改善,控... 赵凹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后,针对前期开发中暴露出来的井网不完善,地层压力下降快,主力油层平面和层内矛盾突出,非主力油层储量动用程度低等特点进行了井网调整,滚动开发,注采结构调整等综合治理措施,使开发效果得到了改善,控制住了产量递减加大的趋势,实现了赵凹油田在高含水期的稳产,资源利用程度提高,探索出了小型水驱砂岩油田高含水期稳产开发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期 水驱砂岩油田 赵凹油田 矿物综合调整
下载PDF
水驱多层砂岩油田分层注采劈分量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姜振昌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9年第6期163-164,共2页
对于注水开发多层砂岩油田,分层监测资料连续性差、覆盖率低、精度达不到单砂体尺度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单砂体尺度的分层注采劈分方法:以渗流理论为基础,井组注采平衡为依据,兼顾油水井各小层油层条件(渗透率、厚度、原油粘度、连通系数... 对于注水开发多层砂岩油田,分层监测资料连续性差、覆盖率低、精度达不到单砂体尺度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单砂体尺度的分层注采劈分方法:以渗流理论为基础,井组注采平衡为依据,兼顾油水井各小层油层条件(渗透率、厚度、原油粘度、连通系数)和开发条件(注采井距、生产压差、改造措施)等因素,由注入端出发,先将水量纵向劈分到单砂体,再依据平面分配系数,考虑各方向液量的合理分配,得到采出端各小层的分层产液,最终通过不同时间步分层含水控制,实现产量劈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砂岩油田 分层认识 注采劈分 剩余油
原文传递
高含水期影响采收率的因素分析
4
作者 李未蓝 《新疆石油科技》 2002年第4期58-58,共1页
水驱砂岩油田采收率E-R主要受3个要素制约:水驱开采结束之时的驱油效率E-d、平面波及系数E-p、厚度波及系数E-z。可用简要公式表示为:E-R=E-d×E-p×E-z。
关键词 高含水期油田 采收率 影响因素 水驱砂岩油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