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投入对农村劳动力永久性转移影响机理探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考察
1
作者 马光威 李蓬实 王方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0-18,共9页
有序推动农村劳动力永久性转移事关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成败。以社会收入最大化为前提、以救助模型为基础构建农村人口永久性转移动态分析模型,探究教育投入对我国农村劳动力永久性转移的影响机理,结果发现:教育投入对农村劳动力转... 有序推动农村劳动力永久性转移事关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成败。以社会收入最大化为前提、以救助模型为基础构建农村人口永久性转移动态分析模型,探究教育投入对我国农村劳动力永久性转移的影响机理,结果发现:教育投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由户籍政策驱动的永久性转移可能导致无效城镇化;加强教育投入力度尤其是农村教育投入力度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劳动力永久性转移的有效途径。因此,应通过增加公共教育投入、改革高等教育录取政策、抑制城镇通货膨胀、发展城镇第二三产业等措施,积极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永久性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补贴 受教育水平 农村劳动力 永久性转移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增长驱动环境下教育投入对农村劳动力永久性转移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马光威 方向 王方 《岭南学刊》 2023年第4期101-109,共9页
本研究以常替代弹性(CES)生产函数为基础,构建多部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围绕经济增长驱动对公共教育投入与农村劳动力永久性转移之间的影响进行理论推演与分析,最后采用2010~2020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城镇化相关数据,利用计... 本研究以常替代弹性(CES)生产函数为基础,构建多部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围绕经济增长驱动对公共教育投入与农村劳动力永久性转移之间的影响进行理论推演与分析,最后采用2010~2020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城镇化相关数据,利用计量回归模型对理论模型相关结论进行实证,计量结果与理论分析结论一致。研究认为:(1)在经济增长驱动下,政府部门公共教育投入变化会引致劳动力在农村与城镇部门之间的流动;(2)在给定教育投入替代弹性ε_(C)≥ε_(R)的情况下,如果城镇部门教育产出弹性大于农村部门,政府部门增加教育投入可加速农村劳动力的永久性转移,反之则易发生回流;(3)加大教育投入尤其农村教育投入为驱动中国农村劳动力永久性转移的关键,城乡收入差距与二/三产业发展依然为农村劳动力永久性转移的主要动力,而通货膨胀及农村社会保障措施的实施不利于推动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永久性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教育投入 永久性转移
下载PDF
人力资本对农村女性劳动力永久性转移的影响——基于山东省嘉祥县调查数据 被引量:4
3
作者 田东芳 范建刚 《农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3-121,共9页
本文以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从性别差异的角度,首先对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了统计性描述,然后利用Logit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对农村女性劳动力永久转移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农村女性劳动力 永久性转移 山东省嘉祥县
下载PDF
效用最大化、乡土羁绊与中国农村劳动力半永久性转移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方 马光威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61-168,共8页
中国农村劳动力半永久性转移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种客观存在,其转移决策受效用最大化驱动和乡土羁绊影响。一方面,转移者出于对终生效用最大化的追求,在城镇获得相对满意工作的机会越大,其由暂时性转移向半永久性转移过渡的... 中国农村劳动力半永久性转移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种客观存在,其转移决策受效用最大化驱动和乡土羁绊影响。一方面,转移者出于对终生效用最大化的追求,在城镇获得相对满意工作的机会越大,其由暂时性转移向半永久性转移过渡的动力就越强;另一方面,在工作获取难易程度不变的情况下,衍生于土地价值及其收益的乡土羁绊越强,转移者由半永久性转移向永久性转移过渡的意愿就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用最大化 乡土羁绊 农村劳动力 永久性转移
原文传递
考虑非农转移异质性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对中国“迁移谜题”的再解释
5
作者 王猛 葛继红 刘晨 《新疆农垦经济》 2024年第1期13-22,共10页
传统二元经济模型没有考虑非农转移的异质性,因而无法解释中国“迁移谜题”。文章通过构建一个考虑非农转移异质性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将永久性转移和非永久性转移同时纳入理论分析,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并存的现象... 传统二元经济模型没有考虑非农转移的异质性,因而无法解释中国“迁移谜题”。文章通过构建一个考虑非农转移异质性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将永久性转移和非永久性转移同时纳入理论分析,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并存的现象进行再解释,并增强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对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缩小农业部门和非农部门劳均产出差距要求农业部门保持较高的劳均土地增长率,如果能够加快农村劳动力由非永久性转移演变为永久性转移,农业部门劳均土地和劳均产出的增长就有可能进一步加快,城乡收入差距也有可能进一步缩小。进一步,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对两部门均衡发展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在长期中,“迁移谜题”可能会因非农部门的发展和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而消失,因为农村劳动力可以逐步在城镇寻求充分就业而完成永久性转移。最后,本文提供了与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相关的若干特征事实以及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经济 农村劳动力 永久性转移 城乡收入差距
下载PDF
福建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讨
6
作者 宋春明 《南方论刊》 2009年第3期38-41,共4页
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过程中,农业农村的建设显得至关重要,而这一建设的关键在于数量众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如何得到妥善的转移。本文基于福建省情,把福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分为永久性转移和暂时性转移,提出这两种转移的途径是:推进城... 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过程中,农业农村的建设显得至关重要,而这一建设的关键在于数量众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如何得到妥善的转移。本文基于福建省情,把福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分为永久性转移和暂时性转移,提出这两种转移的途径是:推进城市化和繁荣短期雇工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剩余劳动力 永久性转移 暂时性转移 城市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