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 TOF MRA在永存颈动脉-椎基底动脉吻合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方亚军 赵秀芹 张传臣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12期2058-2062,共5页
目的探讨3D TOF MRA在永存颈动脉-椎基底动脉吻合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行头颈部MRA检查的129例永存颈动脉-椎基底动脉吻合患者,分析其起源、路径、椎基底动脉发育状况及其他合并变异。结果129例永存颈动脉-椎基底动脉吻合中:PTA ... 目的探讨3D TOF MRA在永存颈动脉-椎基底动脉吻合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行头颈部MRA检查的129例永存颈动脉-椎基底动脉吻合患者,分析其起源、路径、椎基底动脉发育状况及其他合并变异。结果129例永存颈动脉-椎基底动脉吻合中:PTA 113例,左侧58例,右侧55例。Weon分型Ⅰ型69例,Ⅱ型14例,Ⅲ型12例,Ⅳ型11例,Ⅴ型7例,均为Ⅴa型。102例合并椎动脉发育不良或闭塞。PHA 10例,左侧3例,右侧7例,均合并对侧椎动脉发育不良。PIA 6例,左侧5例,Ⅰ型1例,Ⅱ型4例;双侧1例,为Ⅱ型;4例合并对侧椎动脉发育不良。结论3D TOF MRA能明确诊断永存颈动脉-椎基底动脉吻合变异、分型,为临床手术提供可靠的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存颈动脉-椎基底动脉吻合 永存三叉动脉 永存舌下动脉 永存寰前节间动脉 磁共振血管成像
下载PDF
丹葛汤加减结合温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疗效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
2
作者 潘华 兰昊 郝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5-209,共5页
目的观察丹葛汤加减结合温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CV)的疗效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138例CV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温针灸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丹葛汤加减治疗),每组69例... 目的观察丹葛汤加减结合温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CV)的疗效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138例CV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温针灸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丹葛汤加减治疗),每组69例。连续治疗2周后评价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疗效、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浆内皮素(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主症、次症及总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主症、次症及总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主症、次症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66/69)高于对照组85.51%(59/69)(P<0.05)。观察组治疗1周、2周后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的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的血浆ET-1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CGRP水平则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葛汤加减结合温针灸治疗CV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平衡血浆ET-1、CGRP水平,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葛汤 温针灸 性眩晕症 临床疗效 -动脉 血流速度
下载PDF
清心化痰汤联合颈椎稳定性训练对痰热上扰型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及HIF-1α、内皮素ET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李翔 郑良佐 +2 位作者 全小强 陈崔 王力洪 《四川中医》 2023年第4期124-128,共5页
目的:探究清心化痰汤联合颈椎稳定性训练对痰热上扰型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及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内皮素(ET)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60例痰热上扰型颈性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和对... 目的:探究清心化痰汤联合颈椎稳定性训练对痰热上扰型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及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内皮素(ET)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60例痰热上扰型颈性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悬吊疗法及颈椎稳定性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清心化痰汤治疗痰热上扰型颈性眩晕。比较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眩晕障碍调查量表评分,内皮素(ET)、C反应蛋白(CRP)、缺氧诱导因子(HIF-1α)水平,血液流变学情况(血浆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指标[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椎-基底动脉(VB)]。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3.33%(P<0.05)。治疗后,2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LVA、RVA、VB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眩晕障碍调查量表评分、ET、CRP、HIF-1α水平、血浆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心化痰汤联合颈椎稳定性训练治疗痰热上扰型颈性眩晕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血液粘稠度,增加颈部血流速度,降低血清学水平,提高抗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心化痰汤 稳定性训练 性眩晕 -动脉血流 内皮素
下载PDF
低频电刺激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伴颈动脉斑块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伟娜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7期36-38,42,共4页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伴颈动脉斑块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该院收治的100例VBI伴颈动脉斑块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伴颈动脉斑块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该院收治的100例VBI伴颈动脉斑块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流速度、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左、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T和APTT均短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49/50),高于对照组的82.00%(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VBI伴颈动脉斑块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动脉血流速度,缩短PT和APTT,效果优于单纯盐酸倍他司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电刺激 盐酸倍他司汀 -动脉供血不足 动脉斑块 动脉血流速度 凝血酶原 凝血活酶
下载PDF
伴颈动脉-椎-基底动脉异常吻合的颈内动脉盗血综合征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德清 戚纪胜 +3 位作者 吉训明 李慎茂 朱凤水 凌锋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7年第3期166-168,共3页
目的:颈内动脉盗血综合征是脑盗血综合征相对少见的的类型,而伴颈动脉-椎-基底动脉异常吻合的颈内动脉盗血综合征则临床上更为少见,本文通过对两例伴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异常吻合的颈内动脉盗血综合征的报道及临床分析,以提高对颈内动... 目的:颈内动脉盗血综合征是脑盗血综合征相对少见的的类型,而伴颈动脉-椎-基底动脉异常吻合的颈内动脉盗血综合征则临床上更为少见,本文通过对两例伴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异常吻合的颈内动脉盗血综合征的报道及临床分析,以提高对颈内动脉盗血综合征及颈动脉-椎-基底动脉异常吻合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盗血综合征 动脉--动脉吻合 临床分析
下载PDF
银杏蜜环口服溶液联合前列地尔对颈性眩晕患者疗效及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玉华 杨璟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银杏蜜环口服溶液联合前列地尔对颈性眩晕患者疗效及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颈性眩晕患者11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前列地尔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银杏蜜环... 目的探讨银杏蜜环口服溶液联合前列地尔对颈性眩晕患者疗效及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颈性眩晕患者11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前列地尔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银杏蜜环口服溶液。比较2组临床疗效、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国际眩晕障碍调查量表(DHI)评分、晕眩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82%)高于对照组(8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基底动脉、左右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HI、欧洲眩晕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17%(3/58)低于观察组3.45%(2/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蜜环口服溶液联合前列地尔较单独使用前列地尔可有效提高颈性眩晕患者疗效,提升基底动脉、双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降低DHI、欧洲眩晕量表得分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蜜环口服溶液 前列地尔 性眩晕 -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
下载PDF
旋转复位手法对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流速的影响 被引量:38
7
作者 王楚怀 卓大宏 +2 位作者 赖在文 毛玉蓉 陈颖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98-102,共5页
目的:为旋转复位手法的安全操作及治疗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50例颈性眩晕患者(眩晕组)及健康者(对照组,25例)在实施旋转复位手法使头颈受极度旋转时,以及接受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后椎基... 目的:为旋转复位手法的安全操作及治疗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50例颈性眩晕患者(眩晕组)及健康者(对照组,25例)在实施旋转复位手法使头颈受极度旋转时,以及接受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后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结果:眩晕组转颈后双侧椎动脉流速明显下降(P<0.05),基底动脉流速有所下降;对照组转颈后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流速下降均不明显。眩晕组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流速均较对照组明显加快(P<0.05),TCD提示椎动脉痉挛或狭窄;经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后颈性眩晕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流速均明显降低(P<0.05),TCD提示椎动脉痉挛或狭窄减轻或消失。结论:旋转复位手法潜伏着导致椎基底动脉急剧供血不足或损伤椎动脉的危险。但如果选用得当,手法正确娴熟,不但能避免损伤和意外,而且能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眩晕 -动脉 旋转复位手法
下载PDF
TCD评估针刺百会穴对颈性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的影响 被引量:25
8
作者 吴国英 陈华德 +1 位作者 申屠小良 洪媚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82-82,84,共2页
[目的]观察经颅多普勒(TCD)评估针刺百会穴对颈性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的影响。[方法]设针刺百会穴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在TCD显示下,分别记录观察前后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针刺百会穴后其椎-基底动脉血流速... [目的]观察经颅多普勒(TCD)评估针刺百会穴对颈性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的影响。[方法]设针刺百会穴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在TCD显示下,分别记录观察前后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针刺百会穴后其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有较明显的改善,而对照组未见明显改变,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百会穴对颈性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的改善有较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会穴 性眩晕 -动脉 TCD评估 供血
下载PDF
针刺颈部不同经穴对颈性眩晕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庄垂加 苏稼夫 +3 位作者 周文强 黄聪阳 阮传亮 武志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43-244,共2页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穴位刺激 性眩晕 -动脉血流速度
下载PDF
“葛根定眩胶囊”对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颈椎X线征象改变和血浆NPY的影响——附33例临床资料 被引量:6
10
作者 丰广魁 马先军 +5 位作者 陈隐漪 杨赞 顾进 卞绍亚 王利 卞维 《江苏中医药》 CAS 2020年第3期23-26,共4页
目的:观察院内制剂葛根定眩胶囊对交感神经源性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颈椎X线征象改变及血浆神经肽Y(NPY)的影响。方法:64例交感神经源性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分别予葛根定眩胶囊、盐酸氟桂利嗪治疗... 目的:观察院内制剂葛根定眩胶囊对交感神经源性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颈椎X线征象改变及血浆神经肽Y(NPY)的影响。方法:64例交感神经源性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分别予葛根定眩胶囊、盐酸氟桂利嗪治疗2周后,观察并比较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颈椎形态改变程度、颈椎椎体滑移距离和血浆NPY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2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颈椎形态改变程度、颈椎椎体滑移距离较治疗前均无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浆NPY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P<0.01),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定眩胶囊能够增加交感神经源性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量,与盐酸氟桂利嗪作用相似;能降低血浆NPY含量,作用优于盐酸氟桂利嗪。推测葛根定眩胶囊治疗颈性眩晕不仅作用于血管,还可能通过改善颈部软组织痉挛,降低颈部交感神经兴奋,进而改善椎-基底动脉痉挛,增加血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定眩胶囊 性眩晕 -动脉血供 神经肽Y X改变
下载PDF
扳法结合针刺对颈性眩晕患者疗效及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金圣博 李明珠 韩明舫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234-236,共3页
目的:探寻扳法结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疗效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将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两组患者静脉注射舒血宁注射液活血通络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肘托式旋转定位扳法结合针刺疗法,取穴百... 目的:探寻扳法结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疗效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将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两组患者静脉注射舒血宁注射液活血通络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肘托式旋转定位扳法结合针刺疗法,取穴百会、风池、太阳、颞后线、颈夹脊等;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疗法,取穴同上,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33.3%,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治愈率10.0%,总有效率70.0%。两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突出,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肘托式旋转定位扳法结合针刺疗法治疗颈性眩晕具有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扳法 针刺 性眩晕 -动脉血流
下载PDF
永存颈内-基底动脉吻合的血管病变特点 被引量:11
12
作者 梁奕 陶静雄 +3 位作者 李贞 石敏 周杰 杜柏林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CTA诊断永存颈内-基底动脉吻合的血管病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永存颈内-基底动脉吻合患者的CTA检查及MRI检查资料。结果 6例患者中,4例为永存三叉动脉(PTA),1例为永存舌下动脉(PHA),1例为永存寰前节间动脉(PIA)。4例PTA中2... 目的探讨CTA诊断永存颈内-基底动脉吻合的血管病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永存颈内-基底动脉吻合患者的CTA检查及MRI检查资料。结果 6例患者中,4例为永存三叉动脉(PTA),1例为永存舌下动脉(PHA),1例为永存寰前节间动脉(PIA)。4例PTA中2例位于右侧,2例位于左侧,其中2例伴有近心端基底动脉和两侧椎动脉发育不良,1例伴有胚胎型左侧大脑后动脉。1例PHA起始于右侧颈内动脉颈段,合并右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双侧椎动脉缺如。1例PIA起始于右侧颈外动脉,合并右位主动脉弓、双侧颈内动脉闭塞、右侧后交通动脉多发动脉瘤。结论永存颈内-基底动脉吻合属于罕见的先天性头颈部血管变异。PTA起源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穿过鞍背中线或绕过鞍背连于基底动脉。PHA起源于颈内动脉C1段,经扩大的舌下神经管入颅后与基底动脉吻合。PIA起源于颈内动脉C1段或颈外动脉,向上与椎动脉汇合后,经枕骨大孔入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存-动脉吻合 永存三叉动脉 永存舌下动脉 寰前节间动脉 CTA
下载PDF
针刀闭合性松解术联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21
13
作者 江淑红 祝明浩 +1 位作者 韩杰 戚继峰 《针灸临床杂志》 2015年第3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刀闭合性松解术联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4例颈性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各42例,治疗组患者使用针刀闭合性松解术联合手法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西药... 目的:探讨针刀闭合性松解术联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4例颈性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各42例,治疗组患者使用针刀闭合性松解术联合手法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及眩晕症状评分,同时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69.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眩晕症状评分为(24.10±4.12)分明显高于治疗前的(11.75±4.01)分及对照组的(14.54±5.64)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高流速及低流速患者治疗后VA及BA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闭合性松解术联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眩晕 针刀闭合性松解术 手法治疗 -动脉血流速度
下载PDF
改善颈曲对颈椎病椎-基底动脉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韦贵康 韦坚 +1 位作者 陈锋 周红海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2002年第7期410-412,共3页
目的:探讨颈曲改变对颈椎病椎-基底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分有颈曲异常的颈椎病组(观察1组)、无颈曲异常的颈椎病组(观察2组)和健康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施行手法治疗。观测观察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颈曲值和椎-基底动脉血流血管... 目的:探讨颈曲改变对颈椎病椎-基底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分有颈曲异常的颈椎病组(观察1组)、无颈曲异常的颈椎病组(观察2组)和健康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施行手法治疗。观测观察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颈曲值和椎-基底动脉血流血管阻力指数(RI)、血管搏动指数(PI),并对比各组RI、PI差异。结果:观察1组颈曲值明显小于对照组与观察2组,随治疗后获得改善,治疗前观察1组椎动脉的RI、PI均比对照组和观察2组高,治疗后它们较前明显降低,而基底动脉的RI、PI无明显差异。结论:颈曲病变影响了左右椎动脉弹性,使血流阻力增加,对基底动脉无明显影响,手法治疗能减轻或消除椎动脉痉挛或狭窄,达到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弹性
下载PDF
针刺四神聪穴对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海东 邓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21-1323,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四神聪为主对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的影响。方法:所选104例患者在治疗前进行第一次TCD检测,记录两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经治疗3个疗程后再次记录平均血流速度。结果:通过针刺四神聪等治疗可使... 目的:观察针刺四神聪为主对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的影响。方法:所选104例患者在治疗前进行第一次TCD检测,记录两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经治疗3个疗程后再次记录平均血流速度。结果:通过针刺四神聪等治疗可使平均血流速度增快的有所减慢,平均血流速度减慢的有所增快。结论:针刺四神聪为主对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四神聪 性眩晕 -动脉 血流速度
下载PDF
河车路颈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84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6
作者 何玲娜 李宁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18-820,共3页
目的观察河车路颈针疗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4例,对照组44例。治疗组接受河车路颈针疗法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经颅多普勒... 目的观察河车路颈针疗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4例,对照组44例。治疗组接受河车路颈针疗法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基底动脉、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两个疗程后,治疗组不仅在改善头痛、眩晕等临床症状方面,而且在提高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河车路颈针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具有肯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车路 针刺疗法 -动脉供血不足 头痛 眩晕
下载PDF
针刺颈夹脊穴结合推拿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秦敏 梁樑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8年第22期3440-3441,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VBI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针刺推拿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2组患者症状、血流速变化。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VBI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针刺推拿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2组患者症状、血流速变化。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针刺推拿结合治疗VBI疗效优于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VBI的最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供血不足 夹脊穴 针刺 推拿
下载PDF
百会穴长时间留针法对颈性眩晕家兔椎-基底动脉供血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洪媚 牛森林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3年第4期332-333,共2页
目的:探讨百会穴长时间留针法对颈性眩晕家兔椎-基底动脉供血的改善作用。方法:32只家兔随机选取7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剩余家兔采用消痔灵注射于家兔左侧第3~5颈椎横突侧面方法造模,造模后分为模型对照组、百会穴普通留针组和百会穴长时... 目的:探讨百会穴长时间留针法对颈性眩晕家兔椎-基底动脉供血的改善作用。方法:32只家兔随机选取7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剩余家兔采用消痔灵注射于家兔左侧第3~5颈椎横突侧面方法造模,造模后分为模型对照组、百会穴普通留针组和百会穴长时间留针组。造模5周后评价并确认造模成功,对百会普通留针组和百会长时间留针组分别选取百会穴治疗30分钟和24小时,治疗后分别检测家兔眼震电图(ENG)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各组家兔眼震持续时间均明显缩短,3造模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与正常组比较,普通留针组与模型对照组BAEP的Ⅲ波峰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长时间留针组BAEPⅢ波的峰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结论:百会穴长留针可以延长家兔眼震持续时间和缩短Ⅲ波的潜伏期,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所造成的脑干和内耳的缺血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针灸疗法 -动脉 针灸效应穴 百会长留针 方法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推拿对颈性眩晕患者椎- 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眩晕残障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朱迎春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年第18期2782-2783,共2页
目的探究温针灸联合推拿对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眩晕残障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8例颈性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 目的探究温针灸联合推拿对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眩晕残障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8例颈性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对比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眩晕残障评分。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基底动脉、右椎动脉、左椎动脉血流速度及DH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基底动脉、右椎动脉、左椎动脉血流速度均低于观察组,DHI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颈性眩晕总有效率较高,同时可提高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降低眩晕残障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眩晕 温针灸 推拿 -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眩晕残障评分 总有效率
下载PDF
颈部肌群多角度抗阻训练对颈椎前路术后病人椎-基底动脉血流及颈椎活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占娜 张振杰 《全科护理》 2021年第26期3691-3693,共3页
目的:探讨颈部肌群多角度抗阻训练对颈椎前路术后病人椎-基底动脉血流及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将125例行颈椎前路内固定术后颈椎病病人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术后给予颈椎稳定性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探讨颈部肌群多角度抗阻训练对颈椎前路术后病人椎-基底动脉血流及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将125例行颈椎前路内固定术后颈椎病病人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术后给予颈椎稳定性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颈部肌群多角度抗阻训练,干预3个月。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颈椎病-目标成就量表评分(CSA-GAS)评价两组病人干预前后颈椎功能,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及颈椎活动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NDI评分低于对照组,CSA-G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颈椎左屈、右屈及前屈、后伸、左旋、右旋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部肌群多角度抗阻训练可改善颈椎前路术后病人颈椎活动度及椎-基底动脉血流,提高病人颈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角度抗阻训练 部肌群 前路术 -动脉血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