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艺术的“永恒感”
被引量:
1
1
作者
朱良志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9-112,共14页
唐宋以来中国艺术追求的永恒,根本特点是非时间的,总在“四时之外”徘徊。时间的绵长、功名的永续、终极价值的追求等,不是很多艺术家考虑的中心。他们追求的永恒,是关乎生命存在的基本问题:面对脆弱易变的人生,到艺术中寻找底定力量;...
唐宋以来中国艺术追求的永恒,根本特点是非时间的,总在“四时之外”徘徊。时间的绵长、功名的永续、终极价值的追求等,不是很多艺术家考虑的中心。他们追求的永恒,是关乎生命存在的基本问题:面对脆弱易变的人生,到艺术中寻找底定力量;身处污秽生存环境,欲在艺术中觅得清净之所;为喧嚣世相包围,欲到艺术中营建一块宁静天地;为种种“大叙述”所炫惑的人,要在当下直接感悟中,重新获得生命平衡。不是追求永恒——物质的永远占有、精神的不朽,而是追求永恒感,那当下此在从容优游的生命体验。这永恒感,是中国艺术的崇高理想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恒感
生生
天趣
生命体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书法中的“金石气”
被引量:
5
2
作者
崔树强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8-44,共7页
"金石气"是中国书法审美范畴中的重要话题之一。它是指由中国古代青铜铭文和砖瓦石刻文字等所依托的金石材料固有的质感,加上铸刻技术和工艺过程的作用,再辅以历史久远所造成的自然风化和剥蚀的作用,以及拓工打墨的轻重等等...
"金石气"是中国书法审美范畴中的重要话题之一。它是指由中国古代青铜铭文和砖瓦石刻文字等所依托的金石材料固有的质感,加上铸刻技术和工艺过程的作用,再辅以历史久远所造成的自然风化和剥蚀的作用,以及拓工打墨的轻重等等多方面的因素,所综合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美感和一种整体的审美趣味,亦称"金石味"。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对其审美的内涵谈谈自己粗浅的理解:一、刀锋凌厉之美,由凿刻浇铸技术所形成的圭角以及升华为人格精神的"骨";二、枯拙天然之美,折射出老子哲学中大巧若拙的思想,不以人为的技巧去肢解和戕害自然,追求"熟后生"和"不工之工";三、对永恒感的追求,讨论对书法作品的一种整体的审美评价以及生命情趣问题,一种对生命情调的玩味。在苔痕斑驳的古碑断碣钟鼎面前,玩味金石气息,是一种对历史和生命的深情抚摩。它唤起人们的历史感,通过肯定时间来否定时间,实现对时间的超越,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书法
金石气
书法创作
凌厉
枯拙
永恒感
审美特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亚里士多德的宇宙整体——对《形而上学》Λ卷第6、7、8章的解读
3
作者
张猷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38-46,共9页
在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研究中《形而上学》Λ卷是最重要的,因为唯有在本卷中,亚氏才兑现了他对不可感实体进行形而上学研究的承诺。亚氏在本卷以回溯的方式达成了他的研究计划,即从可消灭的可感实体回溯到永恒的可感实体,再回溯到永恒的...
在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研究中《形而上学》Λ卷是最重要的,因为唯有在本卷中,亚氏才兑现了他对不可感实体进行形而上学研究的承诺。亚氏在本卷以回溯的方式达成了他的研究计划,即从可消灭的可感实体回溯到永恒的可感实体,再回溯到永恒的不可感实体。永恒可感的实体是中介性。正是它们才使得不可感实体能够对于地上万物来说同时是超越的和内在的,也正是它们所具备的那些天球运动,才推动了地上可感实体的生成。也正是基于它们的存在,宇宙才成为一个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恒
可
感
实体
宇宙
第一推动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艺术的“永恒感”
被引量:
1
1
作者
朱良志
机构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9-112,共14页
文摘
唐宋以来中国艺术追求的永恒,根本特点是非时间的,总在“四时之外”徘徊。时间的绵长、功名的永续、终极价值的追求等,不是很多艺术家考虑的中心。他们追求的永恒,是关乎生命存在的基本问题:面对脆弱易变的人生,到艺术中寻找底定力量;身处污秽生存环境,欲在艺术中觅得清净之所;为喧嚣世相包围,欲到艺术中营建一块宁静天地;为种种“大叙述”所炫惑的人,要在当下直接感悟中,重新获得生命平衡。不是追求永恒——物质的永远占有、精神的不朽,而是追求永恒感,那当下此在从容优游的生命体验。这永恒感,是中国艺术的崇高理想境界。
关键词
永恒感
生生
天趣
生命体验
分类号
J05 [艺术—艺术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书法中的“金石气”
被引量:
5
2
作者
崔树强
机构
西南大学文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8-44,共7页
基金
国家"211工程"三期"艺术学理论创新与应用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金石气"是中国书法审美范畴中的重要话题之一。它是指由中国古代青铜铭文和砖瓦石刻文字等所依托的金石材料固有的质感,加上铸刻技术和工艺过程的作用,再辅以历史久远所造成的自然风化和剥蚀的作用,以及拓工打墨的轻重等等多方面的因素,所综合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美感和一种整体的审美趣味,亦称"金石味"。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对其审美的内涵谈谈自己粗浅的理解:一、刀锋凌厉之美,由凿刻浇铸技术所形成的圭角以及升华为人格精神的"骨";二、枯拙天然之美,折射出老子哲学中大巧若拙的思想,不以人为的技巧去肢解和戕害自然,追求"熟后生"和"不工之工";三、对永恒感的追求,讨论对书法作品的一种整体的审美评价以及生命情趣问题,一种对生命情调的玩味。在苔痕斑驳的古碑断碣钟鼎面前,玩味金石气息,是一种对历史和生命的深情抚摩。它唤起人们的历史感,通过肯定时间来否定时间,实现对时间的超越,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关键词
中国书法
金石气
书法创作
凌厉
枯拙
永恒感
审美特征
Keywords
Taste of ancient bronzes and stone tablets
the beauty of blade
the beauty of dull
the feeling of forever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亚里士多德的宇宙整体——对《形而上学》Λ卷第6、7、8章的解读
3
作者
张猷
机构
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
出处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38-46,共9页
文摘
在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研究中《形而上学》Λ卷是最重要的,因为唯有在本卷中,亚氏才兑现了他对不可感实体进行形而上学研究的承诺。亚氏在本卷以回溯的方式达成了他的研究计划,即从可消灭的可感实体回溯到永恒的可感实体,再回溯到永恒的不可感实体。永恒可感的实体是中介性。正是它们才使得不可感实体能够对于地上万物来说同时是超越的和内在的,也正是它们所具备的那些天球运动,才推动了地上可感实体的生成。也正是基于它们的存在,宇宙才成为一个整体。
关键词
永恒
可
感
实体
宇宙
第一推动者
Keywords
Eternal sensible substances
Cosmos
The prime mover
分类号
B502.233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艺术的“永恒感”
朱良志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书法中的“金石气”
崔树强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亚里士多德的宇宙整体——对《形而上学》Λ卷第6、7、8章的解读
张猷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