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永恒的母亲》点示阅读
1
作者 王国源 《现代中学生(初中学习版)》 2004年第7期5-6,共2页
关键词 永恒母亲 点示阅读 初中 语文 阅读训练 参考答案 现代文阅读
下载PDF
以《心》为重点考察夏目漱石笔下“父亲的死”与“母亲的生” 被引量:1
2
作者 韩芳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101-102,157,共3页
《心》是夏目漱石创作的高峰之作,其中浓墨重彩地叙述了先生和朋友K之间的冲突和五位"父亲"的死,与文中对女主人公的轻描淡写构成鲜明的对比。该文试图将《心》当中的这个现象和漱石其它重要作品结合起来讨论,探究隐含在创作... 《心》是夏目漱石创作的高峰之作,其中浓墨重彩地叙述了先生和朋友K之间的冲突和五位"父亲"的死,与文中对女主人公的轻描淡写构成鲜明的对比。该文试图将《心》当中的这个现象和漱石其它重要作品结合起来讨论,探究隐含在创作中的作者的深层意识和忧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亲的死 永恒母亲
下载PDF
佩德罗·阿莫多瓦的他者认知与艺术建构
3
作者 李雪静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89-91,共3页
佩德罗·阿莫多瓦作为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西班牙新潮流运动中崛起的导演,其电影的风格经历了一个清晰的成长史。在“女性导演”这一具有明显风格的标签之下,阿莫多瓦始终致力于对两性内心深处情感欲望的挖掘与探讨。在阿莫多瓦的影... 佩德罗·阿莫多瓦作为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西班牙新潮流运动中崛起的导演,其电影的风格经历了一个清晰的成长史。在“女性导演”这一具有明显风格的标签之下,阿莫多瓦始终致力于对两性内心深处情感欲望的挖掘与探讨。在阿莫多瓦的影片中,“他者”形象往往以忧愁而永恒的母亲、无能而缺席的父亲两种形象出现,导演通过对如“疯女人”等独特性别的书写,完成了影片的情感表达与艺术建构。论文将通过对《痛苦与荣耀》等阿莫多瓦代表作品的探讨,分析其他者认知与艺术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疯女人” “他者” 永恒母亲 缺席的父亲 性别书写
下载PDF
永恒的母亲
4
作者 三毛 《高中生(作文)》 2011年第11期25-25,共1页
我的母亲——缪进兰女士,在19岁高中毕业那年,经过相亲,认识了我的父亲。母亲20岁的时候,她放弃进入大学的机会,下嫁父亲,成为一个妇人。
关键词 永恒母亲 高中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原文传递
让母亲美丽永恒
5
作者 王方刚 《中国机关后勤》 2010年第8期38-38,共1页
我的母亲,她是如此美丽。丛林草原,是她葱茏的秀发;崇山峻岭,是她伟岸的身躯;江河溪流,是她奔腾的血液;海洋湖泊,是她宽广的胸怀。春夏秋冬,风姿各异,轻歌曼舞,仪态万方。
关键词 《让母亲美丽永恒 散文 文学 王方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