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命形象表达在永恒真理中——雪莱诗《赞智性美》哲理小析
1
作者 玉叶 《阅读与写作》 2009年第12期30-31,共2页
波西·比希·雪莱(1772—1822)出生在英国贵族家庭,自幼聪颖,8岁能诗。在中学读书时,他向着蓝天和大地,发出心誓:“我誓必正直、明慧、自由,只要我具有此种力量,我誓不与自私者、权势者为伍共谋祸人之事,而且我必加... 波西·比希·雪莱(1772—1822)出生在英国贵族家庭,自幼聪颖,8岁能诗。在中学读书时,他向着蓝天和大地,发出心誓:“我誓必正直、明慧、自由,只要我具有此种力量,我誓不与自私者、权势者为伍共谋祸人之事,而且我必加以抨击。我誓必将我整个生命贡献于美的崇拜。”在牛津大学求学时,他因发表《无神论的必然性》一文而被开除学籍,不久又因婚姻问题被被迫和家庭断绝关系。接着他赴爱尔兰参加解放运动,发表演说、散发传单,号召人民反对英国的统治;随后又发表长诗《麦布女王》,公开谴责基督教,批判封建统治的罪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恒真理 形象表达 长诗 雪莱 生命 哲理 智性 英国贵族
下载PDF
普世道德和永恒真理之辨伪——读《反杜林论》有感
2
作者 彭夏夏 《中国商界》 2008年第5期195-195,共1页
《反杜林论》是19世纪70年代恩格斯同德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杜林进行论战的一部著作。恩格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法与道德的关系,对杜林的理论进行了深刻而全面的辨析,进而从本体的角度指出了道德的实质和真理的特性。
关键词 法与道德 永恒真理 恩格斯 小资产阶级 社会主义 反杜林论 著作 特性 论战 理论 德国 本体
下载PDF
笛卡尔永恒真理创造学说的内在悖论 被引量:6
3
作者 雷思温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2-89,160-161,共8页
笛卡尔在1630年提出了著名的"永恒真理的创造"学说,并坚持终身。这一学说指出,永恒真理,即形而上学、逻辑学、数学等学科的最首要的真理是上帝所创造并保存的,上帝还同时保证永恒真理的不变性。然而笛卡尔却同时认为上帝是无... 笛卡尔在1630年提出了著名的"永恒真理的创造"学说,并坚持终身。这一学说指出,永恒真理,即形而上学、逻辑学、数学等学科的最首要的真理是上帝所创造并保存的,上帝还同时保证永恒真理的不变性。然而笛卡尔却同时认为上帝是无限而不可理解的,并对其所创造的永恒真理持有完全自由与无分别的态度,由此这些真理的不变性又遭到了威胁。本文通过分析这一学说中上帝的创造、永恒真理与世界的关系以及永恒真理的永恒性与不变性的含义而揭示了这一悖论的内在含义。对于这一悖论的理解有助于我们理解笛卡尔哲学中上帝维度的复杂性,并能够反映笛卡尔将传统神学论题转变为现代形而上学的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帝 创造 永恒真理
原文传递
笛卡儿论永恒真理的创造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猛 《哲学门》 CSSCI 2009年第1期1-42,共42页
笛卡儿有关永恒真理的创造的学说是理解笛卡儿“形而上学”的重要线索。这一学说暴露了现代哲学理解自然秩序的内在困难,其根源是现代哲学赖以建立的理性原则与其背后的神学前提之间的根本冲突。
关键词 笛卡儿 永恒真理 创造 形而上学 权力
原文传递
笛卡尔永恒真理创造学说的内在悖论
5
作者 雷思温 《中国哲学年鉴》 2016年第1期270-272,共3页
笛卡尔的永恒真理学说是其哲学思想中最富争议的学说之一。这种学说主张,上帝创造并保存着永恒真理,它们包括形而上学、数学和逻辑学的最首要而自明的真理,如“我思故我在”、“一物不能同时存在而又不存在”、“圆形的半径相等”、“... 笛卡尔的永恒真理学说是其哲学思想中最富争议的学说之一。这种学说主张,上帝创造并保存着永恒真理,它们包括形而上学、数学和逻辑学的最首要而自明的真理,如“我思故我在”、“一物不能同时存在而又不存在”、“圆形的半径相等”、“整体大于其部分”等,它们还是受造物的本质。这一学说是人类知识的根基与起点,它包含如下两个相反方面:一是上帝本可以使数学等真理失效并本可以不创造这个世界,永恒真理臣服于上帝的无限性、不可理解性和意志的自由与无分别,永恒真理的不变性遭到威胁;另一是永恒真理在每一个上帝可以创造的世界中都永恒为真,是不可变而确定的,上帝保证着永恒真理的不变性。这两个方面便构成了笛卡尔永恒真理创造学说所包含的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恒真理 我思故我在 可理解性 上帝创造 内在悖论 笛卡尔 逻辑学 数学
原文传递
笛卡尔永恒真理学说悖论的三种解决 被引量:4
6
作者 雷思温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5-70,共16页
笛卡尔在1630年提出了"永恒真理的创造"学说,并终身坚持。这一学说指出,形而上学、逻辑学、数学等学科最首要的真理是上帝所创造并保存的,上帝还保证永恒真理的不变性。然而笛卡尔却在同时坚持认为上帝是无限而不可理解的,对... 笛卡尔在1630年提出了"永恒真理的创造"学说,并终身坚持。这一学说指出,形而上学、逻辑学、数学等学科最首要的真理是上帝所创造并保存的,上帝还保证永恒真理的不变性。然而笛卡尔却在同时坚持认为上帝是无限而不可理解的,对其所创造的永恒真理持有完全自由与无分别的态度,这样一来,这些真理的不变性又遭到了威胁。这两个方面构成了笛卡尔永恒真理学说的内在悖论。本文认为笛卡尔一共进行了三次不同的努力,即诉诸上帝的单纯性与统一性,诉诸上帝的完满性,以及上帝作为自因的学说,来应对上帝的无限性、不可理解性与永恒真理的不变性之间所形成的张力。这说明笛卡尔一方面试图提高上帝相对于人类理智秩序的超越性,另一方面又试图将上帝作为这一秩序的保证者。因此这三种解决就是笛卡尔试图把不可理解的上帝不断重新拉回人类的理智秩序之中的努力。这是笛卡尔不可能完成,但却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帝 创造 永恒真理 不变性
原文传递
骤变与不变:爆炸式发展与永恒真理 被引量:1
7
作者 罗伯特.贝拉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2-34,共3页
粗略算来,人们运用技术已有百万年历史。阿舍利时代的斧在百万年前就已手艺精细,在接下来的成百上千年,人们都以基本上相同的方法来造斧。试问,你多久换一次手机呢?你们中有多少人已经拥有或计划要买Ipad呢?18世纪末在英国发起的... 粗略算来,人们运用技术已有百万年历史。阿舍利时代的斧在百万年前就已手艺精细,在接下来的成百上千年,人们都以基本上相同的方法来造斧。试问,你多久换一次手机呢?你们中有多少人已经拥有或计划要买Ipad呢?18世纪末在英国发起的工业革命带来了科技的突飞猛进和社会进步,自此以后,世界面貌大为改观。在过去的200年里,美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欧洲文明的附属农业国发展成为如今的超级大国,这个超级大国有能力跨越半个地球,参与两次中东战争。如果回顾中国在过去的200年的历史,那些隐忍和成就,更加令人惊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恒真理 变与不变 爆炸 社会进步 工业革命 18世纪 超级大国 欧洲文明
原文传递
笛卡尔、永恒真理与上帝的全能
8
作者 A.冯肯斯坦 毛竹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9-58,共10页
笛卡尔宣称上帝创造了永恒真理,并因此可以使诸如"2+1=3"这样的永恒真理失效。本文认为,笛卡尔的永恒真理学说是一种"直观知识",这种"直观知识"从"存在判断"中悬隔了出来。但永恒真理学说仍然... 笛卡尔宣称上帝创造了永恒真理,并因此可以使诸如"2+1=3"这样的永恒真理失效。本文认为,笛卡尔的永恒真理学说是一种"直观知识",这种"直观知识"从"存在判断"中悬隔了出来。但永恒真理学说仍然悖论重重:笛卡尔保障自然规律的充足理由律是否定性的,数学真理既是永恒的,也是偶然的。换言之,笛卡尔并没有明确讨论上帝是否还能创造另一个数学世界的可能性。本文主张,"自然规律"在笛卡尔那里,其意义发生了变化:它们变成了出于同质性、依据几何学的方式建构与重建自然的蓝图。这是笛卡尔既主张上帝创造了永恒真理,同时也主张上帝需要一刻不停地保存永恒真理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笛卡尔 永恒真理 上帝的全能 分析性 唯意志论
原文传递
寓永恒真理于短小故事之中——名著《伊索寓言》解读
9
作者 李庆陆 《初中生之友(学习号)(下)》 2011年第11期18-20,共3页
背景故事 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著名的寓言家。“伊索”即“埃塞俄”的谐音。传说他是一个丑陋无比的人.但是智慧无穷。他曾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曾被转卖多次,但因知识渊博、聪颖过人,最后获得自由。
关键词 《伊索寓言》 永恒真理 故事 解读 名著 知识渊博 古希腊 公元前
原文传递
究竟有没有绝对真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真理观的再考察
10
作者 陈培永 翁乐苗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100,158,共9页
绝对真理的问题,不是脱离了社会历史的人直观或理念化外在于自己的世界的问题,而是关乎认识世界、洞察时代进而改变世界、引领时代的问题。绝对真理不是永恒不变的终极真理,而是处于无限发展过程中的体现思维至上性的正确性认识,它是“... 绝对真理的问题,不是脱离了社会历史的人直观或理念化外在于自己的世界的问题,而是关乎认识世界、洞察时代进而改变世界、引领时代的问题。绝对真理不是永恒不变的终极真理,而是处于无限发展过程中的体现思维至上性的正确性认识,它是“这样或那样地”被承认的客观真理,是对于客观真理能否完全表现客观实在的确证,同时表征着人的思维把握世界的现实性能力。从人类社会的特定历史阶段看,每一个真理都具有绝对性与相对性双重属性,只要是真理,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不变的情况下,它就是绝对真理,而在时间和空间改变的情况下,它就是相对真理。从人类社会整体的历史进程看,绝对真理由相对真理构成,是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相对真理是绝对真理发展进程中的特定存在状态。相信绝对真理意味着相信人的思维的至上性以及思维的现实力量,相信人能够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并不断改变世界。离开对世界的改变,就没有探讨绝对真理的价值,也正是服务于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改变世界,绝对真理才需要被确认,才因此而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理 绝对真理 永恒真理 客观真理 主观真理
下载PDF
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的真理观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德华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21-23,共3页
在批判杜林形而上学绝对主义真理观的过程中,恩格斯科学地阐述了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和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观的确立作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 恩格斯 杜林 真理 永恒真理
下载PDF
五种绝对真理观比较
12
作者 黄爱宝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33-36,共4页
关键词 相对真理 真理 具体真理 客观真理 真理性认识 永恒真理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总和绝对真理 真理的内容 存在形式
下载PDF
恩格斯与列宁对真理论述异同之启示
13
作者 钱福新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70-72,共3页
恩格斯与列宁对真理论述异同之启示钱福新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与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都有关于真理问题的论述,这次重读并作比较感到两者就其基本观点来说是一致的,都是以唯物辩证法的立场论述了马克思主义... 恩格斯与列宁对真理论述异同之启示钱福新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与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都有关于真理问题的论述,这次重读并作比较感到两者就其基本观点来说是一致的,都是以唯物辩证法的立场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但是,由于各自所处的历史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主义 恩格斯 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真理 真理的绝对性 列宁 马赫主义 真理的相对性 波格丹诺夫 永恒真理
下载PDF
关于“真理是由相对真理之总和所构成”问题
14
作者 刘觉生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1995年第3期37-38,共2页
近些年来,有些同志对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之总和所构成的这一马克思主义的传统的观念提出了质疑,认为如若把它当成一个正确命题,就“割裂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最后“只能得到一个可悲的结局”(即永远达不到的绝对真理),因... 近些年来,有些同志对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之总和所构成的这一马克思主义的传统的观念提出了质疑,认为如若把它当成一个正确命题,就“割裂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最后“只能得到一个可悲的结局”(即永远达不到的绝对真理),因此,这种观念“必须予以抛弃”。他们为了抛弃这个绝对真理,还提出了一个相对性即相对真理,绝对性即绝对真理的理论,而且还引经据典,仿佛恩格斯和列宁也是这样认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真理 恩格斯 革命性质 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 永恒真理 相对主义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客观真理 列宁
下载PDF
《反杜林论·哲学编》的现代意义解读——真理观理论和现实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树华 郑胜宴 《传承》 2009年第12期42-43,共2页
在批判杜林形而上学绝对主义真理观的过程中,恩格斯科学地阐述了真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观的确立作出了积极贡献,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恩格斯 真理 永恒真理 现实意义
下载PDF
《反杜林论》论述了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吗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宝云 《江西社会科学》 1985年第2期55-58,共4页
我国哲学界有一种传统观点认为,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范畴的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例如,在新编《辞海》以及有关著作和文章中,都有着类似的看法。 事实上果真如此吗?我们认为,这个问题是值得... 我国哲学界有一种传统观点认为,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范畴的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例如,在新编《辞海》以及有关著作和文章中,都有着类似的看法。 事实上果真如此吗?我们认为,这个问题是值得从理论上作进一步研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理的绝对性 相对真理 《反杜林论》 永恒真理 非至上性 恩格斯 辩证关系 绝对主义 辩证法思想 终极真理
下载PDF
关于“相对真理”“绝对真理”的管见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国平 王永昌 《江西社会科学》 1983年第4期94-98,69,共6页
关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历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疑难点。造成这一问题的理论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这两个概念含义模糊不清,缺乏科学性。为了澄清理论是非。
关键词 相对真理 列宁 真理的绝对性 何真 至上性 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 原子论 永恒真理 真理
下载PDF
恩格斯提出过“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命题吗?
18
作者 赵宝云 《求索》 1985年第5期17-19,共3页
在探讨如何科学表述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问题时,有的同志指出,“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是毛泽东同志根据恩格斯和列宁的有关论述作出的科学表述,是对恩格斯关于“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观点的进一步引伸和发挥... 在探讨如何科学表述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问题时,有的同志指出,“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是毛泽东同志根据恩格斯和列宁的有关论述作出的科学表述,是对恩格斯关于“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观点的进一步引伸和发挥。我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有必要对这一问题从理论上作一番追根溯源的研究。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一书中,论述真理问题时曾经提出:“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真理 永恒真理 恩格斯 非至上性 杜林 列宁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科学表述 人的思维 哲学范畴
下载PDF
从近似性看真理的本质规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余德华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5期35-38,共4页
把近似性规定为真理的本质属性,即把真理看作是主体对客体近似正确的反映,不仅有利于真理论中其他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也有助于人们在实践中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真理问题,防止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错误。 从词源上讲,所谓“近似”,是指“相近... 把近似性规定为真理的本质属性,即把真理看作是主体对客体近似正确的反映,不仅有利于真理论中其他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也有助于人们在实践中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真理问题,防止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错误。 从词源上讲,所谓“近似”,是指“相近或相象但不相同”。作为真理的近似性具有以下几层意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似性 真理的本质 真理性认识 科学理论 波义耳定律 真理的内容 相对真理 真理定义 永恒真理 本质属性
下载PDF
恩格斯真理观的批判性建构及其价值审视
20
作者 胡绵 吴国林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10-16,共7页
综观恩格斯关于真理问题的主要论述,从中可以梳理出恩格斯的真理观主要是通过对永恒真理的批判来展开,集中体现在《反杜林论》中。永恒真理是一种不言而喻的无条件的真理,其实质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真理。恩格斯从三个方面对永恒... 综观恩格斯关于真理问题的主要论述,从中可以梳理出恩格斯的真理观主要是通过对永恒真理的批判来展开,集中体现在《反杜林论》中。永恒真理是一种不言而喻的无条件的真理,其实质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真理。恩格斯从三个方面对永恒真理进行了批判:首先,永恒真理无法从纯粹的观念而来;其次,永恒真理不能被无条件地认识;最后,永恒真理在人类历史领域不存在。恩格斯对永恒真理的批判揭示了真理的有条件性,从而建构起恩格斯真理观的核心内容,即真理的有条件性和相对性以及真理与谬误的辩证统一。恩格斯的真理观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可以作为回应当代真理问题的理论武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的真理 永恒真理 真理的有条件性 真理的相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