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永明诗病说猜想(上)——揭秘平头、上尾、蜂腰、鹤膝
被引量:
3
1
作者
钟如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8-167,共10页
在中国诗歌理论研究发展史上,有两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其中一个就是"永明声病"。对永明声病的研究,前人已做过一些文章,但自唐以来的一千多年间,历代诗学家多从唐代日僧遍照金刚之说,鲜有新解。本文以唐代律诗、古风...
在中国诗歌理论研究发展史上,有两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其中一个就是"永明声病"。对永明声病的研究,前人已做过一些文章,但自唐以来的一千多年间,历代诗学家多从唐代日僧遍照金刚之说,鲜有新解。本文以唐代律诗、古风的考察结果为依据,再对六朝古体绝句、歌谣等五言句的声律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客观地揭示出声律四病的成因及其在五言律句中的分布:"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四病,只犯在同一句诗内部,并非犯在同一联诗的出句与对句中。"平头"病犯在改"平"为"仄";"上尾"病犯在改"仄"为"平";"蜂腰"、"鹤膝"病犯在改"平"为"仄"或改"仄"为"平"。结论是:永明诗病"平头、上尾、蜂腰、鹤膝",是指律句同一句诗内部的平仄组合严重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明诗
病
平头
上尾
蜂腰
鹤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永明诗新论——以沈约为中心
被引量:
2
2
作者
戴燕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67,共9页
永明诗人将"四声"运用到文学写作当中,不过短短十来年,就令中国诗歌转向了以声律为基本特征的新主流。在沈约等人的努力建设之下,永明诗不但提出了自己明确的主张,并且付诸大量的创作实践,同时还编制有配合新诗理念而又服务...
永明诗人将"四声"运用到文学写作当中,不过短短十来年,就令中国诗歌转向了以声律为基本特征的新主流。在沈约等人的努力建设之下,永明诗不但提出了自己明确的主张,并且付诸大量的创作实践,同时还编制有配合新诗理念而又服务于创作实践的工具性的韵书,甚至于,对于诗歌是否符合新的理论以及新的审音办法的评判标准,似乎也在计划之中。像这样有一套完整设计的诗歌改革,在中国诗歌史上,还是第一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明诗
齐梁文学
沈约
四声
声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永明诗病说猜想(下)——揭秘大韵、小韵、旁纽、正纽
3
作者
钟如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5-171,共7页
关于永明诗律八病后四病"大韵、小韵、旁纽、正纽"的内涵,本文的基本结论是:1.永明律体的"纽"不是指"声纽",更不是诗病,而是文人诗歌最高最完美的声律艺术。"旁纽"和"正纽"的区别是:...
关于永明诗律八病后四病"大韵、小韵、旁纽、正纽"的内涵,本文的基本结论是:1.永明律体的"纽"不是指"声纽",更不是诗病,而是文人诗歌最高最完美的声律艺术。"旁纽"和"正纽"的区别是:"旁纽"是指一句诗内平仄的相"黏"(求同)。具体说来,就是要求"平平平仄仄"或"仄仄仄平平"两种句式中的第三个音节(单音步)必须与前面一个双音节(双音步)的平仄相同,即"仄"黏"仄仄","平"黏"平平";"正纽"则是指下联出句与上联对句的前两个音节(双音步)的平仄相同,即"平平"黏"平平","仄仄"黏"仄仄",如果违背了"旁纽"或"正纽"的平仄组合规则,即冒犯失黏诗病。2.永明律体的"韵"也不是诗病,而是文人律体诗歌押韵的原则及其规范。"大韵"是指律体诗正韵的押韵原则,即只限押平声韵,且同一首诗只能押同一个平声韵,不得出韵;"小韵"是指律体诗起句入韵也只能押与正韵相同的平声韵,不得借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明诗
病
大韵
小韵
旁纽
正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体诗“拗救”说之检讨
被引量:
1
4
作者
钟如雄
《励耘语言学刊》
2010年第1期214-254,共41页
对近体诗"拗救"的讨论,前人多为臆说。本文在调查唐代律诗中的"拗"病分布的前提下,结合永明诗病进行甄别考辨,得出以下三个结论。一、唐代律诗"拗"病的分布状况是:第一,惯犯"拗"病的"对子(联)"集中出现在五言绝句第一联和...
对近体诗"拗救"的讨论,前人多为臆说。本文在调查唐代律诗中的"拗"病分布的前提下,结合永明诗病进行甄别考辨,得出以下三个结论。一、唐代律诗"拗"病的分布状况是:第一,惯犯"拗"病的"对子(联)"集中出现在五言绝句第一联和五言律诗尾、首两联上;其次是七言绝句第二联和五言律句颔、颈两联上,七言律诗犯"拗"病的很少。第二,惯犯"拗"病的律句是首(绝句为第一联)、尾(绝句为第二联)两联的出句,单句易犯"拗"病,偶句很少犯病。据此推断,"拗"病的犯病习惯初始形成于五言绝句,其后再向五言律诗的首、尾两联扩展,然后逐步向颔、颈两联蔓延。其病因都与五言诗病密切相关。二、律诗惯犯"拗"病的普遍规律是:第一,惯犯"拗"病的对子是首、尾两联。第二,惯犯"拗"病的诗句是五言句。第三,惯犯"拗"病的字音是第三、第四两个音节。律句所犯"拗"病与古体诗是一脉相承的;在平头、上尾、蜂腰、鹤膝等四种拗病中,蜂腰拗、鹤膝拗居律诗犯拗之首,与古体诗多蜂腰、鹤膝句式相吻合。三、律诗初创时虽有禁忌、规避诗病的规定,而唐人作诗并无避忌的意识和习惯,由此证明"拗救"理论无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拗救
永明诗
病
沿流讨源
近体诗
拗救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永明诗病说猜想(上)——揭秘平头、上尾、蜂腰、鹤膝
被引量:
3
1
作者
钟如雄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8-167,共10页
文摘
在中国诗歌理论研究发展史上,有两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其中一个就是"永明声病"。对永明声病的研究,前人已做过一些文章,但自唐以来的一千多年间,历代诗学家多从唐代日僧遍照金刚之说,鲜有新解。本文以唐代律诗、古风的考察结果为依据,再对六朝古体绝句、歌谣等五言句的声律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客观地揭示出声律四病的成因及其在五言律句中的分布:"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四病,只犯在同一句诗内部,并非犯在同一联诗的出句与对句中。"平头"病犯在改"平"为"仄";"上尾"病犯在改"仄"为"平";"蜂腰"、"鹤膝"病犯在改"平"为"仄"或改"仄"为"平"。结论是:永明诗病"平头、上尾、蜂腰、鹤膝",是指律句同一句诗内部的平仄组合严重失衡。
关键词
永明诗
病
平头
上尾
蜂腰
鹤膝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永明诗新论——以沈约为中心
被引量:
2
2
作者
戴燕
机构
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处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67,共9页
文摘
永明诗人将"四声"运用到文学写作当中,不过短短十来年,就令中国诗歌转向了以声律为基本特征的新主流。在沈约等人的努力建设之下,永明诗不但提出了自己明确的主张,并且付诸大量的创作实践,同时还编制有配合新诗理念而又服务于创作实践的工具性的韵书,甚至于,对于诗歌是否符合新的理论以及新的审音办法的评判标准,似乎也在计划之中。像这样有一套完整设计的诗歌改革,在中国诗歌史上,还是第一次。
关键词
永明诗
齐梁文学
沈约
四声
声律
Keywords
Yongming Poetry
Qi-Liang literature
Shen Yue
four tones
sound and rhyme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永明诗病说猜想(下)——揭秘大韵、小韵、旁纽、正纽
3
作者
钟如雄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5-171,共7页
文摘
关于永明诗律八病后四病"大韵、小韵、旁纽、正纽"的内涵,本文的基本结论是:1.永明律体的"纽"不是指"声纽",更不是诗病,而是文人诗歌最高最完美的声律艺术。"旁纽"和"正纽"的区别是:"旁纽"是指一句诗内平仄的相"黏"(求同)。具体说来,就是要求"平平平仄仄"或"仄仄仄平平"两种句式中的第三个音节(单音步)必须与前面一个双音节(双音步)的平仄相同,即"仄"黏"仄仄","平"黏"平平";"正纽"则是指下联出句与上联对句的前两个音节(双音步)的平仄相同,即"平平"黏"平平","仄仄"黏"仄仄",如果违背了"旁纽"或"正纽"的平仄组合规则,即冒犯失黏诗病。2.永明律体的"韵"也不是诗病,而是文人律体诗歌押韵的原则及其规范。"大韵"是指律体诗正韵的押韵原则,即只限押平声韵,且同一首诗只能押同一个平声韵,不得出韵;"小韵"是指律体诗起句入韵也只能押与正韵相同的平声韵,不得借韵。
关键词
永明诗
病
大韵
小韵
旁纽
正纽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体诗“拗救”说之检讨
被引量:
1
4
作者
钟如雄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
出处
《励耘语言学刊》
2010年第1期214-254,共41页
文摘
对近体诗"拗救"的讨论,前人多为臆说。本文在调查唐代律诗中的"拗"病分布的前提下,结合永明诗病进行甄别考辨,得出以下三个结论。一、唐代律诗"拗"病的分布状况是:第一,惯犯"拗"病的"对子(联)"集中出现在五言绝句第一联和五言律诗尾、首两联上;其次是七言绝句第二联和五言律句颔、颈两联上,七言律诗犯"拗"病的很少。第二,惯犯"拗"病的律句是首(绝句为第一联)、尾(绝句为第二联)两联的出句,单句易犯"拗"病,偶句很少犯病。据此推断,"拗"病的犯病习惯初始形成于五言绝句,其后再向五言律诗的首、尾两联扩展,然后逐步向颔、颈两联蔓延。其病因都与五言诗病密切相关。二、律诗惯犯"拗"病的普遍规律是:第一,惯犯"拗"病的对子是首、尾两联。第二,惯犯"拗"病的诗句是五言句。第三,惯犯"拗"病的字音是第三、第四两个音节。律句所犯"拗"病与古体诗是一脉相承的;在平头、上尾、蜂腰、鹤膝等四种拗病中,蜂腰拗、鹤膝拗居律诗犯拗之首,与古体诗多蜂腰、鹤膝句式相吻合。三、律诗初创时虽有禁忌、规避诗病的规定,而唐人作诗并无避忌的意识和习惯,由此证明"拗救"理论无实践依据。
关键词
拗救
永明诗
病
沿流讨源
近体诗
拗救研究
Keywords
remediation of unconformity rules and forms of classical poetry
Yong-MingTi ( 永明体) Style Poetry Fault
origination
neoteric style poetry
research on remediation of unconformity rules and forms of classical poetry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永明诗病说猜想(上)——揭秘平头、上尾、蜂腰、鹤膝
钟如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永明诗新论——以沈约为中心
戴燕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永明诗病说猜想(下)——揭秘大韵、小韵、旁纽、正纽
钟如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近体诗“拗救”说之检讨
钟如雄
《励耘语言学刊》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