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阶段本土性社会工作之专业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同 《社会工作》 2011年第20期15-18,共4页
社会工作助人实践中社会工作者和受助者之间的专业关系直接影响助人实践的成败。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对专业关系有比较细致的研究和相对详尽的实务原则,现阶段的本土性社会工作则由于本土文化、专业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影响要求在实践中对专... 社会工作助人实践中社会工作者和受助者之间的专业关系直接影响助人实践的成败。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对专业关系有比较细致的研究和相对详尽的实务原则,现阶段的本土性社会工作则由于本土文化、专业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影响要求在实践中对专业关系的把握需要注意自身的特点。高度情感卷入、有条件的接纳、案主自决的适当介入和时间上的延展性构成现阶段本土社会工作实践专业关系的特点。社会工作者对这些特点的总结、理解和把握将推动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和制度化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本土性社会工作 专业关系 求助关系
下载PDF
“求”与“助”关系框架下中国志愿服务再思考
2
作者 张蕾 芦恒 《改革与开放》 2015年第5期102-103,共2页
志愿服务是基于"求"与"助"关系基础上的一个双向过程。民众有需求,志愿组织才能提供相应帮助。只有打通"求"与"助"通道,志愿服务才具有有效性和科学性。我国志愿服务在发展中存在"求助&qu... 志愿服务是基于"求"与"助"关系基础上的一个双向过程。民众有需求,志愿组织才能提供相应帮助。只有打通"求"与"助"通道,志愿服务才具有有效性和科学性。我国志愿服务在发展中存在"求助"不畅问题,主要是受我国传统文化观念和社会制度影响。本文在"求助"关系框架下反思志愿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服务 志愿组织 求助关系 文化 社会管理
下载PDF
从“中国经验”到“中国模式”——慈善救助之文化逻辑、经验局限与发展走向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威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6-161,共6页
认识并破解"现代慈善理念和运作模式在中国社会‘水土不服’的现实难题",关键在于,阐明社会慈善之现代转型所依托的制度结构和文化集丛,理清并增强二者之间的亲和程度与实质关联。长期以来,现代慈善秉持的公平、公正、平等、... 认识并破解"现代慈善理念和运作模式在中国社会‘水土不服’的现实难题",关键在于,阐明社会慈善之现代转型所依托的制度结构和文化集丛,理清并增强二者之间的亲和程度与实质关联。长期以来,现代慈善秉持的公平、公正、平等、效率、开放诸理念在中国社会落地生根却未充分展开,从表层上看,源自基于回报、人情、关系等本土性文化因子的"差序慈善"和基于权力、责任、服从等权威性政治伦理的"政府慈善"的替代和挤压,而从深层上说,在于家庭本位的差序求助、家—国同构的权威主义以及私民社会伦理的抵触和排斥。我们欲推进转型期中国式慈善救助模式的"创造性转化",就必须认真考量中国特殊的家庭本位的社会结构、求助文化、公私关系对现代慈善理念及其运作模式本土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救助 求助关系 经验局限 融会贯通
下载PDF
宗教寺院与藏族聚居区新型社会福利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2
4
作者 荣增举 蒲生华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6-10,共5页
文章从文化的角度分析青海藏族聚居区寺院与信教群众的求—助关系;调查青海藏族聚居区民间社会福利形式,阐述传统的助人服务模式,探求以政府为主导,藏族聚居区寺院与社会工作机构整合的社会福利模式。
关键词 藏族聚居区 宗教寺院 求助关系 社会福利 模式整合
下载PDF
论“陌生人”社会中社会工作的专业植入 被引量:1
5
作者 黄耀明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36-39,共4页
"陌生人"社会是相对于费孝通先生的"熟人"社会而提出的,在传统的"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中国人传统的求助模式和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是人们习惯于向"熟人"求... "陌生人"社会是相对于费孝通先生的"熟人"社会而提出的,在传统的"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中国人传统的求助模式和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是人们习惯于向"熟人"求助的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另一方面是向"陌生人"求助的倾向和需求在日益增强。这给社会工作这样一种现代工业社会的专业助人制度植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其缓解个人及社会问题的各项特殊作用也日益在"陌生人"社会的助人体系中发挥着重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陌生人社会 求助关系 社会工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