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喻经》述要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宝玉 《五台山研究》 2000年第2期9-15,共7页
《百喻经》既是佛教譬喻经中的代表作,为佛教的广泛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又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佛教文学作品,在印度文学史和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一席。本文对其经名演变、汉译情况、分卷结构,及其在现当代的流行状况等基本情况进行... 《百喻经》既是佛教譬喻经中的代表作,为佛教的广泛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又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佛教文学作品,在印度文学史和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一席。本文对其经名演变、汉译情况、分卷结构,及其在现当代的流行状况等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并着意从文学研究角度分析了它的内容与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喻经》 《痴华蟋》 僧伽斯那 求那毗地 譬喻经 寓言 佛教文学
全文增补中
《百喻经》评点释译选
2
作者 王淑媛 《晋中学院学报》 1983年第1期53-63,共11页
《百喻经》是一部佛典的翻译作品.南齐时,由中天竺(古印度)僧求那毗地翻译天竺大乘师僧伽斯那所抄集的《百喻经》而成.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八十余年的历史.《百喻经》译出后,成为我国古代翻译文学的宝贵遗产的一部分.因而有必要去学习它,... 《百喻经》是一部佛典的翻译作品.南齐时,由中天竺(古印度)僧求那毗地翻译天竺大乘师僧伽斯那所抄集的《百喻经》而成.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八十余年的历史.《百喻经》译出后,成为我国古代翻译文学的宝贵遗产的一部分.因而有必要去学习它,了解它.但是,其中的教义部分是宣扬佛学思想的,其本质是唯心主义的.佛教在我国流传的过程中,与我国原有的唯心主义思想、学说相结合,形成了一个极其复杂的唯心主义体系;再加上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提倡、支持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喻经 僧伽斯那 封建统治阶级 优钵罗 求那毗地 翻译文学 中天竺 佛学思想 估客 翻译作品
下载PDF
作为强制阐释的批评之弊与批评之难
3
作者 张清华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7-71,共5页
南朝萧齐时,有个来自天竺的法师叫作求那毗地的,翻译了一本古代印度的智者僧伽斯那的书,书中有上百个故事,讲的都是佛学义理。其中有一则几近家喻户晓,叫作《盲人摸象》。原文说:"昔印度有瞽者四,相友善。然各自命为智者,人亦因以... 南朝萧齐时,有个来自天竺的法师叫作求那毗地的,翻译了一本古代印度的智者僧伽斯那的书,书中有上百个故事,讲的都是佛学义理。其中有一则几近家喻户晓,叫作《盲人摸象》。原文说:"昔印度有瞽者四,相友善。然各自命为智者,人亦因以智者目之。一日,四瞽者立谈道左,有声跫然而至,询诸人,知其为象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阐释 盲人摸象 天竺 智者 求那毗地 僧伽斯那 印度
原文传递
鲁迅与《百喻经》
4
作者 翁志鹏 《法音》 1981年第4期41-,共1页
《百喻经》全名《百句譬喻经》,是天竺僧伽斯那法师为了弘扬大乘教义,从修多罗藏中辑录成书的。全书两卷,共九十八则寓言,加上卷首引言和卷末偈颂,聚为一部,概称“百喻”。中天竺求那毗地法师在南齐建元初年来到建康(今南京),于齐武帝... 《百喻经》全名《百句譬喻经》,是天竺僧伽斯那法师为了弘扬大乘教义,从修多罗藏中辑录成书的。全书两卷,共九十八则寓言,加上卷首引言和卷末偈颂,聚为一部,概称“百喻”。中天竺求那毗地法师在南齐建元初年来到建康(今南京),于齐武帝永明十年(492)将此经译成中文。齐中兴二年(502)求那毗地病逝于中国。鲁迅先生在一九一四年七月和十月两次出资六十元,委托金陵刻经处刻印《百喻经》,并亲自为之断句。一九一五年一月《百喻经》刻成后,鲁迅以三十余部分赠亲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喻经 僧伽斯那 求那毗地 首引 偈颂 中天竺 齐武帝 大乘教 永明 譬喻经
原文传递
几组常用词历史演变的考察
5
作者 汪維輝 《汉语史研究集刊》 1998年第1期26-62,共37页
常用词演变的研究应该成为汉语词汇史学科的核心内容。虽然王力先生早在四十年代就已经提出这一课题,五十年代又在《汉语史稿》中对若干常用词在历史上的更替作了勾勒,但此后嗣响乏人,这方面的研究并未真正展开。
关键词 常用词 王力先生 张永言 郭璞注 一侗 求那毗地 安法钦 竺大力 六度集经 现代方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