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郑玄、虞翻《易》注之“宗统”观念看汉《易》之体
1
作者 陈磊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6-23,共8页
现行研究一般认为汉代是一宇宙论时代,本体论的突破则待王弼之注《易》《老》。但汉儒尤其是郑玄与虞翻在注《易》时实有一种“宗统”观念:重视卦爻与卦爻间之关系,更由对其关系之研究,而组织成种种卦爻集群,从而以种种象数系统去解释... 现行研究一般认为汉代是一宇宙论时代,本体论的突破则待王弼之注《易》《老》。但汉儒尤其是郑玄与虞翻在注《易》时实有一种“宗统”观念:重视卦爻与卦爻间之关系,更由对其关系之研究,而组织成种种卦爻集群,从而以种种象数系统去解释《易》之经文。如此,在解释卦爻时乃极尽其拓展与繁衍之能,而其中即同时蕴涵着收敛与凝聚。拓展与繁衍是宇宙论的解析,而收敛与凝聚即是由宇宙论的解析逐渐会归本体。其具体的表现分为两阶段:诸卦会归到乾坤;乾坤推极到乾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易》 宗统 本体 乾元 郑玄 虞翻
下载PDF
阐发汉《易》之大蕴──评《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善文 《周易研究》 1995年第2期80-83,共4页
阐发汉《易》之大蕴──评《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张善文《周易》哲学,原本象数,发为义理。纵览中国《易》学发展史,治《易》派别虽纷然多歧,但起主导作用的无非是“象数学”与“义理学”这两人派系。用最简中的话概括之,象数学... 阐发汉《易》之大蕴──评《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张善文《周易》哲学,原本象数,发为义理。纵览中国《易》学发展史,治《易》派别虽纷然多歧,但起主导作用的无非是“象数学”与“义理学”这两人派系。用最简中的话概括之,象数学,是研究《周易》卦象爻象及阴阳奇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学 汉《易》 发展史 京氏《易 象数学 《周易》 《易林》 学研究 焦延寿 《四库提要》
下载PDF
《汉语大词典》引《周易》语词指误
3
作者 赵文源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604-607,共4页
对于《周易》语词的训释,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给语文辞书的释义工作带来诸多困难。或囿于一家之言,或疏于借鉴当代研究成果,有些《周易》语词的词典释义往往有失精当,未臻本义;词条中书证的列举也存在着不少滞后的现象。《汉语大... 对于《周易》语词的训释,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给语文辞书的释义工作带来诸多困难。或囿于一家之言,或疏于借鉴当代研究成果,有些《周易》语词的词典释义往往有失精当,未臻本义;词条中书证的列举也存在着不少滞后的现象。《汉语大词典》是我国权威的语文辞书,文章以该词典为考察对象,对其6条《周易》语词的释义进行考辨,并列举引例滞后的词条17例,以及《汉语大词典》未收的常用《周易》语词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大测典》 《剧易》 语词 指误
下载PDF
《汉语大词典》引《周易》语词指瑕
4
作者 满祥 赵振兴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8-53,共6页
文章例举《汉语大词典》所引《周易》语词释义可商者13例,引例滞后者15例,指出其瑕疵。以期对《汉语大词典》的修订能有一些参考作用。
关键词 语大词典》 《周易》 语词 指瑕
下载PDF
试论宋人恢复古周易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舒大刚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8-53,共6页
宋人恢复古《周易》的工作,在当时学术界曾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不仅使汉魏以来一直被混淆的《周易》经传得以恢复,而且引发了宋代《易》学思想的重大创新,它既是一场古典文献研究方法的革新,也是宋人思想解放的重大事件,值得我们重... 宋人恢复古《周易》的工作,在当时学术界曾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不仅使汉魏以来一直被混淆的《周易》经传得以恢复,而且引发了宋代《易》学思想的重大创新,它既是一场古典文献研究方法的革新,也是宋人思想解放的重大事件,值得我们重新加以考虑和探讨。一、分辨周易经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周易》 汉《易》 宋代 “四圣之
下载PDF
乾坤大义的现代启示(上)──当代新儒家易学思想综论 被引量:3
6
作者 黄黎星 《周易研究》 1998年第1期34-45,共12页
关键词 当代新儒家 《周易》 汉《易》 《易传》 《易》学 牟宗三 方东美 现代启示 熊十力 学思想
下载PDF
张惠言《易》学与晚清今文学 被引量:1
7
作者 谷继明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1期9-15,共7页
张惠言是晚清今文学兴起中的关键人物,他的学问介于朴学与晚清今文学的交界点上,他做的汉《易》学上承惠栋。然而根据现有材料,以考证的方法来复原虞翻《易》学,只能是破碎的。张氏不取考证学的方法,而是抽绎出虞翻《易》学的精义,再加... 张惠言是晚清今文学兴起中的关键人物,他的学问介于朴学与晚清今文学的交界点上,他做的汉《易》学上承惠栋。然而根据现有材料,以考证的方法来复原虞翻《易》学,只能是破碎的。张氏不取考证学的方法,而是抽绎出虞翻《易》学的精义,再加入自己的体会,建构出虞翻卦象的结构体系,再凭借这个体系来笺释虞翻《易》注。这种方法富有创造性,也算是今文经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同时,张惠言的礼学,也非考证礼学,而是与公羊家的礼学相通。他会通《易》与礼,其实也蕴含着公羊学在其中。张惠言的方法传给刘逢禄,同时对黄以周、曹元弼等也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惠言 常州学派 今文经学 汉《易》
下载PDF
论王弼《易》学的“得意忘象”说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善文 《中国哲学史》 1994年第4期91-94,共4页
王弼(226—249),字辅嗣,三国魏山阳(今河南焦东)人,是中国《易》学史上一位具有非凡建树的杰出《易》家。他所创立的以“扫象阐理”’为宗旨的《周易》学说,全盘冲垮了两汉《易》家沿袭了四百多年的“象数”学积弊,独标新帜,改变了一代... 王弼(226—249),字辅嗣,三国魏山阳(今河南焦东)人,是中国《易》学史上一位具有非凡建树的杰出《易》家。他所创立的以“扫象阐理”’为宗旨的《周易》学说,全盘冲垮了两汉《易》家沿袭了四百多年的“象数”学积弊,独标新帜,改变了一代学术风气,成为宋代《周易》义理学之先河,并从根本上影响了中国一千多年《易》学发展的历史。 “得意忘象”,是王弼“扫象阐理”《易》学体系中的核心纲领,也是他所倡扬的各种解《易》条例赖以置根的基点。因此,本文针对此说,略述其内容实质,考辨其学术渊源,揭明其深远影响,以期展示王弼《易》学独步千古的思想蕴蓄之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学 得意忘象 《周易》 汉《易》 王弼《周注》 象征意义 立象以尽意 学术渊源 《易 黑格尔
下载PDF
惠栋《周易》学与九经训诂学简评 被引量:3
9
作者 尹彤云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1期89-93,共5页
关键词 《周易》 《易 汉《易》 《易》学 训诂学 古义 河图洛书 九经 考据学 象数之学
下载PDF
易学研究史上的重大收获──评张立文教授《帛书周易注译》
10
作者 许树棣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17-120,共4页
易学研究史上的重大收获──评张立文教授《帛书周易注译》许树棣《帛书周易》在《易》学研究史上是一部占有重要地位的著作。以其所据前人所未见的大批出土新资料及所持新见解而论,也可称之为《易》学研究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帛书... 易学研究史上的重大收获──评张立文教授《帛书周易注译》许树棣《帛书周易》在《易》学研究史上是一部占有重要地位的著作。以其所据前人所未见的大批出土新资料及所持新见解而论,也可称之为《易》学研究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帛书周易》(《马王堆帛书六十四卦释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帛书周 《易》学 研究史 《周易》 张立文 汉《易》 六十四卦 注译 《说文》
下载PDF
《太平经》易学思想考
11
作者 连镇标 詹石窗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41-47,共7页
我国早期道教的一部重要经籍——《太平经》(即《太平清领书》),据说出自东汉于吉之手,后来传给琅邪人宫崇。全书原有170卷,以“十天干”为部,每部17卷,但由于年代久远,该书在流传过程中已有缺佚,现存明代《正统道藏》中的《太平经》仅5... 我国早期道教的一部重要经籍——《太平经》(即《太平清领书》),据说出自东汉于吉之手,后来传给琅邪人宫崇。全书原有170卷,以“十天干”为部,每部17卷,但由于年代久远,该书在流传过程中已有缺佚,现存明代《正统道藏》中的《太平经》仅57卷。今人王明先生据《正统道藏》本的《太平经》残部以及唐人闾丘方远的《太平经钞》,编成《太平经合校》,这是目前最为完备的本子。 对《太平经》一书的研究,早在30年代中期,北京大学汤用彤教授就发表了《读【太平经】书所见》,此后王明、卿希泰诸教授均纷纷撰文,从各个不同的角度阐发已见。海内亦有不少学者热衷于《太平经》的研究。但就笔者所知,迄今为止,对蕴含在《太平经》一书中的《易》学思想,海内外却尚未有人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太平经》真面目的认识。本文打算在这方面做点“补缺补漏”的工作,以助于人们了解《太平经》的《易》学思想,从而更全面、更准确地认识并把握中国道教思想乃至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演变的脉络。 《后汉书·襄楷传》称,《太平经》“以阴阳五行为家,而多巫觋杂语”。这就很清楚地说明《太平经》的术数味道是很浓的,同时也透露了《太平经》的理论体系乃是以《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经》 《太平经合校》 《易》学 学思想 汉《易》 《周易》 阴阳五行 天人感应 早期道教 道教思想
下载PDF
旧学邃密 新知深沉──评林忠军同志《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二卷)
12
作者 刘大钧 《周易研究》 1998年第3期91-93,共3页
旧学邃密新知深沉──评林忠军同志《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二卷)刘大钧最近,林忠军同志的《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二卷又在齐鲁书社付梓了!该书由魏晋隋唐述及宋元,所论述介绍的历代易学大家将近三十人,这些人都是在他们所处时代造成... 旧学邃密新知深沉──评林忠军同志《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二卷)刘大钧最近,林忠军同志的《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二卷又在齐鲁书社付梓了!该书由魏晋隋唐述及宋元,所论述介绍的历代易学大家将近三十人,这些人都是在他们所处时代造成极大影响的人。我高兴地看到:作者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易》 发展史 《系辞》 象数 《文言》 周敦颐 邃密 《易林》 《易
下载PDF
《太平经》易学思想考
13
作者 连镇标 詹石窗 《中国哲学史》 1994年第5期26-32,共7页
我国早期道教的一部重要经籍——《太平经》(即《太平清领书》),据说出自东汉于吉之手,后来传给琅邪人宫崇。全书原有170卷,以“十天干”为部,每部17卷,但由于年代久远,该书在流传过程中已有缺佚,现存明代《正统道藏》中的《太平经》仅5... 我国早期道教的一部重要经籍——《太平经》(即《太平清领书》),据说出自东汉于吉之手,后来传给琅邪人宫崇。全书原有170卷,以“十天干”为部,每部17卷,但由于年代久远,该书在流传过程中已有缺佚,现存明代《正统道藏》中的《太平经》仅57卷。今人王明先生据《正统道藏》本的《太平经》残部以及唐人闾丘方远的《太平经钞》,编成《太平经合校》,这是目前最为完备的本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经》 《太平经合校》 《易》学 学思想 汉《易》 《周易》 阴阳五行 天人感应 早期道教 中国哲学史
下载PDF
《左传》所载《师卦》古义探微
14
作者 陈建梁 《周易研究》 1995年第1期3-11,71,共10页
《左传》所载《师卦》古义探微陈建梁《左氏传·宣公十二年》载:“知庄子曰:‘此师殆哉!《周易》有之,在《师》之《临》,曰:师出以律,否臧,凶。’执事顺成为臧,逆为否。众散为弱,川壅为泽。有律以如己也,故曰律。……不... 《左传》所载《师卦》古义探微陈建梁《左氏传·宣公十二年》载:“知庄子曰:‘此师殆哉!《周易》有之,在《师》之《临》,曰:师出以律,否臧,凶。’执事顺成为臧,逆为否。众散为弱,川壅为泽。有律以如己也,故曰律。……不行之谓《临》,有帅而不从,临孰甚焉?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汉《易》 《周易》 师卦 《周正义》 春秋左氏传 《史记》 《春秋左传读》 尚秉和 古义
下载PDF
On 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s translated from Chinese 被引量:1
15
作者 SUN Shu-nv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07年第10期60-65,共6页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more and more factories and companies in China are keen to put their products onto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Advertising translation is the outcome of this economic trend. ...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more and more factories and companies in China are keen to put their products onto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Advertising translation is the outcome of this economic trend.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s translated from Chinese at lexical and textual level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avoid 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agmatic failure TRADEMARK ADVERTISEMENTS
下载PDF
乾嘉“吴派”新论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居渊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65-171,共7页
章太炎先生在区分清代中叶学术流派时说:“其成学箸系统者,自乾隆朝始。一自吴,一自皖南。”吴、皖是指清代学术思想发展到乾嘉时期产生于江苏苏州地区和安徽徽州地区两个研究汉代经学的学派。对吴、皖学术思想的研究,一直是清学史论者... 章太炎先生在区分清代中叶学术流派时说:“其成学箸系统者,自乾隆朝始。一自吴,一自皖南。”吴、皖是指清代学术思想发展到乾嘉时期产生于江苏苏州地区和安徽徽州地区两个研究汉代经学的学派。对吴、皖学术思想的研究,一直是清学史论者的热点。但迄今为止,学术界对“吴派”的总体考察仍属少数,而对它的评价也未能越出章太炎、梁启超等人的论断。笔者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有关新发现的材料,对“吴派”试作新的探讨,或许对推进乾嘉汉学的研究有所补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派 汉《易》 王鸣盛 学术思想 学研究 《尚书》 《易》学 章太炎 《十七史商榷》 代经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