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汉代妇女的社会地位 被引量:3
1
作者 关荣波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67-69,共3页
本文对汉代妇女的社会地位进行了一个粗略的分析,认为汉代妇女的社会地位较后世的妇女地位要高的多,西汉妇女的地位比东汉妇女的地位要高的多。
关键词 汉代妇女 经济地位 政治地位 婚姻自由权
下载PDF
《说文解字》女部声训与汉代妇女地位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志云 黄振华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373-375,共3页
《说文解字》声训基于汉代汉字形义关系的疏离和当时文化背景,其文化蕴涵十分丰富。从许慎的思想观念和认识角度出发,分析《说文解字》女部声训并佐证以相关历史文献,可以描摹出汉代社会妇女地位的概貌,并能对此作出符合当时文化环境的... 《说文解字》声训基于汉代汉字形义关系的疏离和当时文化背景,其文化蕴涵十分丰富。从许慎的思想观念和认识角度出发,分析《说文解字》女部声训并佐证以相关历史文献,可以描摹出汉代社会妇女地位的概貌,并能对此作出符合当时文化环境的合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女部声训 汉代妇女地位
下载PDF
汉代妇女与汉代酒文化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征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31-35,共5页
汉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初期阶段,封建礼教对妇女的约束和影响还没有后世那么严苛和深刻,妇女的活动比较自由。汉代妇女与酒文化的关系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汉代妇女通晓酿酒技术,积极参与酿酒工作;她们不但酿酒,而且还抛头露面地酤酒... 汉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初期阶段,封建礼教对妇女的约束和影响还没有后世那么严苛和深刻,妇女的活动比较自由。汉代妇女与酒文化的关系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汉代妇女通晓酿酒技术,积极参与酿酒工作;她们不但酿酒,而且还抛头露面地酤酒;汉代妇女饮酒也成为当时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汉代妇女与酒的密切关系体现了她们较高的社会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妇女 酿酒 酤酒 饮酒
下载PDF
《焦仲卿妻》旁证——汉诗中所见之汉代妇女生活和家庭人伦关系
4
作者 徐国荣 薛艳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6-138,共3页
《焦仲卿妻》是否作于“汉末建安中”,学界尚无最后定论。本文从汉代诗歌中所见的妇女婚姻生活和家庭人伦关系入手,结合汉代的相关风俗,考见汉诗的话语方式与风格形成,说明《焦仲卿妻》与汉代诗歌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汉末建安说”作一... 《焦仲卿妻》是否作于“汉末建安中”,学界尚无最后定论。本文从汉代诗歌中所见的妇女婚姻生活和家庭人伦关系入手,结合汉代的相关风俗,考见汉诗的话语方式与风格形成,说明《焦仲卿妻》与汉代诗歌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汉末建安说”作一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末建安说 汉代妇女生活 人伦关系 汉诗
下载PDF
汉代妇女社会政治地位考略——以出土简牍为中心
5
作者 田艳霞 《文博》 2007年第6期52-54,共3页
  中国古代社会对妇女的定位一向是"女正位乎内",男主外、女主内是性别的自然分工,更是社会制度使然.妇女不与外事有其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汉代去古不远,还残留着远古时代的尊母遗风,妇女整体所受束缚较少,在社会家庭中...   中国古代社会对妇女的定位一向是"女正位乎内",男主外、女主内是性别的自然分工,更是社会制度使然.妇女不与外事有其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汉代去古不远,还残留着远古时代的尊母遗风,妇女整体所受束缚较少,在社会家庭中相对自由,在社会中能广泛从事各种职业,经济地位较高,相应地,政治地位也较高.这不仅在历史文献上有所记载,近年来出土的汉代简牍也支持了这种说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妇女 卓王孙 政治 地位
下载PDF
从汉乐府民歌看汉代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
6
作者 宋瑞斌 《文教资料》 2007年第26期9-10,共2页
汉乐府民歌以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生动地再现了汉代妇女的生活。从一定数量的婚恋诗歌中可以看出:汉初妇女受礼教影响比较小,在婚姻爱情中有一定的自主地位;随着封建宗法制度的不断加强,"三从"、&... 汉乐府民歌以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生动地再现了汉代妇女的生活。从一定数量的婚恋诗歌中可以看出:汉初妇女受礼教影响比较小,在婚姻爱情中有一定的自主地位;随着封建宗法制度的不断加强,"三从"、"四德"、"七出"等礼制的强化,妇女逐渐丧失了在婚姻家庭中的自主权,处于从属的地位,沦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乐府民歌 汉代妇女 婚姻家庭 地位
下载PDF
汉代妇女的职业活动及其经济地位——兼与古罗马妇女做比较
7
作者 何越 惠营 王炳烨 《黑龙江史志》 2009年第7X期21-22,共2页
汉代妇女为汉初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家庭副业中都能找到她们活跃的身影,特别是手工业中妇女处于主导地位。劳动贡献决定了地位的高低。随经济渐趋稳定,生产效率的提高,劳动力的增加及社会思想观念的变化等多... 汉代妇女为汉初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家庭副业中都能找到她们活跃的身影,特别是手工业中妇女处于主导地位。劳动贡献决定了地位的高低。随经济渐趋稳定,生产效率的提高,劳动力的增加及社会思想观念的变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决定了汉代妇女渐渐淡出社会活动,经济地位也随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妇女 职业活动 经济地位
下载PDF
汉代妇女婚姻家庭法律地位探析
8
作者 马开轩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13-115,共3页
以法律的视角解读文学,透过文学作品探寻法律制度并得出结论是法学研究独辟蹊径的方法。本文通过对《孔雀东南飞》的法律解读,发现封建社会早期的汉代妇女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法律地位不同于我们熟知的中国古代妇女法律地位,颇具自身特点... 以法律的视角解读文学,透过文学作品探寻法律制度并得出结论是法学研究独辟蹊径的方法。本文通过对《孔雀东南飞》的法律解读,发现封建社会早期的汉代妇女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法律地位不同于我们熟知的中国古代妇女法律地位,颇具自身特点,表现在:家庭关系中享有部分平等权利;婚姻关系中有较大的自主权;社会对妇女再婚保有较多的宽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妇女 婚姻家庭 法律地位 《孔雀东南飞》
下载PDF
“成文”之思:汉代妇女文学思想三家论略 被引量:3
9
作者 虞蓉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6-150,共5页
汉代的唐山夫人、班昭、和熹邓后三位女性,以"成文"之思为中心命题,开始对"文"发表见解。唐山夫人的"孝道随世"说、班昭的"君子之思"说、和熹邓后的"圣人之情"说,分别回答了为何&qu... 汉代的唐山夫人、班昭、和熹邓后三位女性,以"成文"之思为中心命题,开始对"文"发表见解。唐山夫人的"孝道随世"说、班昭的"君子之思"说、和熹邓后的"圣人之情"说,分别回答了为何"成文"和"成文"何为的问题,成为中国古代妇女文学批评之滥觞,对后世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文”之思 汉代妇女 文学思想
下载PDF
汉代妇女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海琳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35-37,共3页
以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两汉社会,宗法相对衰落,宗族联系较弱、规模小;礼教并未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发展成为严格的社会规范,不少妇女在社会上抛头露面,从事一些并非专属女性的工作。同时汉代统治者为了增加赋税,提倡和鼓励小家... 以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两汉社会,宗法相对衰落,宗族联系较弱、规模小;礼教并未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发展成为严格的社会规范,不少妇女在社会上抛头露面,从事一些并非专属女性的工作。同时汉代统治者为了增加赋税,提倡和鼓励小家庭,因此当时的家庭形式多为核心家庭。在这种以夫妇为主的小家庭中,妇女多方位投入了生产劳动,她们的劳动不仅仅是无偿的家务劳动,而且也同男人一样创造劳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妇女 社会生产 作用
下载PDF
浅论中国汉代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 被引量:8
11
作者 崔瑞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120-125,共6页
两汉时期,承先秦之余绪,开魏晋之大端,处在一个矛盾的交汇点上。毫无疑问,两汉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必然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一方面,随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完善,正统封建伦理观念的盛行,女性地位呈现出递降的趋势;另... 两汉时期,承先秦之余绪,开魏晋之大端,处在一个矛盾的交汇点上。毫无疑问,两汉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必然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一方面,随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完善,正统封建伦理观念的盛行,女性地位呈现出递降的趋势;另一方面,汉代毕竟处于封建社会的初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 汉代妇女 婚姻 地位
下载PDF
论汉代妇女积极的婚姻态度
12
作者 彭昳柔 赵川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92-94,共3页
汉代妇女对待婚姻的态度是比较积极的,它们表现在:富女嫁贫男;大多数妇女比较尚贤,且坚持婚姻自主;面对不幸的婚姻,汉代妇女能选择改嫁或再嫁,继续积极地生活;对于比较清贫的婚姻生活,始终对爱情忠贞,与夫相随,同甘共苦。汉代妇女这种... 汉代妇女对待婚姻的态度是比较积极的,它们表现在:富女嫁贫男;大多数妇女比较尚贤,且坚持婚姻自主;面对不幸的婚姻,汉代妇女能选择改嫁或再嫁,继续积极地生活;对于比较清贫的婚姻生活,始终对爱情忠贞,与夫相随,同甘共苦。汉代妇女这种积极的婚姻态度源于汉代妇女的地位比较高,与后世相比,她们受儒家思想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妇女 婚姻 积极态度
下载PDF
汉代婚姻关系中妇女地位考察 被引量:16
13
作者 彭卫 《求索》 1988年第3期115-120,共6页
妇女受歧视和压迫是母系氏族社会瓦解后的必然结果。由于历史现象纷繁复杂,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妇女在同一历史时期中的地位亦会呈现出种种差异。汉代妇女在婚姻关系中的地位正带有鲜明的时代性与民族性。
关键词 婚姻关系 妇女地位 母系氏族 汉代妇女 历史现象 民族性 不同民族 纷繁复杂 受歧视 历史时期
下载PDF
从妇女再嫁看汉代的贞节观
14
作者 韩敏 《黑龙江史志》 2013年第19期4-,6,共2页
在先秦时期,在以父权为中心的私有制家庭取代以母子血缘为核心的自然形态的过程中,贞节观念形成了。到了两汉时期,对女子的贞节要求渐渐强化,贞节理论臻于成熟,尽管如此,从贵族到平民,汉代女子再嫁现象十分普遍,女子再婚也享有很大的自... 在先秦时期,在以父权为中心的私有制家庭取代以母子血缘为核心的自然形态的过程中,贞节观念形成了。到了两汉时期,对女子的贞节要求渐渐强化,贞节理论臻于成熟,尽管如此,从贵族到平民,汉代女子再嫁现象十分普遍,女子再婚也享有很大的自由,社会对于贞节终不严重看视,足以证明汉代不过是贞节观念由宽泛向严格的一个过渡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妇女 再嫁 贞节观
下载PDF
从现存文物中探讨中国古代妇女发式的演变 被引量:9
15
作者 向景安 《文博》 1995年第4期31-43,共13页
在史前社会的妇女,大多是蓄发不剪,披搭于肩称为“披发”或“被发”.它是古代先民发型中最古老的一种,尤以西北地区为常见.相传在秦厉公时(公元前476年至公元前443年),羌族首领爱剑与一位劓鼻姑娘相爱,后来缔结良缘.该女自耻貌丑,特将... 在史前社会的妇女,大多是蓄发不剪,披搭于肩称为“披发”或“被发”.它是古代先民发型中最古老的一种,尤以西北地区为常见.相传在秦厉公时(公元前476年至公元前443年),羌族首领爱剑与一位劓鼻姑娘相爱,后来缔结良缘.该女自耻貌丑,特将长发遮覆于面.羌民见之,争相效仿.久之,披发覆面竟也成了习俗.后因感到这种披发在生活中有所不便,遂将头发偏结成辫.人们便开始用绳带束发垂于颅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妇女 唐代妇女 头发 发式 宋代妇女 五行志 汉代妇女 南北朝时期 后汉书 少数民族
下载PDF
从《列女传》到《烈女传》看妇女地位的变迁 被引量:1
16
作者 董晓瑞 李淑梅 《邯郸学院学报》 1994年第Z1期29-31,36,共4页
关键词 《列女传》 妇女地位 封建礼教 《女论语》 汉代妇女 中国封建社会 《女诫》 女子 刘向 程朱理学
下载PDF
从汉乐府民歌看汉代女性的家庭地位
17
作者 朱奕冰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6年第6期47-48,共2页
乐府是继《诗经》《楚辞》之后的一种新的诗体,它继承发扬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汉乐府诗的特点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是汉代社会现实的再现,在乐府中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既有社会底层的女性,也有平民之家的女性,还... 乐府是继《诗经》《楚辞》之后的一种新的诗体,它继承发扬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汉乐府诗的特点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是汉代社会现实的再现,在乐府中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既有社会底层的女性,也有平民之家的女性,还有富贵之家的女性。她们身份各异,家庭地位也不相同,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政治、经济、礼教等方面对汉代女性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乐府民歌 汉代妇女 家庭地位
下载PDF
古代女子的美容术
18
作者 成竹 《上海艺术家》 1996年第3期36-39,共4页
在《中国五千年服饰展》大厅里,有一尊唐代妇女的化妆头像特别引人注目,只见其脂粉轻扫,蛾眉深描,眉间、脸边及唇侧画有许多精美的图纹。古代妇女对化妆的重视,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宫廷里宫娥嫔妃百无聊赖,专事修饰;在民间,由于纳... 在《中国五千年服饰展》大厅里,有一尊唐代妇女的化妆头像特别引人注目,只见其脂粉轻扫,蛾眉深描,眉间、脸边及唇侧画有许多精美的图纹。古代妇女对化妆的重视,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宫廷里宫娥嫔妃百无聊赖,专事修饰;在民间,由于纳妾制度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女子 美容术 古代妇女 唐代妇女 新疆吐鲁番 纳妾制 八字眉 无聊赖 汉代妇女 《释名》
下载PDF
洛阳汉墓出土的有关服饰文化资料 被引量:2
19
作者 郎保湘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72-75,82,共5页
洛阳汉墓出土的有关服饰文化资料郎保湘两汉四百多年间,洛阳人口众多,商业繁荣,文化发达,其文化遗存相当丰富。其中,有一些墓葬材料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尤其是有些墓里出土的彩绘陶俑和壁画,以及汉画象砖上的人物画像,为我... 洛阳汉墓出土的有关服饰文化资料郎保湘两汉四百多年间,洛阳人口众多,商业繁荣,文化发达,其文化遗存相当丰富。其中,有一些墓葬材料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尤其是有些墓里出土的彩绘陶俑和壁画,以及汉画象砖上的人物画像,为我们今天对汉代服饰的研究提供厂比较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饰文化 洛阳汉魏故城 汉墓壁画 汉代妇女 壁画墓 《孔雀东南飞》 女子服饰 东汉墓 汉画像砖 彩绘陶俑
原文传递
徐州近年征集的汉画像石集粹 被引量:1
20
作者 邱永生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7-73,共7页
近五年来,我们在徐州地区共征集流散的汉画像石五十余方,主要集中于徐州贾汪区和铜山县境内,现摘要介绍如下: 第一石:人物故事图(图一),长96、宽101厘米,厚12厘米。出于铜山县毛庄乡吴楼村。平面浅浮雕技法。画分上下四格。顶格上部稍残... 近五年来,我们在徐州地区共征集流散的汉画像石五十余方,主要集中于徐州贾汪区和铜山县境内,现摘要介绍如下: 第一石:人物故事图(图一),长96、宽101厘米,厚12厘米。出于铜山县毛庄乡吴楼村。平面浅浮雕技法。画分上下四格。顶格上部稍残,左侧一兽昂首,右侧有二长尾兽;第二格人物较多,计八人,自左向右,二小人上下一跪一立,一大人著长袍,双腿叉立,面右挽弓,一冠帻男子双手持盾,翘颌右引,右一人戴冠佩长剑,身体左倾,作接物状,一人面左倾身,双手执一系,一人面左而跽坐,袖手。右侧一树下立一马。第三格刻十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州地区 集粹 男子 汉画像石 戴进贤 汉代妇女 铜山县 浅浮雕 人物故事 技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