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巴蜀地区汉代画像砖的图像视觉设计艺术
1
作者 吉晨 《巴蜀史志》 2024年第1期112-116,共5页
巴蜀地区汉代画像砖是两汉时期墓室中出土的珍贵的造型艺术和图像视觉设计艺术品,是带有图像设计、文字设计和纹样设计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建筑构件。两汉时期的画像砖是在传承秦代传统画像砖的基础上,历经创新、继承和发展的艰难过程... 巴蜀地区汉代画像砖是两汉时期墓室中出土的珍贵的造型艺术和图像视觉设计艺术品,是带有图像设计、文字设计和纹样设计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建筑构件。两汉时期的画像砖是在传承秦代传统画像砖的基础上,历经创新、继承和发展的艰难过程,使画像砖不论在艺术设计造型还是图像制作技艺等方面都得到极大进步和提高,是汉代设计造型艺术重要的视觉表现形式。画像砖和画像石一同被称为“敦煌前的敦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画像砖 两汉时期 画像 图像制作 建筑构件 巴蜀地区 图像设计 文字设计
下载PDF
基于汉代画像砖实证材料的进贤冠起源、形制及使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高祥 牛犁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38,共10页
进贤冠是汉族男子冠服体系中极具代表性的冠式,其演变与中国古代官员制度的发展相联系。为了研究汉族冠服形象体系中文职官员的进贤形象,文章基于汉代画像砖史料实证汉代进贤冠的起源、形制及使用,有助于推动汉代男子官员形象研究。研... 进贤冠是汉族男子冠服体系中极具代表性的冠式,其演变与中国古代官员制度的发展相联系。为了研究汉族冠服形象体系中文职官员的进贤形象,文章基于汉代画像砖史料实证汉代进贤冠的起源、形制及使用,有助于推动汉代男子官员形象研究。研究指出,进贤冠作为汉代官职体系发展的衍生物,在西汉时期就已存在基础样式,经新政时期完备,在东汉时期趋于成熟。汉代进贤冠独具特色的形制样式及符号表征在传统的各阶级中烙下深刻印记。进贤形象呈现中华文化独特的价值观及礼仪规范,是传统阶级文化的沉淀亦是多维审美趣味的展现,对历代汉族男子的冠服体系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进贤冠 汉代画像砖 进贤形象 官民阶级 文官体系 礼仪符号
下载PDF
四川博物院馆藏汉代画像砖研究
3
作者 谢雯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14期10-13,共4页
汉代画像砖是四川地区极具特色的文物之一,四川博物院的馆藏品更是备受瞩目。这些画像砖因其丰富的题材、精湛的雕刻技艺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研究汉代社会经济、文化和艺术的珍贵资料。文章对四川博物院馆藏汉代画像砖进行深入研究,... 汉代画像砖是四川地区极具特色的文物之一,四川博物院的馆藏品更是备受瞩目。这些画像砖因其丰富的题材、精湛的雕刻技艺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研究汉代社会经济、文化和艺术的珍贵资料。文章对四川博物院馆藏汉代画像砖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以期让更多人了解这些珍贵文物的价值,感受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博物院 汉代画像砖 研究
下载PDF
汉代画像砖石农耕图像的造型特色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强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6-158,共3页
我国是世界农业文明发源地之一,中国原始农业的兴起与发展创造了包括汉代画像砖石在内的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艺术。而对汉代画像砖石中农业图像的独特艺术价值至今尚无人专题论及。汉代画像砖石中的远古先民农业生产与生活的鲜活图象其... 我国是世界农业文明发源地之一,中国原始农业的兴起与发展创造了包括汉代画像砖石在内的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艺术。而对汉代画像砖石中农业图像的独特艺术价值至今尚无人专题论及。汉代画像砖石中的远古先民农业生产与生活的鲜活图象其造型别具匠心,是我国传统艺术之瑰宝,蕴涵了独特而深刻的美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画像砖 农耕图像 以神写形 形式组合
下载PDF
四川广元、绵阳出土汉代画像砖掌印纹的痕检学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英宏 郎俊彦 白彬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4-75,共12页
1999—2003年,巴蜀汉陶艺术博物馆陆续征集和收藏了一批汉代画像砖,其大小尺寸和画像题材与四川地区过去所出者大同小异。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批画像砖中,有一部分捺印有人手掌印痕纹。类似的材料,过去有发现,但大量成批集中出土,... 1999—2003年,巴蜀汉陶艺术博物馆陆续征集和收藏了一批汉代画像砖,其大小尺寸和画像题材与四川地区过去所出者大同小异。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批画像砖中,有一部分捺印有人手掌印痕纹。类似的材料,过去有发现,但大量成批集中出土,还是第一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画像砖 四川地区 出土 广元 学分 痕检 绵阳 艺术博物馆
下载PDF
汉代画像砖同魏晋墓砖画的比较探析
6
作者 张建淳 《艺术评鉴》 2021年第16期17-19,共3页
汉代画像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化底蕴丰厚广阔,包含内容丰富多彩,对研究我国汉代历史、文学、艺术、生活形态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就本身的艺术价值来说,也是一种独特且珍贵的史料文物,是中华文明的瑰宝。魏晋时期墓室壁画的艺... 汉代画像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化底蕴丰厚广阔,包含内容丰富多彩,对研究我国汉代历史、文学、艺术、生活形态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就本身的艺术价值来说,也是一种独特且珍贵的史料文物,是中华文明的瑰宝。魏晋时期墓室壁画的艺术扩展与创新是对汉代画像砖的延续与发扬,在表现内容与手法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与传承,但是其承载的艺术文化价值却各有千秋。本文针对汉代画像砖与魏晋墓砖画的表现内容、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和艺术价值进行逐一的比较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画像砖 魏晋墓砖画 比较探析 艺术价值
下载PDF
对汉代画像砖研究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瑞平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69-73,共5页
从汉代画像砖的分布与分期、题材内容、艺术风格、思想观念等方面,综述了20世纪50年代至今我国学者的有关研究成果。分析了汉代画像砖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汉代画像砖 研究状况 综述
下载PDF
浅析四川汉代画像砖艺术中的开拓性因素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江 《四川文物》 2001年第1期47-49,共3页
从美术考古的角度提出和讨论了四川汉代画像砖艺术中具有开创性质的几个问题 ,颇具新意 :一是开创了具有审美意义的“镜框形”独幅画的画面形式 ,二是反映市井风情的现实主义题材的出现 ,开辟了新的题材领域。此外 ,还提出中国写意绘画。
关键词 四川 汉代画像砖艺术
下载PDF
南阳地区汉代画像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程浩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8期45-47,共3页
南阳汉代画像砖是中国古代造型艺术的瑰宝。它的产生是经济繁荣、墓葬形制、思想意识、政治地位、壁上艺术、地理优势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主要流行于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早期的一段时期内,多以高浮雕的技法来表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呈现... 南阳汉代画像砖是中国古代造型艺术的瑰宝。它的产生是经济繁荣、墓葬形制、思想意识、政治地位、壁上艺术、地理优势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主要流行于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早期的一段时期内,多以高浮雕的技法来表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呈现出气势与古拙,写实与夸张的艺术风格,极具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阳汉代画像砖 产生原因 流行时期 内容分类 艺术风格
下载PDF
四川省昭觉县出土的汉代画像砖石 被引量:3
10
作者 俄比解放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4-47,共4页
四川省昭觉县出土的汉代画像砖石俄比解放四川昭觉境内近年来屡有汉代画像砖石出十、砖为长方形、楔形、条形子母榫多种。画像砖以侧边画像和正面画像为主。侧边画像砖主要用来构筑墓壁、正面画像砖主要作铺墓底用.画像内容有菱形几何... 四川省昭觉县出土的汉代画像砖石俄比解放四川昭觉境内近年来屡有汉代画像砖石出十、砖为长方形、楔形、条形子母榫多种。画像砖以侧边画像和正面画像为主。侧边画像砖主要用来构筑墓壁、正面画像砖主要作铺墓底用.画像内容有菱形几何、五铢钱币、"四灵"、"轺车"等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画像砖 昭觉县 四川省 五铢钱 铺首衔环 东汉墓 向日葵 画像砖 菱形纹 燕鱼
下载PDF
彭山近年出土的汉代画像砖 被引量:7
11
作者 帅希彭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1-24,2,共5页
彭山县文管所继1987年文物普查收集30余方汉代画像砖之后,又于1988、1989年在凤鸣、江渎、灵石三乡境内获得一批汉代画像砖。三处出土的画像砖,无论其构图和艺术手法都不相同,现简介于下: 一、出土情况和特征1、凤鸣乡蔡山村:县城西1.5... 彭山县文管所继1987年文物普查收集30余方汉代画像砖之后,又于1988、1989年在凤鸣、江渎、灵石三乡境内获得一批汉代画像砖。三处出土的画像砖,无论其构图和艺术手法都不相同,现简介于下: 一、出土情况和特征1、凤鸣乡蔡山村:县城西1.5公里处,成昆铁路西侧约100米,属凤鸣乡四砖厂采泥场。场内距地表1-2米处,宋代与汉代砖室墓密集。1989年3月,采泥组发现两座汉代砖室墓残壁,两壁相距4米。一墓门向南,残壁长4米余,高2米,无墓顶,全用长方形几何纹饰花边砖砌成。一墓向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画像砖 砖室墓 几何纹饰 浅浮雕 普查 文物 长方形 四川 地平面 汉代画像
下载PDF
浅谈汉代画像砖石的艺术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冬梅 《内蒙古艺术》 2015年第1期53-54,共2页
汉代画像砖石是距今约两千年历史的艺术珍品,是一种集雕塑艺术、绘画艺术、工艺美术、建筑艺术、民间艺术等多种艺术语言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作为我国美术史上的奇葩,汉代画像砖与画像石统称为汉画,它所反映的不仅是汉代的史实,而... 汉代画像砖石是距今约两千年历史的艺术珍品,是一种集雕塑艺术、绘画艺术、工艺美术、建筑艺术、民间艺术等多种艺术语言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作为我国美术史上的奇葩,汉代画像砖与画像石统称为汉画,它所反映的不仅是汉代的史实,而且有大量先秦及远古的文化体现。体现在画像砖、石上的特征,均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前人已对汉代画像砖石的重要性做过一系列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画像砖 汉画 雕塑艺术 画像 艺术语言 文化体现 艺术价值 建筑艺术 运动感 艺术珍品
下载PDF
洛阳汉代画像砖艺术手法探析
13
作者 关健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1-162,共2页
关键词 汉代画像砖 艺术手法 洛阳 汉代文化 文化精神 艺术形式 工艺艺术 工艺美术
下载PDF
郑州汉代画像砖石上的杂技艺术(二)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秀清 《杂技与魔术》 1998年第3期18-19,共2页
汉代画像砖石上有不少技艺并重的百戏表演形象。人们常说杂技化的舞蹈,或是舞蹈化的杂技,如剑舞、七盘舞,这类技术性极强的舞蹈,既可以说是杂技,也可以说是舞蹈。在汉代舞与技根本没有分家,都是"百戏"中的节目。郑州新通桥汉... 汉代画像砖石上有不少技艺并重的百戏表演形象。人们常说杂技化的舞蹈,或是舞蹈化的杂技,如剑舞、七盘舞,这类技术性极强的舞蹈,既可以说是杂技,也可以说是舞蹈。在汉代舞与技根本没有分家,都是"百戏"中的节目。郑州新通桥汉墓出土的汉砖中的《七盘舞》画面左一人跽(jì)坐,右手执排箫,左手举起摇鼗;右一人跽坐前置一鞞鼓,手执柎击之;中部一女子腰细如束作长袖舞衣。地上置五个盘子,舞者在盘子之上或盘子之间,跳跃徘徊,翩翩起舞。郑州汉砖上只设五盘,正如边让《章华台赋》所说:"舞无常志,鼓无定节"。说明舞者或男或女舞器的放置也十分灵活,盘鼓数目无定制,因此,也未尽是七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画像砖 杂技艺术 舞蹈 郑州 表演 长袖舞 章华台 百戏 画面 技术性
下载PDF
淺談四川漢代画像磚藝術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文 《四川文物》 1987年第1期2-7,共6页
四川汉代画像砖与画像石同为汉代贵族墓室之建筑材料。它们同源异流,斗彩争艳,在中国考古史、美术史上留下了灿烂的篇章。四川汉代画像砖的收集、研究、著录工作,开始于十七世纪末。
关键词 画像砖 汉代画像砖 四川 汉代社会 画像 神话传说 艺术技巧 建筑艺术 题材 出土
下载PDF
郑州汉代画像砖石上的杂技艺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秀清 《杂技与魔术》 1998年第2期23-24,共2页
杂技艺术在统一强盛的汉代表现得空前兴旺、繁荣,其主要特点是,技艺高雅、节目成套,讲究配乐、服装、道具,演出组织严谨,部分杂技表演还有情节内容。在郑州出土的汉代画像砖、石中,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当时的杂技形象。角抵戏。郑州汉代画... 杂技艺术在统一强盛的汉代表现得空前兴旺、繁荣,其主要特点是,技艺高雅、节目成套,讲究配乐、服装、道具,演出组织严谨,部分杂技表演还有情节内容。在郑州出土的汉代画像砖、石中,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当时的杂技形象。角抵戏。郑州汉代画像砖中的角抵戏图象很多,从表演形式上看,有以下几种:即人与人相斗、人与兽相斗、兽与兽相斗;有戴假面具的,也有不戴假面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画像砖 杂技艺术 角抵戏 人与人 郑州 杂技表演 主要特点 情节内容 画面 出土
下载PDF
汉代画像砖中马的表现艺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孜江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4年第1期31-33,共3页
汉代画像砖是汉代三大画像之一,其画像内容异常丰富,包含了汉代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各个方面,是我们研究汉代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
关键词 汉代画像砖 表现艺术 历史文化 汉代政治 百科全书 民俗
下载PDF
从南阳汉代画像砖石的视觉元素中探索祈福文化
18
作者 冯俊 《文教资料》 2009年第20期75-76,共2页
中国的历史文化灿烂辉煌.民间祈福情结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历史渊源。从汉代的画像砖石中我们可以发现传统祈福文化的印迹。在南阳出土的大量汉代画像砖石中,造型艺术展现出独特魅力.这些风格质朴粗放的视觉元素,大多表现了... 中国的历史文化灿烂辉煌.民间祈福情结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历史渊源。从汉代的画像砖石中我们可以发现传统祈福文化的印迹。在南阳出土的大量汉代画像砖石中,造型艺术展现出独特魅力.这些风格质朴粗放的视觉元素,大多表现了中国古代民间对幸福美好生活的简单而朴素的向往与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阳汉代画像砖 视觉元素 祈福文化
下载PDF
汉代画像砖同魏晋墓砖画的比较探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雪 《收藏与投资》 2022年第11期86-88,共3页
本文以汉代画像砖以及魏晋墓砖画的介绍为切入点,针对汉代画像砖以及魏晋墓砖画的表达方式和表现内容之间的差别进行了相应的探究,并且针对此二者的艺术价值进行了深入的探析,希望能为我国古代画像砖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汉代画像砖 魏晋墓砖画 美学意义 表达形式
下载PDF
论汉代画像砖(石)文献的史料价值
20
作者 吴式超 刘杰 《新世纪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61-65,85,共6页
〈一〉汉代画像砖(石)是现存数量很大、史料价值很高的文献。画像石是石刻文献家族中的一员;画像砖是汉代的写实版画(除少部分仅有花纹图案的以外)。它们的记录手段不是文字,而是图像。在习惯上,人们一般不将图画当作文献看待。
关键词 画像砖 汉代画像砖 史料价值 汉代画像 画像 出土 石刻文献 江苏图书馆学报 四川 画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