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代西域都护设置的时间及其职责相关问题考辨 被引量:6
1
作者 张瑛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3期120-128,共9页
西域都护是汉王朝为保持干预西域事务的强大影响力、保障丝绸之路畅通而设立的管理西域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河西汉简和传世文献中元康年间的"都护"都是当时完整意义上的"西域都护"。神爵二年之前,西域属于汉匈争... 西域都护是汉王朝为保持干预西域事务的强大影响力、保障丝绸之路畅通而设立的管理西域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河西汉简和传世文献中元康年间的"都护"都是当时完整意义上的"西域都护"。神爵二年之前,西域属于汉匈争夺地区。神爵二年,随着匈奴日逐王降汉、车师彻底被汉王朝占领,匈奴在西域的主体势力基本瓦解。西域都护军政职能的强化,不仅对西域南北道诸国进行领护监管,还统一管辖了包括屯田机构在内的汉王朝在西域的其他机构,因此,传世文献称西域都护建立于神爵二年有其合理性。西域都护具有使者、"加官"性质,是汉代领护边疆少数民族的使职;西域都护通过"护道"实现"护国",通过"护国"最终实现汉王朝打击、孤立进而迫使匈奴臣服的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西域都护 河西汉简 居延汉简 悬泉汉简 神爵 军事管辖 领护管理
下载PDF
古西行记源出汉代西域诸书说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德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35,共6页
古西行记即记述古人西域南海游历见闻之书,其体起源于汉代使臣撰写的六种出使西域记。这些书,主载西域地理风土,内容宽泛,结构松散,处在行记、地志、外国传的边缘,文体未纯,以往常视为汉代西域方志。但从散文史的角度看,其中也含有行记... 古西行记即记述古人西域南海游历见闻之书,其体起源于汉代使臣撰写的六种出使西域记。这些书,主载西域地理风土,内容宽泛,结构松散,处在行记、地志、外国传的边缘,文体未纯,以往常视为汉代西域方志。但从散文史的角度看,其中也含有行记的著述要素,具有旅行记的雏形,可以认定为我国古代最早的一批西域南海纪行之书。很有必要将其纳入文体学的视野,做行记文体的探源,这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现实的必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西行记 汉代西域诸书 纪行要素 行记形态
下载PDF
解忧公主与汉代西域初探 被引量:3
3
作者 姚景洲 李艳华 《东南文化》 2000年第3期88-91,共4页
鲜为人知的西汉解忧公主远嫁西域乌孙和亲,其生平事迹及所作贡献应予昭示。
关键词 解忧公主 汉代西域 和亲
下载PDF
“译人”与汉代西域民族关系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子今 乔松林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15,140,共7页
"译人"在汉王朝与匈奴争夺西域控制权的历史过程中曾经有突出的表现。"译人"们以西域为舞台的活跃表演,成为考察汉代边疆与民族问题必须予以重视的历史文化现象。汉与匈奴以及西域政权民族事务与外交事务处理方式... "译人"在汉王朝与匈奴争夺西域控制权的历史过程中曾经有突出的表现。"译人"们以西域为舞台的活跃表演,成为考察汉代边疆与民族问题必须予以重视的历史文化现象。汉与匈奴以及西域政权民族事务与外交事务处理方式的若干特点,也可以因此得以说明。西域"译人"的贡献,亦充实了中国翻译史的早期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西域 译人 译官 译长
原文传递
班氏家族与汉代西域——系列研究之一:家世兴衰与社会背景 被引量:3
5
作者 殷晴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26,133,共11页
汉代统一西域,拓展丝路,掀起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热潮。在为此奋斗的无数先民中,起家于大西北的班氏是个值得探究彰显的文化家族。公元前3世纪班姓崛起于我国北方牧区,在西汉后期特别在东汉时期,人才辈出,群星璀璨,不仅有班超、班勇这样... 汉代统一西域,拓展丝路,掀起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热潮。在为此奋斗的无数先民中,起家于大西北的班氏是个值得探究彰显的文化家族。公元前3世纪班姓崛起于我国北方牧区,在西汉后期特别在东汉时期,人才辈出,群星璀璨,不仅有班超、班勇这样亲履西陲、历尽艰险而作出卓越贡献的英雄人物,也有注重西域写出过不朽著作的著名学者班彪、班固等。而助成上述伟业的还有一些杰出的女性,如具有匈奴血统的班母、"博学高才"的班昭等等。本文为此系列研究的开篇综述,有关围绕主旨的专题研究将陆续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固 班超 班昭 班勇 班氏家族 汉代西域
原文传递
汉代西域的族属及其与周秦“西戎”之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龙显昭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35-43,84,共10页
伟大的中华民族曾在历史上对亚洲和世界的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这种贡献,自汉代开始在很大程度上却是通过中西交通的大动脉“丝绸之路”来实现的。在这当中,西域各族人民对中西经济文化交流起了巨大的桥梁作用。一方面,他们向... 伟大的中华民族曾在历史上对亚洲和世界的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这种贡献,自汉代开始在很大程度上却是通过中西交通的大动脉“丝绸之路”来实现的。在这当中,西域各族人民对中西经济文化交流起了巨大的桥梁作用。一方面,他们向中亚及其以西的地区传播祖国的文明,另一方面又向内地介绍域外的各种知识,肩负起了中西交流的历史重任。他们之能担当这样的重任,不仅是由于西域人民所处地理位置的优越,更为重要的还是由于他们在历史上本来就与周秦的华夏族、“西戎”各族存在着血肉的联系,因而他们熟悉祖国的历史,熟悉祖国的物质文化,所以就能更好地扮演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角色,起到海外大通以前向西方传播我国文明的独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孙 大夏人 周秦 西域 汉代西域 塞种 汉书 焉支 匈奴 吐火罗
原文传递
汉西域都护府的建立及其历史地位 被引量:5
7
作者 洪涛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9-14,共6页
关键词 西域都护府 汉代西域 戊己校尉 北匈奴 公元前 西域 西王母 中央政府 西域长史 后汉书
下载PDF
甘肃灵台发现的外文铅饼及陇右道北线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忠学 《丝绸之路》 1995年第6期13-14,共2页
甘肃灵台发现的外文铅饼及陇右道北线王忠学1976年10月25日,灵台县中台镇的社员,在灵台县城之南的蒲河川北,距县城2.5公里处的康家沟村枣树台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时,发现一批外文铅饼窖藏。灵台县文化馆得到报告后,当即派... 甘肃灵台发现的外文铅饼及陇右道北线王忠学1976年10月25日,灵台县中台镇的社员,在灵台县城之南的蒲河川北,距县城2.5公里处的康家沟村枣树台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时,发现一批外文铅饼窖藏。灵台县文化馆得到报告后,当即派人前往调查清理。出土地西依山坡,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灵台 灵台县 外文 丝绸之路 希腊文 六盘山 汉代西域 商贸关系 化学测定 历史博物馆
下载PDF
康 百家姓之康姓
9
《侨园》 2019年第9期41-41,共1页
姓氏起源1.出自姬姓,为康叔后裔,以祖上谥号(或曰封邑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周武王少弟康叔谥号“康”,后人有以其谥号为氏者,是为河南康姓。史称康姓正宗;2.出自汉代西域康居国王子之后裔,以国名为氏。是为甘肃康姓;3.... 姓氏起源1.出自姬姓,为康叔后裔,以祖上谥号(或曰封邑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周武王少弟康叔谥号“康”,后人有以其谥号为氏者,是为河南康姓。史称康姓正宗;2.出自汉代西域康居国王子之后裔,以国名为氏。是为甘肃康姓;3.出自古代突厥族康氏;4.出自匡姓,为避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名讳,匡氏改为康氏。据《宋史》载,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登基后,,为避其名讳,令“匡”氏改为音近的“康”氏;5.出自少数民族中康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国皇帝 《宋史》 康居国 康叔 百家姓 汉代西域 姓氏起源 赵匡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