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代赋论的文学背景考述 被引量:3
1
作者 许结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4-189,共6页
汉人赋论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具有自觉意识的文学批评,而汉代赋论内涵的“诗人之赋”与“词人之赋”以及“讽”与“劝”的矛盾与冲突,实蕴涵着广远而深刻的文学背景。概括地说,汉赋创作与理论,与汉代乐府制度的建立有着密切的关联,其中雅... 汉人赋论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具有自觉意识的文学批评,而汉代赋论内涵的“诗人之赋”与“词人之赋”以及“讽”与“劝”的矛盾与冲突,实蕴涵着广远而深刻的文学背景。概括地说,汉赋创作与理论,与汉代乐府制度的建立有着密切的关联,其中雅乐与郑声的矛盾始终潜隐于汉人赋论之中。而汉赋家文学侍从与儒者的双重身份,又决定了他们的赋学理论笼罩于经学语境,在文与质、言与文的交互衍变中徘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赋论 劝百讽一 乐制 雅乐 郑声 文与质 言与文
下载PDF
张衡《思玄赋》对《离骚》的模拟及二者精神主旨之异同——兼谈汉代抒情言志赋的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蒋文燕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4期42-46,共5页
张衡的赋作在汉赋发展史上具有传承与开拓意义,而其《思玄赋》则是汉代抒情言志赋中对屈原的《离骚》在文句、描写和结构上进行了最完整最有意识的模拟。但因时代背景与创作个体的不同,与屈原《离骚》中“宁溘死以流亡”的精神之旅相比... 张衡的赋作在汉赋发展史上具有传承与开拓意义,而其《思玄赋》则是汉代抒情言志赋中对屈原的《离骚》在文句、描写和结构上进行了最完整最有意识的模拟。但因时代背景与创作个体的不同,与屈原《离骚》中“宁溘死以流亡”的精神之旅相比,《思玄赋》中张衡的“道德之旅”是借游历的形式,通过对自己道德前途的叩问来表达他的坚持。因此《思玄赋》可视为屈骚精神在汉代抒情言志赋中的影响与流变的读本之一,并进而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汉代抒情言志赋的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衡 屈原 《思玄 《离骚》 汉代抒情言志
下载PDF
新时期汉代抒情赋研究述评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强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84-192,共9页
新时期汉代抒情赋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是探讨了散体大赋的抒情性;二是对骚体赋、抒情小赋的抒情品质进行了拓展性的研究;三是从传承的角度,探讨了汉赋流变过程中诸多环节的抒情特点。这三个方面拧结在一起,不但拓展了抒情赋研究的... 新时期汉代抒情赋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是探讨了散体大赋的抒情性;二是对骚体赋、抒情小赋的抒情品质进行了拓展性的研究;三是从传承的角度,探讨了汉赋流变过程中诸多环节的抒情特点。这三个方面拧结在一起,不但拓展了抒情赋研究的空间,而且为重新认识汉赋各体的抒情品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抒情 骚体 散体大 抒情小 述志
下载PDF
论汉代赋家的战国策士化倾向
4
作者 沈有珠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2009年第12期117-121,共5页
汉代赋家深受传统的"士"文化精神的影响,有着担负天下命脉的济世理想,希望能像战国策士那样为帝师为帝友,战国策士"以布衣取卿相"的辉煌仍然激励着汉代士人建功立业。正因为汉赋家有着战国策士献策劝谏心态,故讽喻... 汉代赋家深受传统的"士"文化精神的影响,有着担负天下命脉的济世理想,希望能像战国策士那样为帝师为帝友,战国策士"以布衣取卿相"的辉煌仍然激励着汉代士人建功立业。正因为汉赋家有着战国策士献策劝谏心态,故讽喻、劝谏的意图一直贯穿汉赋的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策士 诸子余波 为帝师友 讽喻劝谏
下载PDF
汉代散体大赋主客问答模式与汉代经学之关系研究——以《子虚赋》《上林赋》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冯良方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28-31,共4页
主客问答是汉代散体大赋独特的内部结构特征,其来源可追溯到先秦,与纵横家的关系尤为密切。汉代散体大赋的主客问答结构并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论辩技艺,而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能方便而又策略地实现讽谏和颂美,是汉代经学... 主客问答是汉代散体大赋独特的内部结构特征,其来源可追溯到先秦,与纵横家的关系尤为密切。汉代散体大赋的主客问答结构并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论辩技艺,而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能方便而又策略地实现讽谏和颂美,是汉代经学与汉代散体大赋联姻的极其重要的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散体大 主客问答 论辩与美刺 与经学
下载PDF
汉代赋家迷狂状态下的大赋创作
6
作者 杨朝蕾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52-56,共5页
艺术创作是充沛生命力的张扬与释放。汉代赋家在创作的迷狂状态下,以巫性神幻思维观照世界图景,由"神"赏"幻"、由"幻"致"神",使平常事物闪耀出神奇光芒,使现实世界充满魔幻色彩。他们将现实生... 艺术创作是充沛生命力的张扬与释放。汉代赋家在创作的迷狂状态下,以巫性神幻思维观照世界图景,由"神"赏"幻"、由"幻"致"神",使平常事物闪耀出神奇光芒,使现实世界充满魔幻色彩。他们将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的、内心深处蕴藏的异乎寻常的原始动力移向大赋创作,创造出一个生动激荡的精神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迷狂状态
下载PDF
“天人合一”思想对汉代咏物赋的影响
7
作者 李莉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102-105,共4页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天人相通"是其重要内涵之一。汉代空前繁荣的咏物赋深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汉代咏物赋的结构模式和内容上均有独特的体现,"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天人相通"是其重要内涵之一。汉代空前繁荣的咏物赋深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汉代咏物赋的结构模式和内容上均有独特的体现,"天人合一"思想还造就了汉代咏物赋古朴天真的总体风貌以及恢宏壮阔、清新疏朗和郁结耿介的多元化美学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汉代咏物 影响
下载PDF
汉代赋家的身份、知识构成与汉赋创作
8
作者 单良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6-40,共5页
汉代赋家的身份兼有伦理、职业、学术、才能、审美等多种内涵,反映着主体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言行方式等诸多因素。不同赋家的身份明显呈现出差异性。他们运用特有的知识构成与人生经验进行赋体文学言说。赋家的身份也会随着时空场... 汉代赋家的身份兼有伦理、职业、学术、才能、审美等多种内涵,反映着主体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言行方式等诸多因素。不同赋家的身份明显呈现出差异性。他们运用特有的知识构成与人生经验进行赋体文学言说。赋家的身份也会随着时空场合的变化而改变,进而造成赋作内容、形式与美感的异彩纷呈。这些构成了汉赋创作的内在驱动力。本文借助对经典赋家的分析深入探讨主体身份、知识构成对赋体文学生产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身份 知识构成 创作
下载PDF
《鸱鸮》及其对汉代寓言诗赋的影响
9
作者 程继红 《晋中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22-25,共4页
从《诗经》里唯一的禽言诗《豳风.鸱》到汉代的寓言诗赋具有这样一些共同点:从精神上看,这些寓言诗大多描写了人生的悲惨遭际;从作者的身份上看,大多属于“士”这一阶层;从方法上看,都是借托禽言而抒人生况味;在人称上,由纯用第一人称... 从《诗经》里唯一的禽言诗《豳风.鸱》到汉代的寓言诗赋具有这样一些共同点:从精神上看,这些寓言诗大多描写了人生的悲惨遭际;从作者的身份上看,大多属于“士”这一阶层;从方法上看,都是借托禽言而抒人生况味;在人称上,由纯用第一人称到多人称转换;在叙事上,由单角色过渡到两个角色的对话。种种变化都显示了寓言诗不断发展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寓言诗 鸱鸮 汉代 影响
下载PDF
汉代赋家从理性向精神的飘移
10
作者 刘朝谦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6-40,共5页
理性之人虽然比自然感性之人更在社会文化之中,但比起精神之人来,他又尚在文化之外。对于理性之人,社会文化的符号体系更多地从其外在束缚他,在内在方面受到文化符号束缚的,则是精神之人。相对于自然感性之人而言,社会文化总是迈向理性... 理性之人虽然比自然感性之人更在社会文化之中,但比起精神之人来,他又尚在文化之外。对于理性之人,社会文化的符号体系更多地从其外在束缚他,在内在方面受到文化符号束缚的,则是精神之人。相对于自然感性之人而言,社会文化总是迈向理性的完善的;以人为的秩序反抗自然的无序,以人为的礼法,禁绝自然的放任,以仁人的完成来驱赶自然之人。社会的文化进步总是意味着这种自然的摒绝与人类的自我超越。因此,每一种社会文化,都在追求着从自然向理性的挺进与从理性向精神的飘移。汉赋作为社会文化诸相的一种,代表了由理性向精神的完成,本文拟从赋家的角度论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理性生命 扬雄 理性精神 贾谊 自然感性 社会文化 政治理性
下载PDF
崇礼与游乐:汉代畋猎赋的双重导向
11
作者 易竹溪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52-157,共6页
蒐礼在其仪式化的外表下保留了讲武的功用,但帝王借蒐礼行游乐之实,就是游猎,汉代最为频繁,这是汉大赋游猎题材兴盛的现实基础。汉大赋铺陈畋猎,可以视为《诗·小雅·车攻》主题的异代传承,而赋体"凭虚"铺陈的体制特... 蒐礼在其仪式化的外表下保留了讲武的功用,但帝王借蒐礼行游乐之实,就是游猎,汉代最为频繁,这是汉大赋游猎题材兴盛的现实基础。汉大赋铺陈畋猎,可以视为《诗·小雅·车攻》主题的异代传承,而赋体"凭虚"铺陈的体制特点和扬采摛藻的颂扬倾向导致畋猎题材的极度敷写。但帝王游猎及其大赋铺写引起经学视角的批评,经学崇礼的要求导致汉大赋畋猎铺写的反思和转向,不仅表现为游猎铺陈"曲终奏雅"的结构紧张,而且导致汉大赋畋猎铺写的消减,有悖大赋铺陈的体制要旨,并形成递进反思和超越的结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畋猎 崇礼 游乐 经学
下载PDF
试论汉赋对《史记》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乔治忠 王盛恩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4-18,共5页
司马迁著成伟大的史学名著《史记》 ,不仅得益于西汉武帝时期政治、经济强盛的社会条件 ,承袭了先秦以来史学发展积累的成就 ,而且还从西汉大赋的精神气度、文章结构、创作手法获得启示与借鉴。大赋在西汉十分兴盛 ,备受统治者青睐 ,司... 司马迁著成伟大的史学名著《史记》 ,不仅得益于西汉武帝时期政治、经济强盛的社会条件 ,承袭了先秦以来史学发展积累的成就 ,而且还从西汉大赋的精神气度、文章结构、创作手法获得启示与借鉴。大赋在西汉十分兴盛 ,备受统治者青睐 ,司马迁也极其推重大赋。《史记》的创作学习了大赋“控引天地 ,错综古今”和“包括宇宙 ,总览人物”的恢宏气势 ,借鉴了大赋有系统地归类式描述结构 ,也受到大赋夸饰、渲染写作文风的影响。这些都是史学界尚未探讨而应当引为注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汉代 文学
下载PDF
江淹二赋对初唐文坛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史实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72-75,82,共5页
南朝文人江淹的《恨赋》、《别赋》在初唐文坛有过较大影响,卢照邻、王勃、李峤等人的创作均借鉴过二赋。以情系事,以事系情的结构框架,忧伤哀怨的情感基调,都曾作为历史传统被初唐文人继承。同时,初唐文坛接受二赋的挑战,作意使内容进... 南朝文人江淹的《恨赋》、《别赋》在初唐文坛有过较大影响,卢照邻、王勃、李峤等人的创作均借鉴过二赋。以情系事,以事系情的结构框架,忧伤哀怨的情感基调,都曾作为历史传统被初唐文人继承。同时,初唐文坛接受二赋的挑战,作意使内容进一步扩大,使结构进一步优化,创作主体的参与意识也大为增强,句式的诗化倾向也更加明显。江淹二赋创作难度较大,是才子型作品。初唐借鉴发扬二赋的文人也都天资聪颖、才华横溢.均被视为天才型早熟作家,这是一个值得人们研究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恨 江淹 初唐文人 创作主体 卢照邻 汉代 作品 参与意识 结构框架 王勃
下载PDF
文学团体启于赋家
14
作者 高光复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82-86,共5页
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上,文学团体的存在和它们的活动是一个很重要、很值得注意的现象。这里试图在尽可能准确地定义这一现象的基础之上来说明:中国文学史上的文学团体是汉代赋家们开启的;它有自己的成因和特点,在中国文学发展中开文学... 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上,文学团体的存在和它们的活动是一个很重要、很值得注意的现象。这里试图在尽可能准确地定义这一现象的基础之上来说明:中国文学史上的文学团体是汉代赋家们开启的;它有自己的成因和特点,在中国文学发展中开文学团体之先河并产生重要的影响,以期引起研究者进一步的深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团体 汉代 开启先河
下载PDF
汉赋的杂文因素及其价值
15
作者 何玉兰 《乐山师专学报》 1995年第2期46-49,76,共5页
一、问题的提出“杂文”之名、最早见于南朝宋人范晔《后汉书文苑传》.范氏在罗列诸家著述时列有“杂文”一项,例如杜笃“所著赋、诔、吊、书、赞、七言、女诫及杂文凡十八篇”,赵壹“著赋、颂、箴、诔、哀辞、杂文凡十六篇”等.但范晔... 一、问题的提出“杂文”之名、最早见于南朝宋人范晔《后汉书文苑传》.范氏在罗列诸家著述时列有“杂文”一项,例如杜笃“所著赋、诔、吊、书、赞、七言、女诫及杂文凡十八篇”,赵壹“著赋、颂、箴、诔、哀辞、杂文凡十六篇”等.但范晔对“杂文”的义界,并未作解释.很显然,范氏意下,“杂文”在汉代及汉以前的存在,是确定无疑的.而文体尚未明确界定的时代,其文体因素的相互影响及渗透是显而易见的,何况各文体在形成其文体特征的同时,各种因素必然会互相影响,互相渗透,这已被文学史所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文 文心雕龙 司马相如 汉代抒情 文体特征 主客问答 艺术手法 东方朔 《答客难》
下载PDF
汉代动物赋的悲感现象考察——兼论汉代自然美的情感维度 被引量:2
16
作者 陆晨琛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8-63,共6页
汉代动物赋是汉代咏物赋的一种,指以动物题材为表现对象的汉代赋作。与植物、器物题材相比,汉代动物赋更倾向于悲感的情绪表达。首先,先秦两汉素有'以悲为美'的文化传统,以此为背景,汉赋文学流露出'悲美'的创作倾向,为... 汉代动物赋是汉代咏物赋的一种,指以动物题材为表现对象的汉代赋作。与植物、器物题材相比,汉代动物赋更倾向于悲感的情绪表达。首先,先秦两汉素有'以悲为美'的文化传统,以此为背景,汉赋文学流露出'悲美'的创作倾向,为汉代动物赋中悲感情绪的发生奠定文化基础。其次,动物与人的生命形态一致,更容易与赋作者的现实命运形成情感同构。这些被高度情感化的动物意象成为赋作者内心世界的外发形式,令汉代动物赋呈现出与同一时期植物、器物题材赋作完全不同的悲感基调。此外,汉代的自然美呈多元发展态势,一方面,自然物象以其自身的形色情态进一步唤起人们的审美注意,另一方面,自然物象的伦常化、情感化特征进一步得到强化。汉代动物赋的悲感基调彰显出的正是汉代自然美的情感维度。研究汉代动物赋中的情、物关系,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汉代'咏物'精神,也为理解汉代自然美问题提供独特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动物 悲感 情感 自然美
原文传递
论汉代赋家的民族意识及其历史建树 被引量:2
17
作者 沈有珠 《前沿》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8-112,共5页
汉代赋家的民族意识源于儒家的民族思想,受到《诗经》民族意识的浸润。武帝的《西极天马歌》将汉赋的"民族意识"导入更深层的领域,那就是宣扬声威,使四海臣服。汉代赋家的民族意识突出了汉在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方面具有强大... 汉代赋家的民族意识源于儒家的民族思想,受到《诗经》民族意识的浸润。武帝的《西极天马歌》将汉赋的"民族意识"导入更深层的领域,那就是宣扬声威,使四海臣服。汉代赋家的民族意识突出了汉在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反映出一种深远的政治襟怀与战略视野,显示了汉人博大宏放的气度。司马相如、严助等赋家为汉武帝打开了南夷、西南大门,为汉帝国的大一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汉武帝 民族意识 大一统
原文传递
论汉代赋家创作的个性特征
18
作者 章沧授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71-76,共6页
关键词 汉代 司马相如 个性特征 创作个性 艺术手法 东方朔 创作理论 张衡 文心雕龙
原文传递
巴蜀文学第一位大家司马相如 被引量:1
19
作者 沈伯俊 《今日四川》 1998年第1期34-35,共2页
Xiangur Sima, a famous successful prose writer in Han Dynasty, had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prose writing of Han. Over the past 2000 years, he has had a high reputation in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liter... Xiangur Sima, a famous successful prose writer in Han Dynasty, had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prose writing of Han. Over the past 2000 years, he has had a high reputation in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literature. Now there are still places in Chengdu which are associated with him, such as "Simaqiao" (a place name) quoted from his words, "Qintai Path" and "Wen jun Liquor" in memory of him and his wife, and a granite statue of Xiangru Sima on the bank of Jingjiang Riv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相如 巴蜀文学 司马迁 《天子游猎 《封禅文》 《史记》 西南夷 文学史 汉代
下载PDF
论汉代赋家籍贯分布与汉代经济之间的联系
20
作者 陈耿锞 朱琳 《人文之友》 2019年第17期50-51,共2页
汉赋是汉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现存汉代赋家约有89人.这些赋家的籍贯分布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性.总体上而言,则是以司隶为中心向外辐射,与司隶相对靠近的州郡赋家人数相对较多,远离则相对较少;从在方位上来看,同样是以司隶为中心呈现北... 汉赋是汉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现存汉代赋家约有89人.这些赋家的籍贯分布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性.总体上而言,则是以司隶为中心向外辐射,与司隶相对靠近的州郡赋家人数相对较多,远离则相对较少;从在方位上来看,同样是以司隶为中心呈现北多南少,东多西少的局面.而这一局面的出现与汉代的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与人口密集度、地理环境、经济区域三个方面有关.人口相对密集的地方,地理环境相对优渥的地方、经济有突出优势的区域,则赋家人数相对较多;反之,则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籍贯 经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