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字批评:文论阐释的中国路径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建中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7-73,共7页
无视西方语言与汉语言的根本性差异是导致"强制阐释"的重要原因,故中国文论避免"强制阐释"的途径之一是回归"汉字批评",即在文论阐释中回归汉字思维、汉字意识和汉字本位。"汉字批评"的学理依... 无视西方语言与汉语言的根本性差异是导致"强制阐释"的重要原因,故中国文论避免"强制阐释"的途径之一是回归"汉字批评",即在文论阐释中回归汉字思维、汉字意识和汉字本位。"汉字批评"的学理依据有三。其一,中国文论的根在古文字(殷虚卜辞、商周铭刻、周秦籀篆),故文论阐释须追溯字义根柢及字文化渊源,从形、声、义的不同层面诂训语根,诠释语义,演绎语义之原生、衍生、再生及生生不息,辨析本义与他义(如古代梵语与近现代西语)的博弈或格义。其二,汉语的性质是表意,意之所随者缘境而异,高度语境化决定中国文论阐释对文本的高度重视,故须依据文学及文论文本返回语义现场,于敷陈事理与摄举文统的互通中厘清中国文论的理论内涵。其三,汉语生命力强盛以及长寿的秘诀在于常用常新,就中国文论之语用而言,因其通而亘古亘今,因其变而日新其业,故须在会通适变之际重识中国文论的语用生命,揭示其历史意蕴及现代价值。中国文论孳乳于汉字语根、鲜活于语境而通变于语用,文论阐释的中国路径必然创生并通达于追根、问境和致用之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批评 文论阐释 追根 问境
下载PDF
宗经:数字媒介时代汉字批评传播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金波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44-49,共6页
先秦以降,“宗经”一直是汉字批评至为重要的诗性文化批评传统、理论、方法与规范。汉语批评本质上就是汉字批评,是利用汉字表意的朦胧性、诗性、发散性和流动性特点,来进行汉语批评的诗性言说、人文言说和风格言说。在这一言说过程中,... 先秦以降,“宗经”一直是汉字批评至为重要的诗性文化批评传统、理论、方法与规范。汉语批评本质上就是汉字批评,是利用汉字表意的朦胧性、诗性、发散性和流动性特点,来进行汉语批评的诗性言说、人文言说和风格言说。在这一言说过程中,“宗经”传统一以贯之并不断发展与演变。但在数字媒介时代,汉字批评并未成为引领时代的经典与规范化的学术批评样式。利用新媒介手段进行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与发展潮流的汉字批评传播的传统阐扬,在学术批评方面彰显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需要我们进行“宗经”汉字批评传统传播的元典重归、文本重塑与方法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经 汉字批评 元典 数字媒介 互文
下载PDF
宗经:数字媒介时代汉字批评传播研究
3
作者 刘金波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0年第6期222-222,共1页
先秦以降,“宗经”一直是汉字批评至为重要的诗性文化批评传统、理论、方法与规范„汉语批评本质上就是汉字批评,是利用汉字表意的朦胧性、诗性、发散性和流动性特点,来进行汉语批评的诗性言说、人文言说和风格言说。在这一言说过程中,... 先秦以降,“宗经”一直是汉字批评至为重要的诗性文化批评传统、理论、方法与规范„汉语批评本质上就是汉字批评,是利用汉字表意的朦胧性、诗性、发散性和流动性特点,来进行汉语批评的诗性言说、人文言说和风格言说。在这一言说过程中,“宗经”传统一以贯之并不断发展与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经 批评传统 诗性言说 汉语批评 诗性文化 发散性 数字媒介时代 汉字批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