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粤剧的梆子二黄与京剧的西皮二黄(续完)
1
作者 黄锦培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6,共6页
京剧的二黄腔传说二黄一名是来自湖北省的黄皮及黄冈两地区,京剧二黄腔是传自以上两地的民歌,可是在此两地区后来却找不到这民歌的原来曲调了。又一说是传自浙江的二黄腔,但也不能得到确证。至于传自徽剧,带到北京,慢慢地形成一种二黄腔... 京剧的二黄腔传说二黄一名是来自湖北省的黄皮及黄冈两地区,京剧二黄腔是传自以上两地的民歌,可是在此两地区后来却找不到这民歌的原来曲调了。又一说是传自浙江的二黄腔,但也不能得到确证。至于传自徽剧,带到北京,慢慢地形成一种二黄腔,时间大概是清朝乾隆年间。很可能比西皮稍晚一点,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龙腔 清朝乾隆 反线 二黄慢板 黄冈 十字句 空弦 汉斗 色空 原板
下载PDF
西林县历史上最大的惨案——“3·3”事件
2
作者 林新隆 《百色学院学报》 1994年第Z1期47-48,共2页
1937年3月3日,西林县国民党政府勾结云南反动军队龙汉斗的一个连和广南上阿用区长农旭甫反动武装,配合西林县警与龙潭乡乡长岑泽甫的民团共200余人。
关键词 阿用 汉斗 广南 旭甫 长农 长岑 西林县 对敌斗争 童村 副总司令
下载PDF
一航风顺
3
作者 曾荣文 《宝藏》 2009年第2期6-6,共1页
关键词 一航 蔽日遮天 汉斗 浪平 一逆
原文传递
田光癞子
4
作者 陈华艺 《野草》 2006年第3期54-54,共1页
日前随朋友陪客人去饭店吃饭,吃着半途,小姐端着一盘椒盐小鱼上来。这时,恰如沸油镬中放了把盐,一桌人皆兴奋地高喊起来:"石斑鱼,石斑鱼!"不知缘于何时,一种原本生活在小溪江乱石丛中,状如鲳鲦,身上长有黑色条纹,被当地百姓... 日前随朋友陪客人去饭店吃饭,吃着半途,小姐端着一盘椒盐小鱼上来。这时,恰如沸油镬中放了把盐,一桌人皆兴奋地高喊起来:"石斑鱼,石斑鱼!"不知缘于何时,一种原本生活在小溪江乱石丛中,状如鲳鲦,身上长有黑色条纹,被当地百姓称之为石斑鱼的猫头细鱼突然变得吃香起来。无论大小饭店,都爱将它的名字写在菜单上,作为招牌菜,像煞旧时乡间做戏文时贴在祠堂门口海报上的挂牌小生。大凡一种东西,只要出了名,就难免会有假冒。前些年我曾发现有人把另一种小鱼汉斗当石斑鱼的,为此还专门写过篇短文。一听说是石斑鱼,少不了凑上前去张。一看,差点没笑出声来。果然不出所料,什么石斑鱼,里面装的一条条竟全是田光癞子!田光癞子是老家诸暨一种常见的小鱼,多生活在塘中。长只寸许,宽不盈指,细鳞,微紫。尖头削腮,嘴边偏生长着两排胡须般的肉刺,看上去就多出了几分刁钻,许正因此,人们便把它称之为癞子。因在我老家,不知何故,若一个原本长有一头黑发的人,一旦被人叫作癞子,十有八九总有些刁钻。少时去池塘钓鱼,最讨厌的就是遇着田光懒子,往往未等鱼钩沉到水底,它便抢着前来咬钩,特别贪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条纹 汉斗 声来 细鳞 光痛 食鬼 动物人参 收网 烤干 用筷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