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求汉族与少数民族音乐交融关系的教学实践与学术思考——以中央音乐学院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方向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蒋燮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1年第2期77-86,共10页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央音乐学院创立了我国第一个也是迄今唯一一个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方向,并开始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该方向创建伊始,田联韬先生就敏锐地意识到汉族与少数民族音乐交融关系问题在教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体现出其...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央音乐学院创立了我国第一个也是迄今唯一一个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方向,并开始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该方向创建伊始,田联韬先生就敏锐地意识到汉族与少数民族音乐交融关系问题在教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体现出其高远的育人理想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在田先生的开拓与引领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方向学术共同体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为核心教育理念,在以单一少数民族音乐事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涉及该民族与汉族及其他民族音乐文化间的交往互鉴、民族杂居区多民族音乐文化共生与混融、"文化线路"视阈下多民族互动及音乐传播交流状况等领域展开教研结合的探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并形成稳定有序的代际学术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联韬先生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方向 汉族与少数民族音乐交融关系 教学实践 学术思考
下载PDF
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人口流动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被引量:17
2
作者 赵罗英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6期58-63,共6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经历了几次规模较大的跨区域人口流动,主要包括改革开放前30年,在屯垦戎边、三线建设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背景下的人口流动;改革开放40年来,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背景,在西部大开发及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人口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经历了几次规模较大的跨区域人口流动,主要包括改革开放前30年,在屯垦戎边、三线建设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背景下的人口流动;改革开放40年来,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背景,在西部大开发及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人口流动。这几次大规模人口流动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各民族在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交往交流交融。改革开放前后,人口流动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发挥作用的宏观社会基础和交往特征是不断变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流动 汉族 少数民族 交往交流交融 民族关系
下载PDF
百年考古成就见证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史金波 《广西社会科学》 2023年第6期1-10,共10页
2021年中国公布的“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展示了考古的卓越成就,揭示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从民族关系角度按历史时代对百年来重要考古成就进行概括梳理,可以发现无论是在中原地区还是在周边地区都反映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和发展的历... 2021年中国公布的“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展示了考古的卓越成就,揭示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从民族关系角度按历史时代对百年来重要考古成就进行概括梳理,可以发现无论是在中原地区还是在周边地区都反映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既显示出中原地区的核心地位,也反映出全国各地密切联系、共同发展的史实。在远古时代中原以及周边各地的先民相互影响,奠定了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秦汉以来汉族逐渐形成并率先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核心。各周边地区的少数民族吸纳中原地区优长,展现特色,为中国发展作出贡献。无论是全国统一时期,还是王朝政权分立时期,各民族都表现出对国家的认同。经过长期锤炼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央王朝管辖范围逐步扩大,民族地区与中央王朝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共性越来越多,使中国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更加丰富多彩。边疆民族地区是对外交往的窗口,对国际交往作出了突出贡献。历史证明各民族要加强交流才能促进共同进步和发展。在新时代要认真宣传考古成果,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各民族应该顺应历史发展大势,深化交流交往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考古 汉族 少数民族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文明 民族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