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龚氏非文字智力量表汉族城市与农村儿童测验结果的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叶瑞繁 龚耀先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1期45-46,共2页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results of Gong’s Nonverbal Intelligence Tes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children.Methods: A total of 134 male and 129 female rural children of 8~12 years were tested with the Gong’s Nonverba...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results of Gong’s Nonverbal Intelligence Tes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children.Methods: A total of 134 male and 129 female rural children of 8~12 years were tested with the Gong’s Nonverbal Intelligence Test. Results: The rural children obtained significantly lower scores ( P <0.05) on all sub-tests except for Digit Symbol of the test, as compared to urban children matched for age and sex.Conclusion: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children in intelligence as assessed by the Gong’s Nonverbal Intelligence T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龚氏非文字智力量表 汉族城市 农村 儿童 测验
下载PDF
天津与全国城市汉族学生BMI拟合后的变化趋势比较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姜一鹏 姜达维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21-525,共5页
BMI称为身体质量指数,不仅影响人体其他机能和素质指标的变化,而且直接关系到人的健康状况,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反映和判断体质状况的重要指标。依据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数据,用动态曲线拟合方法,将天津与全国城市6~22岁汉族学生... BMI称为身体质量指数,不仅影响人体其他机能和素质指标的变化,而且直接关系到人的健康状况,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反映和判断体质状况的重要指标。依据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数据,用动态曲线拟合方法,将天津与全国城市6~22岁汉族学生各年龄段断面的BMI(身体质量指数)纵向拟合,转换为连续资料后进行系统比较分析,揭示其内在的变化规律,为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学校领导、老师和家长做好学生生长发育水平检测和评价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城市学生 BMI 曲线拟合
下载PDF
中国城市汉族青少年体表面积发育的区域差异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运武 高国柱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7-132,共6页
以2010 年中国30 个省市中城市汉族青少年为研究对象.身高、体质量数据来自《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以Stevenson 和DuBois 公式计算男女体表面积值.选择7~18岁12 个年龄段身高、体质量和体表面积3 项指标的36 个参数,利... 以2010 年中国30 个省市中城市汉族青少年为研究对象.身高、体质量数据来自《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以Stevenson 和DuBois 公式计算男女体表面积值.选择7~18岁12 个年龄段身高、体质量和体表面积3 项指标的36 个参数,利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进行因子分析,将各指标参数的均值转化为因子分.以因子分作样本间Q 聚类分析(Ward 法),将男女各30个样本归纳成若干类别,用Cub 模型拟合上述各类体表面积发育曲线.3 项指标(身高、体质量和体表面积)能较好综合概括不同种族群体生长发育的差异;男女生均聚合成3 类;男女生均可分为发育较高组和较低组;各类群体间生长发育存在差异性.结果表明中国城市汉族青少年体表面积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总体上呈现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发育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生理学 体表面积 生长发育 城市汉族青少年 中国
下载PDF
我国城市居民体型变化研究:基于组群分析的视角
4
作者 涂春景 江崇民 +3 位作者 宋丽萍 武东明 蔡睿 王欢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5-262,共8页
基于组群法比较1979年与2013年我国城市汉族居民体型特征,并探讨体型变化原因。方法:2013年从北京、上海、杭州等5个城市的城区随机抽取城市户籍成年人为研究对象,调查我国城市汉族居民体型相关身体形态指标,并以1979年全国城市汉族居... 基于组群法比较1979年与2013年我国城市汉族居民体型特征,并探讨体型变化原因。方法:2013年从北京、上海、杭州等5个城市的城区随机抽取城市户籍成年人为研究对象,调查我国城市汉族居民体型相关身体形态指标,并以1979年全国城市汉族居民体质调查结果为常模。根据Martin法对体型分型,比较1979年与2013年体型差异。结果:20~24岁城区居民体型34年前后对比:男性腿长分型由亚短腿型转变为中腿型,胸部分型由窄胸型转变为中胸型,人体整体由瘦长型转变为中间型;女性腿长分型由亚短腿型转变为中腿型,胸部分型由窄胸型转变为中胸型,躯干长度由长躯干型转变为中躯干型,肩部分型由中肩型转变为窄肩型,人体整体由瘦长型转变为中间型。1979年20~24岁与2013年54~58岁体型对比:男性腿长分型由亚短腿型转变为中腿型,骨盆分型由窄骨盆转变为中骨盆,胸部分型由窄胸型转变为宽胸型,人体整体由瘦长型转变为中间型;女性腿长分型由亚短腿型转变为中腿型,胸部分型由窄胸型转变为宽胸型,躯干分型由长躯干转变为中躯干,人体整体由瘦长型转变为矮胖型。结论:34年来,城市汉族居民体型发生了较大变化。1979年20~24岁与2013年20~24岁同龄组居民体型差异主要是由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和体力活动水平等变化所导致;而1979年20~24岁与2013年54~58岁同一组群居民体型差异原因还包括人类寿命自然生长的增龄效应,以及增龄效应与组群效应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汉族居民 体型变化 Martin分型法
下载PDF
城市汉族6~22岁学生身高生长发育自然增长变化特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吴(日桓)晔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05-808,共4页
依据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中所颁布的调研数据,应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浙江城市汉族6.22岁学生身高生长发育自然增长变化的特征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研究,以揭示其生长发育变化中的内在的客观规律,为全面了解和分析本省城市汉... 依据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中所颁布的调研数据,应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浙江城市汉族6.22岁学生身高生长发育自然增长变化的特征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研究,以揭示其生长发育变化中的内在的客观规律,为全面了解和分析本省城市汉族学生身高生长发育自然增长的变化趋势和特征,为本省各地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校领导、教师做好提高学生的身高生长发育水平工作,提供可靠的基础性资料和科学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城市汉族 学生身高 生长发育 自然增长值 变化特征
原文传递
Stature of Han Chinese dialect groups:a most recent survey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咏兰 郑连斌 +6 位作者 席焕久 宋雪 宇克莉 田金源 温有峰 包金萍 张兴华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5期565-569,共5页
The height of 26,940 Chinese Han adults (16,503 rural and 10,437 urban adults) from 11 Han ethnic groups was measured and analyzed in the current survey. The top three highest dialect groups in rural Han populations... The height of 26,940 Chinese Han adults (16,503 rural and 10,437 urban adults) from 11 Han ethnic groups was measured and analyzed in the current survey. The top three highest dialect groups in rural Han populations are Jianghuai (male 167.3± 6.4 cm, female 156.5 ±5.6 cm), North China (male 167.3 ± 6.4 cm, female 155.7± 5.7 cm), and Wu (male 166.7 ± 6.9 cm, female 155.6 ± 5.9 cm) groups. In urban Han populations, the top three groups are as follows: the Northeast China (male 169.5 ±6.7 cm, female 158.0 ±6.1 cm), North China (male 168.5 ± 6.2 cm, female 157.3±5.8 cm), and Jianghuai (male 169.2 ± 6.2cm, female 157.1 ± 5.6 cm) dialect groups. The Gan dialect group (male 164.0 ± 6.3 cm, female 153.9±5.0 cm) was the shortest in both rural and urban groups. The different stature of Han dialect groups may be a result of interaction between genetic background and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factors, labor intensity, diet composition and nutrition intake in different area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URE HEIGHT Han Chinese Dialect group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