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1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琴棋书画:汉族文化印象文学与历史的对话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杰舜 徐桂兰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7-24,共8页
琴棋书画作为汉族文化印象的代表,通过文学与历史对话的互文性文化表达,其作为汉族的文化代表是当之无愧的。
关键词 琴棋书画 汉族文化 印象 文化表达 互文性
下载PDF
抗战时期新疆汉族文化促进会的文化艺术活动 被引量:3
2
作者 左红卫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91-94,共4页
抗战时期,在全民族抗战语境和全国抗战文化的推动下,新疆各民族抗战热情高涨,有力地支援了前线抗战,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疆抗战文化。其发展源于新疆各民族固有的、悠久的爱国情怀和优秀的文化传统。抗战时期,新疆分别成立了维吾尔、... 抗战时期,在全民族抗战语境和全国抗战文化的推动下,新疆各民族抗战热情高涨,有力地支援了前线抗战,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疆抗战文化。其发展源于新疆各民族固有的、悠久的爱国情怀和优秀的文化传统。抗战时期,新疆分别成立了维吾尔、哈萨克、汉等9个民族文化促进会。汉族文化促进会与其他各民族文化促进会一起,利用本民族文化优势,开展音乐、歌咏、舞蹈、戏剧等文艺活动,进行抗战宣传,推动了新疆抗战文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汉族文化促进会 文化艺术
下载PDF
试论金世宗对待汉族文化的态度──世宗“民族偏见”辨 被引量:1
3
作者 郑传斌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73-76,共4页
试论金世宗对待汉族文化的态度──世宗“民族偏见”辨郑传斌金世宗完颜乌禄统治时期(1161~1186年)是金朝一代盛世,史家称之为“小尧舜”。金代为何到世宗朝才出现这种繁荣局面呢?这是与金朝历代统治者,特别是金世宗的“... 试论金世宗对待汉族文化的态度──世宗“民族偏见”辨郑传斌金世宗完颜乌禄统治时期(1161~1186年)是金朝一代盛世,史家称之为“小尧舜”。金代为何到世宗朝才出现这种繁荣局面呢?这是与金朝历代统治者,特别是金世宗的“汉化”政策分不开的,所谓“汉化”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世宗 民族偏见 汉族文化 女真人 汉化政策 女真文字 “汉化” 风俗习惯 民族歧视 民族问题
下载PDF
论清初统治者吸收汉族文化的途径
4
作者 沈一民 《满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3-65,共3页
本文描述了清初统治者吸收汉族文化的具体过程与途径 ,充分表明清初统治者对汉文化的重视 。
关键词 满族 统治者 汉族文化 清初 清代皇室
下载PDF
民国时期汉族文化促进会喀什分会的进步文化运动
5
作者 左红卫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8期132-134,共3页
民国时期成立的汉族文化促进会是群众性文化团体,该团体在全疆设立总会和各地分会。喀什汉文分会成立后建立文化活动场所,协助政府进行政策宣传和文艺演出,发展文化教育,抗战时期积极组织抗战募捐,为喀什地区的文化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 民国 新疆喀什 汉族文化促进会
下载PDF
民国时期新疆汉族文化促进会喀什分会经费来源
6
作者 左红卫 《黑龙江史志》 2013年第13期57-58,共2页
抗战爆发前,新疆成立了9个民族文化促进会,汉族文化促进总会成立后,在南疆喀什区建立区分会,其组织机构较为完善,通过多种渠道募集资金,开展文化艺术活动,为民国时期喀什文化的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 民国 新疆喀什 汉族文化促进会
下载PDF
论辽代契丹族对汉族文化的吸收和继承 被引量:9
7
作者 任崇岳 《中州学刊》 1983年第3期95-99,88,共6页
契丹族作为我国北方古代民族之一,从南北朝时期便和汉族有所接触,受到了汉族先进文化的浸润和薰陶。迨至辽代,契丹族对汉族先进文化的吸收和继承,也臻于鼎盛时期,从而使得契丹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诚如有的同志... 契丹族作为我国北方古代民族之一,从南北朝时期便和汉族有所接触,受到了汉族先进文化的浸润和薰陶。迨至辽代,契丹族对汉族先进文化的吸收和继承,也臻于鼎盛时期,从而使得契丹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诚如有的同志所说:“契丹社会逐渐封建化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吸收汉族先进影响的过程。”马克思在论述落后民族总是皈依于先进民族的文明时曾说:“依据历史的永恒规律,野蛮的征服者自己总是被那些受他们征服的民族的较高的文明所征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丹族 辽代 耶律倍 辽史 汉族文化 契丹人 汉人 阿保机 辽圣宗 耶律德光
下载PDF
广西古代汉族文化对壮族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陈金源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127-129,132,共4页
广西的壮族和汉族,是广西人口最多的两个民族。这两个民族,自古以来,是互相影响、互相联系在一起的。研究历史上广西汉壮民族关系,加强汉壮团结,对广西的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具有特别重要意义。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广西地区 中原地区 壮族人 汉族文化 民族关系 广西壮族 秦始皇 研究历史 封建王朝 互相影响
下载PDF
古代鄂西土家族和汉族文化交流的特点 被引量:2
9
作者 于玲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6期69-73,共5页
古代鄂西土家族和汉族文化交流的特点于玲古代鄂西地区的土家族、汉族文化交流具有自己显著而鲜明的一些特点。本文拟就这些特点以及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作点粗浅探讨。1从文化交流的流向看,鄂西地区与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的交流有... 古代鄂西土家族和汉族文化交流的特点于玲古代鄂西地区的土家族、汉族文化交流具有自己显著而鲜明的一些特点。本文拟就这些特点以及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作点粗浅探讨。1从文化交流的流向看,鄂西地区与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的交流有着显著的不同。在北方各民族与中原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交流 土家族文化 鄂西土家族 鄂西地区 鄂西山区 汉族文化 《桃花扇》 精神文化 制度文化 物质文化
下载PDF
汉语结构形式与汉族文化探微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先坦 《金筑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0年第4期53-54,32,共3页
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这多般是指语言所记录的文化内容。如果转换一个角度,即从语言的结构形式上对文化作番审视,结果又会怎么样呢?本文以汉语为例,从文字结构,词的构成,句子组织这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目的在于揭示汉族语言... 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这多般是指语言所记录的文化内容。如果转换一个角度,即从语言的结构形式上对文化作番审视,结果又会怎么样呢?本文以汉语为例,从文字结构,词的构成,句子组织这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目的在于揭示汉族语言文化的一些特点。 一、汉字结构与汉族文化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保留至今的表意文字。它的字形结构与表意作用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形式 汉语 汉族文化 汉字结构 语言文化 表意文字 表意作用 文化内容 字形结构 句子
下载PDF
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晶——元散曲浅论
11
作者 王葆苓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4期51-54,共4页
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晶——元散曲浅论王葆苓在我国文学史上,历来把唐诗、宋词、元曲并列在一起,给予它们同样重要的地位。王国维在他的《宋元戏曲考·序》中指出:“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 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晶——元散曲浅论王葆苓在我国文学史上,历来把唐诗、宋词、元曲并列在一起,给予它们同样重要的地位。王国维在他的《宋元戏曲考·序》中指出:“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作为元代“一代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 文化融合 元代 歌曲 文学研究 社会批评
下载PDF
拓跋鲜卑在接受汉族文化过程中新旧势力的斗争
12
作者 孙钺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41-43,共3页
拓跋鲜卑原来是大兴安岭中的游牧部落,与先进文化缺乏接触,习俗鄙野,人物粗犷,比较其他近边居住的鲜卑部落(如慕容氏)是落后的。他们对于旧风俗保守性强,对于先进文化抗拒性也大。因此,在其前进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保守势力与革新... 拓跋鲜卑原来是大兴安岭中的游牧部落,与先进文化缺乏接触,习俗鄙野,人物粗犷,比较其他近边居住的鲜卑部落(如慕容氏)是落后的。他们对于旧风俗保守性强,对于先进文化抗拒性也大。因此,在其前进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保守势力与革新势力两种力量经过反复较量,走过了迂回曲折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跋鲜卑 汉族文化 游牧部落 大兴安岭 文化抗拒 部落联盟 习俗 保守性 近边 鲜卑人
下载PDF
试论云南少数民族美术中汉族文化的存在与融合
13
作者 张琳琳 《戏剧之家》 2020年第12期225-225,共1页
汉族文化以先进、多元的特性强势性地进入到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对其美术作品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云南少数民族美术作品的创作理念、审美观念、文化价值取向、艺术表现形式与表达技巧均呈现了“汉化”的趋势,但在云南地区也出现了“个... 汉族文化以先进、多元的特性强势性地进入到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对其美术作品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云南少数民族美术作品的创作理念、审美观念、文化价值取向、艺术表现形式与表达技巧均呈现了“汉化”的趋势,但在云南地区也出现了“个别性”的不均衡现象,有必要对这些“个别性”的传统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加以传承与保护,以延续云南少数民族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文化 云南省 少数民族美术
下载PDF
罗甸汉族文化研究
14
作者 黄呈江 《进展》 2021年第13期63-64,共2页
黔南罗甸县作为多民族聚居地,有布依、苗、汉等各多个民族聚居,民族文化发展底蕴深厚。据史料记载,罗甸大部分汉民族分别于明、清时期由中原地区迁入,长期战乱和明时改土归流向度对地区文化融入影响深远。外来汉民族与本地少数民族杂居... 黔南罗甸县作为多民族聚居地,有布依、苗、汉等各多个民族聚居,民族文化发展底蕴深厚。据史料记载,罗甸大部分汉民族分别于明、清时期由中原地区迁入,长期战乱和明时改土归流向度对地区文化融入影响深远。外来汉民族与本地少数民族杂居,产生很多优秀文化碰撞,促进了边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因此,研究罗甸汉族文化发展,对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甸 汉族文化 迁徙发展 探索研究
下载PDF
汉字—汉族历史文化的索引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宝俊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2期94-98,共5页
汉字具有自源性、历史性和表意性特点。这些特点使汉字不仅成为记录汉语的符号和传播汉族文化的工具,而且汉字形体结构本身就沉积着厚重的汉族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成为勾稽古代汉族历史文化的“索引”。本文概括总结前... 汉字具有自源性、历史性和表意性特点。这些特点使汉字不仅成为记录汉语的符号和传播汉族文化的工具,而且汉字形体结构本身就沉积着厚重的汉族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成为勾稽古代汉族历史文化的“索引”。本文概括总结前人依“文”稽古、因“字”求史的经验,归纳出运用这一文献材料的五种方法:审察字相法、分析字素法、考释字类法、比较异体法、因声求义法,以加深对汉字文献价值的理性认识,更好地发挥汉字对勾稽和苴补汉族历史文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 汉字形体 甲骨文字 郭沫若 象形符号 文献价值 《说文解字》 顾颉刚 汉族文化 闻一多
下载PDF
民国时期新疆汉族文化促进会的组织结构及经费来源
16
作者 左红卫 《理论界》 2013年第4期120-122,共3页
民国时期,新疆成立了9个民族文化促进会,1937年3月,汉族文化促进会成立后,其组织机构较为完善,经费来源渠道较多。抗战时期,发展教育、开展抗战募捐以及文化艺术活动,为发展新疆文化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 民国 新疆 汉族文化促进会
原文传递
汉族与中国文化——读徐杰舜《汉民族历史和文化新探》的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立纲 《学术论坛》 1987年第5期56-59,共4页
大凡一个国家的主体民族(指的是那些有可以称为主体民族的国家),其文化往往对这个国家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而发生主导的作用。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如英格兰人的文化对于英国;德意志人的文化对于两个德国;法兰西人的文化对于法国;芬兰族的... 大凡一个国家的主体民族(指的是那些有可以称为主体民族的国家),其文化往往对这个国家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而发生主导的作用。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如英格兰人的文化对于英国;德意志人的文化对于两个德国;法兰西人的文化对于法国;芬兰族的文化对于芬兰;瑞典人的文化对于瑞典;大和族文化对于日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研究 五十年代 中国文化 形成 主体民族 民族历史 徐杰舜 汉族文化 文化研究 作用
下载PDF
略论明清时期汉族与土家族的文化交流 被引量:6
18
作者 段超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66-71,82,共7页
本文认为,明清时期在湘鄂川黔交界的土家族地区由于人口流动、商业交往、土司和中央政府的通贡关系、军事征调、农民政权活动、湖广土司实行开放的文化政策等原因,使汉族和土家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大为加强。文章进一步探讨了这种文化交流... 本文认为,明清时期在湘鄂川黔交界的土家族地区由于人口流动、商业交往、土司和中央政府的通贡关系、军事征调、农民政权活动、湖广土司实行开放的文化政策等原因,使汉族和土家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大为加强。文章进一步探讨了这种文化交流的特点及对各自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指出中华民族的文化正是在各族文化的不断交流、吸收中走向博大精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土家族地区 土司制度 汉族文化 文化 中央政府 湖广土司 少数民族文化 容美土司 文化政策
下载PDF
满族入关和汉族文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左步青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87年第3期3-14,共12页
满族入关前,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比较落后的民族,正处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时期,汉族传统文化在满洲贵族中虽有影响,但根柢并不深。满洲贵族以武力征服中原后,要在一个幅员辽阔。
关键词 汉族传统文化 皇太极 努尔哈赤 满族 汉族文化 满洲 贵族 康熙帝 多尔 八旗
原文传递
从元诗看“西北子弟”对汉族文化的认同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湘瑞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72-78,共7页
顾嗣立在《元诗选》中说:“有元之兴,西北子弟尽为横经。涵养既深,异才并出。云石海涯、马伯庸以绮丽清新之派振起于前,而天锡继之……于是雅正卿、达兼善、迺贤易之、余廷心诸人,各逞才华,标奇竞秀,亦可谓极一时之盛者欤。”并在选录... 顾嗣立在《元诗选》中说:“有元之兴,西北子弟尽为横经。涵养既深,异才并出。云石海涯、马伯庸以绮丽清新之派振起于前,而天锡继之……于是雅正卿、达兼善、迺贤易之、余廷心诸人,各逞才华,标奇竞秀,亦可谓极一时之盛者欤。”并在选录丁鹤年诗作时说:“录其诗为元季诸人后劲”。顾氏将擅长用汉文写作的西北地区少数民族诗人,称之为“西北子弟”,并从诗学角度,对他们代表人物在元代汉族诗坛的地位,以及他们诗作艺术,给予很高评价。 转换角度,透视西北子弟诗作内涵,联系有关史料,我们还可以具体了解元代西北地区各少数民族子弟,在“汉化”中,对汉族传统文化的认同状况,这对于加深认识有元一代文化,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都是很有意义的。 本文试从西北子弟诗歌写作入手,并联系相关资料,从文化解读角度来探讨元代西北各少数民族人氏对中原汉族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冲突,借以加强对元代文化特征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传统文化 汉族文化 马祖常 丁鹤年 元诗 矛盾冲突 萨都刺 贯云石 语言文字 四库全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