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2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汉朝: 五十载匠心筑梦 点亮非遗传承之光
1
作者 《四川统一战线》 2024年第2期50-52,共3页
因盐而兴、因盐设市的自贡,拥有着众多与盐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井盐深钻汲制技艺更是开创了现代钻探技术的先河。非遗传承人、贡井区侨联会员刘汉朝,作为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第三代传人,五十年如一日,致力于传承... 因盐而兴、因盐设市的自贡,拥有着众多与盐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井盐深钻汲制技艺更是开创了现代钻探技术的先河。非遗传承人、贡井区侨联会员刘汉朝,作为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第三代传人,五十年如一日,致力于传承实践非遗技艺,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历史文脉 非物质文化遗产 贡井区 钻探技术 非遗传承人 第三代 汉朝
下载PDF
从“名田”到“庄园”:民生视角下汉朝土地制度变迁研究
2
作者 郑雄飞 孔贝贝 《江淮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2-149,共8页
土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地制度决定地权分配格局甚至生产经营方式,其演化变迁折射地权结构调整与社会关系变动。汉初民生凋敝、荒地广布,为恢复国力和巩固新政,施行不抑兼并、自由买卖的“名田制”与“授田制”。但是,到... 土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地制度决定地权分配格局甚至生产经营方式,其演化变迁折射地权结构调整与社会关系变动。汉初民生凋敝、荒地广布,为恢复国力和巩固新政,施行不抑兼并、自由买卖的“名田制”与“授田制”。但是,到了“文景之治”时期已现土地兼并问题,至汉武帝时已经非常严重,大土地所有制不断扩张。限田令虽被提出但未真正实行,农民被迫沦为佃农或附庸甚至流亡,民生状况恶化。西汉末年至东汉时期,“庄园制”经济不断滋长。尽管“赋民公田”等政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生压力,但地权转移仍然较为频繁且不断集中于官僚地主手中,社会矛盾愈发尖锐。土地兼并引发的民生状况的恶化,也终致汉朝的灭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 土地制度 名田制 汉朝
下载PDF
“江汉朝宗”意象跨文体跨媒介传播下的经典化形塑
3
作者 燕颖 李志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44-50,共7页
“江汉朝宗”是一个来自于《尚书》《诗经》中的经典意象,在文学发展历程中,随时代语境的变迁而逐渐被广泛使用。“江汉朝宗”意象在文学作品中具有三重意义:带有一定疆域空间想象的自然地理景观;君臣宗藩四海会同的政治象征;尊祖敬宗... “江汉朝宗”是一个来自于《尚书》《诗经》中的经典意象,在文学发展历程中,随时代语境的变迁而逐渐被广泛使用。“江汉朝宗”意象在文学作品中具有三重意义:带有一定疆域空间想象的自然地理景观;君臣宗藩四海会同的政治象征;尊祖敬宗、标榜世泽的家庭伦理符号。考察它的经典化历程,可以发现它不仅出现在各种文体中,还进入到图像、音乐和戏曲领域中,通过跨文体、跨媒介传播实现经典化形塑。晚唐以前,“江汉朝宗”作为自然景观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唐朝以后,以“江汉朝宗”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增多;元、清是其创作繁盛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朝 跨文体 跨媒介 经典化
下载PDF
十六国君臣引“汉朝故事”考辨:“史相”与“史实”之间
4
作者 刘吉 《镇江高专学报》 2023年第2期74-77,共4页
目前所存“十六国”史料中,保留了十六国君臣引用“汉朝故事”及在实录后加入“如汉朝故事”之类的记载,这是十六国史官为构建“华夏化”政治体形象编排的“史相”,而“史实”是两汉以来经史分离,史学地位提高,《汉书》因特殊的历史地... 目前所存“十六国”史料中,保留了十六国君臣引用“汉朝故事”及在实录后加入“如汉朝故事”之类的记载,这是十六国史官为构建“华夏化”政治体形象编排的“史相”,而“史实”是两汉以来经史分离,史学地位提高,《汉书》因特殊的历史地位而被广为传播,十六国君臣引“汉朝故事”为现实政治服务。这使“史相”与“史实”存在一定的距离,但利用汉朝的政治资源促进了十六国政治文明的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 汉朝故事 “史相”与“史实”
下载PDF
插入语的语义功能及汉朝翻译研究
5
作者 李华 《韩国语教学与研究》 2023年第4期154-160,共7页
一直以来学界对现代汉语插入语在语篇中不可忽视的衔接作用不够重视,其丰富的修辞效果在翻译过程中也往往容易被忽视,从而严重影响翻译的准确度和译文读者对原文的理解。本文参考以往的插入语英汉翻译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探讨插入语在... 一直以来学界对现代汉语插入语在语篇中不可忽视的衔接作用不够重视,其丰富的修辞效果在翻译过程中也往往容易被忽视,从而严重影响翻译的准确度和译文读者对原文的理解。本文参考以往的插入语英汉翻译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探讨插入语在汉朝翻译中语义功能的体现,以期在具体的语言事实和翻译现象中进一步挖掘插入语的语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入语 语义功能 汉朝翻译
下载PDF
浅谈时政术语汉朝翻译——以中韩翻译作为参考
6
作者 沈妍 《韩国语教学与研究》 2023年第2期149-154,共6页
时政术语的翻译是非常基本的翻译基础工作,对翻译的准确表达以及读者的理解,整篇文章的通顺易懂,甚至民族翻译工作的承前启后、蓬勃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笔者在日常翻译工作中出现的较典型的时政术语,结合多年来的翻译工作经验... 时政术语的翻译是非常基本的翻译基础工作,对翻译的准确表达以及读者的理解,整篇文章的通顺易懂,甚至民族翻译工作的承前启后、蓬勃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笔者在日常翻译工作中出现的较典型的时政术语,结合多年来的翻译工作经验,从翻译方法和审定统一两个方面进行浅薄的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政术语 汉朝翻译 翻译方法
下载PDF
汉朝铜牛灯
7
作者 王皓月 《早期教育(家庭教育)》 2023年第12期F0003-F0003,共1页
这是汉朝皇宫里使用的铜牛灯。和普通的灯相比,它不仅富丽堂皇,而且还很环保。经过近两千年的时光洗礼,铜牛灯上用银丝、银片镶嵌的花纹仍然清晰可见,非常漂亮。我们不禁要赞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他们的创意如此精巧,做出这么好看又实... 这是汉朝皇宫里使用的铜牛灯。和普通的灯相比,它不仅富丽堂皇,而且还很环保。经过近两千年的时光洗礼,铜牛灯上用银丝、银片镶嵌的花纹仍然清晰可见,非常漂亮。我们不禁要赞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他们的创意如此精巧,做出这么好看又实用的灯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的智慧 铜牛灯 汉朝
下载PDF
论汉朝契约制度
8
作者 房丽 谭尚闻 刘明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07-210,共4页
民事契约是我国古代民事法律制度发展的见证,西周时期即已出现"质剂"、"傅别"等契约形式。汉朝契约作为我国封建社会早期的契约,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汉朝的买卖契约中完成了第三人从见证者到担保者的转变,并在契约... 民事契约是我国古代民事法律制度发展的见证,西周时期即已出现"质剂"、"傅别"等契约形式。汉朝契约作为我国封建社会早期的契约,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汉朝的买卖契约中完成了第三人从见证者到担保者的转变,并在契约中约定对担保人沽酒答谢;买卖契约的支付方式则出现了贳卖、瑕疵担保责任等与现代买卖合同相近的约定内容。借贷契约则分为公共借贷和私人借贷两类,公共借贷一般为无息借贷,私人借贷的利率在律中有非常严格的规定,严禁取息过律。汉朝租赁契约数量相对较少,标的物一般为田地。汉朝契约的成立已经注重"诚信",这无疑受到"礼"的影响;而且契约对当事人具有很强的约束力并受到律的保护,说明在汉朝已初步形成我国独有的契约文化,为后世契约制度的繁荣及契约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朝买卖契约 汉朝借贷契约 契约精神
下载PDF
近代音的热点问题与汉朝对音文献的价值 被引量:10
9
作者 金基石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83-89,共7页
Disputes remain in the researches of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phonetics and arouse academic concerns to the modern phones. Literatures on Chinese-Korean corresponding phones, such as “Hong Wu Zheng Yun Yi Xun”... Disputes remain in the researches of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phonetics and arouse academic concerns to the modern phones. Literatures on Chinese-Korean corresponding phones, such as “Hong Wu Zheng Yun Yi Xun”(《洪武正韵译训》), “Si Sheng Tong Jie”(《四声通解》), “Fan Yi Laoqida: Piao Tong Shi”(《翻译老乞大·朴通事》), have left behind valuable references for the researches on these disputable issues. By taking the analyses of devoicing of voiced sound and the phone “y” in Chinese for examples, the paper clarifies that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literatures on Chinese-Korean corresponding phones as well as materials of Chinese phonology will make a new breakthrough to the researches on modern ph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汉语语音史 热点问题 汉朝对音文献 汉语音韵
下载PDF
汉朝与罗马娱乐生活之比较——兼论汉朝与罗马文明基因之差异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新 陈树淑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5期77-90,174,175,共16页
汉朝与罗马社会生活中都有较为丰富的娱乐活动。汉朝之娱乐活动多来自民间,罗马之娱乐活动多为当政者与贵族所提供。汉朝与罗马的娱乐活动中都不乏竞技性活动,但无论是活动内容还是活动旨趣都大相径庭。罗马的竞技性活动是社会娱乐活动... 汉朝与罗马社会生活中都有较为丰富的娱乐活动。汉朝之娱乐活动多来自民间,罗马之娱乐活动多为当政者与贵族所提供。汉朝与罗马的娱乐活动中都不乏竞技性活动,但无论是活动内容还是活动旨趣都大相径庭。罗马的竞技性活动是社会娱乐活动中最重要、最受欢迎的内容,以角斗为代表的身体对抗是竞技主题,这种对抗既是表演又非表演,实质是血腥的绞杀。汉朝的竞技性活动只是社会娱乐活动的一部分,有身体对抗性竞技,但只是表演,非身体对抗性竞技是竞技性活动的主要构成。汉朝与罗马社会娱乐生活之不同,是由各自不同的文明发展道路和文明基因传承所决定的。罗马文明与汉文明都植根于农耕文明,但罗马在战争与掠夺中走上了殖民化的帝国之路,并以其公民为主体形成了寄生性的城市文明。汉朝则在实现统一的基础上造就了以社会整体为单位的典型的农耕文明,这是和平而非战争的文明,是内生而非殖民的文明,是自给自足而非掠夺的文明,这也是中国传统文明的重要基因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朝 罗马 娱乐 对抗性竞技 文明基因
下载PDF
浅析汉朝初郡政策的历史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绍华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10-14,共5页
“初郡政策”是一个被史学界忽视了的问题,实际上汉朝推行的统治南方少数民族的“初郡政策”,开创了历代中央王朝统治南方少数民族的基本政策。这套行之有效的治理南方少数民族的政策,被汉朝以后各代中央王朝所继承、沿用,并加以发展,... “初郡政策”是一个被史学界忽视了的问题,实际上汉朝推行的统治南方少数民族的“初郡政策”,开创了历代中央王朝统治南方少数民族的基本政策。这套行之有效的治理南方少数民族的政策,被汉朝以后各代中央王朝所继承、沿用,并加以发展,同样成为统治南方少数民族的基本政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初郡政策”不仅在稳定和巩固汉朝统治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中起过重要作用,对汉以后各代中央王朝能长期对南方少数民族进行统治也起过很大的作用,而且还促进了南方少数民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朝 初郡政策 历史作用 中央王朝 少数民族
下载PDF
论汉朝文化对秦朝文化的继承、革新与提升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栋法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97-100,共4页
秦朝文化以其博大精深和富有创造性,对汉朝文化产生了直接的深刻的影响。汉朝文化对秦朝文化既有全方位的继承和接受,又有一定程度的革新、整合和提升。在继承方面,除了秦朝的物质文化自然而直接地传承到汉朝外,秦朝的行政制度文化被汉... 秦朝文化以其博大精深和富有创造性,对汉朝文化产生了直接的深刻的影响。汉朝文化对秦朝文化既有全方位的继承和接受,又有一定程度的革新、整合和提升。在继承方面,除了秦朝的物质文化自然而直接地传承到汉朝外,秦朝的行政制度文化被汉朝全面承袭,秦朝强烈的集权主义倾向直接延伸到汉朝,秦朝文化中的积极进取精神在汉朝文化中得以延续;在改良、整合方面,汉朝法律对秦朝苛细的法律进行了缓释,汉朝将秦朝传下来的文字进行了全面的调整,汉朝统治者进一步丰富了从秦朝传承下来的帝王陵寝文化;在提升方面,汉朝将秦朝"大一统"的实践及理念提升到更高的思想层面上,汉朝以德治为主的统治思想取代了秦朝以法治为主的统治思想,汉朝以"以儒为教"取代了秦朝的"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的教化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朝文化 汉朝文化 制度文化
下载PDF
论汉朝法律儒家化的体现 被引量:4
13
作者 田莉姝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79-82,113,共5页
法律儒家化是中国古代法律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儒家思想向法律的渗透影响着中国法律的走向,汉朝是法律全面儒家化的开端。本文从立法思想、法律解释、法律内容和司法制度等四个方面对汉朝法律的儒家化进行阐述。
关键词 汉朝 法律 儒家化
下载PDF
论汉朝立法指导思想的转变与社会发展的同步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田莉姝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4期59-61,共3页
汉朝立法指导思想有过两次重大转变 ,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这种转变使它与社会发展保持了高度的同步性 ,极大地促进了汉朝政局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封建法制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汉朝 立法指导思想 法家思想 道家思想 儒家思想
下载PDF
从出土汉简看汉朝与西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瑛 《社科纵横》 2019年第2期116-122,共7页
西域是汉王朝最早开展丝绸之路经贸文化交流的地区。本文以20世纪出土的大量西北汉简为依据,结合传世文献论述了汉王朝与西域诸族的丝绸之路经贸文化活动、朝贡贸易及汉王朝开展朝贡贸易的动因,反映了汉王朝为建构新的国际秩序而致力于... 西域是汉王朝最早开展丝绸之路经贸文化交流的地区。本文以20世纪出土的大量西北汉简为依据,结合传世文献论述了汉王朝与西域诸族的丝绸之路经贸文化活动、朝贡贸易及汉王朝开展朝贡贸易的动因,反映了汉王朝为建构新的国际秩序而致力于丝绸之路经营的历史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朝 西域 丝绸之路 经济文化
下载PDF
唐代诗人的“汉朝情结”与李商隐的诗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伯鸿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52-55,共4页
“汉朝情结”是由唐太宗率先大力提倡和在创作中亲做表率而形成的,它整整影响了有唐一代诗人的诗歌创作。晚唐诗人李商隐在诗歌创作中,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的诗人们外化“汉朝情结”的方式,另一方面由于他的特殊经历和个性,又创造性地形成... “汉朝情结”是由唐太宗率先大力提倡和在创作中亲做表率而形成的,它整整影响了有唐一代诗人的诗歌创作。晚唐诗人李商隐在诗歌创作中,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的诗人们外化“汉朝情结”的方式,另一方面由于他的特殊经历和个性,又创造性地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这一个”的诗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诗人 汉朝情结 李商隐 诗歌 文学研究
下载PDF
通过分权强化集权的善群方略——汉朝监察制度的创新性贡献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春燕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6期80-85,共6页
汉朝中央集权的善群建设是监察分权制度形成的前提。专业化御史台的建立,以及刺史分巡地方制度的实施,又反过来强化了君主对中央和地方的控制。对照西方古代的分权理论与实践,这种监察制度具有明显的特点:控制性的分权而非分散式的分权... 汉朝中央集权的善群建设是监察分权制度形成的前提。专业化御史台的建立,以及刺史分巡地方制度的实施,又反过来强化了君主对中央和地方的控制。对照西方古代的分权理论与实践,这种监察制度具有明显的特点:控制性的分权而非分散式的分权,流程性的分权而非制衡性的分权,善群指向的分权而非民主指向的分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权 集权 善群 汉朝 监察制度
下载PDF
杜甫的汉朝情结 被引量:2
18
作者 丁启阵 《杜甫研究学刊》 2005年第1期1-6,共6页
杜甫在诗歌里以汉王朝代指唐王朝、汉代帝号代指唐代皇帝、汉代人物比喻当代人物等各种方式提到汉代以及汉代的名臣,表现出来的对于汉代的推崇是格外引人注目的。之所以这样,主要有两个原因:一、称赞汉代是得到当时统治者认可的共识;二... 杜甫在诗歌里以汉王朝代指唐王朝、汉代帝号代指唐代皇帝、汉代人物比喻当代人物等各种方式提到汉代以及汉代的名臣,表现出来的对于汉代的推崇是格外引人注目的。之所以这样,主要有两个原因:一、称赞汉代是得到当时统治者认可的共识;二、东汉中兴可以用来鼓励遭受安史之乱的唐代统治者振作起来中兴李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朝情结 杜甫 安史之乱 统治者 汉代 唐王朝 唐代 人物 中兴 朝代 诗歌
下载PDF
汉朝贵族官僚的特权考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仁玺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0-85,共6页
汉朝贵族官僚的家族成员拥有凭借其家庭出身而获得爵位和任官的特权,有收取封地的租税、获得皇帝的大量赏赐和免除赋役等特权,有减刑和免刑的特权。汉朝君主给予贵族官僚各种特权主要是为了取得他们的支持,但这必然损害广大劳动人民的利... 汉朝贵族官僚的家族成员拥有凭借其家庭出身而获得爵位和任官的特权,有收取封地的租税、获得皇帝的大量赏赐和免除赋役等特权,有减刑和免刑的特权。汉朝君主给予贵族官僚各种特权主要是为了取得他们的支持,但这必然损害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激化社会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朝 宗室 外戚 官僚 特权
下载PDF
汉朝在河西的防御与战略演变 被引量:1
20
作者 贾文丽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0年第4期5-11,共7页
两汉时期,河西因地处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中原和西域四大经济、政治区域的结合部,又是交通要冲,地形险要,因而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价值。河西归汉后,面对政治形势和地理形势变化的需要,汉朝在河西的防务建设经历了初创和成熟两个阶段。... 两汉时期,河西因地处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中原和西域四大经济、政治区域的结合部,又是交通要冲,地形险要,因而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价值。河西归汉后,面对政治形势和地理形势变化的需要,汉朝在河西的防务建设经历了初创和成熟两个阶段。防御措施不断加强,建立河西四郡、属国,增筑居延、休屠塞;作战方略适时调整,以河西军为主力或偏师与多路大军协同作战,使河西的战略前沿地位日益突出,成为汉朝北伐和西征的必经之地。综观汉与匈奴百年作战的历史,汉朝在河西的防御与战略演变起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朝 河西 匈驭 军事地理 战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