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汉水女神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朱运海
-
机构
湖北文理学院管理学院
-
出处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79-83,共5页
-
基金
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鄂北区域发展研究中心招标课题"汉江流域襄阳段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2011JDZ025)
-
文摘
汉水女神是中国最早、影响最为深远的江河女神,反映了国人对爱情、幸福、自由等永恒价值的追求。汉水女神文化资源具有历史文化、艺术欣赏、游憩体验、科学考察等旅游价值,具备优越的区位条件、明显的比较优势、丰富的人文积淀和旺盛的市场需求等开发条件。汉水女神文化旅游开发可以从树立汉水女神铜像、建造爱情文化主题公园、编排汉水女神戏、打造民俗旅游节庆、创立文化创意产业园、构建神女文化廊道六个方面入手。
-
关键词
汉水女神
文化内涵
旅游开发
-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
-
题名曹魏文学中的汉水女神形象浅析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梁中效
-
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两汉三国文化研究所
-
出处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6年第7期5-8,共4页
-
文摘
汉水女神大约出现在西周中期前后,最早记载汉水女神的文献是《诗经·周南·汉广》;汉末三国初年,北方长期战乱,文化中心长安与洛阳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浩劫,而襄阳经济文化的繁荣,为曹操在此举行的"汉滨"文学盛会创造了条件。建安十四年春二月,赤壁战败由江陵返回襄阳的曹操,为了振奋士气,庆贺降服刘琮、控制襄邓战略要冲,在汉江之滨宴请群臣,出现了建安文学史上以"汉水女神"为题的一次盛况空前的汉水文学笔会,将汉水女神幻化为"光润玉颜""气若幽兰"的圣洁女神,寄托着诗人们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曹植的人生境遇与屈原极为相似,他借对汉水女神形象的描写,抒发了自已"宁作清水泥""不为浊路尘"的品格与志向。
-
关键词
曹魏文学
汉水女神
汉水
襄阳
曹植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汉水女神形象及其人文内涵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向俊
-
机构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怀化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6-19,共4页
-
基金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2016年度课题"襄阳地域文化对职院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渗透研究"(2016GB297)
襄阳市职业教育与成人学会2016年度课题"襄阳地域文化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渗透研究"(XYZJXH2016006)
-
文摘
汉水女神形象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传承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不仅融入汉水流域百姓的生活,也寄寓了人们的价值理想和对美好事物以及生活的向往。通过进一步探讨和揭示汉水女神形象的人文内涵,从汉水女神形象表现自我意识的觉醒、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以及对自由精神的追求方面去重新审视这一文学艺术形象和文化精神代表的价值和魅力。
-
关键词
汉水女神
人文内涵
人文精神
自我意识
-
Keywords
Han River goddess
humanistic connotation
humanistic spirit
self-awareness
-
分类号
I2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汉水女神考论
被引量:8
- 4
-
-
作者
梁中效
-
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汉水文化研究中心
-
出处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5期18-22,共5页
-
文摘
汉水女神是中国最早、影响最为深远的江河女神。汉水女神不仅出现在《诗经》、《楚辞》文化系统之中,也存在于春秋、战国以来的祭祀文化系统之中。汉水女神是两位美丽而多情的女子延娟、延娱,她们出现于西周中期前后,与周昭王南征有关。汉水女神的形象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
关键词
汉水女神
《诗经》
《楚辞》
《文选》
-
Keywords
the Goddess of Hanjiang River
the Book of Odes
Chu Poems
-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
-
题名宋代文人对汉水女神文化的开拓
被引量:1
- 5
-
-
作者
梁中效
-
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
出处
《荆楚学刊》
2015年第6期16-21,共6页
-
文摘
汉水女神最早出现于《诗经》《楚辞》中,后来文学作品对其的咏叹一直络绎不绝。在宋代诗词作品中,文人对汉水女神"弄珠解珮"的歌颂更加全面,汉水女神"凌波步弱""娉娉袅袅"的形象更加丰满,"真珠帘卷""满庭芳思"的场景更加华丽。宋人塑造的汉水女神形象更加光彩夺目,美丽动人,并被进一步平民化、生活化,女神走下了神坛进入世俗社会,成为人世间美的化身。同时,汉水女神文化中的人神离别模式,也被诗人们进一步开拓发挥,"佩解江皋,魂消南浦。人生惟有别离苦"。
-
关键词
宋代
文人
汉水女神
女神文化
-
分类号
I2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湘水女神与汉水女神考略
被引量:1
- 6
-
-
作者
毛运海
-
机构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
-
出处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3-6,共4页
-
文摘
湘水女神、汉水女神本不是一路神仙。包括楚辞在内的相关文学创作,用典精妙,当不存异议。然而,有当代学者认为屈原在《离骚》、《九歌》中改汉水女神为湘夫人,近来又有学者撰文认同此说。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湘水女神出处较清楚,汉水女神有待进一步考证。而真正把两路神仙拉到一起的是曹植的《洛神赋,》而不是屈原的《九歌》。
-
关键词
湘水女神
汉水女神
湘君
湘夫人
汉滨游女
楚文化
-
Keywords
the Godness of Xiang River
the Godness of Han River
Xiang Jun
Mrs. Xiang
wandering girl by the waterside of Han River
-
分类号
G217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试论唐代诗人对汉水女神文化的开拓
- 7
-
-
作者
梁中效
-
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
出处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28-32,72,共6页
-
基金
陕西省社科基金资助项目(12H019)
-
文摘
唐代开放进取、富庶豪迈,在民族融合背景下女性地位较高,因而在唐代诗人的笔下,汉水女神是高贵而美丽的化身。唐人的一系列诗词创作,全方位展示了水天一色背景下华贵而美丽的汉水女神形象;同时也使汉水女神走出神殿,与"荡舟游女"、"渚边游女"、"竹枝游女"、"菱歌汉女"等民间美女相联系,使神女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普通男女"双影相伴,双心莫违"的偶像,变成了永作同心人的"鸳鸯鸟"形象,呈现更加平民化的美好意境。
-
关键词
唐代
诗人
汉水女神
形象
-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汉水流域的牛郎织女文化
被引量:2
- 8
-
-
作者
梁中效
-
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汉水文化研究中心
-
出处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5,52,共6页
-
文摘
楚芈姓王族和楚文化皆发祥于汉水流域,早在春秋时期,汉水女神就是楚人祭祀的对象,星神织女应该是由"汉女"、"汉神"演变而来的;云梦睡虎地秦简记载的牵牛织女故事,应该是较早流传于楚地汉水流域的民间传说。战国以后,牛郎织女故事在汉水流域广泛传播,源自汉水的《荆楚岁时记》是现存记录牛郎织女最可靠的文献。魏晋时期,汉水上游关于张骞乘槎在天宫见到牛郎、织女的传说;汉水下游董永至孝,感动天仙织女,求配为妻的浪漫故事,充分证明汉水流域是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的发源地之一。唐宋以后,在牛郎、织女文化遍及全国的背景下,汉水流域仍保持着有关牛郎、织女的原始性地域文化特色。
-
关键词
汉水流域
汉水女神
牛郎织女文化
-
分类号
K901.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襄阳民俗“穿天节”的社会文化功能
- 9
-
-
作者
胡珊珊
-
机构
武汉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学习月刊》
2014年第18期84-85,共2页
-
文摘
襄阳民俗"穿天节"是襄阳地域非常有特色而又流传甚广的民俗,是在由中国广大地域流行的"天穿节"的部分元素和在汉水流域流传甚广的汉水女神的神话故事融合的基础上,经过长时间的不断融合积淀而成,是襄阳独有的民俗节日。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大师拉德克利夫—布朗认为,"一切社会制度或习俗、信仰等等的存在,都是由于它们对整个社会有其独特的功能,也就是说,对外起着适应环境、抵抗能力,对内起着调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或之间关系的作用。民俗是活态化存在的人文社会生活中的习惯性程式化表达,具有无功力精神性和物质功利性,民俗的演化变迁离不开自然生产的变化,也离不开社群关系的变化。
-
关键词
社会文化功能
民俗节日
襄阳
个人与集体
拉德克利夫
文化人类学
神话故事
汉水女神
-
分类号
C912.4
[经济管理]
-
-
题名神话传说中的四大女神形象
- 10
-
-
作者
冯谦良
-
出处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2年第19期127-128,共2页
-
文摘
汉水女神、湘水女神、巫山女神和洛水女神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四大女神。
汉水之神是最早见于记述的女神,也是我国影响最为深远的江河女神。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是这样描写的,“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周南·汉广》)。闻一多《诗经新义》认为,游女就是汉水之神,也即郑交甫所遇汉皋二女。
-
关键词
女神形象
神话传说
汉水女神
《诗经》
湘水女神
诗歌总集
闻一多
周南
-
分类号
I207.7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