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上官营茶马贸易对汉藏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晓燕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115,共5页
茶马贸易自唐朝出现以来,历经宋元明清至民国时期,延续时间长达千余年,它在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中的地位是不可低估的。茶马贸易有官营和私营之分,本文以官营为主,探讨茶马贸易对汉藏关系的影响,指出官营茶马贸易不仅为民族间频繁的经济... 茶马贸易自唐朝出现以来,历经宋元明清至民国时期,延续时间长达千余年,它在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中的地位是不可低估的。茶马贸易有官营和私营之分,本文以官营为主,探讨茶马贸易对汉藏关系的影响,指出官营茶马贸易不仅为民族间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提供了条件,促进了民族间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是内地与周边密切关系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马 汉藏关系 融合 互惠
下载PDF
清代茶马贸易制度及其对汉藏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沈祯云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7-184,共8页
清代茶马贸易作为汉藏民族经济交流的主要手段,存在官营与民营两种基本形式。在官营与民营的博弈中,民营贸易成分逐渐取得优势地位,迫使清朝不得不对茶马贸易制度进行改革,实现了政府主导下的制度变迁。因而,清代茶马贸易制度虽然在历... 清代茶马贸易作为汉藏民族经济交流的主要手段,存在官营与民营两种基本形式。在官营与民营的博弈中,民营贸易成分逐渐取得优势地位,迫使清朝不得不对茶马贸易制度进行改革,实现了政府主导下的制度变迁。因而,清代茶马贸易制度虽然在历史的纵向比较中,促进了汉藏民族经济交流,看似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然而由于清朝政府总体制度框架的约束与具体民族政策的影响,终究还是未能满足汉藏民族经济交流的基本要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汉藏民族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马贸易制度 汉藏关系 歇家 清代
下载PDF
近代康区公共生活中的汉藏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邹立波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22,共6页
清末以来,由于国家力量的介入,近代康区的城镇空间布局发生较大的转变。这主要体现在本土政治力量与国家力量的消长,汉式民间信仰空间被挤占和挪用,以及藏人传统宗教空间的保留。随着城镇空间布局的变化,以社会教育为主要渠道,面向城镇... 清末以来,由于国家力量的介入,近代康区的城镇空间布局发生较大的转变。这主要体现在本土政治力量与国家力量的消长,汉式民间信仰空间被挤占和挪用,以及藏人传统宗教空间的保留。随着城镇空间布局的变化,以社会教育为主要渠道,面向城镇藏汉民众的社会生活改良举措开展起来。在官府、本土力量和各类民间组织之间关系的调和下,近代康区国家与地方社会互动的特色通过公共生活中的汉藏关系充分地展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区 公共生活 汉藏关系
下载PDF
自古不可分割的汉藏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吴从众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0-26,共7页
考古发现表明,从旧石器时期到吐蕃时期,西藏文化与祖国内地文化的交流是明显的。从唐蕃关系、宋代与六谷部及厮关系看,汉藏友好往来是主流。元代招服吐蕃,实现了中华民族大统一。汉藏关系自古以来是不可分割的。
关键词 汉藏关系 历史发展 友好往来 统一
下载PDF
安钦呼图克图与民国时期汉藏关系研究
5
作者 王海燕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1期42-47,55,共7页
民国时期,扎什伦布寺格西安钦呼图克图在内地倡办并参与启建时轮金刚法会,前往汉地佛教团体和寺院讲授格鲁派历史与显密经典,后经由汉地僧侣和居士弟子翻译刊行,传承影响至今;与太虚法师共同参与组建佛教同愿会,推进汉藏两地佛学交流研... 民国时期,扎什伦布寺格西安钦呼图克图在内地倡办并参与启建时轮金刚法会,前往汉地佛教团体和寺院讲授格鲁派历史与显密经典,后经由汉地僧侣和居士弟子翻译刊行,传承影响至今;与太虚法师共同参与组建佛教同愿会,推进汉藏两地佛学交流研究与文化联系。安钦呼图克图先后两次往返西藏与内地之间商讨九世班禅返藏问题,转告中央政府的涉藏政策及西藏地方政府的意见立场,国民政府封授其“普静禅师”名号。安钦呼图克图以非官方身份弘法讲经沟通汉藏文化,为汉藏双方意见立场的直接表达奔走往返两地之间,成为民国时期中央与西藏地方政府共同依托的僧侣使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钦呼图克图 民国时期 汉藏关系
下载PDF
川茶输藏与汉藏关系的发展 被引量:18
6
作者 贾大泉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00-106,共7页
川茶输藏与汉藏关系的发展贾大泉四川是我国重要的产茶区之一,也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它的西北部是藏族聚居区,并接连西藏和青海、甘肃、云南的藏区。四川与藏区毗邻的地理位置,使四川自然地成为藏区茶叶的主要供应基地。自唐朝与吐善... 川茶输藏与汉藏关系的发展贾大泉四川是我国重要的产茶区之一,也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它的西北部是藏族聚居区,并接连西藏和青海、甘肃、云南的藏区。四川与藏区毗邻的地理位置,使四川自然地成为藏区茶叶的主要供应基地。自唐朝与吐善王朝建立政治联系,四川绵州、邓州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茶 茶马贸易 汉藏关系 西藏地区 四川地区 茶马互市 民国时期 全面发展 南路边茶 藏族
下载PDF
从藏族民间文学看汉藏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谈士杰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2年第3期53-59,共7页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藏汉两族人民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用血肉凝结成兄弟般亲密无间的关系,它象一条洁白的哈达,把两族人民的心紧紧维系在一起。对于藏汉民族间的深情厚意,藏汉史籍均有大量记载,尤其是藏族民间文学,描绘得更为有趣,...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藏汉两族人民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用血肉凝结成兄弟般亲密无间的关系,它象一条洁白的哈达,把两族人民的心紧紧维系在一起。对于藏汉民族间的深情厚意,藏汉史籍均有大量记载,尤其是藏族民间文学,描绘得更为有趣,亲切感人。它是我们研究藏汉关系史的珍贵史料。我们了解它、研究它、宣传它、发展它,这对于巩固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无疑大有裨益,本文试图从故事、史诗、民歌、谚语诸方面就藏汉关系作一初步探讨,以教于学者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汉 藏族民歌 汉藏关系 文成公主 藏族人 民间文学 金城公主 吐蕃 谚语 民族团结
下载PDF
《万历合约》:明末川西边茶贸易与汉藏关系的阐释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江林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1-176,共6页
元明时期,汉、藏以川西大渡河为界,边茶贸易是汉藏交流的重要内容。明末清初,社会动乱,国家在川西控制减弱,汉藏各方围绕川西茶叶贸易展开博弈。《万历合约》呈现了汉藏各方,官(土司)、商、民(西番)各界基于茶叶贸易所表现的利益冲突,... 元明时期,汉、藏以川西大渡河为界,边茶贸易是汉藏交流的重要内容。明末清初,社会动乱,国家在川西控制减弱,汉藏各方围绕川西茶叶贸易展开博弈。《万历合约》呈现了汉藏各方,官(土司)、商、民(西番)各界基于茶叶贸易所表现的利益冲突,主要表现为冷沈土司通过对茶叶市场和交通渡口的控制来收取茶税,严打西番商贩企图行销私茶,将贸易市场西移,以及广大西番藏人对大量茶叶的需求。而矛盾的解决也是以"官"为主导,汉商协调,订立合约的方式来限制西番茶商。表明川西汉藏关系围绕市场而展开,以"汉"为中心的地方势力在汉藏关系中起主导作用,但河西藏人并非完全被动,地方土司也并非完全控制局面,双方处于博弈态势,这种博弈关系预示着边茶贸易市场即将西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历合约》 茶叶贸易 汉藏关系
下载PDF
《十七世纪汉藏关系史》——目录、绪言与文献
9
作者 扎赫路丁·阿赫迈德 白丽娜(译) 张云(校) 《中国边疆民族研究》 2011年第1期299-333,共35页
目录绪言第一章文献A)汉文文献B)藏文文献C)其他文献第二章地点和人物附录第三章西藏的复兴A)东西部蒙古的皈依B)西藏内战(1603—1621)C)1637—1642年D)1642年事件的意义E)达赖喇嘛的世俗活动F)汉藏关系(1578—1644)第四... 目录绪言第一章文献A)汉文文献B)藏文文献C)其他文献第二章地点和人物附录第三章西藏的复兴A)东西部蒙古的皈依B)西藏内战(1603—1621)C)1637—1642年D)1642年事件的意义E)达赖喇嘛的世俗活动F)汉藏关系(1578—1644)第四章顺治(Shun Chih)(1644—16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文文献 十七世纪 目录 绪言 关系 汉藏关系 达赖喇嘛 汉文文献
下载PDF
从姓氏、“论”姓谈汉藏关系
10
作者 芈一之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9年第3期1-5,共5页
古时姓氏分而为二 ,战国秦代以后混而为一 ,由少而多 ,纷繁多彩 ,反映了民族关系之发展演变。汉藏关系源远流长 ,从姓氏也能映照。“论”姓源于吐蕃 ,繁衍汉地。噶尔家族与汉藏关系有多方面关联 。
关键词 姓氏演变 民族关系 论姓 汉藏关系
下载PDF
文成公主与汉藏关系 被引量:8
11
作者 ■一之 《思想战线》 1980年第2期51-56,88,共7页
我们祖国是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不少人为了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友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文成公主就是其中一个。她是值得我们怀念的杰出人物。但是,过去几年在林彪、“四人帮”的淫威大棒下,我们却不能论述。今天对于文成... 我们祖国是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不少人为了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友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文成公主就是其中一个。她是值得我们怀念的杰出人物。但是,过去几年在林彪、“四人帮”的淫威大棒下,我们却不能论述。今天对于文成公主和民族友好关系史,我们应该大声呐喊。本文打算在这些方面,谈谈个人看法。“黠虏生擒未有涯,黑山营中识龙蛇。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唐代诗人陈陶《陇西行》中这几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成公主 汉藏关系 吐蕃王国 吐谷浑 唐太宗 杰出人物 长安 关系 多民族 十三年
下载PDF
浅谈大慈法王在格鲁派崛起及汉藏关系中的历史地位
12
作者 泽金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7年第9X期53-56,共4页
大慈法王释迦也失(1354—1435)出生于拉萨东郊蔡贡塘地方封建农奴主家庭,祖上为蔡巴地方的首领,家族实力雄厚。受家庭环境影响,释迦也失从小学习藏文和佛法知识,幼年出家为僧,取法名释迦也失,18岁开始到各大寺院学习佛教经论,成为一名... 大慈法王释迦也失(1354—1435)出生于拉萨东郊蔡贡塘地方封建农奴主家庭,祖上为蔡巴地方的首领,家族实力雄厚。受家庭环境影响,释迦也失从小学习藏文和佛法知识,幼年出家为僧,取法名释迦也失,18岁开始到各大寺院学习佛教经论,成为一名深谙佛理的学者。1384年,释迦也失拜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为根本上师,随侍左右学习显密经论。由于他慎思明辨,精通佛教理论,成绩斐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慈法王 宗喀巴 格鲁派 释迦也失 汉藏关系 历史地位
下载PDF
汉藏关系史的重要一页——唐蕃使臣往还述要 被引量:2
13
作者 包寿南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1期17-24,共8页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国内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统一国家的形成,是经过了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的。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各种具体条件的不同,其关系的内容和形式,又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唐朝和吐蕃时期,以使臣往还为表现形式...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国内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统一国家的形成,是经过了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的。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各种具体条件的不同,其关系的内容和形式,又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唐朝和吐蕃时期,以使臣往还为表现形式的汉藏两族团结友好关系的发展,就是这种特点的一个具体内容。它为藏族人民与祖国各族人民,首先是与汉族人民的兄弟联合和共同缔造祖国大家庭奠定了基础,在汉藏关系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解放后,随着生产关系的改变,以汉族为主体的国内各民族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新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逐步形成。但是,多年来,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和民族反动残余势力的蛊惑宣传,人们对于汉藏兄弟关系的发展过程和形成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历史必然性并不全然了解。因此,研究阐述这一历史过程的各个侧面,分析揭示通过使臣往还所表现的汉藏关系的内容特点,对于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和巩固祖国统一,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藏关系 吐蕃 使臣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汉族人 多民族 唐太宗 历史时期 纪事本末 唐蕃关系
下载PDF
李安宅的藏学研究及其汉藏关系论
14
作者 汪洪亮 张露 《中国藏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5-185,219,220,共13页
李安宅是我国较早运用现代科学意义上的人类学理论、方法进行藏学研究的先驱之一。他具有深厚的传统儒学根基,也有扎实的西方人类学社会学理论素养,具备多视角、多学科、多维度考察涉藏地区社会的优势。其藏学研究既注重田野考察,又重... 李安宅是我国较早运用现代科学意义上的人类学理论、方法进行藏学研究的先驱之一。他具有深厚的传统儒学根基,也有扎实的西方人类学社会学理论素养,具备多视角、多学科、多维度考察涉藏地区社会的优势。其藏学研究既注重田野考察,又重视历史文献;既着眼于基础研究,又放眼现实问题,最终落脚点在于沟通汉藏,对国家建设、民族关系做出理性思考。李安宅的藏学研究源于西北之行,集中在拉卜楞寺调查,延及汉藏关系及中华民族整体性论述。他明确指出,藏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涉藏地区与内地应互助共进。他超越学界对其定性的“功能学派”的研究范式,从汉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角度,对中华民族整体性问题提供了有力证据。将汉藏关系史放入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叙述中,着力调和“多元”与“一体”的关系,是李安宅对中华民族理论的有益贡献。他在承认中华民族内部差异性的基础上,强调“真正统一”原则下的“区域分工”,志在巩固国家认同。这是李安宅建构在整体里包容多元,以多元充实整体的文化模式的学术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安宅 藏学研究 汉藏关系 中华民族 多元一体
原文传递
北宋时期汉藏民族关系研究
15
作者 骆佳旺 《黑龙江史志》 2023年第1期74-76,共3页
五代以后,中原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在汴京称王,建立北宋后,实行“先南后北”的战略,为了配合这一策略,北宋前期对吐蕃等西北少数民族普遍采取了和平、稳定的政策。在此背景之下,本文对北唃啰宋甘肃河西地区藏族凉... 五代以后,中原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在汴京称王,建立北宋后,实行“先南后北”的战略,为了配合这一策略,北宋前期对吐蕃等西北少数民族普遍采取了和平、稳定的政策。在此背景之下,本文对北唃啰宋甘肃河西地区藏族凉州六谷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包括立国于青唐城(今西宁)的厮政权是如何与北宋王朝进行往来,并且为汉藏民族关系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唃:北宋时期 凉州六谷部 厮啰 汉藏关系
下载PDF
清代康定锅庄:一种讨论汉藏关系的历史路径 被引量:18
16
作者 郑少雄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23,5,共12页
清代康定边茶贸易,及其衍生出的锅庄,使得康定在如下三个面向符合波兰尼的"贸易港"概念特征:第一,边茶贸易是晚期帝国管理和保护下的汉藏共同体之间的外部贸易;第二,中央王朝实施的土司制度奠定了康定的"准中立性"... 清代康定边茶贸易,及其衍生出的锅庄,使得康定在如下三个面向符合波兰尼的"贸易港"概念特征:第一,边茶贸易是晚期帝国管理和保护下的汉藏共同体之间的外部贸易;第二,中央王朝实施的土司制度奠定了康定的"准中立性"特征;第三,锅庄贸易延续并强化了共同体间的接触禁忌。基于传统中国之历史格局,康定在如下意义上又具备超越性:首先是康定实质上也兼具帝国内部贸易的意涵,并且表征了帝国的道德秩序;其次,接触禁忌试图保护的是汉藏双方的内部整合性;最后,土司及其锅庄贵族共同构成的系统,其中立性之维持,端赖于从政治、经济、亲属制度等诸方面建构与汉藏双方的关系,从而使土司地区成为汉藏缓冲地带,也使汉藏之间成为一道不可分割的连续光谱。考察清代康定锅庄贸易,可以为处理当代汉藏关系提供历史的洞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庄 汉藏关系 贸易港 经济人类学
原文传递
汉藏文化关系新事例试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林冠群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36,共8页
西方学者认为西藏文化主要受到中亚、波斯、印度地区的影响,鲜少提及与中原汉文化的关系。然而,根据现存汉藏史料文献记载,明显地展现出双方文化交流的频繁,吐蕃对大唐文化的主动学习与吸收,提升了双方文化内涵丰富的多元性样貌。吐蕃... 西方学者认为西藏文化主要受到中亚、波斯、印度地区的影响,鲜少提及与中原汉文化的关系。然而,根据现存汉藏史料文献记载,明显地展现出双方文化交流的频繁,吐蕃对大唐文化的主动学习与吸收,提升了双方文化内涵丰富的多元性样貌。吐蕃运用汉籍与政治典章制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吐蕃王室祖源神话的表现与内涵:王室祖源为天神,王室为天神之子下凡,统治人世,此与中原典籍所载的"天命论"颇多神似。亦即上天遣其后代,代替上天,依照天命,统治王臣与王土,双方仅在细节上有所差异。(二)汉籍词汇中使用的比较:"黔首"即平民百姓的指称,汉藏双方皆同,古藏文以"mgo nag"字面词意亦为"黑头"。此外,对"三分天下有其二"(统治区)的表达方式,也是趋向一致的。(三)官制方面:王权与相权的划分,吐蕃政制与内地秦汉以来皇室与政府分开的原则理念完全相同。除传统法制向李唐学习,官员兼有虚衔方面,唐蕃双方亦颇有神似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藏关系 吐蕃 文化交流 唐代官制 历史语言学
下载PDF
从民族认同和民族偏见视角解读民族关系——西藏城镇居民汉藏关系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苏发祥 包美丽 乔小河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4-76,共13页
在民族学研究过程中,民族认同和民族偏见是衡量民族关系的两个重要指标。属于一个民族的民众通常会表现出对本民族的认同和对他民族的偏见,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民族认同是引起民族偏见的一个主要原因,民族偏见的产生又会增强民... 在民族学研究过程中,民族认同和民族偏见是衡量民族关系的两个重要指标。属于一个民族的民众通常会表现出对本民族的认同和对他民族的偏见,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民族认同是引起民族偏见的一个主要原因,民族偏见的产生又会增强民族认同感。民族之间的相互交往、存在的差异性既是民族偏见产生的前提条件,也是民族认同存在的根本。文章尝试从民族认同和民族偏见的角度,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中设置的相应问题和指标,分析和评估西藏城镇居民的汉藏民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认同 民族偏见 西藏地区 城市居民 汉藏关系
原文传递
百年来汉藏关系史研究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启龙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3,249,共23页
汉藏关系或藏汉关系,于唐代而言亦称唐蕃关系,这与之后内地与西藏地方关系或者说藏区与中原各民族关系是一脉相承的。因此,这里所谓汉藏关系或藏汉关系并不是狭义的汉族与藏族的关系,而是广义的表达,指以藏族为主体的藏文化民族与以汉... 汉藏关系或藏汉关系,于唐代而言亦称唐蕃关系,这与之后内地与西藏地方关系或者说藏区与中原各民族关系是一脉相承的。因此,这里所谓汉藏关系或藏汉关系并不是狭义的汉族与藏族的关系,而是广义的表达,指以藏族为主体的藏文化民族与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原多元文化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其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诸方面的关系史。在藏学领域甚至在中国史研究领域,汉藏关系史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边疆史地研究永久不衰的话题。文章在阅读相关文献材料的基础上,对1911-2010年百年来的汉藏关系史研究主要成果作一系统介绍和总结。谨供学界同行参考,不揣冒昧之处还望学界同行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11-2010 汉藏关系(藏汉关系) 历史研究 研究评述
原文传递
康定如何表征汉藏关系——文化认同在城市景观中的实践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少雄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0-56,共7页
本文从"景观的建构"和"景观的生产"两个面向来考察中华晚期帝国以来康定从贸易港、土司城到近代城市的功能转变,反映地方社会对汉藏族群相处模式的认知。发现族群间和谐相处所依赖的模式是:社会成员存在文化认同上... 本文从"景观的建构"和"景观的生产"两个面向来考察中华晚期帝国以来康定从贸易港、土司城到近代城市的功能转变,反映地方社会对汉藏族群相处模式的认知。发现族群间和谐相处所依赖的模式是:社会成员存在文化认同上的辩证区分并相互推动对方发展,同时通过权威中心族群认同边界的模糊状态,来获得文化认同混杂性和超越性。这一研究对构建"民族互嵌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增进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的深入理解,可以提供来自人类学的知识洞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认同 景观 边疆城镇 康定 汉藏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