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一v一v”格式英译探讨
1
作者 朱琦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2年第6期13-16,共4页
本文探讨了汉语"一v一v"格式所涉及的不同内在结构及语义特征并提出了译时可相应采取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 汉语“-v—v”格式 内在结构 语义特征 汉译英
下载PDF
现代汉语“V进NP里”格式 被引量:1
2
作者 黄育红 《湖南社会科学》 2004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现代汉语的“V进NP里”格式是一种空间概念结构。本文运用形式和意义、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结构构成上的特点做具体、详细的分析 ,探讨“V进NP里”格式的四个构件“进”、“里”和“V”、“NP”的性质、特点。
关键词 现代汉语 v进NP里”格式 语法 动词
下载PDF
“V给”格式中“给”的词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永华 《天中学刊》 2003年第F12期113-114,共2页
现代汉语语法学界对“V给”格式中“给”的词性的界定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至今仍智仁各见,难以统一。把“给”作为助词视之,理由显得更加充足一些。
关键词 v”格式 词性 助词 汉语 语法
下载PDF
“V在+L”格式的表义和表达功能 被引量:2
4
作者 邵洪亮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62-69,共8页
本文考察了“V在 +L”格式的表义和表达功能。认为当V表动作时 ,此格式的表义功能可概括为 :1.表示动作参与者通过动作抵达于某处所 ;2 .表示动作参与者动态呈现于某处所。当V表状态时 ,此格式的表义功能可概括为 :1.表示人或事物静态... 本文考察了“V在 +L”格式的表义和表达功能。认为当V表动作时 ,此格式的表义功能可概括为 :1.表示动作参与者通过动作抵达于某处所 ;2 .表示动作参与者动态呈现于某处所。当V表状态时 ,此格式的表义功能可概括为 :1.表示人或事物静态呈现于某处所 ;2 .表示人或事物状态变化发生于某处所。而每一类内部的种种语义上的细微差别都跟动词的小类有关。本文还简单比较了“V在 +L”与“V到 +L”两种格式在表义上的差别。文章将“V在 +L”格式的表达(语用 )功能从宏观上概括为 :对象的有定性 ;处所的焦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在+L"格式 表义功能 表达功能 语用功能 现代汉语
下载PDF
“VV”“V一下”“V一会儿”格式与动词的选用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允玉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85-90,共6页
  “VV”、“V一下”、“V一会儿”是动词的广义形态变化,文章主要讨论它们与动词的选用关系:(1)除少数心理动词外,只有动作动词能出现在三种格式中;(2)在动作动词中,只有持续动词能出现在三种格式中;(3)在持续动词中,一般持续动词和...   “VV”、“V一下”、“V一会儿”是动词的广义形态变化,文章主要讨论它们与动词的选用关系:(1)除少数心理动词外,只有动作动词能出现在三种格式中;(2)在动作动词中,只有持续动词能出现在三种格式中;(3)在持续动词中,一般持续动词和短持续动词可以出现在三种格式中,长持续动词具有积极意义的才能进入三种格式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式 动作动词 心理动词 持续动词 汉语 语法 动态动词 "vv" "v一下" "v一会作"
下载PDF
魏晋六朝时期“V1+О+V2”格式语法属性浅析
6
作者 徐秀云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8年第4期34-35,共2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绝大多数“V1+O+V2”格式还是不能看作动结式,至少不能是是典型的动结式;此期也出现了少数可视为动结式的“V1+O+V2”结构,主要是考虑到这类用例中,后项动词直接且只与前项动词发生关系,而与施事主语没有“支配... 魏晋南北朝时期绝大多数“V1+O+V2”格式还是不能看作动结式,至少不能是是典型的动结式;此期也出现了少数可视为动结式的“V1+O+V2”结构,主要是考虑到这类用例中,后项动词直接且只与前项动词发生关系,而与施事主语没有“支配——被支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语法史 动结式 v1+O+v2”格式
下载PDF
“被+V”结构现象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贺敬华 姚海平 颜力涛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76-80,共5页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出现了许多"被+V"的流行语,这种新结构并不是人们杜撰出来的,而是有它的语法和语义根源。通过比对"被"的原义和"被+V"新型组合的意义生成过程,论述"被+V"新组合的来源与其发...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出现了许多"被+V"的流行语,这种新结构并不是人们杜撰出来的,而是有它的语法和语义根源。通过比对"被"的原义和"被+V"新型组合的意义生成过程,论述"被+V"新组合的来源与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研究 “被+v”格式 网络语言 格式
下载PDF
“V+T+(的)+N”的分析
8
作者 甘智林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37-39,共3页
动词的数量特征、名词的时间性是决定“V +T + (的 ) +N”格式中“T”的语义指向的关键因素 ,文章根据“T”的语义指向将该格式分析为A :“V +←T + (的 ) +N”及B :“V +T→ + (的 ) +N”两种类型 。
关键词 v+T+(的)+N”格式 语义指向 宾语 句法 动词 汉语
下载PDF
“V1-V2”的结构试析
9
作者 王旭东 《洛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9年第3期54-57,共4页
关键词 现代汉语 语法 短语 "v1-v2" 结构分析
全文增补中
“V双N1的N2”格式转化为粘合式偏正结构的制约因素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云 李晋霞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27,共7页
本文讨论“设计服装的水准”之类的结构能否转换成“服装设计水准”的问题。研究发现,这种转换除了受结构因素和音节因素制约外,该结构中动词的动性和名词的生命度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动词的动性弱一些,名词的生命度低一些,转换就... 本文讨论“设计服装的水准”之类的结构能否转换成“服装设计水准”的问题。研究发现,这种转换除了受结构因素和音节因素制约外,该结构中动词的动性和名词的生命度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动词的动性弱一些,名词的生命度低一些,转换就相对容易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双N1的N2" 格式 转化 粘合式偏正结构 制约因素 结构转换 动性 生命度 现代汉语
原文传递
“一下”与礼貌原则 被引量:7
11
作者 单宝顺 肖玲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52-55,72,共5页
从"礼貌原则"对句子的表达要求出发,依托一定规模的语料库,以"V一下"格式为例证,考察"小量义"格式的语用功能,认为现代汉语中"礼貌原则"的表达和"小量义"格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对50... 从"礼貌原则"对句子的表达要求出发,依托一定规模的语料库,以"V一下"格式为例证,考察"小量义"格式的语用功能,认为现代汉语中"礼貌原则"的表达和"小量义"格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对500个例句进行穷尽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例句和数据,验证了本文的观点,即现代汉语中"小量义"格式一个重要语用功能是表现"礼貌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 礼貌原则 v一下 “小量义”格式
下载PDF
论格式义对“V_双+N_双”定中结构的制约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晋霞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6-164,共9页
本文考察格式义对"V_双+N_双"定中结构构成的制约。指出"动作分类标准+事物"是这类定中结构组成的基本要求,这种要求体现在动词的选择上,表现为语义客观、实在的基本范畴的双音节动词比较容易进入"V_双+N_双&q... 本文考察格式义对"V_双+N_双"定中结构构成的制约。指出"动作分类标准+事物"是这类定中结构组成的基本要求,这种要求体现在动词的选择上,表现为语义客观、实在的基本范畴的双音节动词比较容易进入"V_双+N_双"定中结构;而这类定中结构中的核心名词则倾向选用语义较为抽象的双音节名词。这种"具体概念+抽象概念"的组配模式是认知规律在语言结构层面的外在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式 v双十N双”定中结构 “动作分类标准+事物” 动词 语义 汉语 语法 双音节名词 “具体概念+抽象概念” 组配模式 认知 语言结构
原文传递
汉语复合态生成的句法-语义层级问题 被引量:1
13
作者 邵洪亮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3-171,255,共10页
杨国文(2001)曾对汉语复合态在有限受控条件下的递归生成过程进行了系统描述。我们在杨文的基础上对汉语复合态生成的句法-语义层级问题提出一些补充意见:一是复合态的生成不都是递归的结果,“长持续”与“实现”的双态复合形式实际上... 杨国文(2001)曾对汉语复合态在有限受控条件下的递归生成过程进行了系统描述。我们在杨文的基础上对汉语复合态生成的句法-语义层级问题提出一些补充意见:一是复合态的生成不都是递归的结果,“长持续”与“实现”的双态复合形式实际上是整合的结果;二是“完全态”中的“实现”或“近经历”与“将行态”的复合是不可逆的,“完全态”始终处于最外层;三是“V+了+复合趋向补语”格式在共同语里相对于“V+复合趋向补语+了”并没有明显独特的语义功能,二者复合态的生成过程是一致的,都是“实现态”处于最外层,但二者在表达功能和句法分布上存在差别;四是动态助词一般无法包蕴另一种态标记,而表达与之相同态意义的副词却可以包蕴另一种态标记,从而构成一个复合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态制 复合态 递归 整合 v+了+复合趋向补语”格式
原文传递
魏晋六朝完成貌句式语法属性研究述评
14
作者 吴茂刚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36-39,共4页
不能简单地依据语义来判断魏晋六朝时期的两种完成貌句法格式的语法属性;文章倾向于将"V1+О+V"格式及大部分"V1+V完"格式看作主谓结构;同时认为"V+已"此期应该可以视为动结式。
关键词 汉语语法史 "v1+О+v"格式 "v1+v"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