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汉语言专业学生汉语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娟 张春梅 《昌吉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44-46,共3页
本文在新疆八所高校针对汉语言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进行了问卷调查,将问卷的数据采用SPSS 13.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处理,分析探讨了目前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汉语言专业学生汉语交际能力的现状。
关键词 少数民族学生 汉语交际能力 现状调查
下载PDF
试论新疆高校汉语口语教学与少数民族学生汉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娟 张春梅 《昌吉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51-55,共5页
本文通过对新疆八所高校少数民族汉语言专业学生汉语交际能力现状调查的数据分析,了解目前我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口语课程学习现状及汉语口语教学现状,发现影响学生汉语交际能力提高的因素,并试图在口语教学中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少数民族学生 汉语交际能力 口语教学
下载PDF
在滇泰国学生汉语交际能力层次划分及训练标准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刚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4年第5期114-117,151,共5页
就云南主要高校泰国留学生的汉语交际情况展开调查访谈,在此基础上从语篇组织能力、得体表达能力和文化适应能力3个方面将泰国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划分为5个层次并制订相应训练标准,初步建立适合云南高校实际、具有云南本地特色的泰国留... 就云南主要高校泰国留学生的汉语交际情况展开调查访谈,在此基础上从语篇组织能力、得体表达能力和文化适应能力3个方面将泰国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划分为5个层次并制订相应训练标准,初步建立适合云南高校实际、具有云南本地特色的泰国留学生汉语交际技能训练体系,为云南高校对泰汉语教学注入新的内容和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交际能力 训练标准 泰国留学生 云南高校
下载PDF
构建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从HSK到MHK教学模式转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华梅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第2期35-37,42,共4页
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汉语教学模式已完全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不能满足少数民族学生运用汉语进行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的需要,以交际法为主要手段,通过问答式互动法、情景式互动法、"文本重建"互动法、联想猜测... 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汉语教学模式已完全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不能满足少数民族学生运用汉语进行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的需要,以交际法为主要手段,通过问答式互动法、情景式互动法、"文本重建"互动法、联想猜测互动法、趣味活动互动法组织汉语课堂教学,构建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汉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交际能力 交际教学法 互动式教学模式
下载PDF
母语文化对新疆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交际能力发展的影响
5
作者 柴青清 郭珊珊 《文教资料》 2018年第25期37-38,34,共3页
本文探讨新疆少数民族预科生母语文化对其汉语交际能力发展的影响,主要从母语文化对情感态度、汉语语言能力、汉语文化语用能力三方面的影响进行阐述,以期找出制约新疆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交际能力发展的因素,对症下药,探寻促进少数民族... 本文探讨新疆少数民族预科生母语文化对其汉语交际能力发展的影响,主要从母语文化对情感态度、汉语语言能力、汉语文化语用能力三方面的影响进行阐述,以期找出制约新疆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交际能力发展的因素,对症下药,探寻促进少数民族汉语预科教育的良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语文化 汉语交际能力 新疆少数民族预科生
下载PDF
短期内提高零起点留学生汉语交际能力问题探索——以泉州留学生学汉语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林继红 《文教资料》 2013年第30期149-152,共4页
目前,学界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面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与透彻,成果很多。但我们发现,有些理论和经验难以在具体教学中奏效。在实际教学中,还需要考虑汉语教学对象对汉语学习要求的特殊性。例如,泉州的留学生大多需要日常交际汉语用... 目前,学界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面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与透彻,成果很多。但我们发现,有些理论和经验难以在具体教学中奏效。在实际教学中,还需要考虑汉语教学对象对汉语学习要求的特殊性。例如,泉州的留学生大多需要日常交际汉语用于经商和基本生活。因此,针对这些留学生,汉语教师在教学中就要跳出全面系统教学汉语的层面,以培养留学生听说能力为教学重点,强化日常交际用语的学习,并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方式多样化、实践训练场景化,使学生学得实在,学得快乐,学以致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生 短期内 零起点 汉语交际能力
下载PDF
学习动机对留学生汉语交际能力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艳芳 《未来与发展》 2018年第6期99-102,共4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汉语学习热持续升温,来华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群体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同时又受到学习者学习环境、自身成长背景、认识结构、汉语教学方法等多方...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汉语学习热持续升温,来华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群体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同时又受到学习者学习环境、自身成长背景、认识结构、汉语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留学生学习动机对其汉语交际能力也会从不同程度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留学生学习动机及学习动机对留学生汉语交际能力的影响,进而探讨激发和培养留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动机 留学生 汉语交际能力 影响
下载PDF
在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汉语交际能力方面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8
作者 杜华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3期151-151,共1页
本文指出了在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汉语交际能力方面存在的误区,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 汉语交际能力 少数民族学生 培养
下载PDF
培养民族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初探
9
作者 阿衣古丽·阿布都热合曼 《神州》 2011年第07S期116-116,共1页
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汉语教学的能力是在使用当中培养的。这种能力是否培养起来了,只能在使用当中得到检查。培养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是汉语教学的中心工作,也是汉语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和认真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 汉语交际能力 民族学生 培养 汉语教学 中心工作 汉语教师
下载PDF
少数民族预科生对汉语交际能力提升的态度与需求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珊珊 张海燕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18年第3期48-51,78,共5页
文章以650名少数民族预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少数民族预科生对汉语交际能力提升的认知态度,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旨在更加科学地确定课程教学的目标及其内容,实现汉语交际合法性、可行性、得体性的目标,提升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少数民族预科生 汉语交际能力 需求分析
下载PDF
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的结构模式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敬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109-113,共5页
本文通过对能力、语言能力、第二语言(外语)能力和国际汉语语言能力几个概念的层层解剖,逐步勾画出来一个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的结构模式图。这一模型的基本思路是: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由汉语语言知识、汉语言语技能、汉语文化语用能... 本文通过对能力、语言能力、第二语言(外语)能力和国际汉语语言能力几个概念的层层解剖,逐步勾画出来一个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的结构模式图。这一模型的基本思路是: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由汉语语言知识、汉语言语技能、汉语文化语用能力和汉语语用策略能力等四个主要成分有机结构而成;对这种能力的培养必须经过两个阶段或者层次,即:汉语基本语言能力的获得和汉语综合交际能力的养成。对于前面两个能力成分和汉语基本语言能力的理论探讨与教学实践,我们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后面的两大能力成分和汉语综合语言交际能力,却还没有多少深入细致的理论研究,教学实践方面的有效探索也不多见。这一现状,无疑为国际汉语教育教学从业者来带来一种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研究实践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 汉语基本语言能力 汉语综合交际能力
下载PDF
日本“汉语交际能力考试”介绍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燕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9-109,共1页
日本'中国语能力检定'(汉语交际能力考试)(Test CommunicativeChinese,TECC),是针对日本学习者的汉语实际交际能力而设计的考试。它由日本中国语协会开发,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教育处援助,日本公司主办。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交际能力考试 日本 试题类型
原文传递
蒙古族大学生汉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与重构——以汉语词汇系统为媒介的汉语文化知识教学 被引量:3
13
作者 范颖睿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57-160,共4页
在蒙古族大学生汉语第二语言教学中进行第二文化教学是十分必要的。隐含于第二语言系统中的民族文化因素往往体现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第二语言学习者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就不能正确、深刻理解所学的语言,也不能恰当使用这种语言... 在蒙古族大学生汉语第二语言教学中进行第二文化教学是十分必要的。隐含于第二语言系统中的民族文化因素往往体现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第二语言学习者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就不能正确、深刻理解所学的语言,也不能恰当使用这种语言进行表达。因此,汉语教学应该利用词汇系统这一简洁有效的途径进行汉语文化知识教学,以期更好地提高蒙古族大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大学生 汉语口语交际能力 汉语词汇 文化
下载PDF
汉语口头交际能力的快速培养——谈外企人士对汉语教学的要求及我们的措施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金华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24-28,31,共6页
为满足外企人员在短期内掌握汉语基本口语的要求,作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以语言学理论为依据,以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为主导,采取了一系列教学措施,诸如对话能力和连贯表达能力同步训练,文化能力与语言能力的训练合二而一,“同质异构”和“... 为满足外企人员在短期内掌握汉语基本口语的要求,作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以语言学理论为依据,以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为主导,采取了一系列教学措施,诸如对话能力和连贯表达能力同步训练,文化能力与语言能力的训练合二而一,“同质异构”和“同构异质”的识别和应用,以“油点扩散”加“多维扩展”的方式进行操练,在坚持以规范为主流的同时,交代雅俗庄谐的区别,等等。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口头交际能力 文化训练 能力培养 外资企业工作人员 对话能力 连贯能力 语言训练 对外汉语训练项目 对外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短训班教学 教材
下载PDF
蒙古族大学生汉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与重构
15
作者 范颖睿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11-114,共4页
蒙古族大学生汉语口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主要表现为语用语言失误,即不能很好地理解言外之意而造成的语用失误。现代汉语特殊句式、词语超常搭配和特殊句法组合形式都是包含丰富隐含义的语言表达形式。利用这几种语言现象在汉语教学中进... 蒙古族大学生汉语口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主要表现为语用语言失误,即不能很好地理解言外之意而造成的语用失误。现代汉语特殊句式、词语超常搭配和特殊句法组合形式都是包含丰富隐含义的语言表达形式。利用这几种语言现象在汉语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是汉语语用教学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大学生 汉语口语交际能力 现代汉语特殊句式 词语超常搭配
下载PDF
初中生汉语口语交际能力测评量表及阐述
16
作者 范练娥 任畅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 2011年第11期34-36,共3页
初中汉语口语交际测评量表分年级设置,改变了三个年级共用一张表的现状;分听、说、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三个维度测评,既关注了学生的心理品质、语言品质,也关注了学生的仪表态度与思维品质。量表符合口语交际教学的梯度,各年级的测评均... 初中汉语口语交际测评量表分年级设置,改变了三个年级共用一张表的现状;分听、说、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三个维度测评,既关注了学生的心理品质、语言品质,也关注了学生的仪表态度与思维品质。量表符合口语交际教学的梯度,各年级的测评均有侧重点。对量表的使用,文中有具体建议,在兼顾普适性时给个性调整留有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 汉语口语交际能力 测评量表 阐述 操作
下载PDF
内地西藏初中班汉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改进策略
17
作者 陈永珍 《价值工程》 2010年第12期199-199,共1页
内地西藏初中班学生在汉语口语交际能力上比较薄弱,针对这样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改进策略。
关键词 内地西藏初中班 汉语口语交际能力 改进策略
下载PDF
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18
作者 王艳 《新课程研究(下旬)》 2012年第4期68-69,共2页
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语言,它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的目的不仅是对语言技能进行掌握,还要熟练运用这种技能进行交际。所以,在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但要注重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语言,它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的目的不仅是对语言技能进行掌握,还要熟练运用这种技能进行交际。所以,在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但要注重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文章主要分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下载PDF
小学汉语口语交际培养途径
19
作者 杨忠旦真 《教育界(教师培训)》 2014年第4期120-121,共2页
课堂教学中注重听、读、写的训练,并适时渗透到口语交际教学中,奠定扎实的口语交际基础。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牧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必要的汉语学习和交际环境。生活是口语训练的广阔天地.
关键词 教师怎样培养 少数民族地区 学生 汉语口语交际能力
下载PDF
汉语国际教育的根本目标与核心理念——基于“情感地缘政治”和“国际理解教育”的重新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范铸 刘毓民 胡玉华 《教育科学文摘》 2014年第3期59-61,共3页
在汉语国际教育界,对于汉语国际教育的目标,最典型的认识就是“能力的获得”,有人强调“语言能力获得”,也有人强调“交际能力获得”。不过,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汉语国际教育的目标并不限于“培养外国人的汉语交际能... 在汉语国际教育界,对于汉语国际教育的目标,最典型的认识就是“能力的获得”,有人强调“语言能力获得”,也有人强调“交际能力获得”。不过,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汉语国际教育的目标并不限于“培养外国人的汉语交际能力”,而是还要“传播中国文化”,尤其是在孔子学院的设立宗旨中,对此表达得最为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交际能力 国际理解教育 国际教育 地缘政治 情感 心理 语言能力 中国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