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学术语篇与通用语篇同位连接成分的使用差异 被引量:1
1
作者 唐文菊 汲传波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9-78,共10页
话语表述是学术传播交流的基础,对学术汉语的相关研究有助于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同位连接成分在汉语学术语篇中的使用频率远高于通用语篇,约为通用语篇的三倍。同位连接成分包括换言与举例两大类,换言在学术语篇中主要用来详... 话语表述是学术传播交流的基础,对学术汉语的相关研究有助于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同位连接成分在汉语学术语篇中的使用频率远高于通用语篇,约为通用语篇的三倍。同位连接成分包括换言与举例两大类,换言在学术语篇中主要用来详述、推论、解说,而在通用语篇中主要用来表确认、解说;举例在学术语篇和通用语篇中差异不大,主要差异体现在词频与词汇选择上。软学科中换言连接成分使用频率高于硬学科,而举例连接成分在硬学科中的使用频率又高于软学科。这与不同学科的知识结构、研究规约有密切关系。总结学术语篇的话语表述规律,是学术话语体系建构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体 汉语学术语篇 汉语通用语 同位连接成分
下载PDF
汉语学术语篇模糊限制语的使用特征初探
2
作者 熊珈玄 《汉字文化》 2023年第22期10-13,共4页
模糊限制语指限制模糊词语的模糊程度或使精确词语变模糊的词语。在学术语篇中,模糊限制语不仅能展现出作者对现有研究中不同观点的尊重,而且有助于读者接受命题观点。本文基于自建的汉语学术期刊语料库和Torch 2019通用语篇语料库,采... 模糊限制语指限制模糊词语的模糊程度或使精确词语变模糊的词语。在学术语篇中,模糊限制语不仅能展现出作者对现有研究中不同观点的尊重,而且有助于读者接受命题观点。本文基于自建的汉语学术期刊语料库和Torch 2019通用语篇语料库,采用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察学术语篇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情况。研究发现模糊限制语在通用语篇中使用频率远高于学术语篇。在学术语篇中,变动型模糊限制语使用频率高于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其中范围变动语使用频率最高,频率变动语最低。本文进一步从学科和研究范式双重对比视角,考察模糊限制语使用情况,研究发现软学科的使用频率约为硬学科的两倍,范围变动语、频率变动语、直接缓和语、间接缓和语的使用存在明显的跨学科差异。而基于不同研究范式的考察发现理论研究使用的模糊限制语多于实证研究,除程度变动语外,其余模糊限制语均存在显著的跨范式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与不同学科和研究范式的知识结构和研究规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学术语篇 模糊限制语 科研究范式
原文传递
汉语学术语篇的多声系统探究 被引量:6
3
作者 于晖 张少杰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9-59,共11页
学术语篇建构的过程伴随着作者与不同声音的对话。作者运用多声资源调节本人、其他研究者和读者各种声音之间的交流空间,保证学术语篇科学严谨性的同时增加其对话性。本文基于White(2003)、Martin&Rose(2007)对多声的阐述,探索学术... 学术语篇建构的过程伴随着作者与不同声音的对话。作者运用多声资源调节本人、其他研究者和读者各种声音之间的交流空间,保证学术语篇科学严谨性的同时增加其对话性。本文基于White(2003)、Martin&Rose(2007)对多声的阐述,探索学术语篇中多声资源的实现方式,细化多声系统的资源类型,构建汉语学术语篇的多声分析框架。研究发现,汉语学术语篇中主要有显性多声和隐性多声两种资源。外部声音的嵌入方式、引用方式、被引者位置,以及否定、情态和让步资源的使用共同构成学术语篇的多声对话。本研究希望能为汉语学术语篇的写作和教学提供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声 汉语学术语篇 显性多声 隐性多声
原文传递
实证类汉语学术期刊论文中的自我指称与作者身份构建
4
作者 王亚敏 宫雪 安卓玛 《语料库语言学》 2023年第1期72-86,162,共16页
本研究基于自建语料库,采用对应分析和多重对应分析方法,考察实证类汉语学术期刊论文中的自我指称形式与作者身份建构、论文语类、搭配动词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自我指称形式,多采用“我们”“本研究”和“本文”,其中抽象主体“本文... 本研究基于自建语料库,采用对应分析和多重对应分析方法,考察实证类汉语学术期刊论文中的自我指称形式与作者身份建构、论文语类、搭配动词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自我指称形式,多采用“我们”“本研究”和“本文”,其中抽象主体“本文”和“本研究”功能分工较为明确,前者主要与研究动词、意愿动词、认知动词和言语动词搭配,在摘要、方法语类中,承担“研究过程叙述者”“引导者”“语篇构建者”三种低风险身份;后者则倾向与结果动词共现,出现在讨论、结论语类中,构建“观点持有者”和“新知识创建者”两种高风险身份。相比之下,第一人称复数“我们”具有多功能性,在论文不同语类中搭配不同的动词,其所构建的作者身份涵盖以上五种及独有功能“群体代表”。本研究对汉语学术语篇中自我指称的使用特征进行了细致描写,研究结果可为学术汉语写作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学术语篇 自我指称 作者身份 语类 搭配动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