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特性:80后诗歌声音书写及阐释路径的省视 被引量:1
1
作者 周俊锋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118-124,共7页
当代诗歌特别是80后诗歌写作中,诗人的手艺与诗意的变形极大地彰显当代诗学技艺的繁复,以及现代新诗诞生以来语言自身的焦虑与历史意识的孱弱。确证、否定或是某种悬置等80后诗歌写作的声音景观传递出同时代人在处理当代历史或文化经验... 当代诗歌特别是80后诗歌写作中,诗人的手艺与诗意的变形极大地彰显当代诗学技艺的繁复,以及现代新诗诞生以来语言自身的焦虑与历史意识的孱弱。确证、否定或是某种悬置等80后诗歌写作的声音景观传递出同时代人在处理当代历史或文化经验时的努力,而那些既已形成的有关当代诗歌确定性的知识、规则、谱系,无形中使诗歌写作聚焦问题以及展开自我辨识的能力变得愈加浮泛而犹疑。无论是拥抱底层与日常生活,抑或是精神向度的自我觉识,80后诗歌写作需要更进一步解放自身并且充满韧性,从诗歌语言的悖谬、双声、裂隙中走上前来,切实获具一种与传统和当下、与语言和个体真正展开精神对话和思想辨识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后诗歌 声音书写 语言潜能 汉语特性
下载PDF
汉语的特性是现代传统诗词延续发展的根本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咏梅 郑家治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0-62,共3页
20世纪传统诗词产生于现代社会,创作与接受主体都具有现代性,其文本内蕴与审美的现代性则不容怀疑。其载体汉语是在古代汉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保持了文言单音词、双音词占绝对多数,词语与句式结构具有多义性、可塑性、模糊性及凝练... 20世纪传统诗词产生于现代社会,创作与接受主体都具有现代性,其文本内蕴与审美的现代性则不容怀疑。其载体汉语是在古代汉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保持了文言单音词、双音词占绝对多数,词语与句式结构具有多义性、可塑性、模糊性及凝练性等特性。这些语言特性是传统诗词的体式特点如对偶、平仄、齐言化等产生延续发展的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特性 传统诗词 延续发展
下载PDF
汉语的特性与文法学的走向
3
作者 白兆麟 《皖西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79-82,共4页
汉语这个极具民族特征的语言符号,在形式上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质,即扩展性、简易性、均衡性。而汉语文法学的走向问题关系着汉语文法学今后的教学和研究,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4个方面,即关于词类转化问题、关... 汉语这个极具民族特征的语言符号,在形式上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质,即扩展性、简易性、均衡性。而汉语文法学的走向问题关系着汉语文法学今后的教学和研究,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4个方面,即关于词类转化问题、关于复句研究问题、关于段落篇章分析问题、关于旧诗词解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特性 汉语文法学 文法学走向
下载PDF
汉语语音特性对包交换通信中包化长度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罗元 陈志恬 《佛山大学学报》 1995年第4期59-63,共5页
利用汉语语音的统计指数,从语音丢失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在语音数字综合业务网中,语音信号包化长度的变化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给出了包化长度所满足的数学表达式和实际计算值.
关键词 包交换通信 包化长度 汉语语音特性 数字网
下载PDF
浅谈汉语影响汉民族表达方式的几点因素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芳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64-67,共4页
汉语的特性主要表现在汉语的三要素上 ,它们影响着汉民族表情达意的方式。我们民族含蓄委婉、幽默风趣、灵活多变的传情方式也都因有汉语的支持而畅通无阻。汉语以自己独特的个性造就了我们民族的形象。
关键词 汉语特性 表达方式 影响
下载PDF
早期来华天主教传教士对汉语语法的研究
6
作者 董方峰 《语言文化研究辑刊》 2014年第1期64-73,共10页
早期来华天主教传教士是西方最早的汉语语法研究者,卫匡国、瓦罗、冯若瑟等人的语法作品是天主教传教士汉语语法研究的代表作。这些作品一方面模仿借鉴拉丁语法的框架,另一方面又力图接近汉语本身的特性,体现了天主教传教士语言学家... 早期来华天主教传教士是西方最早的汉语语法研究者,卫匡国、瓦罗、冯若瑟等人的语法作品是天主教传教士汉语语法研究的代表作。这些作品一方面模仿借鉴拉丁语法的框架,另一方面又力图接近汉语本身的特性,体现了天主教传教士语言学家在汉语研究过程中的思想变化历程。这些作品促进了当时西方世界对汉语的认知,推动了西方语言思想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构成汉语语法史的重要史料,对现代汉语研究不无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语法 天主教传教士 “拉丁眼镜” 汉语特性
下载PDF
海外格语法在汉语上应用的评述 被引量:2
7
作者 方文惠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70-75,78,共7页
一、前言为什么近年来许多海外的华人学者对格语法理论在汉语上应用的研究很感兴趣?回答这这个问题,要把格语法是什么以及汉语语法研究的目前情况略加说明。他们研究的成果如何?本文试图在评述他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一点经验教训。
关键词 格语法 语法理论 汉语特性 汉语语法研究 汉语动词 经验教训 深层结构 语义结构 研究成果 表现形式
下载PDF
“汉语语言特性”的再发现——论21世纪以来郑敏对新诗语言的思考与局限
8
作者 罗小凤 《中国诗学研究》 2024年第1期29-40,共12页
学界对郑敏在20世纪的各项诗歌成就进行了深入细致地探述,但对其21世纪以来在诗论与诗歌创作方面的贡献却关注甚少。事实上,郑敏21世纪以来对新诗语言的系列思考中发现新诗的病根在于“汉语语言特性”的缺失,并从古典诗词中重新发现“... 学界对郑敏在20世纪的各项诗歌成就进行了深入细致地探述,但对其21世纪以来在诗论与诗歌创作方面的贡献却关注甚少。事实上,郑敏21世纪以来对新诗语言的系列思考中发现新诗的病根在于“汉语语言特性”的缺失,并从古典诗词中重新发现“汉语语言特性”的各种质素以供新诗语言建设作为借鉴,还在其诗歌创作中对此进行实践。虽然郑敏的观点和判断难免偏颇,但正是在这种偏颇中形成了她对古典诗传统的新发现,这一发现富有重要的诗学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语言特性 21世纪 郑敏 古典诗传统 再发现
原文传递
我国少儿出版物分级阅读标准现状及思考——基于国外少儿出版物分级阅读现状的梳理 被引量:8
9
作者 武艳芹 杨文艺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9-33,共5页
阅读作为人类传播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伴随着文字的产生而出现,具有传承文化、开发智力等重要作用。少儿时期作为观察世界、学习知识的关键期,适合的阅读以及适当的阅读物能够帮助少儿获得更多关于世界和社会的认知。随着人类社... 阅读作为人类传播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伴随着文字的产生而出现,具有传承文化、开发智力等重要作用。少儿时期作为观察世界、学习知识的关键期,适合的阅读以及适当的阅读物能够帮助少儿获得更多关于世界和社会的认知。随着人类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少儿阅读越发重视,关于少儿阅读的研究因此越来越多。文章拟从我国少儿出版物分级阅读标准的现状入手,对比国外少儿出版物分级阅读标准的建立情况,指出我国少儿出版物分级阅读标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尝试为我国少儿出版物尽快建立权威而具可操作性的分级阅读标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阅读体系 汉语特性 蓝思分级 少儿出版物 文化传播
下载PDF
古文论形式批评的意义检视与体系构想
10
作者 汪涌豪 王涛 《社会科学文摘》 2024年第5期50-52,共3页
近年来,随着各种稀见典籍的点校出版,古代文论的史料整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们越发期待能经由深层次的阐释揭示其意义,究明其与当下文论建设的相关性。故努力把握古人论说的全体,恰如其分地厘清其真正的关注重点,开显其隐在的体系特征... 近年来,随着各种稀见典籍的点校出版,古代文论的史料整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们越发期待能经由深层次的阐释揭示其意义,究明其与当下文论建设的相关性。故努力把握古人论说的全体,恰如其分地厘清其真正的关注重点,开显其隐在的体系特征,日渐成为学人的共识。不过揆诸研究的现状,在史料追索与理论阐释之间,不能不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失衡。其中形式讨论因大多零碎,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其义域边际和内涵分野未获论定,更加剧了这种不平衡。其实,古人谈艺论文不全在今人多所着墨的明道辅时与托寓寄兴,审声、贞韵、属对、用事和病累等,因意关乎形式,体系于格法,尤其植基于汉语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论 文论建设 形式批评 史料整理 用事 体系特征 体系构想 汉语特性
原文传递
汉语虚字与古代文章学
11
作者 龚宗杰 《新华文摘》 2022年第8期97-100,共4页
不同于印欧语系借助于词的形态变化,汉语的语法意义表达以语序安顿和虚字运用为手段,虚字向来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在传统文学中,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学作品,同样表现出与此种汉语特性相应的组织形式。若按刘勰“因字而生句,积句... 不同于印欧语系借助于词的形态变化,汉语的语法意义表达以语序安顿和虚字运用为手段,虚字向来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在传统文学中,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学作品,同样表现出与此种汉语特性相应的组织形式。若按刘勰“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的说法,古代文辞可理解为字句依一定规则和思维逻辑排列而成,或者直接地表述为清人刘淇所说“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而虚字其性情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史研究 印欧语系 语法意义 汉语特性 虚字 语言文字 词的形态 思维逻辑
原文传递
如何实现文学理论本土化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先霈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8-112,共5页
文学和文化本土化是对应于文化全球化而提出的。全球化指向各民族国家文化的趋同,本土化指向趋异。一百多年来亚非拉不断涌起的本土化运动,就是后发国家对殖民国家文化威胁、文化渗透、文化倾销和文化压力的反应。既要开放、借鉴,又不... 文学和文化本土化是对应于文化全球化而提出的。全球化指向各民族国家文化的趋同,本土化指向趋异。一百多年来亚非拉不断涌起的本土化运动,就是后发国家对殖民国家文化威胁、文化渗透、文化倾销和文化压力的反应。既要开放、借鉴,又不照搬、依附外来文化;既要独立自强,又不闭关自守,不拒绝交流和学习——这是后发国家需要处理的难题。文学理论的本土性,和它对本土语言特性的认识密切相关。深入认识汉语的特性,认识汉语在文学美构成上的作用,认识汉语语言发展变化对文学的影响,有助于文学理论的本土化。当代中国是一个发展中、转型中的大国,我们的文学理论对社会变迁中的突出现象,例如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的变化,对反映这类社会变迁的文学创作,可以做出概括,从中提炼出新的概念和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化 汉语特性 社会变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