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古代汉语虚词词典》“都”字条释义商榷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葛佳才
-
机构
湛江师范学院中文系
-
出处
《嘉应学院学报》
2011年第12期77-80,共4页
-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7GJ06)
-
文摘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从用法、意义、举例等几个方面对副词"都"的说明多有疏失,存在描写不全、义项失收、释义杂糅、义例不合、引例偏晚等问题。
-
关键词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
“都”
释义
-
Keywords
Dictionary of Ancient Chinese Function Words
the adverb "du"(都)
grammatical and semantic features
-
分类号
H164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古代汉语虚词词典》收词立目二议
- 2
-
-
作者
葛佳才
-
机构
湛江师范学院中文系
-
出处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7-10,19,共5页
-
文摘
文章以东汉副词为例,探讨《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在收词立目上的两个问题:东汉以下的专书虚词失收较多;复音虚词的取舍、定性缺乏理论指导,随意性大。
-
关键词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
专书虚词
失收
复音虚词
随意
-
分类号
H109.2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举例指瑕
- 3
-
-
作者
葛佳才
-
机构
湛江师范学院中文系
-
出处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41-44,共4页
-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东汉副词的发散型研究"(07GJ06)
-
文摘
立足东汉副词研究,《古代汉语虚词词典》部分条目存在首见书证偏晚、举例跨时过大、例句引文错讹等问题,不利于全面、准确地反映虚词的用法、意义及其历史变化。
-
关键词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
举例偏晚
例句阙略
引文错讹
-
Keywords
A Dictionary of Ancient Chinese Function Words
examples not being the earliest one
lacking examples during along period
citing examples with en'or in vn'iting
-
分类号
H164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义项阙略举例
- 4
-
-
作者
葛佳才
-
机构
湛江师范学院中文系
-
出处
《语文知识》
2010年第4期35-37,共3页
-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7GJ06)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是目前收词最多、水平最高、最权威、最实用的一部虚词词典。文章立足于东汉语气副词研究,以表示肯定强调的个别副词以及表示疑问反诘的一类副词为例,举例分析了《词典》在建立义项上的疏漏。
-
关键词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
义项
阙略
补苴
-
分类号
H164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古代汉语虚词词典》释义问题举例
- 5
-
-
作者
葛佳才
-
机构
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
出处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24-128,共5页
-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7GJ06)
-
文摘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代表着当前古汉语虚词释义的最高水平。不过仅以副词尤其东汉副词为参照点,《词典》相关条目也存在描写不纯、说明不全、分析不准、今译不妥等释义问题。
-
关键词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
释义
商榷
-
Keywords
A Dictionary of Ancient Chinese Function Words
problems on elucidation of grammatical and semantic features
-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复音虚词标注指瑕
- 6
-
-
作者
任晓彤
-
机构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9年第10期153-154,共2页
-
文摘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编纂的《古代汉语虚词词典》是目前为止虚词专著编纂史上释义成就最大、水平最高的一部词典。但该书在编纂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疏漏之处,本文分析了它在复音虚词标注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便读者学习和编纂者参考。
-
关键词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
复音虚词
标注
-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古代汉语虚词词典》词性标注的问题
- 7
-
-
作者
李慧贤
-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
出处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6年第8期112-113,共2页
-
-
关键词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
词性标注
中国社会科学院
虚词研究
语言研究所
商务印书馆
汉语史研究
词的意义
-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义例不合举隅
- 8
-
-
作者
葛佳才
-
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汉字文化》
2012年第6期55-58,共4页
-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东汉副词的发散型研究"(07GJ06)成果之一
-
文摘
作为当前规模最大、成就最高的虚词词典,《古代汉语虚词词典》[1]①(以下简称《词典》)在举例的典范可靠、丰赡全面上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不过翻检之下,也注意到一些义例不合的情况。所谓义例不合,就是例证与释义抵牾,释义无从借引例以证实,而引例也不得由释文而明义。究其原因。
-
关键词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
义例
编著者
释义
简称
例证
-
分类号
H164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古代汉语虚词词典》非单音虚词收立求疵
- 9
-
-
作者
葛佳才
-
机构
湛江师范学院中文系
-
出处
《汉字文化》
2011年第6期78-80,共3页
-
文摘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以下简称《词典》)约150万字,条目共计1855,是古代汉语虚词编撰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词典。除单音虚词762条外,《词典》收入复合虚词491条,惯用词组289条,固定格式313条,“每一条都对其内部结构、句法功能、语义特征作了精细的分析、描写”,不失为《词典》“释义成就最大、水平最高”的一个表现。
-
关键词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
单音
复合虚词
惯用词组
固定格式
内部结构
句法功能
语义特征
-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古汉语虚词“而”之用法小议
被引量:4
- 10
-
-
作者
陈雪君
-
出处
《广东教育(教研版)》
2007年第2期27-28,共2页
-
文摘
“而”字据《说文解字》的解释本义是胡须.但这个意义在先秦已经不常用了。作为虚词的“而”是假借字,用法颇为复杂,一般可分为三类:代词、连词、助词。《辞源》关于虚词“而”的用法共列三类十种;商务印书馆的《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共列三类十三种,每种之下又分条细释,可谓详尽。又足见其意义之丰富。不过.作为代词或者助词用的“而”字于浅易文言文中较为少见.在中学语文的文言文教学中一般不成为难点;作为连词的“而”字却从古到今一直沿用,用法灵活多变,其语法意义极其繁复.往往成为教学中的难题。
-
关键词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
“而”字
用法
文言文教学
《说文解字》
商务印书馆
《辞源》
中学语文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词典硬伤举例
- 11
-
-
作者
舒宝璋
-
机构
江西科技师院
-
出处
《辞书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7-32,共6页
-
文摘
词典的硬伤关系到词典的命脉。文章以《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为例 ,讨论词典的硬伤 ,涉及词典的立目、释义、书证、引文、出处、译注诸方面。就总体而论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不失为一部体大思精、切于实用的词典精品。
-
关键词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
书证
词义
引文
-
分类号
H1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试论副词“好像”、“仿佛”与“似乎”
被引量:4
- 12
-
-
作者
吕勇兵
吕晓燕
-
机构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胡兰中学
-
出处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4期57-59,共3页
-
-
关键词
副词
虚词
现代汉语常用虚词词典
汪曾祺
《受戒》
谓词性词语
《现代汉语八百词》
后续句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尚且"还有副词用法
- 13
-
-
作者
李彦洁
-
机构
河北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0-72,共3页
-
文摘
"尚且"是现代汉语中一个具有书面语色彩的虚词,作为连词使用的情况较多,大多数词典也都只列了它的连词用法。但事实上,"尚且"还可以当作副词来使用:(1)表示某种状态持续不变;(2)表示程度不高。《现代汉语虚词解析词典》提到了前一种用法却没有列出适当的例句,后一种用法目前还没见到相关论述。
-
关键词
“尚立”
副词
用法
《现代汉语虚词解析词典》
连词
汉语
语法
-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十三经辞典》词性标注问题
- 14
-
-
作者
白玉林
-
出处
《辞书研究》
2000年第6期36-41,共6页
-
-
关键词
语法功能
词类活用
词性活用
词性标注
古代汉语
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介宾结构
辞典
专书词典
状语
动词修饰语
古汉语语法
宾语
-
分类号
H1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也议“至少”
- 15
-
-
作者
董秋成
-
机构
不详
-
出处
《语文月刊》
2019年第2期71-74,共4页
-
文摘
《语文月刊》2018年第11期刊了宋桂奇先生的《'至少'导致的常见病句》一文(以下简称《宋文》),《宋文》认为:'在‘至少+动词+数量’这种格式中,‘至少’后面的‘数量’必须是确数;如果是概数,就会因误用‘至少’而导致‘句式杂糅’之病。'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至少’,《现代汉语词典》释其为:‘(副)表示最小的限度。’(第7版1688页)再看‘限度’,则是:‘(名)范围的极限;最高或最低的数量或程度。
-
关键词
朱自清
句式杂糅
汉语虚词词典
毛泽东选集
侯学超
叶圣陶
《官场现形记》
《倪焕之》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