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地区非母语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设置的现实意义——以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子程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14年第2期84-89,共6页
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范类普通高等院校,除了设置一般传统意义上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外,也应设置非母语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本专业的设置从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文化认同、突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教育的办学特色及人... 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范类普通高等院校,除了设置一般传统意义上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外,也应设置非母语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本专业的设置从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文化认同、突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教育的办学特色及人才培养实践和现实性来说,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以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蒙授起点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为例,从非母语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设置的必要性与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与课程建设,教学特点,及现实意义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 母语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设置 必要性 现实意义
下载PDF
解构与重构:20世纪中国文学的母语化进程 被引量:5
2
作者 杨经建 王蕾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6-172,共7页
母语是承载特定文明形态的符号意义体系。文学是母语中最活跃、最富于生气和变革意识的话语成分。在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的"现代化"进程中,母语文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被漠视和消解。与此同时,文学的母语写作即使是在被"解... 母语是承载特定文明形态的符号意义体系。文学是母语中最活跃、最富于生气和变革意识的话语成分。在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的"现代化"进程中,母语文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被漠视和消解。与此同时,文学的母语写作即使是在被"解构"的状况下也一直处于"重构"的努力中。从20世纪中国文学母语化中可以得到的启示和反思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起落沉浮实际上取决于是否具备母语文化观念和母语创作意识,坚守母语文学立场和维系母语文化精神,实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变更和发展的价值前提。20世纪初中国文学的"语言革命"与20世纪西方文化的"语言学转向"在"语言"上的交集也表明,后者能为汉语言母语的再造输入建设性资源,因为它启悟了汉语文学的"语言的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言母语 母语文学 20世纪中国文学
下载PDF
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母语写作危机 被引量:3
3
作者 杨经建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6-111,共6页
母语是承载特定文明形态的符号意义体系。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是母语中最富于生气和变革意识的话语成分。20世纪中国文学在被进行"现代化"置换时其母语思维创造力乃至母语形象被历史性地贬损或遮蔽,处于所谓的&qu... 母语是承载特定文明形态的符号意义体系。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是母语中最富于生气和变革意识的话语成分。20世纪中国文学在被进行"现代化"置换时其母语思维创造力乃至母语形象被历史性地贬损或遮蔽,处于所谓的"百年中文,内忧外患"的情境。由此得到的启示和反思是:文学创作如要在"世界性"中坚守"汉语性"或"母语化",必须破除局限于认识论意义上的"进化论"的思维方式;秉承和葆有汉语言母语"有容乃大"、"求同存异"以及"变则通"的文化品质;发扬光大汉语言母语文学的诗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语 汉语言母语 母语文学 20世纪中国文学
下载PDF
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母语化建构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经建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1-115,共5页
母语既是承载特定文明形态的符号意义体系,又是划分不同文明形态的标志。作为世界上现今流行的"八大"语系之一的汉语言母语有着悠久历史和强健生命力。20世纪中国文学以"语言"的革新为肇端,文学语言的现代性已成为2... 母语既是承载特定文明形态的符号意义体系,又是划分不同文明形态的标志。作为世界上现今流行的"八大"语系之一的汉语言母语有着悠久历史和强健生命力。20世纪中国文学以"语言"的革新为肇端,文学语言的现代性已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主题话语。综观20世纪中国文学,文学的母语写作即使是在被历史性"解构"状况下也处于不断"重构"的努力中并形成了贯穿百年的建构过程:从20年代胡适、周作人等人倡扬的"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设想,到40—70年代"毛(毛泽东)文体"对母语文学的革命性再造,至世纪末人们在理论话语和创作实践层面对文学母语的重构。由20世纪中国文学母语化进程可以得到的启示是,中国文学如要在"全球化"中坚守"民族性"则必须发扬光大汉语言母语的诗性特征,使"语言"再度成为人的"诗意栖居"的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语文化 汉语言母语 20世纪中国文学
下载PDF
The Effects of Recasts and Working Memory on the Development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Knowledge 被引量:1
5
作者 Jieun AHN Youngkyu KIM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16年第1期3-25,132,共24页
This paper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recasts and working memory on the acquisition of Korean morphological causatives by advanced Chinese learners of Korean. Participa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wo groups... This paper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recasts and working memory on the acquisition of Korean morphological causatives by advanced Chinese learners of Korean. Participa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wo groups: A experimental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intensive recasts during task-based interaction, whereas 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The effects of recasts were measured by two types of tests: An elicited imitation test, as a measure of implicit knowledge, and an untimed grammaticality judgment test, as a measure of explicit knowledge.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First, from the pretest to the delayed posttest, recasts facilitated the learners' acquisition of causative construction by developing both their implicit and explicit knowledge. Second, the results of delayed posttests showed that recasts were more effective in aiding the development of implicit knowledge than explicit knowledge. Third, working memory was found to be a significant covariate in the facilitative effects of recasts on explicit knowledge; that is, it mediated the development of explicit knowledge via recasts as a significant individual difference factor. The effects of recasts were maintained even when the impact of working memory was controlled. (189 wor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rective feedback RECASTS working memory implicit knowledge explicit knowledge Korean as a second language Chinese learners of Korea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