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外汉语语用学研究:现状及启示——言语行为系列研究之一 被引量:8
1
作者 刘绍忠 廖凤荣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1-48,共8页
《中文作为本族语和目的语的语用学》一书是海外汉语语用学研究最集中的成果,分别研究了请求、拒绝、埋怨、报告坏消息、反对、表扬等言语行为,对言语行为理论的研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对汉语语用学研究,尤其是对汉语言语行为的研究有若... 《中文作为本族语和目的语的语用学》一书是海外汉语语用学研究最集中的成果,分别研究了请求、拒绝、埋怨、报告坏消息、反对、表扬等言语行为,对言语行为理论的研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对汉语语用学研究,尤其是对汉语言语行为的研究有若干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作为本族语和目的语的语用学 海外 汉语语用学 现状 启示
原文传递
形式语用学研究综论——兼论汉语形式语用学研究的发展思路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根辉 金鐘讚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18,共7页
语用学研究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而逻辑方法的渐趋成熟为建立形式语用学奠定了基础。国外对形式语用学的探讨为我们开展面向汉语的形式语用学研究提供了参考。文章全面介绍了形式语用学的起源、发展和现状,给出了... 语用学研究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而逻辑方法的渐趋成熟为建立形式语用学奠定了基础。国外对形式语用学的探讨为我们开展面向汉语的形式语用学研究提供了参考。文章全面介绍了形式语用学的起源、发展和现状,给出了形式语用学的定义,评述了国内在形式语用学研究方面的工作,并集中讨论了面向汉语的形式语用学研究的总体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语用学 汉语形式语用学 形式化 语用推理
下载PDF
中国语用学研究状况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22
3
作者 刘根辉 李德华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2-81,共10页
自1979年许国璋先生摘译发表A ustin的著作以来,语用学研究在中国经历20多年的发展,从最初对语用学理论的引进、评述、修正补充,到结合汉语实际开展语用学理论和应用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成绩。本文从语用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运用,以及... 自1979年许国璋先生摘译发表A ustin的著作以来,语用学研究在中国经历20多年的发展,从最初对语用学理论的引进、评述、修正补充,到结合汉语实际开展语用学理论和应用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成绩。本文从语用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运用,以及汉语语用学研究状况和发展方向等方面,全面介绍了语用学在我国20多年的发展和现状,并首次对国内形式语用学研究状况作了述评,最后讨论了汉语语用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学研究 汉语语用学 形式语用学 综述
下载PDF
孟子的语用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4
作者 陈启庆 《莆田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51-54,共4页
通过对孟子语用思想的梳理与总结,指出孟子的语用观已经触及到了当代语用学科的诸多范畴,从而说明,中国的语用理论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资源丰富,对它们的深入开掘,对建构汉语语用学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孟子 语用思想 语用学 汉语语用学
下载PDF
从语用学发展历程看中国语用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8
5
作者 刘根辉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23,共6页
语用学研究在中国经历20多年的发展,从最初对语用学理论的引进到结合汉语实际开展语用学理论和应用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成绩。本文先全面扼要地回顾了语用学在我国20多年的发展历程,包括语用学理论的引进、修正、发展和运用;接着介绍了... 语用学研究在中国经历20多年的发展,从最初对语用学理论的引进到结合汉语实际开展语用学理论和应用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成绩。本文先全面扼要地回顾了语用学在我国20多年的发展历程,包括语用学理论的引进、修正、发展和运用;接着介绍了汉语语用学的研究状况;并首次对国内形式语用学研究的起源、发展和现状作了全面评析;最后从哲学思辨的角度探讨了中国语用学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学 汉语语用学 形式语用学 发展方向
原文传递
林立衡是林家的“未亡人”吗?
6
作者 刘东民 杜晓蓉 《语文知识》 2002年第1期18-18,共1页
众人皆知,林立衡是林彪的女儿。熟悉“文革”历史的人也都知道,1971年9月13日,林彪携妻子叶群、儿子林立果由山海关机场乘“三叉戟”专机仓皇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折戟沉沙,林家三人魂丧大漠。从此,林立衡就成为林彪家唯一健在的成员。... 众人皆知,林立衡是林彪的女儿。熟悉“文革”历史的人也都知道,1971年9月13日,林彪携妻子叶群、儿子林立果由山海关机场乘“三叉戟”专机仓皇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折戟沉沙,林家三人魂丧大漠。从此,林立衡就成为林彪家唯一健在的成员。也许就是基于这一事实,有人称林立衡为“林家唯一的未亡人”。如《中华儿女(国内版)》2000年第12期一篇回忆“林彪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立衡 "未亡人" 林彪 汉语语用学
下载PDF
是“鱼龙混杂”还是“鱼目混珠”?
7
作者 刘建国 《语文知识》 2002年第3期49-49,共1页
“北京绿色食品鱼龙混杂。”这是2001年5月2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30’”的一个新闻标题。“北京减肥药市场鱼龙混杂。”这是当日北京电视台晚间新闻中的一则新闻标题。这里的“鱼龙混杂”用得恰当吗? “鱼龙混杂”是比喻好人和坏人混杂... “北京绿色食品鱼龙混杂。”这是2001年5月2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30’”的一个新闻标题。“北京减肥药市场鱼龙混杂。”这是当日北京电视台晚间新闻中的一则新闻标题。这里的“鱼龙混杂”用得恰当吗? “鱼龙混杂”是比喻好人和坏人混杂在一起;凡难分好歹、真假,嘱人提高警惕,可用此语。它涉及的主体只能是人,不能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龙混杂" "鱼目混珠" 新闻标题 汉语语用学
下载PDF
阴山学人
8
《阴山学刊》 2017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丁素红 女,1966年生,山西原平人。1990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6—2001年在内蒙古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攻读硕士学位,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包头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包头市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汉... 丁素红 女,1966年生,山西原平人。1990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6—2001年在内蒙古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攻读硕士学位,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包头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包头市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语用学,先后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刊物上公开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十余篇,主编、参编出版《现代汉语使用修辞学》等学术著作,主持并参与了多项省部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汉语言文学系 包头师范学院 硕士学位 内蒙古大学 2001年 汉语语用学 四川大学
下载PDF
称呼的交际意义
9
作者 刘学柱 《语文知识》 2002年第3期4-5,共2页
同一个人可以给他不同的称呼,名字、昵称、绰号,不一而足。这些不同称呼所附着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不同。利用这些不同的称呼,可以表现一定的关系或某种感情色彩。表达尊重之意称呼有一种尊称,旧时的“公”“子”“老”都是一种尊称。... 同一个人可以给他不同的称呼,名字、昵称、绰号,不一而足。这些不同称呼所附着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不同。利用这些不同的称呼,可以表现一定的关系或某种感情色彩。表达尊重之意称呼有一种尊称,旧时的“公”“子”“老”都是一种尊称。比如关羽被尊称为关公,陶行知被尊称为陶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称呼 交际意义 感情色彩 语体色彩 尊重 汉语语用学
下载PDF
店名命名创意四弊
10
作者 谭汝为 《语文知识》 2002年第3期6-7,共2页
漫步在城市街头,数不胜数的店铺招牌,风格各异,鳞次栉比,点缀着都市的繁华,显示出经济的繁荣,反映出一定的文化意蕴。北京、天律、上海等大都市在店名上有无数的精品,尤其是传统的老字号店名,名闻海内外。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许多优秀... 漫步在城市街头,数不胜数的店铺招牌,风格各异,鳞次栉比,点缀着都市的繁华,显示出经济的繁荣,反映出一定的文化意蕴。北京、天律、上海等大都市在店名上有无数的精品,尤其是传统的老字号店名,名闻海内外。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许多优秀的新店名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但无庸讳言,近年来,一些商家在店名命名创意的指导思想上,存在着盲目崇洋、刻意复古、追求怪异和媚俗趋时等四大弊病,致使一些商家名称与精神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店名称 命名 社会道德 企业形象 汉语语用学
下载PDF
杏坛学人风采
11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3年第12期F0002-F0002,共1页
陈丛耘(1957-),江苏省南通市人。国立华侨大学华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硕士,要研究领域:社会语言学、汉语语用学、
关键词 硕士生导师 汉语言文字学 南京师范大学 社会语言学 汉语语用学 华侨大学 南通市
下载PDF
趣说药名信
12
作者 倪培森 《语文知识》 2002年第3期5-5,共1页
民国初年,衢州有位开中药店的女主人给外出购办药材的丈夫去信,表达她忧虑、焦急、盼归之情。信中可谓字字含情,情深意切。妙的是信中嵌进了13种中药名,嵌得十分自然,意思表达得豁达晓畅。信是这样写的——槟郎(榔): 一去已过半夏,更不... 民国初年,衢州有位开中药店的女主人给外出购办药材的丈夫去信,表达她忧虑、焦急、盼归之情。信中可谓字字含情,情深意切。妙的是信中嵌进了13种中药名,嵌得十分自然,意思表达得豁达晓畅。信是这样写的——槟郎(榔): 一去已过半夏,更不当归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名 信件 汉语语用学
下载PDF
歧义现象新视
13
作者 王珺 赵莎莎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7-9,共3页
歧义现象是自然语言中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近年来人们从各个视角探讨其成因、分类、结构及消解等。本文拟从汉语文化语用学的角度重新阐释歧义现象的成因、消解途径,并以借而用之的语用观将歧义的主观使用作为一种语用策略进行讨论,以... 歧义现象是自然语言中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近年来人们从各个视角探讨其成因、分类、结构及消解等。本文拟从汉语文化语用学的角度重新阐释歧义现象的成因、消解途径,并以借而用之的语用观将歧义的主观使用作为一种语用策略进行讨论,以期对歧义现象的进一步研究尽微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义的成因 汉语文化语用学理论 无意歧义 故意歧义
下载PDF
书讯
14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汉语文化语用学 《语言全息论》 钱冠连 语言哲学 演绎法
下载PDF
书讯
15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44-444,共1页
关键词 汉语文化语用学 钱冠连 语用学 语言哲学
下载PDF
书讯
16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0-90,共1页
关键词 汉语文化语用学 汉语 语言研究 语言哲学
下载PDF
书讯
17
《外语与翻译》 2002年第2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汉语文化语用学 钱冠连 语用学 语言哲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