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构式语法视角下汉语NP1+Vi了+NP2句式研究
1
作者
张超
《海外英语》
2017年第24期203-204,共2页
该文在构式语法视角下研究汉语NP1+Vi了+NP2句式,在这一句式中,"了"并不凸显体标记功能。这一句式体现了同形异构现象,有隐现构式、历事构式和计量宾语构式,在整合过程中,隐现构式是单一构式,而历事构式和计量宾语构式则是两...
该文在构式语法视角下研究汉语NP1+Vi了+NP2句式,在这一句式中,"了"并不凸显体标记功能。这一句式体现了同形异构现象,有隐现构式、历事构式和计量宾语构式,在整合过程中,隐现构式是单一构式,而历事构式和计量宾语构式则是两个构式整合而成的复合构式,词汇与构式之间体现了不同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语法
汉语
np
1+
vi了
+
np
2
句式
整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NP1+Vi+NP2句式的经验意义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梁如娥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3年第10期97-102,共6页
通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概念功能理论对NP1+Vi+NP2句式进行分析,发现该句式主要出现在物质过程、行为过程、心理过程和存在过程中。该句式也是概念隐喻的一种表达形式,主要体现在名词化和动词化的隐喻上,有时会把物质过程隐喻为心理...
通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概念功能理论对NP1+Vi+NP2句式进行分析,发现该句式主要出现在物质过程、行为过程、心理过程和存在过程中。该句式也是概念隐喻的一种表达形式,主要体现在名词化和动词化的隐喻上,有时会把物质过程隐喻为心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
1
+
vi
+
np
2
经验意义
概念隐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轻动词理论下汉语NP_1+Vi+NP_2存现句句法分析
3
作者
张宏丽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5年第8期77-79,共3页
不及物动词带宾语是现代汉语句法结构中比较特殊的现象。NP1+Vi+NP2句式主要包括存在句和隐现句,在现代汉语中,这两类句式中不能带宾语的不及物动词都带了宾语。针对这种现象,运用乔姆斯基生成语法中轻动词理论对这两类句式进行新的探究...
不及物动词带宾语是现代汉语句法结构中比较特殊的现象。NP1+Vi+NP2句式主要包括存在句和隐现句,在现代汉语中,这两类句式中不能带宾语的不及物动词都带了宾语。针对这种现象,运用乔姆斯基生成语法中轻动词理论对这两类句式进行新的探究,能够考察汉语这两类特殊句式的句法生成过程,并进一步总结NP1+Vi+NP2句式的句法生成机制及轻动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1+
vi
+
np
2
存在句
隐现句轻动词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NP_1+VP+NP_3+给+NP_2”句式
被引量:
1
4
作者
杨玲
沛如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70-72,共3页
本文从实际语言片段中抽象出了“NP_1+VP +NP_3 +给 +NP_2 ”格式 ,运用变换分析法和语义特征分析法等语法理论对这种格式的语义特征和结构特点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从语义特征看 ,有三类动词可以进入该格式 ,由此 ,本文认为该格式包含了...
本文从实际语言片段中抽象出了“NP_1+VP +NP_3 +给 +NP_2 ”格式 ,运用变换分析法和语义特征分析法等语法理论对这种格式的语义特征和结构特点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从语义特征看 ,有三类动词可以进入该格式 ,由此 ,本文认为该格式包含了三种小类。三种小类的变换方式也有差异 ,其中S(Va)可以转换为一种双宾语形式 ,S(Vb)可以利用插入式扩展法把隐含的第一失者显现出来 ,S(Vc)可以利用扩展法把制作的原料显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法
语法
语义特征
结构
扩展法
汉语
'
np
1
+VP+VP3+给+
np
2
'
句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荔浦方言的“NP_1NP_1未V_1,NP_2NP_2未V_2”句式
5
作者
伍和忠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79-83,共5页
本文分四部分。前三个部分主要分析荔浦方言“NP1NP1未 V1,NP2 NP2 未 V2 ”这种特殊句式各部分的构成情况和组合规则 ,第四部分讨论了这种句式的语用价值及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荔浦方言
“
np
np
未V
1
np
2
np
2未V22”
句式
语用价值
句法
语法意义
西南官话桂柳片
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变换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以“N_1+跟+N_2+V+(NP)”结构中虚词“跟”的用法教学为例
6
作者
李霞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28-130,共3页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同形异义的情况,这给外国学生学习和运用带来了很大的困扰。由美国语言学家海里斯提出的变换在中国被学者广泛应用于汉语语法的分析当中,能够有效地分化歧义结构、揭示间接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等。因此,...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同形异义的情况,这给外国学生学习和运用带来了很大的困扰。由美国语言学家海里斯提出的变换在中国被学者广泛应用于汉语语法的分析当中,能够有效地分化歧义结构、揭示间接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等。因此,可以将变换分析的方法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中,通过变换让学生掌握同形格式的不同意义或用法。本文以虚词"跟"在"N1+跟+N2+V+(NP)"格式中的用法为例,通过变换,分析"跟"字在这一结构中的三种不同的意义和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分析
对外
汉语
教学
“跟”
“N
1
+跟+N
2
+V+(
np
)”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别+V+了+NP"句式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
5
7
作者
宋春阳
李琳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5-69,共5页
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出发,通过与日语相关句式的比较,对"别+V+了+NP"句法结构、句式义、句类对"了1"出现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目前教材中解释的偏误和不足。认为"别+V+了+NP"句式义不在于&...
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出发,通过与日语相关句式的比较,对"别+V+了+NP"句法结构、句式义、句类对"了1"出现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目前教材中解释的偏误和不足。认为"别+V+了+NP"句式义不在于"劝阻",而在于"提醒"人不要做某动作以避免某种损害的发生;"了1"在祈使句、疑问句中受限程度与叙述句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V+了+
np
句式
义
句类与“了
1
”
对外
汉语
教学
汉日比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NP_1+在NP_2+V+NP_3”歧义解析
被引量:
3
8
作者
赵春利
石定栩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42,共7页
句式"NP_1+在NP_2+V+NP_3"是典型的歧义句,但歧义并非源自结构本身,而是基于对现实世界关系的多种解读。其歧义主要表现在:(1)NP_2与NP_1、NP_2与NP_3空间关系的两可性;(2)当NP_2与NP_3有空间关系时,NP_2语义功能的多样性;(3)...
句式"NP_1+在NP_2+V+NP_3"是典型的歧义句,但歧义并非源自结构本身,而是基于对现实世界关系的多种解读。其歧义主要表现在:(1)NP_2与NP_1、NP_2与NP_3空间关系的两可性;(2)当NP_2与NP_3有空间关系时,NP_2语义功能的多样性;(3)当NP_2与NP_3没有空间关系时,NP_2语义功能的歧义。文章认为,该句式可以从语义上分解出10种单义句式,不同性质的歧义可采用不同的消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式
“
np
1+在
np
2
+V+
np
3”
语义功能
歧义消解
起点
生点
原文传递
联系项居中原则与N1 VN2(NP)结构
被引量:
10
9
作者
陈玉洁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1-62,共12页
本文从汉语中特殊语序N1 VN2(NP)结构(如“服装加工企业”)出发,论证语义限制及联系项居中这一功能因素在此类格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指出N1 VN2(NP)结构是表类指的称谓性很强(命名性强)的名词性结构。在语义驱动下,原有的联...
本文从汉语中特殊语序N1 VN2(NP)结构(如“服装加工企业”)出发,论证语义限制及联系项居中这一功能因素在此类格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指出N1 VN2(NP)结构是表类指的称谓性很强(命名性强)的名词性结构。在语义驱动下,原有的联系项消失,联系项居中原则促使动词成为结构中新的联系项。N1 VN2(NP)结构的类指性质决定了N1和N2位置上名词形式出现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系项居中原则
类指
N
1
VN
2
(
np
)结构
语法
汉语
原文传递
现代汉语致使性“得”字句多维研究:现状与前瞻
被引量:
1
10
作者
邵春燕
《语言学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110-121,共12页
现代汉语致使性“得”字句“NP1+V+得+NP2+VP/AP”的内部语义关系复杂不定。传统研究、生成语法和认知框架尝试分析句子的语义指向、论元结构和构式特征,描述比较充分但解释不足。事实上,该句式仍然有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
现代
汉语
致使性“得”字句
“
np
1
+V+得+
np
2
+VP/AP”
句式
原文传递
题名
构式语法视角下汉语NP1+Vi了+NP2句式研究
1
作者
张超
机构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出处
《海外英语》
2017年第24期203-204,共2页
文摘
该文在构式语法视角下研究汉语NP1+Vi了+NP2句式,在这一句式中,"了"并不凸显体标记功能。这一句式体现了同形异构现象,有隐现构式、历事构式和计量宾语构式,在整合过程中,隐现构式是单一构式,而历事构式和计量宾语构式则是两个构式整合而成的复合构式,词汇与构式之间体现了不同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
构式语法
汉语
np
1+
vi了
+
np
2
句式
整合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NP1+Vi+NP2句式的经验意义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梁如娥
机构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出处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3年第10期97-102,共6页
文摘
通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概念功能理论对NP1+Vi+NP2句式进行分析,发现该句式主要出现在物质过程、行为过程、心理过程和存在过程中。该句式也是概念隐喻的一种表达形式,主要体现在名词化和动词化的隐喻上,有时会把物质过程隐喻为心理过程。
关键词
np
1
+
vi
+
np
2
经验意义
概念隐喻
Keywords
np
1 +
vi
+
np
2
experiential meaning
ideational metaphor
分类号
H04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轻动词理论下汉语NP_1+Vi+NP_2存现句句法分析
3
作者
张宏丽
机构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出处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5年第8期77-79,共3页
文摘
不及物动词带宾语是现代汉语句法结构中比较特殊的现象。NP1+Vi+NP2句式主要包括存在句和隐现句,在现代汉语中,这两类句式中不能带宾语的不及物动词都带了宾语。针对这种现象,运用乔姆斯基生成语法中轻动词理论对这两类句式进行新的探究,能够考察汉语这两类特殊句式的句法生成过程,并进一步总结NP1+Vi+NP2句式的句法生成机制及轻动词的作用。
关键词
HP1+
vi
+
np
2
存在句
隐现句轻动词理论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NP_1+VP+NP_3+给+NP_2”句式
被引量:
1
4
作者
杨玲
沛如
机构
成都大学中文系
四川师范大学
出处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70-72,共3页
文摘
本文从实际语言片段中抽象出了“NP_1+VP +NP_3 +给 +NP_2 ”格式 ,运用变换分析法和语义特征分析法等语法理论对这种格式的语义特征和结构特点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从语义特征看 ,有三类动词可以进入该格式 ,由此 ,本文认为该格式包含了三种小类。三种小类的变换方式也有差异 ,其中S(Va)可以转换为一种双宾语形式 ,S(Vb)可以利用插入式扩展法把隐含的第一失者显现出来 ,S(Vc)可以利用扩展法把制作的原料显现出来。
关键词
句法
语法
语义特征
结构
扩展法
汉语
'
np
1
+VP+VP3+给+
np
2
'
句式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荔浦方言的“NP_1NP_1未V_1,NP_2NP_2未V_2”句式
5
作者
伍和忠
机构
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79-83,共5页
文摘
本文分四部分。前三个部分主要分析荔浦方言“NP1NP1未 V1,NP2 NP2 未 V2 ”这种特殊句式各部分的构成情况和组合规则 ,第四部分讨论了这种句式的语用价值及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荔浦方言
“
np
np
未V
1
np
2
np
2未V22”
句式
语用价值
句法
语法意义
西南官话桂柳片
汉语
分类号
H172.3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变换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以“N_1+跟+N_2+V+(NP)”结构中虚词“跟”的用法教学为例
6
作者
李霞
机构
西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28-130,共3页
文摘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同形异义的情况,这给外国学生学习和运用带来了很大的困扰。由美国语言学家海里斯提出的变换在中国被学者广泛应用于汉语语法的分析当中,能够有效地分化歧义结构、揭示间接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等。因此,可以将变换分析的方法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中,通过变换让学生掌握同形格式的不同意义或用法。本文以虚词"跟"在"N1+跟+N2+V+(NP)"格式中的用法为例,通过变换,分析"跟"字在这一结构中的三种不同的意义和用法。
关键词
变换分析
对外
汉语
教学
“跟”
“N
1
+跟+N
2
+V+(
np
)”
Keywords
Transform Analysis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Gen"
"N
1
+Gen+N
2
+V+(
np
)"
分类号
H195.3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别+V+了+NP"句式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
5
7
作者
宋春阳
李琳
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出处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5-69,共5页
文摘
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出发,通过与日语相关句式的比较,对"别+V+了+NP"句法结构、句式义、句类对"了1"出现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目前教材中解释的偏误和不足。认为"别+V+了+NP"句式义不在于"劝阻",而在于"提醒"人不要做某动作以避免某种损害的发生;"了1"在祈使句、疑问句中受限程度与叙述句是不同的。
关键词
别+V+了+
np
句式
义
句类与“了
1
”
对外
汉语
教学
汉日比较
Keywords
bie+V+le+
np
'
meaning of sentence pattern
sentence type and le_
1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
分类号
H195.3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NP_1+在NP_2+V+NP_3”歧义解析
被引量:
3
8
作者
赵春利
石定栩
机构
暨南大学中文系
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
出处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42,共7页
基金
香港理工大学研究项目"Resolution ambiguity in Chinese"(项目编号:G-U16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基于语言类型学的形名组合研究"(项目编号:12YJA740114)
+2 种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一般项目"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角色关系及其语言体现"(项目编号:GD10CWW0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2611330)
暨南大学人才引进项目"状位述宾短语的句法语义研究"(项目编号:50624044)的资助
文摘
句式"NP_1+在NP_2+V+NP_3"是典型的歧义句,但歧义并非源自结构本身,而是基于对现实世界关系的多种解读。其歧义主要表现在:(1)NP_2与NP_1、NP_2与NP_3空间关系的两可性;(2)当NP_2与NP_3有空间关系时,NP_2语义功能的多样性;(3)当NP_2与NP_3没有空间关系时,NP_2语义功能的歧义。文章认为,该句式可以从语义上分解出10种单义句式,不同性质的歧义可采用不同的消歧策略。
关键词
句式
“
np
1+在
np
2
+V+
np
3”
语义功能
歧义消解
起点
生点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联系项居中原则与N1 VN2(NP)结构
被引量:
10
9
作者
陈玉洁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1-62,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十五”规划重点项目“名词短语句法结构的类型学比较”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03AYY002
文摘
本文从汉语中特殊语序N1 VN2(NP)结构(如“服装加工企业”)出发,论证语义限制及联系项居中这一功能因素在此类格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指出N1 VN2(NP)结构是表类指的称谓性很强(命名性强)的名词性结构。在语义驱动下,原有的联系项消失,联系项居中原则促使动词成为结构中新的联系项。N1 VN2(NP)结构的类指性质决定了N1和N2位置上名词形式出现的范围。
关键词
联系项居中原则
类指
N
1
VN
2
(
np
)结构
语法
汉语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现代汉语致使性“得”字句多维研究:现状与前瞻
被引量:
1
10
作者
邵春燕
机构
山东大学
出处
《语言学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110-121,共12页
基金
2015年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事件表征视阈下构式语法的理论与应用研究”(项目批准号15CWXJ31)
第二批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现代汉语致使性“得”字句“NP1+V+得+NP2+VP/AP”的内部语义关系复杂不定。传统研究、生成语法和认知框架尝试分析句子的语义指向、论元结构和构式特征,描述比较充分但解释不足。事实上,该句式仍然有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
现代
汉语
致使性“得”字句
“
np
1
+V+得+
np
2
+VP/AP”
句式
分类号
H1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构式语法视角下汉语NP1+Vi了+NP2句式研究
张超
《海外英语》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NP1+Vi+NP2句式的经验意义分析
梁如娥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轻动词理论下汉语NP_1+Vi+NP_2存现句句法分析
张宏丽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关于“NP_1+VP+NP_3+给+NP_2”句式
杨玲
沛如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荔浦方言的“NP_1NP_1未V_1,NP_2NP_2未V_2”句式
伍和忠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变换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以“N_1+跟+N_2+V+(NP)”结构中虚词“跟”的用法教学为例
李霞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别+V+了+NP"句式及相关问题
宋春阳
李琳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3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NP_1+在NP_2+V+NP_3”歧义解析
赵春利
石定栩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3
原文传递
9
联系项居中原则与N1 VN2(NP)结构
陈玉洁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10
原文传递
10
现代汉语致使性“得”字句多维研究:现状与前瞻
邵春燕
《语言学研究》
CSSCI
2017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