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字规则再探:数智时代汉隶的解析
1
作者 唐倩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4年第4期131-133,共3页
探讨如何在数智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有效研究汉隶结字规则。通过利用数智技术,特别是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匹配数智技术模型去解析东汉碑刻的结字规则,揭示其背后的结构规律及演变特点,为书法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此外,还对数字化技术,尤其... 探讨如何在数智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有效研究汉隶结字规则。通过利用数智技术,特别是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匹配数智技术模型去解析东汉碑刻的结字规则,揭示其背后的结构规律及演变特点,为书法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此外,还对数字化技术,尤其是数智技术,对汉隶书法研究方法和路径的影响进行探讨,为汉隶书法的教育、传承和创新提供科技支持。旨在通过对汉隶书法的学术研究,为书法艺术的数字化传播和教育提供新途径,展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传统艺术的新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结字规则 汉隶
下载PDF
石刻汉隶书风刍议
2
作者 虞晓勇 《中国书画》 2023年第8期116-119,共4页
根据文字依托的材料,汉隶可分为简牍帛书、石刻、砖陶文、铜器文字等类型,其中石刻隶书由于异彩纷呈的书刻意趣,自唐以来即受到文人学者的品评。据文献记载与实物留存,目前所知晓的石刻汉隶有近三百种之多,近年来仍有新发现。
关键词 书刻 隶书 汉隶 简牍帛书 文人学者 石刻 文字 异彩纷呈
下载PDF
论汉隶古意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天爽 李旭 《设计》 2015年第12期130-131,共2页
文章论述了在学习隶书这一传统书法形式的过程中,需要体悟其古意的内涵和精神实质。文章从四个角度论述了汉隶的古意,第一,学习隶书要遵循传统,丢失了传统,是对汉隶古意的扭曲。第二,如果是要表现其"古"的特质,便要从根源究... 文章论述了在学习隶书这一传统书法形式的过程中,需要体悟其古意的内涵和精神实质。文章从四个角度论述了汉隶的古意,第一,学习隶书要遵循传统,丢失了传统,是对汉隶古意的扭曲。第二,如果是要表现其"古"的特质,便要从根源究起。汉隶才是隶书的根源,是隶书的正宗,是隶书的源头。第三,隶书和篆书相结合才能写出古意中质朴与肃穆,第四,要有思古之情,方能领悟古人的情怀,所写隶书才有古意。综上所述,研究汉隶古意,尊古、溯古、悟古、思古是学习汉隶的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隶书 汉隶 古意
下载PDF
龟兹摩崖汉隶之探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立波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37-40,共4页
本文对新疆拜城县,东汉遗迹《龟兹左将军刘平国摩崖》石刻,所处的地理位置、凿制原由、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等做了阐述和研究。并且对它的功能拓展、现实保护措施、文化艺术领域应用,进行了回顾和展望。
关键词 龟兹 刘平国 汉隶 石刻
下载PDF
文徵明、祝允明辑《汉隶韵要》考论
5
作者 舒鸣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26,共3页
文徵明、祝允明所辑《汉隶韵要》是被吴门潘振付梓刊刻,全书105个韵部,与平水韵基本相符;所辑隶字并非"汉隶",而是文徵明对于"汉隶"的一种阐释版本。
关键词 文徵明 祝允明 汉隶韵要》 平水韵 汉隶
下载PDF
简析汉隶的审美特征
6
作者 任翔云 《艺术科技》 2013年第6期15-15,共1页
汉代以来,隶书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在改朝换代的大变革中隶书替代了篆书,地位得以提升,成为汉代官署文字。本文从汉隶的视觉审美和艺术审美两个角度分析汉隶书法艺术中所蕴含着的时代精神和艺术特征。
关键词 汉隶 艺术 审美特征
下载PDF
清秀飘逸的汉隶技法(六)
7
作者 方建勋 《书画世界》 2016年第6期81-83,共3页
十九、秀中有拙中国艺术追求丰富的内涵,追求对立而统一。秀与拙二者是两种相对的审美风格。汉代隶书中存在多种样式,本文虽着力于清秀飘逸一路,但这一路隶书却是秀中有拙。
关键词 飘逸 技法 汉隶 艺术追求 审美风格 隶书
全文增补中
汉隶正体化略说
8
作者 吴高歌 《中国书画》 2011年第5期64-65,共2页
汉字字体的发展既有自身的演变规律,也会受到政治或学术等因素的影响。隶书作为汉字五种主要字体之一,它在从战国时期的俗体到汉代成为官方字体的演变过程中,除了字体本身求简的规律与书写的审美要求之外,政治与学术的作用也是促进... 汉字字体的发展既有自身的演变规律,也会受到政治或学术等因素的影响。隶书作为汉字五种主要字体之一,它在从战国时期的俗体到汉代成为官方字体的演变过程中,除了字体本身求简的规律与书写的审美要求之外,政治与学术的作用也是促进隶书正体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体 汉字字体 汉隶 战国时期 审美要求 规律 演变 学术
下载PDF
清秀飘逸的汉隶技法(一)
9
作者 方建勋 《书画世界》 2016年第1期84-87,共4页
汉代隶书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高峰、一个丰富的艺术宝库。学习隶书者,汉隶为主要取法对象。从风格类型看,汉隶有朴拙一路,有野逸一路,有厚重一路,有端庄一路,有飘逸一路,等等。汉代隶书的载体主要有简、牍、帛与碑石两大类。本... 汉代隶书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高峰、一个丰富的艺术宝库。学习隶书者,汉隶为主要取法对象。从风格类型看,汉隶有朴拙一路,有野逸一路,有厚重一路,有端庄一路,有飘逸一路,等等。汉代隶书的载体主要有简、牍、帛与碑石两大类。本书技法解析的对象,是清秀飘逸一路的碑刻书法,选用了《曹全碑》《礼器碑》《孔宙碑》《朝侯小子残碑》作为技法讲析的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法 汉隶 飘逸 中国书法史 《礼器碑》 《曹全碑》 风格类型 隶书
下载PDF
论书法中金文和汉隶的重要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雅迪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6年第8期126-127,共2页
书法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精粹,其中融合了深厚的文史哲及美学思想。魏晋时期文学艺术呈现繁荣发展之势,从美学角度来说,艺术的形式愈趋于完美,即是此艺术落没的开始。多样性的缺失,灵动的意识形态趋于固化,艺术便成为无源之水。书法不仅是... 书法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精粹,其中融合了深厚的文史哲及美学思想。魏晋时期文学艺术呈现繁荣发展之势,从美学角度来说,艺术的形式愈趋于完美,即是此艺术落没的开始。多样性的缺失,灵动的意识形态趋于固化,艺术便成为无源之水。书法不仅是技法,学其形似,更重要的是心法,当学其神韵。书法是中国艺术中重要的一部分,就其发展历程来看,金文和汉隶是学习的基础,更是艺术精神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书法 金文 汉隶 创造性
下载PDF
汉隶中的极品——《礼器碑》 被引量:2
11
作者 董惠宁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97年第4期84-85,共2页
《礼器碑》原是为记述鲁相韩敕于永寿二年(公元156)修饰孔庙、制造礼器而立的。全称《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东汉永寿二年霜月立。此碑字完整,是研究汉隶艺术的绝好资料,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首见记载,宋代至今著录最多。 《礼... 《礼器碑》原是为记述鲁相韩敕于永寿二年(公元156)修饰孔庙、制造礼器而立的。全称《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东汉永寿二年霜月立。此碑字完整,是研究汉隶艺术的绝好资料,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首见记载,宋代至今著录最多。 《礼器碑》最早拓本,碑文内第十行“绝思”二字间,石泐痕未连及字画,早年仅见三本,一为罗振玉旧藏,一为沈仲复鲽砚庐藏本,一为赵之谦跋本。一九八七年又于上海古籍书店发现一本,为张静江家旧藏。四本中以沈仲复藏本最精最早,该本“绝思”二字间石泐痕仅如指尖大小。其余各本拓时稍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器 汉隶 极品 《水经注》 张静江 赵之谦 书法艺术 使用技巧 罗振玉 百炼千锤
下载PDF
汉隶表音向形体结构的冲击(下)
12
作者 黄绮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1-12,共12页
关键词 音韵学者 《说文》 形声字 汉隶 声符 甲骨文 语音 古文字 脂部 表音
下载PDF
汉隶表音向形体结构的冲击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绮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68-75,共8页
汉隶表音向形体结构的冲击黄绮汉字是在使用汉语的共同的基础上汉民族祖先制造出来的,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它是以它独特的形体结构结合着汉语为汉语服务的。文字学家一般认为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但在汉字本身内部的发展规律中却有着... 汉隶表音向形体结构的冲击黄绮汉字是在使用汉语的共同的基础上汉民族祖先制造出来的,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它是以它独特的形体结构结合着汉语为汉语服务的。文字学家一般认为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但在汉字本身内部的发展规律中却有着它自己的、不一定是同时产生的表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声字 甲骨文 《说文》 汉隶 体结构 象形字 古文字 声符 会意字 许慎
下载PDF
汉隶墨迹及碑拓影印版本略述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智杰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24-30,共7页
本文以隶书为例,对现已刊行、常见的和重要的汉隶墨迹及碑拓影印版本之优劣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力倡“应将对影印版本的评价列入择帖的重要环节而视之”的观点。
关键词 汉隶 碑帖 范本 版本 影印
下载PDF
论石门汉隶的书刻艺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荣章 《文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3-77,共15页
汉《石门颂》云:“至于永平,其有四年,诏书开余(斜),凿通石门。”其意是东汉明帝永平四年(61年),诏令开通褒斜道,并凿通道路所穿过的一段隧道,称之为石门。此隧道在陕西省汉中市古城之北的褒谷西侧七盘山下,南距褒谷口3、5公里... 汉《石门颂》云:“至于永平,其有四年,诏书开余(斜),凿通石门。”其意是东汉明帝永平四年(61年),诏令开通褒斜道,并凿通道路所穿过的一段隧道,称之为石门。此隧道在陕西省汉中市古城之北的褒谷西侧七盘山下,南距褒谷口3、5公里,扼褒斜古道之南口。《石门颂》就镌于隧道之西壁。其北有汉永寿元年(155年)的《李君表》,其南有汉熹平二年(173年)的《杨淮、杨弼表记》,其对面即隧道东壁有北魏永平二年(509年)的《石门铭》。继此之后,各代竞相镌刻,连绵不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门汉隶 书刻艺术 《石门颂》 《大开通》
下载PDF
汉隶的演化过程及风格特点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静远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1997年第Z1期37-40,共4页
严格意义的书法从汉代算起,是基于汉代有这种艺术追求的自觉,有其辉煌的成就。汉代隶书是一种开放的典型。我们在隶书与篆书的比较中看到了寻求解脱的渴望。 与秦篆相比,隶书的开放和反束缚是显而易见的。隶书由原来秦篆的一丝不苟的恭... 严格意义的书法从汉代算起,是基于汉代有这种艺术追求的自觉,有其辉煌的成就。汉代隶书是一种开放的典型。我们在隶书与篆书的比较中看到了寻求解脱的渴望。 与秦篆相比,隶书的开放和反束缚是显而易见的。隶书由原来秦篆的一丝不苟的恭谨变成了轻松活泼、挥洒自如的抒泻,从而使历代书法家对其留连忘返,并热情讴歌,予以崇高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隶 隶书 演化过程 秦篆 线条 风格特点 书法艺术 篆书 石刻 体势
下载PDF
汉隶的刚柔之势——以《张迁碑》和《曹全碑》为例
17
作者 赵天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7年第7期125-126,共2页
汉隶具有刚柔并济的艺术特色,具体分析其刚柔之势,需要以汉隶中具有代表性的碑刻为例,进行分析比较。《张迁碑》与《曹全碑》同属汉隶成熟的东汉时期,且均是汉隶中光彩夺目的碑刻,出土时间、碑刻内容都有极大的相似之处,但两者的艺术风... 汉隶具有刚柔并济的艺术特色,具体分析其刚柔之势,需要以汉隶中具有代表性的碑刻为例,进行分析比较。《张迁碑》与《曹全碑》同属汉隶成熟的东汉时期,且均是汉隶中光彩夺目的碑刻,出土时间、碑刻内容都有极大的相似之处,但两者的艺术风格却迥然不同,分属"刚""柔"两种艺术特色。从两者的笔法、字法、章法、墨法进行分析,能够对汉隶"刚"与"柔"的艺术特点有更清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隶 《张迁碑》 《曹全碑》
下载PDF
“八分”实非“汉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柳青 《中国书画》 2019年第6期12-15,共4页
本文经过梳理,认为“八分书”并非成熟的汉隶,而是存在于西汉早期甚至更早的古隶,隶书波科波磔尚未完成,扁形取势的字形尚未普遍,主要来源于篆书的快捷书写,保留篆书构字部件与用笔特征。
关键词 汉隶 西汉早期 用笔特征 构字部件 篆书 隶书
下载PDF
由汉碑看东汉隶书的发展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慕德春 《美术教育研究》 2021年第17期56-57,共2页
汉碑是研究汉代书法的重要资料,是汉代隶书的真实体现。该文通过分析东汉碑刻书法,阐述东汉隶书发展的艺术性和实用性趋向两大特征。
关键词 汉碑 汉隶 隶书
下载PDF
“石门十三品”与蜀派汉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代欣 《文博》 1995年第2期23-28,共6页
从古自今,书法流派是具有一定地域性的,这种文化现象可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列国纷争,霸主屡屡变更,文宇未成统一,书写风格也各有特色,南北书风明显差异.北派书风以齐国为代表,风格严整厚重;南派书风以楚国为代表,风格流丽飘逸.当然... 从古自今,书法流派是具有一定地域性的,这种文化现象可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列国纷争,霸主屡屡变更,文宇未成统一,书写风格也各有特色,南北书风明显差异.北派书风以齐国为代表,风格严整厚重;南派书风以楚国为代表,风格流丽飘逸.当然北方各国的北派,南方各国的南派,国与国之间各具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门 汉隶 隶书 书法艺术 汉中地区 铜器群 文化现象 褒斜道 四川 柿子湾崖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