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弟子规》中的“泛爱众”思想与中国梦
1
作者 田启燕 《青年与社会》 2014年第6期354-354,共1页
通过解析《弟子规》中蕴涵的“泛爱众”思想,指出它与“博爱”思想具有同等意义,阐明当前社会特别需要这样广博的爱心,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凝聚力所在。
关键词 弟子规 中国梦
下载PDF
“泛爱众”试议
2
作者 龚佩琏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25-27,54,共4页
在孔子学说的研究中,“泛爱众”是一个老课题。然而,从其内容、性质方面研究者居多,从其教育思想、教学实践方面去探索者尚少。我初涉孔学,想就此谈谈管见。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论语&... 在孔子学说的研究中,“泛爱众”是一个老课题。然而,从其内容、性质方面研究者居多,从其教育思想、教学实践方面去探索者尚少。我初涉孔学,想就此谈谈管见。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论语·学而》的一段话,是孔子对学生有步骤有系统的教学要求,也是他的教育大纲。前三句讲对父母、兄弟和朋友应作的事,即强调道德修养要从身边作起。第四、五句讲在“修身、齐家”的基础上进入社会时应该作的事。“泛爱众”即广泛关怀所有的人。而人有“仁者”和“不仁者”之别。“亲仁”是亲近仁者,以“仁”为己任,使自己成为仁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一般的常识。“恶不仁者,斯为仁矣”,“择不处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学说 孔学 行有余力 朱者赤 道德修养 为政以德 孔子哲学思想 生而知之 齐之以刑
下载PDF
仁爱与和谐
3
作者 韩星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8,共8页
儒家仁爱是建立在亲疏远近、尊卑贵贱等级基础上的"等差之爱",具有同心圆式的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层层扩展的特点。具体体现为仁者自爱,身心和谐;孝悌之道,家庭和谐;泛爱济众,人与人和谐;万物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继承发扬儒... 儒家仁爱是建立在亲疏远近、尊卑贵贱等级基础上的"等差之爱",具有同心圆式的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层层扩展的特点。具体体现为仁者自爱,身心和谐;孝悌之道,家庭和谐;泛爱济众,人与人和谐;万物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继承发扬儒家的仁爱精神,培养同情他人、关心他人和爱护他人的社会公德意识、热爱、保护自然环境的自觉意识,实现社会的全面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悌 万物一体 社会和谐
下载PDF
仁爱与博爱比较论 被引量:1
4
作者 江万秀 《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34-38,21,共6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道德与西方传统文化中的博爱道德都是关于“人类之爱”的思想,二者有着极为相似的共同性;但是它们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一、仁爱道德与博爱道德的相似性首先,从哲学基础上看,“仁爱”与“博爱”都是建立在剥削阶...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道德与西方传统文化中的博爱道德都是关于“人类之爱”的思想,二者有着极为相似的共同性;但是它们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一、仁爱道德与博爱道德的相似性首先,从哲学基础上看,“仁爱”与“博爱”都是建立在剥削阶级抽象的人性论的基础上的道德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现实生活 民族精神 西方传统文化 基督教教义 调节者 批判地继承 精神文明建设 霍尔巴赫
下载PDF
孝悌仁爱
5
作者 鄯爱红 《求知》 2019年第11期58-58,共1页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释义】小孩子在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师长,说话要谨慎,言而有信,友爱众人,亲近那些具有仁爱之心的人。还有精力,就用来学习文化...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释义】小孩子在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师长,说话要谨慎,言而有信,友爱众人,亲近那些具有仁爱之心的人。还有精力,就用来学习文化知识。【作者简介】孔子,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者简介 学文 古代思想家 春秋末期 学派创始人 行有余力 山东曲阜
下载PDF
站在爱的制高点上
6
作者 刘建 《现代教学》 2014年第6X期66-67,共2页
今天的学生不缺少爱,但缺少教育爱。什么是教育爱呢?有学者将其定义为"教育者对教育的浓厚的情感"。[1]这种情感源自于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内化为教育者的情绪、心境和思想,外显于时时、事事、处处的教育行为,具化为管理爱人、... 今天的学生不缺少爱,但缺少教育爱。什么是教育爱呢?有学者将其定义为"教育者对教育的浓厚的情感"。[1]这种情感源自于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内化为教育者的情绪、心境和思想,外显于时时、事事、处处的教育行为,具化为管理爱人、教书爱人、服务爱人和环境爱人。笔者以为,教育爱的本质可以归纳为两句话:教育即爱,爱即教育。所谓"教育即爱",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没有抽象的爱,学校里一切教育行为都是对学生的爱。能够引导学生向善求真的行为都是蕴含教育爱的行为。其二,教育离不开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善 现代人格 去问 基本价值观念 子务 本立而道生 忠信
下载PDF
“仁”字之起源与初义 被引量:3
7
作者 余治平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4-48,共5页
甲骨文中尚无"仁"字。《睡虎地秦墓竹简》中已出现"仁"字。在郭店楚简中,仁的含义已经相当丰富。在《尚书》、《诗经》、《周礼》等汉代以前文献中,仁的含义主要涉及王者为人的品格与德性,爱人、亲人,并能够推之于... 甲骨文中尚无"仁"字。《睡虎地秦墓竹简》中已出现"仁"字。在郭店楚简中,仁的含义已经相当丰富。在《尚书》、《诗经》、《周礼》等汉代以前文献中,仁的含义主要涉及王者为人的品格与德性,爱人、亲人,并能够推之于物。与具体的人事相联系,仁或指一种能够见之于外的美善行为,或指一种深藏于内心的良好意识。爱人、把人当人、将心比心是孔子之仁的最基本规定,是儒之为儒的本质所在,也构成了儒家之仁的底线要求。把"爱人"置于仁的核心,也能够充分彰显出儒家伦理人性化、生命化和他者性的基本倾向与主体气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下载PDF
谈《论语》的人本思想 被引量:3
8
作者 邓易难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44,共4页
《论语》的人本思想体现在:第一,《论语》的核心是“仁”,“仁”所体现的是爱人。在当时爱人是指多数人,“爱众”是也。第二,爱人的内容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等。第三,体现在行政观念上即有“节... 《论语》的人本思想体现在:第一,《论语》的核心是“仁”,“仁”所体现的是爱人。在当时爱人是指多数人,“爱众”是也。第二,爱人的内容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等。第三,体现在行政观念上即有“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和轻赋税、慎刑罚、举贤人及以人为本不事鬼神的人本思想的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人本思想 汎爱众
下载PDF
孔子仁学思想内涵探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改娥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26-29,共4页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认为,"孝悌"乃仁之本,体现真性情和真情实感的"直"是"仁"的主要基础,但"孝悌"和"直"并不就是仁的本身和全部。从"孝梯"到"爱人"、从&q...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认为,"孝悌"乃仁之本,体现真性情和真情实感的"直"是"仁"的主要基础,但"孝悌"和"直"并不就是仁的本身和全部。从"孝梯"到"爱人"、从"修己"到"安人",仁具有"推己及人"的逻辑发展过程。因此"亲情之爱"、"泛爱众"和"爱有差等"就表现为从家庭到家族再到国家、最后涵盖天下,层层向外的爱的同心圆的不断推展,发乎情而入于理,构成了孔子仁学思想的一般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仁学 孝悌 有差等
下载PDF
“仁”:一个影响传统商号传播的范式
10
作者 谷莉 赵长伟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88-89,共2页
"仁"是儒家文化核心的道德范畴之一。孔子仁学思想的生长点是血缘之爱的"孝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仁德进一步衍生至"泛爱众而亲仁",2在社会道德情感方面"仁"崇尚"博施备物",在具体道德原则上"仁"尊崇"恭、宽、... "仁"是儒家文化核心的道德范畴之一。孔子仁学思想的生长点是血缘之爱的"孝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仁德进一步衍生至"泛爱众而亲仁",2在社会道德情感方面"仁"崇尚"博施备物",在具体道德原则上"仁"尊崇"恭、宽、信、敏、惠"。3"仁"的内涵如此丰富,因此,就学理而言,它始终是人类探索的重要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学思想 孝弟 道德原则 儒家思想 道德范畴 维度研究 口碑传播 传播学视角 内部营销
下载PDF
《论语》中的民生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11
作者 吴宁 《管子学刊》 CSSCI 2010年第4期73-75,共3页
《论语》有独具特色的民生思想,它以"泛爱众"作为情感基础,以"富民"作为经济诉求,以"为政以德"作为政治理想,以"有教无类"作为教育主张。
关键词 《论语》 富民 有教无类
下载PDF
“孝文化”在高职院校德育中的现实意义
12
作者 程维林 《学习月刊》 2015年第20期60-,共1页
中国传统的育人大纲是这样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说,育人,首先是从孝道开始的,孝悌放在首位;其次是谦虚谨慎,诚而有信;具有广博的爱,而后去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还有剩余精力... 中国传统的育人大纲是这样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说,育人,首先是从孝道开始的,孝悌放在首位;其次是谦虚谨慎,诚而有信;具有广博的爱,而后去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还有剩余精力,再去学习知识与技术。我国古代有"二十四孝"至今为世人传颂。当今社会赋予了"孝"新的内涵,我们既要选择性继承"孝"的光荣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文化 孝悌 二十四孝 学文 中国传统文化 都幸福 诸兄 厌学现象 朋友之间
下载PDF
让学生享受完整的教育
13
作者 张志勇 《考试(高考文科版)》 2015年第4期27-29,共3页
今天,面对极端应试教育的猖獗,人们都在呼唤教育的回归。教育回归的本意何在?在笔者看来,最根本的,就是让教育回到其本来的功能定位——育人为本上来。让笔者带大家回到东西方教育的源头,看看人类的教育从其本性上是如何定位的。遥想250... 今天,面对极端应试教育的猖獗,人们都在呼唤教育的回归。教育回归的本意何在?在笔者看来,最根本的,就是让教育回到其本来的功能定位——育人为本上来。让笔者带大家回到东西方教育的源头,看看人类的教育从其本性上是如何定位的。遥想2500多年前,孔子杏坛讲学,他教的是什么课程?是语文、数学,还是物理、化学?都不是,是礼、乐、射、御、书、数等六门课程。周公制作礼乐以治天下,"礼"用于维护各种人伦和道德规范;"乐"是通过音乐、舞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回归 功能定位 周公 杏坛 文化科学知识 知识本位 希腊哲学家 茫茫人海 产婆术
下载PDF
继承优秀传统 走向辉煌未来
14
作者 习文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A)》 2014年第11期1-1,共1页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中国儒家文化奠基人孔子诞生。孔子出生整整2500年之后,公元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了。迄今,我们的共和国已有了65年辉煌历史!从孔子出生,到新中国的诞生,经历了春秋、战国、秦、汉、魏、晋、隋、...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中国儒家文化奠基人孔子诞生。孔子出生整整2500年之后,公元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了。迄今,我们的共和国已有了65年辉煌历史!从孔子出生,到新中国的诞生,经历了春秋、战国、秦、汉、魏、晋、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中华民国等诸朝各代。在此期间,辉煌、灿烂、博大精深的中华古代农耕文明,以1840年为时间上的标志,在外国列强坚船利炮携来的海洋文明的猛烈撞击下,以一种甚为屈辱的方式,开启了近代历史的进程。此后一百多年,伟大的中国人民经过"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的奋斗历程,以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那一刻为象征,开启了新的纪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儒家文化 海洋文明 近代历史 秦、汉 坚船利炮 知其不可而为之 教育科学研究所 儒学思想 曾子
下载PDF
孔子思想对世界东、西方文明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蓝云六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5期28-31,共4页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包罗宏富的孔子思想涉及政治、哲学、伦理、道德、教育等立身处世,为政治国的诸多方面。中华民族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义之邦,其宽厚宏廓的伟大气魄和见义勇为、杀身成仁的崇高道德风范都与孔子思想...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包罗宏富的孔子思想涉及政治、哲学、伦理、道德、教育等立身处世,为政治国的诸多方面。中华民族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义之邦,其宽厚宏廓的伟大气魄和见义勇为、杀身成仁的崇高道德风范都与孔子思想的影响分不开。孔子思想不仅对中国历史和文明的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世界东方和西方的文明发展也有重大的影响。它已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思想 礼义 孔学 儒家思想 道德风范 西方文明 儒学教育 修己 十大思想家
下载PDF
中国传统人生论在当代的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潘继恩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47-50,共4页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人生论特别突出的有关“天人协调”、“人生价值”和“人生修养”的理论来阐述中国传统人生论在当代的价值,供人们继承与发扬作参考。
关键词 天人合一 生义统一 修己正身 躬行为上
下载PDF
孔子的教育及其仁学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世烈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2期12-20,共9页
孔子应属世界级的伟人,这是几千年历史形成的定论。不管后世对他的功过如何评说,他那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已为无可否认的史实,视而不见只是自欺欺人而已。那末,孔子在历史上最突出的成就是什么呢?考察孔子本人的言行,对照古人的论述,可能... 孔子应属世界级的伟人,这是几千年历史形成的定论。不管后世对他的功过如何评说,他那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已为无可否认的史实,视而不见只是自欺欺人而已。那末,孔子在历史上最突出的成就是什么呢?考察孔子本人的言行,对照古人的论述,可能主要在于教育方面,即包括他的教育思想理论和教学实践活动这两个相辅相成的部分。面孔子在教育上之所以取得伟大成就,又同他倡导仁学,尤其是他身体力行,用仁学指导其教育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思想 孔门 子贡 阳货 子罕 丧斯文 颜渊 漆雕开 南宫适
下载PDF
论儒家思想对书法创作品评的渗透 被引量:1
18
作者 庄桂森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1991年第3期68-71,共4页
以孔子为宗师的儒家学说及思想,长期以来作为一种最能代表中华民族心理、规范行为的思想而存在,其所崇尚的仁、礼、中庸思想,影响到中国文化的许多方面,也渗透到书法的创作品评之中,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一浅述,以就教于方家。儒家思想的... 以孔子为宗师的儒家学说及思想,长期以来作为一种最能代表中华民族心理、规范行为的思想而存在,其所崇尚的仁、礼、中庸思想,影响到中国文化的许多方面,也渗透到书法的创作品评之中,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一浅述,以就教于方家。儒家思想的内核是“仁”,在《论语》中孔子对仁及怎样才能致仁作了多种解释,从孔子对“中庸”的解释来看,被他奉为至德的“中庸”也是仁及其致仁的途径。孔子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中庸思想 儒家学说 书法创作 中国文化 至德 书论 伯鱼 郁郁乎文
下载PDF
论孔子的大同思想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路平 宋太庆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52-57,共6页
一般公认,中国古代儒家的大同学说确立于《礼记·礼运》,但它并非战国前后儒者的凭空杜撰,而是直接源于孔子,是对孔子大同思想的系统化,《礼运》关于大同、小康、一统三论,均与孔子思想有直接的血缘关系。孔子大同思想的出发点是理... 一般公认,中国古代儒家的大同学说确立于《礼记·礼运》,但它并非战国前后儒者的凭空杜撰,而是直接源于孔子,是对孔子大同思想的系统化,《礼运》关于大同、小康、一统三论,均与孔子思想有直接的血缘关系。孔子大同思想的出发点是理想主义,其理论基础是宗法主义、仁道主人、平均主义、至善主义和中和主义,其主要学说由大同社会、小康国家、四海一家、天下一统四大部分构成。孔子的大同思想是人类文化思想史上乌托邦学说的最早形态,它不论在当时还是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孔子所处的时代及其所属阶级的限制,其大同思想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思想 大同思想 礼运 古代儒家 天下无道 天下一统 孔门 修己 为政以德
下载PDF
孔子“仁学”与中国文化心态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禹阶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27-36,共10页
孔子“仁学”,古今争辩诘难,其说多异。解放后,用马列主义研究这个问题,取得了一些成果,也存在很大分歧。我们认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根本上应从我们民族宏观的历史文化角度,即民族文化心态及社会经济结构诸方面去作综合的考察、研究,才能... 孔子“仁学”,古今争辩诘难,其说多异。解放后,用马列主义研究这个问题,取得了一些成果,也存在很大分歧。我们认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根本上应从我们民族宏观的历史文化角度,即民族文化心态及社会经济结构诸方面去作综合的考察、研究,才能得出可靠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学” 文化心态 马列主义研究 己欲立而立人 民无信不立 子贡 天人一体 儒家学说 相人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