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0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a21转基因杂交稻组合汕优63和汕优559对白叶枯病的抗性 被引量:9
1
作者 周永力 章琦 +4 位作者 王春连 邢全党 翟文学 潘学彪 朱立煌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3-95,共3页
采用包括与 Xa2 1相匹配的鉴别菌系在内的 12个国际鉴别小种和中国 7个病原型 ,接种由明恢 6 3、盐恢 5 5 9的Xa2 1转基因单拷贝抗性纯合系与珍汕 97A杂交获得的转基因杂交稻汕优 6 3(汕优 6 3- Xa2 1) 73个 F1 群体和转基因杂交稻汕优 ... 采用包括与 Xa2 1相匹配的鉴别菌系在内的 12个国际鉴别小种和中国 7个病原型 ,接种由明恢 6 3、盐恢 5 5 9的Xa2 1转基因单拷贝抗性纯合系与珍汕 97A杂交获得的转基因杂交稻汕优 6 3(汕优 6 3- Xa2 1) 73个 F1 群体和转基因杂交稻汕优 5 5 9(汕优 5 5 9- Xa2 1) 13个 F1 群体 ,测定转基因杂交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结果表明这 2个转基因杂交稻组合具有优良的广谱抗性 ,抗谱与 Xa2 1基因供体 IRBB2 1相同 ,非转基因杂交稻表现感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 杂交稻 白叶枯病 抗性 汕优63 汕优559
下载PDF
汕优多系1号主要性状表现与分析
2
作者 张轼 《福建农业》 1999年第11期10-10,共1页
我省中、晚稻年种植面积约1300万亩,长期使用较少几个品种当家,汕优63从1984年通过省级审定以来,在全省范围长时间广泛种植,累计种植面积超过5000万亩,使该组合的抗稻瘟病特性逐步减弱,给生产造成负面影响。
关键词 汕优多系1号 汕优63 主要性状 抗稻瘟病鉴定 区试结果 抗菌株率 回归线 田间自然诱发鉴定 稻区 省水
下载PDF
汕优63重组自交系群体重要农艺性状遗传分析和利用 被引量:21
3
作者 郭龙彪 罗利军 +6 位作者 邢永忠 徐才国 梅捍卫 王一平 余新桥 应存山 石春海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44-649,共6页
利用强优势籼型杂交稻组合汕优 6 3(珍汕 97×明恢 6 3)产生的永久性籼籼交重组自交系 (RIL)群体 2 4 1个株系 ,1999年在杭州对株高、生育期、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等 9个重要农艺性状 ,进行了评价 ,以及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多元逐... 利用强优势籼型杂交稻组合汕优 6 3(珍汕 97×明恢 6 3)产生的永久性籼籼交重组自交系 (RIL)群体 2 4 1个株系 ,1999年在杭州对株高、生育期、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等 9个重要农艺性状 ,进行了评价 ,以及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及通径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 ,这些性状在重组自交系群体中均存在双向超亲分离 ,分布频率大致接近正态分布。除有效穗数性状外 ,8个农艺性状在双亲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每穗总粒数与单株产量具有极显著相关 ,并解释了单株产量 88.7%的变异。有效穗数对单株产量的通径系数(Py1 )与相关系数 (ry2 )符号相反 ,通径系数更有利于解释其本质。还中选比汕优 6 3增产 10 %以上的 10份优良株系 ,可作为水稻育种优异资源或直接在生产上试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汕优63 重组自交系 群体 农艺性状 遗传分析 水稻 相关分析 回归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水稻两优培九与汕优63苗期Cd毒害下抗性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贵民 陈国祥 +3 位作者 王习达 吴国荣 马广岳 吴晓慧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7-220,共4页
以三叶期的水稻幼苗为材料,比较了Cd污染对两优培九、汕优63的光系统Ⅱ(PSⅡ)电子传递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光合速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镉污染条件下,与汕优63... 以三叶期的水稻幼苗为材料,比较了Cd污染对两优培九、汕优63的光系统Ⅱ(PSⅡ)电子传递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光合速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镉污染条件下,与汕优63相比较,两优培九幼叶光合速率和PSⅡ电子传递活性降低幅度较小,丙二醛含量升高幅度较小;两优培九保护酶系统活性较高。结论与汕优63相比较,两优培九抗重金属Cd2+毒害的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两优培九 汕优63 苗期 Cd毒害 抗性差异
下载PDF
栽插密度和追肥配比对汕优559产量构成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唐红生 姚立生 +7 位作者 孙明法 顾来顺 高恒广 何顺椹 严国红 王爱民 何冲宵 朱国永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9-10,49,共3页
栽插密度和追肥配比对汕优559产量构成的影响主要是成穗数,其次是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
关键词 汕优559 栽插密度 追肥配比 施肥 水稻 籼稻
下载PDF
早晚交人工制恢育成早熟杂交水稻汕优77的选育与利用 被引量:5
6
作者 郑家团 谢华安 +6 位作者 姜兆华 张受刚 林美娟 张建新 杨学 罗家密 黄显波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9-12,共4页
强恢早熟水稻恢复系“明恢77”配制的早熟杂交水稻组合汕优77,具有优势强,高产,抗稻瘟病,生育期适宜,适应性广,容易制种,米质较好等特点。该组合参加全国区域试验,平均产量比威优64增产8%。在湖南、广东、广西、江西、... 强恢早熟水稻恢复系“明恢77”配制的早熟杂交水稻组合汕优77,具有优势强,高产,抗稻瘟病,生育期适宜,适应性广,容易制种,米质较好等特点。该组合参加全国区域试验,平均产量比威优64增产8%。在湖南、广东、广西、江西、湖北、福建等省累计推广143.53万hm2,累计增产粮食10.09亿kg。近年来,年推广面积33.33万hm2以上,成为我国南方稻区早熟杂交水稻主栽组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系 明恢77 汕优77 杂交水稻 人工制恢 选育
下载PDF
两个超级杂交稻与汕优63光合株型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56
7
作者 吕川根 邹江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33-639,共7页
以 2个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和两优E32为材料 ,汕优 6 3作对照 ,比较分析了与光合生态生理有关的株型性状。基于笔者的分析和育种实践 ,并结合水稻不同类型株型的特点 ,将长江下游平原单季稻生态区超级杂交稻 (中籼型 )理想光合株型的主... 以 2个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和两优E32为材料 ,汕优 6 3作对照 ,比较分析了与光合生态生理有关的株型性状。基于笔者的分析和育种实践 ,并结合水稻不同类型株型的特点 ,将长江下游平原单季稻生态区超级杂交稻 (中籼型 )理想光合株型的主要特征特性描述为 :剑叶长 35~ 4 0cm ,宽 2cm ,倒二叶、倒三叶长分别为 5 0~ 5 5cm和 5 5~ 6 0cm ,齐穗期 3叶与茎秆夹角分别为 5°、10°和 15°,叶面内卷 ,剑叶最卷处叶面曲率为 1~ 1.5cm-1,顶 3叶功能期为 70d ,最高叶面积指数 (LAI)为 8~ 9,完熟期绿叶LAI为 3左右 ;分蘖盛期叶角较大 ,比叶重SLW 2 .5~ 3g·cm-2 ,叶片薄而披散 ,中后期叶较厚且挺直 ,SLW为 4~ 5g·cm-2 ;齐穗期基部透光率 5 %左右 ,消光系数 0 .3~ 0 .4 ,可容纳的最大LAI8~ 10 ;植株高度 110~ 12 0cm ,下位节间长 2~ 4cm ,粗壮而壁厚 ,穗下节间占总秆长的 4 5 %左右 ;穗长 2 5~ 2 8cm ,着粒密度 8~ 10粒·cm-1,弯曲穗 ;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率高 ,耐荫和耐光氧化能力较强 (光氧化级别≤ 3) ,能适应广幅光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汕优63光合株型 生理学 生态学 育种 特征特性 中籼型
下载PDF
氮水平对水稻汕优64和金南风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王仁雷 华春 魏锦城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1-334,共4页
以缺氮、低氮、中氮、高氮、超高氮盆栽土培的汕优 6 4和金南风为材料 ,测定植株和叶片的生长状况、叶片总 N含量、光合速率、光呼吸速率、气孔导度和叶肉导度的变化。结果表明 ,供试两品种随着施 N量的增加 ,植株的分蘖数增多 ,株高增... 以缺氮、低氮、中氮、高氮、超高氮盆栽土培的汕优 6 4和金南风为材料 ,测定植株和叶片的生长状况、叶片总 N含量、光合速率、光呼吸速率、气孔导度和叶肉导度的变化。结果表明 ,供试两品种随着施 N量的增加 ,植株的分蘖数增多 ,株高增加 ,气孔密度减少 ,叶片总 N含量、叶绿素含量、光呼吸速率、叶肉导度等均增加。供试两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变化存在差异 ,金南风叶片的净光合速率随着施 N量的增加而增加 ,但汕优 6 4在高氮和超高氮的条件下净光合速率反而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 水稻 光合速率 光呼吸速率 汕优64品种 金南风品种
下载PDF
施氮浓度对汕优63籽粒性状及粒重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杨连新 王余龙 +4 位作者 董桂春 黄建晔 姚友礼 单玉华 周晓东 《江苏农业研究》 CSCD 2001年第2期24-28,共5页
在水稻水培条件下于移栽至抽穗期 ,设计 8种施氮浓度 (0~ 4 9mg/kg) ,研究其对汕优 63谷壳大小、谷粒充实程度及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 :1处理间粒重极差达 4 .72 mg。与对照相比 ,降低施氮浓度有利于提高粒重 ,施氮浓度过高 ,粒重显著... 在水稻水培条件下于移栽至抽穗期 ,设计 8种施氮浓度 (0~ 4 9mg/kg) ,研究其对汕优 63谷壳大小、谷粒充实程度及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 :1处理间粒重极差达 4 .72 mg。与对照相比 ,降低施氮浓度有利于提高粒重 ,施氮浓度过高 ,粒重显著下降。 2降低施氮浓度能显著增加谷壳的长度、宽度及面积 ,增加施氮浓度可提高饱粒的充实程度。 3从谷壳大小及谷粒充实度来看 ,处理间粒重的差异主要是由谷壳大小所造成。 4不同施氮浓度条件下 ,谷壳宽度的变异大于谷壳长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浓度 谷壳 谷粒充实度 粒重 汕优63水稻
下载PDF
汕优63蓄留再生稻的叶片生长与叶面积 被引量:12
10
作者 袁继超 孙晓辉 马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6-11,共6页
本文分析了汕优63蓄留再生稻叶片的大小、叶面积的测定方法及叶面积的变化,结果表明,再生稻一般只有三片叶,均较短小,且长宽因叶序和萌发节位而异,长宽法叶面积校正系数也随之而不同。剑叶、倒二叶和基部叶的校正系数平均为0.... 本文分析了汕优63蓄留再生稻叶片的大小、叶面积的测定方法及叶面积的变化,结果表明,再生稻一般只有三片叶,均较短小,且长宽因叶序和萌发节位而异,长宽法叶面积校正系数也随之而不同。剑叶、倒二叶和基部叶的校正系数平均为0.694、0.753、0.712,总平均为0.720。叶面积(Y)与叶片的长宽乘积(X)呈极显著正相关,回归方程为Y=-0.5705+0.7619X.促芽肥可提高前期叶面积,长苗肥可提高后期叶面积。再生稻单株叶面积主要由剑叶和倒二叶构成,各叶的贡献因生育时期不同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汕优63 再生稻 叶片 叶面积 生长
下载PDF
汕优63稻草营养品质与品种特性的关系 被引量:8
11
作者 沈恒胜 陈君琛 谢华安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5,共5页
对比汕优 6 3稻草与同年种植的早稻 (博优、 837)、中稻 (马协 6 3)、晚稻 (汕优 6 4、马协 6 4)稻草在化学成分和生物降解等方面与其产量间的相互关系。汕优 6 3较强的嗜硅能力奠定了其高产高抗的生理基础 ,硅的溶解比率影响稻草的化... 对比汕优 6 3稻草与同年种植的早稻 (博优、 837)、中稻 (马协 6 3)、晚稻 (汕优 6 4、马协 6 4)稻草在化学成分和生物降解等方面与其产量间的相互关系。汕优 6 3较强的嗜硅能力奠定了其高产高抗的生理基础 ,硅的溶解比率影响稻草的化学成分和降解效率 ,分布在叶片与叶鞘中的硅有利于促进水稻光合作用 ,但成了微生物降解稻草的屏障 ,而叶鞘与茎秆中较高的可溶性硅含量和稻草较低的氮含量与品种的高营养传输效率有关。水稻生产管理和外界气候条件可以改变稻草中硅的溶解特性 ,从而改良稻草的营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汕优63 稻草营养品质 水稻硅质化 品种 饲用价值
下载PDF
超级杂交稻抗倒生理与形态机能研究 Ⅱ .培矮 64S/E3 2与汕优 63茎秆抗倒力学差异 被引量:24
12
作者 万宜珍 马国辉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2-94,共3页
为了建立超级杂交稻高产抗倒的栽培技术体系,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比较了两系法超级杂交稻组合培矮64S/E32与三系法高产杂交组合汕优63的叶鞘紧包程度、抗倒伏指数与茎秆物理强度等茎秆抗倒力学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培矮64S/E32具有承载超... 为了建立超级杂交稻高产抗倒的栽培技术体系,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比较了两系法超级杂交稻组合培矮64S/E32与三系法高产杂交组合汕优63的叶鞘紧包程度、抗倒伏指数与茎秆物理强度等茎秆抗倒力学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培矮64S/E32具有承载超高产目标产量的生物力学基础,其抗倒伏指数和茎秆物理强度均显著大于汕优63,具有更大的抗倒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培矮64S/E32品种 汕优63品种 抗倒性状 力学
下载PDF
汕优63的DNA分子标记及种子纯度鉴定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邵启明 裴炎 +6 位作者 侯磊 唐彬 杨光伟 张志 吴敏 苏秀 肖伦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2期148-151,共4页
利用改进了的DNA提取方法,从“三系”杂交水稻汕优63的不育系、保持系、杂种一代和恢复系单株中提取DNA,进行特异基因片断的PCR基因扩增分析。结果表明:从200个随机引物和设计的特定引物中筛选出3个引物,能有效地从... 利用改进了的DNA提取方法,从“三系”杂交水稻汕优63的不育系、保持系、杂种一代和恢复系单株中提取DNA,进行特异基因片断的PCR基因扩增分析。结果表明:从200个随机引物和设计的特定引物中筛选出3个引物,能有效地从不育系中鉴别出保持系,从汕优63中分别鉴定出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这些DNA分子标记鉴定种子纯度,具有快速、准确、可靠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 水稻 种子 纯度 脱氧核糖核酸 汕优63
下载PDF
“汕优63”不同产量水平下增产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从党 贺庆瑞 +2 位作者 郑学玉 黄庆宇 朱德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3-35,共3页
试验研究了“汕优63”不同产量水平下(7.1~15.5t/hm^2)产量与其构成因子的相关性增产因子结果表明,产量主要由单位面积颖花数和实粒数决定,产量<12t/hm^2时产量随总穗粒数增加而提高,而>12t/hm^2时产量则随穗数增加而提高。单位... 试验研究了“汕优63”不同产量水平下(7.1~15.5t/hm^2)产量与其构成因子的相关性增产因子结果表明,产量主要由单位面积颖花数和实粒数决定,产量<12t/hm^2时产量随总穗粒数增加而提高,而>12t/hm^2时产量则随穗数增加而提高。单位面积颖花数<5.5万个/m^2时颖花数随总穗颖花数提高而提高,而>5.5万个/m^2时颖花数则随穗数增加而增加。穗粒重与穗粒数呈正相关,穗粒数每增加1粒则穗粒重提高0.0241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 增产因素 水稻 单位面积颖花数 穗粒重 穗粒数 汕优63品种 产量构成因素
下载PDF
转基因水稻品系‘Bt汕优63’微滴式数字PCR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雪娇 宗凯 +3 位作者 孙娟娟 李云飞 郑海松 姚剑 《中国农学通报》 2018年第6期131-136,共6页
为进一步提升转基因水稻的定量检测效率,推动转基因定量标识制度的实施,对转基因水稻品系‘Bt汕优63’成分进行微滴式数字PCR法定量检测研究。基于转基因水稻品系‘Bt汕优63’的外源插入片段和水稻蔗糖磷酸盐合成酶基因SPS,选择、设计... 为进一步提升转基因水稻的定量检测效率,推动转基因定量标识制度的实施,对转基因水稻品系‘Bt汕优63’成分进行微滴式数字PCR法定量检测研究。基于转基因水稻品系‘Bt汕优63’的外源插入片段和水稻蔗糖磷酸盐合成酶基因SPS,选择、设计和合成高效特异性的内外源基因引物探针,用于微滴式数字PCR法扩增‘Bt汕优63’的内源基因和品系特异序列。引物探针优化实验表明,SPS60-F/R/P和‘Bt汕优63’品系基因-F/R/P适用于dd PCR双通道法定量检测‘Bt汕优63’成分。准确度验证试验表明,测得值与标准值相近,偏差分别为0.03、0.15、0.15、0.03。测得值的SD介于0.08~0.48之间,RSD介于4.86%~15.10%之间,小于欧盟要求25%,准确度较好。本研究建立的转基因水稻品系‘Bt汕优63’微滴数字PCR定量检测方法简便高效、准确度高,可用于农产品和食品中转基因水稻‘Bt汕优63’成分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滴式数字PCR 双通道法 定量检测 转基因水稻 'Bt汕优63’
下载PDF
汕优63群体的光合生产特性研究——Ⅰ.群体的受光特性与利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林 沙国栋 +1 位作者 陆景淮 嵇福建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1-3,共3页
一个水稻群体受光的优劣,既同该品种(组合)本身的生物学特性有关,又受栽培技术措施所制约。现根据多年试验结果,阐明汕优63组合的群体受光特征,及其与栽培技术措施的关系,试图为该组合在高产栽培中制定正确的栽培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一个水稻群体受光的优劣,既同该品种(组合)本身的生物学特性有关,又受栽培技术措施所制约。现根据多年试验结果,阐明汕优63组合的群体受光特征,及其与栽培技术措施的关系,试图为该组合在高产栽培中制定正确的栽培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一)群体的受光特征 水稻群体受光量的大小,受叶面积指数(F)和消光系数(K)所制约,同它们的乘积(F·K)呈显著负相关(r=-0.9287),並且K值对受光量的影响效果大于F值。由于水稻不同品种(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汕优63 群体 光合 受光特性
下载PDF
高产抗病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汕优559 被引量:2
17
作者 姚立生 顾来顺 +4 位作者 孙明法 何顺椹 高恒广 严国红 唐红生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9-30,共2页
汕优559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用珍汕97A与盐恢559配组育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该组合具有穗大粒多、增产潜力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米质较优等特点。1998年3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汕优559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用珍汕97A与盐恢559配组育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该组合具有穗大粒多、增产潜力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米质较优等特点。1998年3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这是本所继特优559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抗病品种 汕优559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汕优998制种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健文 吴玉坤 +3 位作者 郑海波 陈国荣 白嵩 程俊彪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20,共2页
汕优 998系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用自选恢复系广恢 998与珍汕 97A配组育成的感温型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 ,2 0 0 2年 3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介绍了其父本广恢
关键词 水稻 杂交组合 汕优998品种 制种技术
下载PDF
大气CO_2和O_3浓度升高对汕优63生长动态、物质生产和氮素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轶鹏 邵在胜 +3 位作者 王云霞 宋琪玲 王余龙 杨连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8128-8138,共11页
大气二氧化碳(CO_2)和近地层臭氧(O_3)浓度升高将极大地改变作物的生长环境,进而影响作物包括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力。利用自然光气体熏蒸平台,设置室外对照(Ambient)、室内对照(CK,实时模拟室外环境)、高浓度CO_2(Ambient CO_2+200μmol... 大气二氧化碳(CO_2)和近地层臭氧(O_3)浓度升高将极大地改变作物的生长环境,进而影响作物包括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力。利用自然光气体熏蒸平台,设置室外对照(Ambient)、室内对照(CK,实时模拟室外环境)、高浓度CO_2(Ambient CO_2+200μmol/mol)、高浓度O_3(Ambient O_3的1.6倍)、高浓度CO_2+O_35个处理,研究大气组分变化对敏感水稻汕优63生长动态、物质生产及氮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室外对照和室内对照水稻的多数测定指标无显著差异。与CK相比,O_3处理使水稻生育中后期株高和分蘖数明显下降,且随时间推移降幅逐渐增加,最大降幅分别达21%和15%,但CO_2处理使水稻生育中后期株高和分蘖数明显增加,最大增幅分别为5%和18%,CO_2+O_3处理使水稻株高最大下降为7%,但对各期分蘖数没有影响。与CK相比,O_3处理使水稻成熟期叶片、茎鞘、稻穗和根系生物量大幅下降,使全株总生物量平均下降51%,CO_2处理对绿叶和黄叶生物量无显著影响,但使茎鞘、稻穗和根系生物量明显增加,使全株总生物量平均增加37%,CO_2+O_3处理对各器官和全株生物量均无显著影响。臭氧处理使生物量在叶片中的分配比例显著增加,而CO_2处理则表现相反,CO_2+O_3处理对水稻物质分配的影响小于单独的O_3处理。与CK相比,O_3处理使水稻抽穗期植株含氮率平均增加29%,吸氮量下降31%,而CO_2处理或CO_2+O_3处理对地上部植株含氮率和吸氮量的影响均未达显著水平。试验结论,近地层臭氧浓度升高使水稻变矮、分蘖减少、生长受抑,但同步增加的二氧化碳浓度可明显缓减甚至抵消臭氧胁迫对汕优63生长发育的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汕优63 人工气候室 二氧化碳 臭氧 生长发育
下载PDF
杂交水稻汕优63制种穗萌抑制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段宪明 樊龙江 +1 位作者 马华升 黄槐卿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抑制剂 汕优63制种 杂交水稻 杂交稻种子 穗萌 激素调控 抑制物质 浙江农业大学 种子发育 抑制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