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博物馆藏清代王铎跋本北宋《汝帖》原帖研究
1
作者 王守民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77-85,共9页
《汝帖》是宋大观年间重要的刻帖之一。它虽然不及《大观帖》、《谭帖》、《绛帖》受青睐,但在刻帖发展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汝帖》刻石在后世翻刻版本较多,后世对其贬斥之声不绝。笔者选取上海博物馆藏王铎跋本《汝帖》进行研究、、... 《汝帖》是宋大观年间重要的刻帖之一。它虽然不及《大观帖》、《谭帖》、《绛帖》受青睐,但在刻帖发展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汝帖》刻石在后世翻刻版本较多,后世对其贬斥之声不绝。笔者选取上海博物馆藏王铎跋本《汝帖》进行研究、、剖析、比对,对前人的评论进行客观地论证,用事实论证与逻辑分析得出该帖产生的背景、原因及价值。文章参照《大观帖》、《淳化阁帖》并在对帖中伪作、集字之作重新认知、定位,指出此版本是北宋原石拓本。笔者在前人对《汝帖》的批评中,客观、理性地评介《汝帖》在书学发展史中上地位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铎跋本《汝帖》宋版《淳化阁 比照 价值认定
下载PDF
《汝帖》评价及相关诸问题
2
作者 佘彦焱 《文博》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0-56,65,共8页
关键词 汝帖 宋刻丛 书评 书法风格
下载PDF
书法视域下的宋代《汝帖》
3
作者 张曙光 《中国书画》 2022年第12期4-7,共4页
宋大观三年(1109)八月,王寀用十二石刊刻《汝帖》于河南汝州坐啸堂壁之上。“自宋以来,帖学大行而碑学微”,故刻帖在宋代日益昌盛,成为保存、传播和研习书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碑学 汝帖 书法 视域下 宋代
下载PDF
对《汝帖》后记及其“字书”一词的理解
4
作者 施安昌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0-105,共6页
在宋代刻帖当中,《汝帖》与众不同,粗漫传神是其艺术风格上的特点。该帖的后记意蕴含蓄,或与作者经历有关。本文将《汝帖》和王寀的后记对照研究,认为《汝帖》不仅呈现前代名人的法书墨迹,而且有意收入先秦至北朝的较多石刻碑文和铜器铭... 在宋代刻帖当中,《汝帖》与众不同,粗漫传神是其艺术风格上的特点。该帖的后记意蕴含蓄,或与作者经历有关。本文将《汝帖》和王寀的后记对照研究,认为《汝帖》不仅呈现前代名人的法书墨迹,而且有意收入先秦至北朝的较多石刻碑文和铜器铭文,呈现出文字演变的历史。这反映了当时金石学兴盛对编刻丛帖的渗透。另外,经过考证还认识到,后记内"字书"一词具有字帖的含义,是比较特殊的用法,为历来辞书所未予注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汝帖 王寀 后记 金石学 文字演变 字书
原文传递
清宫旧藏《汝帖》相关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祎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193-210,2-4,共21页
本文根据清代宫廷所藏《汝帖》中的题签、钤印、跋语,并结合相关文献,梳理出这部《汝帖》递藏、流传的过程。经过比较《石渠宝笈三编》的结论与今人对这部《汝帖》鉴定、研究的成果,来探讨清宫考订、鉴别《汝帖》的方法及产生误定的原... 本文根据清代宫廷所藏《汝帖》中的题签、钤印、跋语,并结合相关文献,梳理出这部《汝帖》递藏、流传的过程。经过比较《石渠宝笈三编》的结论与今人对这部《汝帖》鉴定、研究的成果,来探讨清宫考订、鉴别《汝帖》的方法及产生误定的原因。通过厘清、分析清宫对于《汝帖》的收藏、著录、品鉴情况,笔者认为清人对《汝帖》的价值存在一个再认识过程,这对于当代评价、研究《汝帖》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汝帖 清宫 石渠宝笈 王澍 考鉴
原文传递
《汝帖》摹刻汉墓石兽刻字考辨 被引量:1
6
作者 陶喻之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1-75,共5页
东汉“天禄、辟邪”刻字分别见于宗资和州辅墓前石兽。依据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发现,《汝帖》“天禄、辟邪”刻字是以宗资墓前石兽膊间拓本为底本,又摭拾了州辅墓碑间残剩十字摹刻入帖,因此《汝帖》辑存了古碑书法善之善者。
关键词 北宋《汝帖 东汉宗资墓石兽 “天禄 辟邪”刻字
原文传递
唐 行书帖汝帖,第五册,卷十
7
作者 虞世南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F0003-F0004,共2页
世南伏奉三日诏书示陛下三日临晋王羲之书伏以前时手诏比之往往出逸少之奇踪实臣安弟子虞世南稽首和南十方三宝弟子早年忽遇重患当时运心差愈之日奉设千人斋今谨于道场供百僧蔬会以斯愿力希生生世世常无疾惚并及七世久远六道怨亲并同今... 世南伏奉三日诏书示陛下三日临晋王羲之书伏以前时手诏比之往往出逸少之奇踪实臣安弟子虞世南稽首和南十方三宝弟子早年忽遇重患当时运心差愈之日奉设千人斋今谨于道场供百僧蔬会以斯愿力希生生世世常无疾惚并及七世久远六道怨亲并同今愿谨疏三月二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汝帖 行书 虞世南 王羲之
原文传递
汝帖·唐玄宗《鶺鴒頌》研究
8
作者 曹寶麟 《书法研究》 2016年第1期87-94,共8页
《鶺鴒頌》是唐玄宗李隆基流傳有緒的唯一墨迹,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而王寀所刻《汝帖》卷九中亦有一件開元皇帝的《鶺鴒頌》,二者文本略有不同。本文通過對二者文本的比較研究,從時間與用字上可以認定後者出于前者,但王寀所刻《鶺鴒頌... 《鶺鴒頌》是唐玄宗李隆基流傳有緒的唯一墨迹,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而王寀所刻《汝帖》卷九中亦有一件開元皇帝的《鶺鴒頌》,二者文本略有不同。本文通過對二者文本的比較研究,從時間與用字上可以認定後者出于前者,但王寀所刻《鶺鴒頌》較墨迹本《鶺鴒頌》,不僅篇幅變得短小,而且體裁也作了修改,這正符合王寀在刻帖過程中不忠實原貌,任意删節割裂古迹的一貫作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鶺鴒頌》 文本 汝帖 王寀
原文传递
汝州汝瓷包装设计的书法元素应用
9
作者 宋亚萍 朱华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4年第3期112-114,共3页
汝州汝瓷的包装设计应用了《汝帖》的元素,使《汝帖》书法艺术得以在汝瓷包装上展现了它的艺术风采、表现手法、艺术力量、艺术特征,这就宣传、继承发扬了《汝帖》的书法艺术,提高了作品的艺术品位,也开拓了《汝帖》艺术在汝瓷包装领域... 汝州汝瓷的包装设计应用了《汝帖》的元素,使《汝帖》书法艺术得以在汝瓷包装上展现了它的艺术风采、表现手法、艺术力量、艺术特征,这就宣传、继承发扬了《汝帖》的书法艺术,提高了作品的艺术品位,也开拓了《汝帖》艺术在汝瓷包装领域的阵地,扩展了《汝帖》书法的艺术舞台,进一步发挥了地域性的文化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汝帖 书法 包装设计
下载PDF
北宋汴京双帖:《淳化阁帖》与《大观帖》 被引量:2
10
作者 宫大中 宫万瑜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1年第8期79-83,共5页
北宋王朝,崇文抑武,在文化艺术上多有建树。先后设立翰林图画院与画学;编纂四部类书与书画二谱;关注太学,刊刻《嘉祐石经》;荟萃历代法帖,集刻"丛帖始祖"——《淳化阁帖》与"愈于淳化"之《大观帖》。《淳化阁帖》... 北宋王朝,崇文抑武,在文化艺术上多有建树。先后设立翰林图画院与画学;编纂四部类书与书画二谱;关注太学,刊刻《嘉祐石经》;荟萃历代法帖,集刻"丛帖始祖"——《淳化阁帖》与"愈于淳化"之《大观帖》。《淳化阁帖》从淳化木版到庆历碑版,促生地方官府翻刻多种"再生"版本。南宋王朝与臣僚亦辗转传刻,遂遍天下,然碑版原石与原拓,传世者甚少。这些法帖宝翰,是学习传统书法的铭心绝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淳化阁 大观 汝帖 木刻本 翻刻本
下载PDF
阁帖源流述略
11
作者 张鸣铎 《文博》 1987年第5期51-54,共4页
阁是我国传统楼房的一种。其特点通常是四周设槅扇或栏杆迥廊,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西汉成帝刘骜把所搜集来的书籍分藏在长安城内的石渠、广内、兰台、麒麟、天禄等阁,后又把一些名贵字画也藏在书库之中,充实了藏书内容。这... 阁是我国传统楼房的一种。其特点通常是四周设槅扇或栏杆迥廊,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西汉成帝刘骜把所搜集来的书籍分藏在长安城内的石渠、广内、兰台、麒麟、天禄等阁,后又把一些名贵字画也藏在书库之中,充实了藏书内容。这些专供皇帝用的书库,叫做秘府、内府或御府。后来,把府中所藏的墨迹,刻在木板或石板上,编辑成册,供世人临摹,叫做阁帖。我国最早的阁帖,据褚伯秀的《周密烟云过眼录》记载:南唐李后主诏徐鼎臣以所藏前代墨迹入石,号升元帖。由于升元帖未及流行,而南唐亡,故世人很少知道升元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唐李后主 淳化阁 大观 褚伯秀 石渠 十七 广内 二王 汝帖 星凤楼
下载PDF
汝州三宝
12
作者 姚子明 《中州统战》 2000年第8期43-,共1页
关键词 汝帖 官瓷 州市 釉色 烧造 青瓷
下载PDF
从《草书孝经》看贺知章的书法艺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雨田 《上海文博论丛》 2006年第2期83-86,共4页
对于贺知章,人们对他的认识应该首先是著名诗人,他的、《咏柳》、《回乡偶书》通俗浅显,意境清新,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唐诗名篇。他与李白、张旭等人相善,还是"酒中八仙"之一。他为人放达,不仅善诗,而且善书,《宣和书谱》... 对于贺知章,人们对他的认识应该首先是著名诗人,他的、《咏柳》、《回乡偶书》通俗浅显,意境清新,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唐诗名篇。他与李白、张旭等人相善,还是"酒中八仙"之一。他为人放达,不仅善诗,而且善书,《宣和书谱》论他"能文、善草隶,当世称重。"在当时是与张旭齐名的赫赫有名的书法家,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和书谱 孝经 回乡偶书 玉烟堂 中八仙 善书 咏柳 孙过庭 汝帖 书风
下载PDF
韩愈书论书法浅谈
14
作者 邢凤梧 《韩山师专学报》 1984年第3期79-84,共6页
唐代是我国书法的黄金时代,当时的文人学士,一般都是擅长书法的。大文学家韩愈,照理说也当如是,但在书法史上,笔者仅见两处对他有所提及。唐林韫《拨镫序》:“卢公忽相谓曰:吾昔受教于韩吏部,其法曰‘拔镫’,今将授子,子勿妄传,推、拖... 唐代是我国书法的黄金时代,当时的文人学士,一般都是擅长书法的。大文学家韩愈,照理说也当如是,但在书法史上,笔者仅见两处对他有所提及。唐林韫《拨镫序》:“卢公忽相谓曰:吾昔受教于韩吏部,其法曰‘拔镫’,今将授子,子勿妄传,推、拖、撚、拽是也。”这是谈的执笔法。近人陈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书法 林韫 执笔法 汝帖 行草书 韩吏部 高闲 书论 书风 渴骥奔泉
下载PDF
《元祐秘閣續帖》考
15
作者 張翔宇 《书法研究》 2023年第3期36-59,共24页
《元祐秘閣續帖》爲北宋内府在《淳化閣帖》後所刻又一部重要叢帖,刊《淳化閣帖》所未刻法書共十卷。此帖拓本今似已不傳,所見衹一二種舊印本。此帖宋代已降多有論述,但其帖目、版本等關鍵問題仍未明晰。唯程文榮《南村帖考》有專門研究... 《元祐秘閣續帖》爲北宋内府在《淳化閣帖》後所刻又一部重要叢帖,刊《淳化閣帖》所未刻法書共十卷。此帖拓本今似已不傳,所見衹一二種舊印本。此帖宋代已降多有論述,但其帖目、版本等關鍵問題仍未明晰。唯程文榮《南村帖考》有專門研究,但仍有進一步推進的餘地。本文以《石刻鋪叙》爲綱,蒐集歷代文獻,整理了此帖刊刻時間、地點、關鍵人物等基本信息,并考得十卷中帖目八十餘種。列出其他刻帖所刻同一法書以作參考,并對其中部分法書版本加以辨析進而找出《元祐秘閣續帖》中部分法書翻本。另外找出了《汝帖》《鼎帖》《澄清堂帖》《翰香館帖》等重要法帖與此帖的關係,指出了此帖爲《閣帖》之外又一大宗的身份。最後通過歷代學人對此帖的評價確認了此帖的摹刻水平不亞于《閣帖》的事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祐秘閣續 《翰香館 汝帖 《澄清堂 《宣和書譜》
原文传递
《知汝殊愁帖》与姚鼐今草说
16
作者 吴聪 《书法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9-87,共9页
有关《知汝殊愁帖》的作者以及今草书创立者的确定,自唐初以来,众说纷纭。清代学者姚鼐从考据的角度,为他所持观点提供了翔实可靠的证据,其论证具有较强的理性与科学性。
关键词 姚鼐 《知殊愁 草书 书体 鉴赏技巧
原文传递
宋代的《郡斋刻帖》
17
作者 施安昌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113-117,共5页
宋代刻帖风行,州郡长官纷纷在郡斋刻帖。他们对朝廷《淳化阁帖》给予回应,或摹刻或增删。后来突破其局限,使丛帖推崇古代名家和发扬时人新作两者并举。本文将先举有文献明确记载但未见宋本传世的《郡斋刻帖》,再举北宋《汝帖》与南宋《... 宋代刻帖风行,州郡长官纷纷在郡斋刻帖。他们对朝廷《淳化阁帖》给予回应,或摹刻或增删。后来突破其局限,使丛帖推崇古代名家和发扬时人新作两者并举。本文将先举有文献明确记载但未见宋本传世的《郡斋刻帖》,再举北宋《汝帖》与南宋《姑孰帖》为例探讨这一题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郡斋刻 《长沙 《武陵 汝帖 《姑孰 苏轼 苏舜钦
原文传递
梅花玉
18
作者 张庆麟 《上海工艺美术》 1994年第2期29-29,共1页
梅花玉,是一种我国特产的美丽而独特的玉石。在用梅花玉制成的制品上,可以看到在那底色如墨的石面上,数缀着风姿各异的梅花般的花朵。它们或呈白色,或为红色、绿色;有的怒放,有的含苞,有的飘飘欲落,还有的成簇成团点缀在盘错瘦劲的金色... 梅花玉,是一种我国特产的美丽而独特的玉石。在用梅花玉制成的制品上,可以看到在那底色如墨的石面上,数缀着风姿各异的梅花般的花朵。它们或呈白色,或为红色、绿色;有的怒放,有的含苞,有的飘飘欲落,还有的成簇成团点缀在盘错瘦劲的金色枝条上;当你再细目寻视,还可看到在那繁花密枝之间,竟还有雀鸟、飞碟或穿梭飞行,或依枝雀跃,其情景真使人疑为出自哪个名家之手。然而,这一切却完全出自天然,毫无人工的造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玉 石面 密枝 岫玉 狂风大作 刘秀 石为 玉炉 汝帖
原文传递
王鐸書法臨創模式成因新探
19
作者 張金梁 《书法研究》 2016年第2期32-38,共7页
王鐸是明末清初書法大家,特别受當代人重視,在其存世的書法作品中,以書寫各種古帖内容者衆多,形成了寓臨創于一體的模式,人們封王鐸此種書法有衆多說法,大都突出了其獨特的創造性。王鐸臨創模式在形式上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臨寫時... 王鐸是明末清初書法大家,特别受當代人重視,在其存世的書法作品中,以書寫各種古帖内容者衆多,形成了寓臨創于一體的模式,人們封王鐸此種書法有衆多說法,大都突出了其獨特的創造性。王鐸臨創模式在形式上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臨寫時不遁常規,對原帖內容任意截取綴合,不計字句的準確和完整;二是王鐸臨寫古帖不顧及形似,而重視內在的風神氣韻。筆者通過研究發現,此二者皆是王鐸從學習宋代《汝帖》而來,本文運用其存世的書法作品與《汝帖》進行比較,封此追行了有力的證明,從而解開了王鐸書法臨創一體成因的謎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鐸 汝帖 臨創模式 成因
原文传递
东西南北
20
《书法》 2015年第3期158-160,共3页
术馆以及部分鉴藏家藏品,形式内容非常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品位。展览中有一部分特别值得关注的内容,是近二十块文史资料专版,集中反映了马公愚家世、生平主要经历,以及在上海的主要活动和有关代表作品。》重庆渝黔书法学术交流暨传统... 术馆以及部分鉴藏家藏品,形式内容非常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品位。展览中有一部分特别值得关注的内容,是近二十块文史资料专版,集中反映了马公愚家世、生平主要经历,以及在上海的主要活动和有关代表作品。》重庆渝黔书法学术交流暨传统诗词创作讲坛地点:重庆市时间:2015年1月24日2015年1月24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江北 诗词创作 马公愚 学术交流 文史资料 汝帖 鉴藏 中国书法家协会 书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