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91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兵要望江南》成书时代综合考论
1
作者 李鹤群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126,共7页
兵阴阳著作多数失传,而存世之作《兵要望江南》体制宏大,却以词的形式书写,十分特别。词家因其为兵书而少有关注,兵家以其为词作而鲜有问津。若单从词学或目录学方面考辨其成书及作者,则难免偏颇,故须增辟新途,从避讳学、词汇学、兵学... 兵阴阳著作多数失传,而存世之作《兵要望江南》体制宏大,却以词的形式书写,十分特别。词家因其为兵书而少有关注,兵家以其为词作而鲜有问津。若单从词学或目录学方面考辨其成书及作者,则难免偏颇,故须增辟新途,从避讳学、词汇学、兵学史等角度补充论证、综合考辨,则知此书始作于晚唐武安军时期,而最终成书于北宋初期,其作者为晚唐易静及北宋初的兵阴阳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要望江南》 兵阴阳学 成书时代 作者
下载PDF
字中有意,意中有字——《江南》教学与评析
2
作者 魏月芳(执教) 陈林静(评析) 《教育视界》 2024年第26期40-45,共6页
低年级古诗词教学,识字与解诗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教学一年级上册《江南》,可将认识生字与理解诗意融合起来:从“江”切入,依据字理认识“江”字,初步感知“江南”的特点;溯源识记多个生字,体会“采莲”之乐;延续诗歌意境,拓展运用... 低年级古诗词教学,识字与解诗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教学一年级上册《江南》,可将认识生字与理解诗意融合起来:从“江”切入,依据字理认识“江”字,初步感知“江南”的特点;溯源识记多个生字,体会“采莲”之乐;延续诗歌意境,拓展运用生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 随文识字 古诗教学 汉字文化
下载PDF
室内乐《忆江南》词乐交融的艺术手法之阐释
3
作者 桂好好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3-161,共9页
刘灏室内乐《忆江南》立足古诗词所承载的中华民族精神标识,融合中西乐器重奏与诗词吟唱,以中国化的室内乐形式赋予古词以新声。作品承续了中国诗性文化内涵,对文人词调音乐进行了当代化演绎,体现了多元融合的时代特征和审美追求,是探... 刘灏室内乐《忆江南》立足古诗词所承载的中华民族精神标识,融合中西乐器重奏与诗词吟唱,以中国化的室内乐形式赋予古词以新声。作品承续了中国诗性文化内涵,对文人词调音乐进行了当代化演绎,体现了多元融合的时代特征和审美追求,是探索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佳作。本文聚焦《忆江南》的音乐体裁、结构和意境,结合汉语与旋律的关系,探究词乐交融的意境营造手法,解读作品蕴含的中国化室内乐体裁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灏 室内乐 《忆江南》 词乐交融 艺术手法
下载PDF
诗意·画意·情意——古筝独奏曲《江南》的意境探析
4
作者 孔令怡 《歌海》 2024年第4期94-101,共8页
筝曲《江南》取材于乐府古辞《江南》,具有浓郁的诗性内涵。乐曲中的“情”与“意”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从作曲家的“定情明意”角度出发,阐述题材诗意的背景和作品的创作基调;其次将乐府古辞《江南》中的意象解读与自身二度创作经... 筝曲《江南》取材于乐府古辞《江南》,具有浓郁的诗性内涵。乐曲中的“情”与“意”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从作曲家的“定情明意”角度出发,阐述题材诗意的背景和作品的创作基调;其次将乐府古辞《江南》中的意象解读与自身二度创作经历相结合,描绘乐曲中的江南图景,揭示演奏者的“表情达意”;最后总结欣赏者“感受江南之趣”“理解江南之意”“陶醉江南之境”三个递进的音乐审美过程,升华出欣赏者的“合情合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 乐府古辞 音乐审美 二度创作 演奏技法
下载PDF
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间舞作品《江南》传承与创新探窥
5
作者 童心悦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6期100-102,共3页
在第十四届“荷花奖”的舞台上,民间舞作品《江南》以其独特的舞蹈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观众和评论家的关注。该作品以江南地区为背景,通过舞蹈的形式与内容展现了浓厚的地域性、民族性,体现了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和人文精神... 在第十四届“荷花奖”的舞台上,民间舞作品《江南》以其独特的舞蹈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观众和评论家的关注。该作品以江南地区为背景,通过舞蹈的形式与内容展现了浓厚的地域性、民族性,体现了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和人文精神。本文通过对其三部分进行展开,探寻舞蹈作品《江南》的动作韵律,在继承与发展中不仅体现出舞蹈意境的营造,也将诗画江南的审美品格,在拓展江南舞蹈审美维度的同时,充分发挥出浙江文化的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 江南舞蹈 文化传承 诗性化
下载PDF
读诵吟唱,“乐游”江南--一年级上册《江南》教学实录及评析
6
作者 丁元莉 门雨红(点评)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39期37-39,共3页
教学实录活动一:进入“江南”情景,明确学习任务师:(播放《江南》音频)孩子们,随着欢快的音乐舞动起来吧!我们一起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看看。这个地方就藏在歌曲里,你听出来是哪个地方了吗?生:(一边律动一边回应)江南。师:我们一起来拼读... 教学实录活动一:进入“江南”情景,明确学习任务师:(播放《江南》音频)孩子们,随着欢快的音乐舞动起来吧!我们一起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看看。这个地方就藏在歌曲里,你听出来是哪个地方了吗?生:(一边律动一边回应)江南。师:我们一起来拼读“南”字。师(出示中国地图,再逐步标注并出示词语“长江、东海”“江河、湖泊”)“江南”的“江”指的是“长江”,它自西向东,奔流而下,注入“东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 教学实录 拼读 律动
下载PDF
论格非小说《春尽江南》的荒原意识
7
作者 宋涛 徐迅 《最小说》 2024年第9期4-8,共5页
格非小说《春尽江南》是其“江南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也是作家在新世纪回归传统、回归现实主义后,书写当代的一部小说力作,呈现了当下的社会真相以及当代人的精神现实,尤其是知识分子在这个时代的困境与命运。本文从小说中“社会荒原”... 格非小说《春尽江南》是其“江南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也是作家在新世纪回归传统、回归现实主义后,书写当代的一部小说力作,呈现了当下的社会真相以及当代人的精神现实,尤其是知识分子在这个时代的困境与命运。本文从小说中“社会荒原”“自然荒原”“精神荒原”的展现等方面,联系小说中的“莲花”意象,来探寻文本中的荒原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尽江南》 格非 荒原 意象
下载PDF
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性表达——以《斯文江南》为例
8
作者 覃勉 《声屏世界》 2024年第12期45-47,共3页
文化类电视节目《斯文江南》以江南地域为基点,以古今诗词文化精粹为资源,采用“沉浸演读+深度围谈”的模式,以多空间的场景呈现、多样化的符号建构、创新性的形式表达,以影视化呈现、故事化表达赓续历史文脉,建构叙事认同,增强文化记忆... 文化类电视节目《斯文江南》以江南地域为基点,以古今诗词文化精粹为资源,采用“沉浸演读+深度围谈”的模式,以多空间的场景呈现、多样化的符号建构、创新性的形式表达,以影视化呈现、故事化表达赓续历史文脉,建构叙事认同,增强文化记忆,实现了对经典文化的创新性表达,实现了文化的活化利用,增强了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文江南》 文化节目 创新表达
下载PDF
《拾遗江南》
9
作者 张艺萌 《声屏世界》 2024年第11期I0004-I0004,共1页
作品说明:本设计将江南传统文化元素及与现代绘画艺术风格相结合,以江南特有的徽派建筑和祝甸窑烟囱进行创作。本作品中融入了乌篷船和锦溪镇古莲桥桥洞图案,即继承了传统文化,又具有现代艺术特色,使作品更具有创新性。
关键词 徽派建筑 锦溪镇 传统文化元素 乌篷船 创新性 江南
下载PDF
刘禹锡《忆江南》及其“曲拍为句”新探——兼论文人词发生期唱和史实及其意义
10
作者 戴伟华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3-151,共9页
正如《渔歌》在张志和等与日人唱和中互补完成格式规定,《忆江南》格式也是在白居易与刘禹锡唱和题名互证中完成。《忆江南》“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将文字词与音乐曲调作区别,关联“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之句乃“每... 正如《渔歌》在张志和等与日人唱和中互补完成格式规定,《忆江南》格式也是在白居易与刘禹锡唱和题名互证中完成。《忆江南》“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将文字词与音乐曲调作区别,关联“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之句乃“每首五句”之句,说明刘禹锡和白居易词已有文字规定格式,而“曲拍”只是指《忆江南》曲调,类似后世之词谱,无音乐功能,“曲拍为句”的实际意义指依词式填词,而非依曲调填词。刘禹锡所和白居易“春词”《忆江南》当为二首,而“山寺月中寻桂子”是“秋词”内容,不在和诗范围之内,刘诗没有遗逸。《忆江南》调名异题,说明初词依调填词方式与音乐的关联,后变为依词填词与音乐分离的词体创作状态;而调名随内容而易名,反映了词由调名与内容一致向内容与调名分离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词产生 唱和 《渔歌》 《忆江南》
下载PDF
传统文化题材电视纪录片创新实践——以《艺江南》栏目为例
11
作者 杨阳 《视听界》 2023年第2期65-67,共3页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结晶。文化类专题纪录片,是展现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一种恰当形式,也能通过影像的传播和留存,对传统文化起到传承和保护的作用。开播于2021年5月的文化传承类栏目《艺江南》,大胆创新、精心策划,是以优秀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结晶。文化类专题纪录片,是展现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一种恰当形式,也能通过影像的传播和留存,对传统文化起到传承和保护的作用。开播于2021年5月的文化传承类栏目《艺江南》,大胆创新、精心策划,是以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江苏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承 创新传播 《艺江南》 《传统文化题材》
下载PDF
论《江南》古辞——乐府诗中的明珠 被引量:2
12
作者 范子烨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1期42-51,共10页
通过对《江南》古辞的全面考察,文章认为它在"原生态"的状况下具有特殊的实用功能,同时又是爱情的隐语和谑辞,而叠唱与相和是其最基本的歌唱方式。它不仅是我国古代乐府文学中《采莲》诸曲和在文坛上竞相绽放的"莲花文学... 通过对《江南》古辞的全面考察,文章认为它在"原生态"的状况下具有特殊的实用功能,同时又是爱情的隐语和谑辞,而叠唱与相和是其最基本的歌唱方式。它不仅是我国古代乐府文学中《采莲》诸曲和在文坛上竞相绽放的"莲花文学"的鼻祖,而且还是孕育诸多"《江南》体"诗歌的母体,对后世的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古辞 原生态 相和曲 “《江南》体”
下载PDF
小学古诗词“融合教学”小课题研究——以《忆江南》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郝玉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3年第12期54-56,共3页
古诗词“融合式教学”,打破学科知识的界限,放大知识效益,实现课堂教学的融合,学生学习的融合,带给学生多角度、多视野的课程体验,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自发活动、活用学科知识的机会,实现学习能力、综合素养的提升。以统编版小学语... 古诗词“融合式教学”,打破学科知识的界限,放大知识效益,实现课堂教学的融合,学生学习的融合,带给学生多角度、多视野的课程体验,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自发活动、活用学科知识的机会,实现学习能力、综合素养的提升。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忆江南》的教学为例,探讨小学古诗词“融合教学”小课题研究的路径及方法,促使学生获得解决现实问题或面向未来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教学 学习任务群 小学语文 古诗词 江南
下载PDF
乐府古辞《江南》主题及意象考论
14
作者 张素丽 《安顺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27-30,51,共5页
流传度极广的汉乐府古辞《江南》的主题,学术界历来众说纷纭。文章通过梳理相关文献资料,概括出三种主要观点:劳动嬉戏说、爱情隐喻说、自由心声说。其中"劳动嬉戏说"出现较早,支持者较多;"爱情隐喻说"首创者基本... 流传度极广的汉乐府古辞《江南》的主题,学术界历来众说纷纭。文章通过梳理相关文献资料,概括出三种主要观点:劳动嬉戏说、爱情隐喻说、自由心声说。其中"劳动嬉戏说"出现较早,支持者较多;"爱情隐喻说"首创者基本认为是闻一多先生,并得到了众多历史学家和文学学者的认同;"自由心声说"主要来自王富仁先生在《旧诗新解(二)》中的观点,与中国文人一贯对自由精神的追求一脉相承。在阐述观点的同时,考证不同主题下相同意象所蕴含的不同内涵,深刻认识和分析诗歌意蕴,充盈诗意,探求解诗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主题 江南意象 江南》影响
下载PDF
诗意的坚守与自由的追求——格非《春尽江南》的知识分子形象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萃茂 曾熙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38-245,328,共8页
在新时期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的小说中,知识分子失去了坚守信念与理想、对人性之恶与时代之弊进行批判、对诗意人生与自由生命进行礼赞的启蒙者的光辉形象,呈现出来的是在无边欲望世界中的迷失与堕落,在功利与浮躁的世界中失去了坚守诗... 在新时期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的小说中,知识分子失去了坚守信念与理想、对人性之恶与时代之弊进行批判、对诗意人生与自由生命进行礼赞的启蒙者的光辉形象,呈现出来的是在无边欲望世界中的迷失与堕落,在功利与浮躁的世界中失去了坚守诗意与追寻自由的能力,他们在整体上成为外在世界的俘虏与囚徒。格非则在《春尽江南》中塑造了一种抗拒外在世界的欲望与堕落,从内在心灵世界寻找力量,在琐碎日常生活中追寻人生的诗意与生命的自由,虽身处边缘却对现实社会坚持批判立场的知识分子形象。在当代文学史中,这有其不可忽视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形象 诗意 自由 《春尽江南》
下载PDF
此情可待成追忆——白居易的《忆江南》与勃朗宁的《海外乡思》之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庆轩 尹静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443-445,共3页
以比较的手法对白居易的《忆江南》和英国诗人勃朗宁的《海外乡思》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两诗可以并称中西诗坛思乡之情诗作的双璧,在写作背景、内容和形式方面,两首诗既有共通之处,又有各自的特点。其中对故乡的真挚感情始终贯穿... 以比较的手法对白居易的《忆江南》和英国诗人勃朗宁的《海外乡思》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两诗可以并称中西诗坛思乡之情诗作的双璧,在写作背景、内容和形式方面,两首诗既有共通之处,又有各自的特点。其中对故乡的真挚感情始终贯穿两诗。这种情感上的共通之处为中西文学比较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也为中国文学的创作与批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乡之情 自居易 勃朗宁 《忆江南》 《海外相思》
下载PDF
《望江南》:江南与茶人精神的文学书写——王旭烽访谈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旭烽 宋时磊 《写作》 2022年第3期5-14,共10页
2022年初,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出版最新长篇小说《望江南》,作品中对杭州与杭州西湖、茶人命运在历史中的沉浮以及茶人丰富的精神世界等层面的文学书写值得特别关注。在访谈中,王旭烽表示书名、故事人物名字对于构建小说世界至... 2022年初,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出版最新长篇小说《望江南》,作品中对杭州与杭州西湖、茶人命运在历史中的沉浮以及茶人丰富的精神世界等层面的文学书写值得特别关注。在访谈中,王旭烽表示书名、故事人物名字对于构建小说世界至关重要,是衡量作家创作能力的核心指标之一。这部小说之所以取名《望江南》,不仅是出典于苏轼诗词,更重要的是这个词语中包含了明知生活艰辛却要直面生活的勇气。“江南”不仅是故乡,更是一种审美化的存在方式。小说写茶不是知识罗列,而是用茶来构筑文化小说。茶人应该有分寸、不狂躁、不懦弱,这是一种承担苦难的和平态度,杭嘉和身上体现出了茶人的精神特质。王旭烽还对当前新一代茶人的成长有所期许,并希望通过文学创作和教育教学等多种方式推动茶文化的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旭烽 《望江南》 茶人三部曲 茶人精神 茶文化
下载PDF
唐代苏杭二州与“第一金曲”《望江南》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定广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4-140,309-310,共7页
苏杭二州在中晚唐时期代表了江南城乡发展的最高水平,以至于人们心目中的"江南"涵义逐渐狭义为仅指苏杭二州一带。中晚唐诗文中大量对"江南美"的怀念,往往集中在对苏杭二州的描述和怀念上。唐代苏杭二州之所以成为... 苏杭二州在中晚唐时期代表了江南城乡发展的最高水平,以至于人们心目中的"江南"涵义逐渐狭义为仅指苏杭二州一带。中晚唐诗文中大量对"江南美"的怀念,往往集中在对苏杭二州的描述和怀念上。唐代苏杭二州之所以成为江南美的代表,晚唐五代《望江南》之所以盛行,都与白居易出任苏杭二州刺史有着特殊的关系。《望江南》调初兴于盛唐,中唐李德裕改编为《谢秋娘》,白居易依调翻为《忆江南》新词,正因为白居易的翻唱词以苏杭二州所代表的"江南"为赞美和怀念对象,契合了晚唐五代人的"江南情结",此调从此风行开来,遂成唐宋词坛"金曲""第一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苏杭 江南 白居易 《望江南》
下载PDF
古诗词“1+X”教学策略探究——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忆江南》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华东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55-58,共4页
与之前的教材相比,统编语文教材强调“中国化”与“经典性”,大幅增加了古诗文的内容。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有古诗文132篇,占课文总数的30%。然而,这对学生丰富文化底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针对这一问题,统编教材总... 与之前的教材相比,统编语文教材强调“中国化”与“经典性”,大幅增加了古诗文的内容。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有古诗文132篇,占课文总数的30%。然而,这对学生丰富文化底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针对这一问题,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提出了“1+X”的教学模式。他指出,“实施‘1+X’的办法,即每讲一课(主要指精读课),就附加若干篇同类或者相关的作品,让学生自己去读”[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文 统编教材 《忆江南》 语文教材 古诗词 温儒敏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精读课
下载PDF
服装设计与艺术表演的交相辉映——以《衣韵江南》服装艺术秀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爽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18年第1期220-221,共2页
服装表演是融舞蹈、音乐、舞美、表演等综合型表演形式,将时间、空间、视觉融合在一起,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独特的审美特征。本文着重对《衣韵江南》服装艺术秀中服装设计与艺术表演结合的总结,发现两者结合的深刻内涵和意义,... 服装表演是融舞蹈、音乐、舞美、表演等综合型表演形式,将时间、空间、视觉融合在一起,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独特的审美特征。本文着重对《衣韵江南》服装艺术秀中服装设计与艺术表演结合的总结,发现两者结合的深刻内涵和意义,分析表演创作中精彩的篇章,探寻龙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对其进行新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韵江南》 服装设计 艺术表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