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贵池地区中生代闪长玢岩脉捕获锆石年龄对江南过渡带基底性质的制约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存智 张翔 +3 位作者 黄志忠 宋世明 鞠冬梅 褚平利 《中国地质调查》 CAS 2023年第5期71-81,共11页
江南过渡带位于下扬子地区江南造山带北缘,为了探讨江南过渡带的基底性质,对贵池地区化芝里村中生代闪长玢岩脉中的捕获锆石进行了U-Pb测年和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贵池地区闪长玢岩脉锆石年龄分布较为分散,其中5颗原生锆石的加权平... 江南过渡带位于下扬子地区江南造山带北缘,为了探讨江南过渡带的基底性质,对贵池地区化芝里村中生代闪长玢岩脉中的捕获锆石进行了U-Pb测年和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贵池地区闪长玢岩脉锆石年龄分布较为分散,其中5颗原生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47.7±2.2)Ma,指示了岩脉的形成年龄;捕获锆石中除一颗古太古代锆石年龄为(3263±44)Ma外,其余锆石年龄主要分布在850~712 Ma、1346~1139 Ma、2283~1828 Ma及2944~2302 Ma,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发育的董岭岩群碎屑锆石的年龄分布一致。贵池地区闪长玢岩脉锆石的Hf同位素组成也与董岭岩群、崆岭岩群的岩石类似,与江南造山带基底岩石存在较大差别,指示了本区存在“江北式”基底,同时表明常州—崇阳断裂不适合作为下扬子地区“江北式”和“江南式”基底的界线,推测界线位于更靠南侧的江南断裂。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下扬子地区构造格局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过渡带 基底性质 闪长玢岩 锆石U-PB测年 HF同位素
下载PDF
江南过渡带东至查册桥金矿床^(40)Ar-^(39)Ar年代学及成矿条件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聂张星 石磊 +3 位作者 古黄玲 钱祥 沈欢喜 杨晓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02-515,共14页
查册桥金矿是近年来在江南过渡带发现的一个金多金属矿床,本文对该矿床与矿化有关的蚀变花岗闪长斑岩中绢云母进行了^(40)Ar-^(39)Ar年龄测试,获得蚀变岩金矿石绢云母坪年龄156.9±1.6 Ma,等时线年龄152±28 Ma和矿化强蚀变花... 查册桥金矿是近年来在江南过渡带发现的一个金多金属矿床,本文对该矿床与矿化有关的蚀变花岗闪长斑岩中绢云母进行了^(40)Ar-^(39)Ar年龄测试,获得蚀变岩金矿石绢云母坪年龄156.9±1.6 Ma,等时线年龄152±28 Ma和矿化强蚀变花岗闪长斑岩绢云母坪年龄142.1±1.3 Ma,等时线年龄137±13 Ma。程檀矿段与牛头高家矿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60℃左右,氢氧同位素特征显示成矿热液以岩浆热液为主。结合本区及邻近矿区相关研究成果,本区金矿主要为浅成、低温型,成矿物质和热液具有多来源特征,原生金矿以微细粒浸染型为主,具类卡林型金矿矿化特征,其年龄值分别对应于燕山期不同阶段构造活动和成岩成矿作用时代,其成矿过程经历了中侏罗世韧-脆性挤压构造变形和蚀变、矿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与岩体侵入相关的金多金属矿化,以及早白垩世中、晚期浅成低温热液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AR-^39AR年龄 成矿时代 叠加成矿作用 类卡林型金矿 江南过渡带 东至查册桥
下载PDF
江南过渡带奥陶系层序地层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徐锦龙 陈秀其 +1 位作者 汪雅菲 葛海影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9-309,共11页
文章根据露头层序地层原理和方法,考虑层序关键界面、体系域特征、层序区域追踪对比性,对江南过渡带周边(石台—黟县一带)江南地层分区、江南过渡地层分区及下扬子地层分区奥陶系进行了露头层序地层研究。研究表明:江南过渡带周边奥陶... 文章根据露头层序地层原理和方法,考虑层序关键界面、体系域特征、层序区域追踪对比性,对江南过渡带周边(石台—黟县一带)江南地层分区、江南过渡地层分区及下扬子地层分区奥陶系进行了露头层序地层研究。研究表明:江南过渡带周边奥陶系可识别出2个完整二级层序(SS1、SS2)与1个二级层序低水位体系域(SS3-LST)和11个三级层序(OSQ1~OSQ11),平均每个三级层序约为4.05 Ma,反映了研究区奥陶纪具有11次相对较大的海平面升降旋回;三级层序发育海侵体系域(transgressive system tract,TST)和高水位体系域(highstand system tract,HST),有时缺失低水位体系域(lowstand system tract,LST),局部凝缩段(condensed section,CS)难以识别;二级层序能进行较好的区域对比,三级层序不能完全对比;研究区北西高南东低,海水向北西方向持续海侵;北西侧灰质成分较高,水体相对较浅,而南东侧泥质成分较高,水体较深,在中间的江南过渡带,主体为斜坡相沉积,局部发育重力流沉积,其成因可能与江南断裂为同沉积断裂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地层格架 奥陶纪 江南过渡带
下载PDF
江南过渡带寒武纪中晚期层序地层特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孝才 罗雷 +3 位作者 殷延端 徐锦龙 杨梅 洪天求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44-1551,共8页
文章运用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沉积相分析,对江南过渡带(安徽石台—黟县一带)寒武纪中晚期地层进行了露头层序地层分析。研究表明:江南过渡带的寒武纪中晚期地层可划分出1个二级层序和7个三级层序,平均每个三级层序历时约3.1Ma,... 文章运用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沉积相分析,对江南过渡带(安徽石台—黟县一带)寒武纪中晚期地层进行了露头层序地层分析。研究表明:江南过渡带的寒武纪中晚期地层可划分出1个二级层序和7个三级层序,平均每个三级层序历时约3.1Ma,反映该区域在寒武纪中晚期曾出现7次相对较大的海平面升降旋回。三级层序发育海侵体系域(transgressive systems tract,TST)和高水位体系域(highstand systems tract,HST),有时缺失低水位体系域(lowstand systems tract,LST),局部凝缩段(condensed section,CS)难以识别。通过对江南过渡带北西—南东向7条剖面的对比分析发现,该区域当时的古地理呈北西侧高南东侧低之势,海水向南东方向持续退出。北西侧下扬子地层分区为台地,水体较浅,灰质成分含量较高;南东侧江南地层分区为盆地,水体较深,泥质成分含量较高;中间的江南过渡带,主体为斜坡相沉积,局部发育重力流沉积。二级、三级层序的形成与发展可能与江南断裂在同沉积期的活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地层格架 中晚寒武世 江南过渡带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区域构造格局的新认识 被引量:28
5
作者 常印佛 李加好 宋传中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579-3591,共13页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作为我国重要的成矿带之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区域地质研究历史悠久,成果丰硕。本文重点论述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构造格局和复合构造系统,探讨了董岭/埤城式基底与江南式基底的拼合时代,提出了南北对峙带的概念,明确...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作为我国重要的成矿带之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区域地质研究历史悠久,成果丰硕。本文重点论述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构造格局和复合构造系统,探讨了董岭/埤城式基底与江南式基底的拼合时代,提出了南北对峙带的概念,明确了江南过渡带的内涵。主要认识有:(1)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平面构造格局为"一弧一线夹两喇叭"的形态;(2)董岭/埤城式基底与江南式基底的拼合时代介于Z1与Z2之间;(3)南北对峙带是"纲",控制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构造格局;(4)剪切阶段是"眼",区域上由"压扭"向"张扭"的转换过程中成岩成矿大爆发;(5)江南过渡带的南半部早期属于江南隆起,在印支期与下扬子地区一并发生褶皱,褶皱特征类似下扬子坳陷南缘而与江南隆起腹地不同,故划到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构造单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成矿 构造格局 江南过渡带 基底拼合 南北对峙
下载PDF
皖南青阳-泾县地区中酸性脉岩锆石特征、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白茹玉 徐晓春 +3 位作者 杜建国 戴圣潜 张达玉 车英丹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01-425,共25页
文章在对皖南青阳-泾县地区与金-锑多金属矿化有关的中酸性脉岩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锆石特征及U-Pb定年研究,识别出新生锆石、变质重结晶锆石、捕获锆石和继承锆石共4类锆石,并相应获得一系列年龄值。新生锆石和变质重结晶锆石... 文章在对皖南青阳-泾县地区与金-锑多金属矿化有关的中酸性脉岩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锆石特征及U-Pb定年研究,识别出新生锆石、变质重结晶锆石、捕获锆石和继承锆石共4类锆石,并相应获得一系列年龄值。新生锆石和变质重结晶锆石年龄(125~124 Ma)代表中酸性脉岩形成时代,该年龄值与皖南地区燕山期晚阶段A型花岗岩(130~123 Ma)年龄基本一致,指示二者为同一期岩浆热事件的产物。微量元素特征显示中酸性脉岩源区存在石榴子石残留,而A型花岗岩源区存在斜长石残留,指示源区具双峰式岩浆组合特征,表明该时期皖南地区处于强烈的拉张构造背景下。捕获锆石给出148~142 Ma和136~132 Ma 2组年龄,对应于皖南燕山期早阶段和晚阶段早侵入岩的年龄,暗示脉岩出露区的深部存在隐伏的燕山早期岩浆岩,脉岩岩浆侵位过程中同化混染了早期岩浆岩。继承锆石给出的年龄与扬子板块地壳增生和再造事件中的3期模式增长的年龄相对应,反映与江南过渡带可能有相同的基底物质组成。中酸性脉岩中锆石具有较低的Ce4+/Ce3+比值,表明其岩浆结晶时具有相对低的氧逸度,有利于金、锑的硫化物的形成,进而发育金-锑矿化。区内多金属矿床(点)具有较为明显的分带性,近岩基的中酸性岩株及其接触带发育斑岩-矽卡岩型矿床,成矿元素以钨、钼、铜为主;远离岩基的岩枝或岩脉状中酸性脉岩中及旁侧断裂带内发育脉状矿化,成矿元素以金、银、锑为主,显示出区域成矿作用受断裂构造系统、岩浆活动期次和成矿元素活动性的共同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中酸性脉岩 锆石特征 U-PB年龄 金锑矿化 江南过渡带 皖南
下载PDF
安徽东至查册桥矿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钱祥 胥飞 +3 位作者 石磊 聂张星 杨金龙 沈欢喜 《地质与资源》 CAS 2019年第4期326-331,共6页
查册桥矿区位于江南过渡带,包括牛头高家金矿床、程檀金矿床、路源金矿点和东边金矿化点、杨梅尖金矿点.其中牛头高家金矿是安徽省首次发现的具一定规模的红土型金矿.研究区主体位于东至断裂与高坦断裂带交汇处及其两侧,三岗尖-杨美桥... 查册桥矿区位于江南过渡带,包括牛头高家金矿床、程檀金矿床、路源金矿点和东边金矿化点、杨梅尖金矿点.其中牛头高家金矿是安徽省首次发现的具一定规模的红土型金矿.研究区主体位于东至断裂与高坦断裂带交汇处及其两侧,三岗尖-杨美桥背斜核部及北翼.区内存在多个重要的赋矿层位,主要包括南华系休宁组、南沱组,震旦系蓝田组,寒武系黄柏岭组、杨柳岗组,奥陶系仑山组、东至组.高坦断裂带、兰程畈断裂带、奥陶系/志留系间的推覆-滑覆断层界面均是重要的控岩控矿构造,区内岩浆岩主要受其控制,物化探异常也主要沿其分布.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总结,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找矿潜力进行分析,认为区内具有寻找低温热液型-叠改型、层控夕卡岩型、岩浆热液脉型金、铜、钨、钼、银、铅锌等矿化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过渡带 金矿床 找矿潜力 低温热液型-叠改型 安徽省
下载PDF
皖南花山锑(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吕启良 胡青 +3 位作者 沈来富 郑宝虎 严志忠 杨晓勇 《安徽地质》 2017年第1期23-28,共6页
安徽东至花山锑(金)矿位于江南过渡带内。其锑工业资源量为中型矿床规模,伴生金为小型矿床规模,为安徽省首个发现的中型锑矿。锑(金)矿体赋存在F1东西向压性断层上盘次一级裂隙中。含矿岩性主要为碎裂、蚀变泥质条纹灰岩,时代属于寒武... 安徽东至花山锑(金)矿位于江南过渡带内。其锑工业资源量为中型矿床规模,伴生金为小型矿床规模,为安徽省首个发现的中型锑矿。锑(金)矿体赋存在F1东西向压性断层上盘次一级裂隙中。含矿岩性主要为碎裂、蚀变泥质条纹灰岩,时代属于寒武系中统杨柳岗组(∈2y)。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主要为花岗闪长斑岩。参照邻区查册桥花岗闪长斑岩U-Pb年龄为142~148Ma以及处于同一大地构造环境,我们推测其也属燕山早期岩浆活动的产物。综合分析认为,花山锑(金)矿床为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式矿床。深部形成的岩浆上升时,在特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萃取地层中锑、金等元素被运移至断层破碎带富集成矿。同时,结合邻区青阳酉华、江西、皖南罗冲-宋冲等锑矿床,认为长江中下游-江南过渡带深大断裂附近的碳酸盐岩地层(如杨柳岗组)中破碎带部位是有利的找矿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山锑(金)矿 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式矿床 断层破碎 江南过渡带
下载PDF
安徽青阳高家塝钨钼矿床与狮金山钼铜多金属矿床的成岩成矿系统
9
作者 徐晓春 吴迪 +3 位作者 傅仲阳 白茹玉 许心悦 宋朝晖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2-508,共17页
安徽青阳高家塝钨钼矿床和狮金山钼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江南过渡带北段,均赋存于青阳‒九华复式花岗岩体北缘的花岗闪长斑岩侵入体中,两者在空间上紧密相邻,成矿元素组合分别为W-Mo和Cu-Pb-Zn-Au。本文在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相学工作基础... 安徽青阳高家塝钨钼矿床和狮金山钼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江南过渡带北段,均赋存于青阳‒九华复式花岗岩体北缘的花岗闪长斑岩侵入体中,两者在空间上紧密相邻,成矿元素组合分别为W-Mo和Cu-Pb-Zn-Au。本文在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相学工作基础上,对两个矿床赋矿花岗闪长斑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矿石矿物S、Pb同位素组成特征进行分析,并厘定了狮金山矿床赋矿花岗闪长斑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和矿石中辉钼矿Re-Os年龄。研究显示,高家塝钨钼矿床和狮金山钼铜多金属矿床赋矿花岗闪长斑岩体地球化学特征相似,结合年代学研究,指示为同一期岩浆事件产物,成岩物质以壳源为主;矿石矿物S、Pb同位素组成特征指示两矿床受同一岩浆热液体系控制,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成矿年龄与赋矿花岗闪长斑岩的成岩年龄显示,两个矿床成岩、成矿作用基本同时,且矿石类型、元素组合及其分带与岩体产状、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及断裂构造关系密切,但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明显不同,反映矿质富集和沉淀受控于地质及物理化学条件。由此推测,高家塝钨钼矿床和狮金山钼铜多金属矿床属于同一岩浆‒热液成岩成矿系统的产物,区内隐伏花岗闪长斑岩侵入体与相关围岩接触带部位是寻找此类钨钼铜多金属矿床的有利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成矿系统 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 高家塝钨钼矿床 狮金山钼铜多金属矿床 江南过渡带
下载PDF
安徽省池州市丁香—石门地区成矿规律初探 被引量:3
10
作者 石磊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第11期266-266,268,共2页
池州市丁香~石门地区在区域上位于长江中下游铜~铁~金成矿带与皖南钨~钼~锡成矿带之间的江南过渡带,区内构造~岩浆作用发育,矿产资源以金、铅锌、钨、钼为主,锑、银、铜次之。其中钨、钼、铅、锌、铜等矿种主要以矽卡岩型为主,分布在花... 池州市丁香~石门地区在区域上位于长江中下游铜~铁~金成矿带与皖南钨~钼~锡成矿带之间的江南过渡带,区内构造~岩浆作用发育,矿产资源以金、铅锌、钨、钼为主,锑、银、铜次之。其中钨、钼、铅、锌、铜等矿种主要以矽卡岩型为主,分布在花岗闪长(斑)岩与围岩接触带位置;锑、银以热液型为主,在青阳岩体内、外均有分布;金以(类)卡林型为主,主要沿高坦断裂带分布。本文从研究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初步总结区内成矿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过渡带 地质条件 成矿规律
下载PDF
安徽省泾县黄村石芒坑百亩园地区志留纪地层中金矿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涛 《安徽地质》 2018年第3期189-191,共3页
在皖南泾县黄村石芒坑百亩园志留纪地层中最新发现有较具规模的金矿,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找矿效果,安徽省金矿主要以伴生金或共生金为主,而本次发现的黄村石芒坑百亩园的金矿则是以金为主,局部共生银、铜矿,该区金矿脉主要产于志留纪地层中... 在皖南泾县黄村石芒坑百亩园志留纪地层中最新发现有较具规模的金矿,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找矿效果,安徽省金矿主要以伴生金或共生金为主,而本次发现的黄村石芒坑百亩园的金矿则是以金为主,局部共生银、铜矿,该区金矿脉主要产于志留纪地层中,受构造、花岗斑岩脉作用控制明显,具有角砾岩型特征,该矿的发现对丰富该区成矿理论、地质找矿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砾岩型金矿 志留系 黄村石芒坑 江南过渡带
下载PDF
安徽高家塝钨钼矿床花岗闪长质侵入岩岩浆起源和演化及其对成矿能力的约束 被引量:4
12
作者 傅仲阳 徐晓春 +3 位作者 何俊 白茹玉 杜建国 谢巧勤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677-3702,共26页
安徽高家塝钨钼矿床位于江南过渡带,为一大型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矿体赋存于小型花岗闪长斑岩体及其内外接触带中,紧邻的大型花岗闪长岩体中未见矿化。为查明制约两者成矿能力差异的原因,本文从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黑云母矿物化学... 安徽高家塝钨钼矿床位于江南过渡带,为一大型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矿体赋存于小型花岗闪长斑岩体及其内外接触带中,紧邻的大型花岗闪长岩体中未见矿化。为查明制约两者成矿能力差异的原因,本文从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黑云母矿物化学、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分别对矿区两个花岗闪长质侵入岩体开展了系统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花岗闪长斑岩成岩年龄为145.1±2.1Ma^144.9±2.2Ma,花岗闪长岩为142.5±1.8Ma^141.8±1.6Ma,前者侵位结晶稍早于后者。两者具有近于一致的主量、微量、稀土和Sr-Nd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矿区两个花岗闪长质侵入岩体是由同一岩浆活动先后侵位到相近空间所形成,其原始岩浆具有相同的壳幔混合来源,即上涌的幔源玄武质岩浆与由其底侵引起挤压加厚的扬子下地壳部分熔融岩浆的混合,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中酸性侵入岩不同的是,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或滞留于浅位岩浆房中时明显地同化混染了扬子上地壳物质。然而,起源相同的花岗闪长质岩浆历经演化并先后侵位结晶时,其岩浆特征和结晶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表现为:花岗闪长斑岩结晶时继承大量元古代锆石,花岗闪长岩则较少见有继承锆石,综合两者岩体特征和侵位结晶条件,显示前者岩浆熔体规模小、岩浆温度低、冷却结晶较快,岩体形成于富含F、Cl和相对还原的环境;而后者岩浆熔体规模巨大,岩浆温度相对较高,冷却结晶慢,岩体形成于贫F、Cl和相对氧化的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矿区两个花岗闪长质侵入岩体的成矿能力,演化早期偏还原性的花岗闪长斑岩岩浆以及其中较高的F、Cl含量更有利于钨富集于岩浆期后热液流体中,进而形成大型钨(钼)矿床。此外,相较于大型花岗闪长岩体而言,浅成侵位的小型花岗闪长斑岩体具有更为发育的裂隙系统以及受围岩更大影响而发生强烈矽卡岩化,也为矿质富集和沉淀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研究为皖南地区钨(钼)矿床的找矿勘探及成矿模式的建立提供了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过渡带 高家塝钨钼矿床 花岗闪长质侵入岩 锆石U-PB定年 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 岩浆起源和演化 成矿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