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鲁迅与江绍原交往始末(1924-1930)
1
作者 黄艳芬 《鲁迅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70,共12页
鲁迅与江绍原的交往始末(1924-1930)与《语丝》的生命周期同步,在差异与趋同中经历了从融合到裂变,成为同人关系一个重要样本。以《语丝》为切入点,梳理鲁迅与江绍原在期刊内外的聚散离合,可从交往变迁中探寻双方的思想发展轨迹。发生... 鲁迅与江绍原的交往始末(1924-1930)与《语丝》的生命周期同步,在差异与趋同中经历了从融合到裂变,成为同人关系一个重要样本。以《语丝》为切入点,梳理鲁迅与江绍原在期刊内外的聚散离合,可从交往变迁中探寻双方的思想发展轨迹。发生在《语丝》内外的同人关系演变不但是期刊史的构成部分,而且在出版场域之外对刊物发展走向不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江绍原 《语丝》 周作人 同人
下载PDF
试论《语丝》时期江绍原的“天癸观”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金莲 朱和双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2011年第3期73-78,共6页
在民俗学研究中国化的早期阶段,江绍原是最先引进国外人类学方法系统研究中国礼俗迷信的拓荒者,他对中国人"天癸观"的研究特别引人注目。当时处于民俗学运动中心的江绍原在成为《语丝》周刊主要撰稿人之后,开始扩大范围征集... 在民俗学研究中国化的早期阶段,江绍原是最先引进国外人类学方法系统研究中国礼俗迷信的拓荒者,他对中国人"天癸观"的研究特别引人注目。当时处于民俗学运动中心的江绍原在成为《语丝》周刊主要撰稿人之后,开始扩大范围征集有关月经的礼俗迷信材料,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尽管后来他计划写作的《血与天癸》不幸夭折,但他在月经礼俗迷信研究方面的大胆尝试具有深远的学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丝》时期 江绍原 月经迷信 研究范式 学术影响
下载PDF
江绍原《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新探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群 《旅游论坛》 2013年第1期96-101,共6页
中国旅游学研究的源头有多种说法。江绍原先生以《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一书而作的中国古代旅游研究被认为是其中之一。通过考察江绍原先生这一研究社会、学术背景与主要内容,发现他是在上个世纪30年代,在民主与科学的时代大潮下,在中... 中国旅游学研究的源头有多种说法。江绍原先生以《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一书而作的中国古代旅游研究被认为是其中之一。通过考察江绍原先生这一研究社会、学术背景与主要内容,发现他是在上个世纪30年代,在民主与科学的时代大潮下,在中西学的交流碰撞中,其内心要解放人性、破除迷信的愿望与冲动,借助其厚实的宗教学与民俗学研究功底,开始了对古人旅行的考察;主要对汉前的旅游环境、旅游心理、旅游风俗及旅游设施、设备等进行了初步研究,为当时中国学人开始研究上古进行了"破土"工作;尽管民俗学痕迹明显,重视旅行和旅游的民俗形式和意见,不太重视旅游的经济效应,与从西方开始的近代旅游研究及我们今天的大多旅游研究取径颇为不同,却可视做中国早期较为学术化的旅游史研究,与以《旅行杂志》为源头的从旅游发展实践开始的旅游学研究并列为中国旅游学研究的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绍原 民俗 旅游史研究 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
下载PDF
片言只语总关情——张清水与江绍原来往信笺拾零
4
作者 王焰安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22-24,共3页
张清水是20世纪30、40年代活跃在中国文坛上的民间文学家,与同时期的中国文化名人交往频繁。他与江绍原的有关来往信笺,反映了他们之间纯真的学术情谊。
关键词 张清水 江绍原 信笺
下载PDF
迷信作为“知识”:江绍原的迷信研究与学科话语的跨文化实践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明晨 《文化遗产》 CSSCI 2019年第6期69-75,共7页
中国近现代以来与科学建构密切相联的是关于破除“迷信”的表述及实践。自晚清以来“迷信”一词在中国经历了概念的译介、思想的论争之后,1920年代开始有知识分子对迷信问题进行学科化的探讨和专业研究。他们试图以一种“知识”的方式... 中国近现代以来与科学建构密切相联的是关于破除“迷信”的表述及实践。自晚清以来“迷信”一词在中国经历了概念的译介、思想的论争之后,1920年代开始有知识分子对迷信问题进行学科化的探讨和专业研究。他们试图以一种“知识”的方式介入中国现代反迷信的文化政治,其中尤以江绍原的迷信研究为代表。江绍原通过改写和挪用20世纪前后英美比较宗教学学科话语,确立了对迷信的认知和定义,并且以其学科知识重新结构和发明了中国所谓的迷信“传统”。他的迷信研究不仅关乎到科学思想史、学科史和知识史的建构与勾连,而且其中所涉及到的中西跨文化的话语实践,对于重新反思中国现代的科学启蒙话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绍原 迷信研究 比较宗教学 跨文化实践
下载PDF
江绍原:中国现代民俗学研究的开拓者
6
作者 赵欣 李传军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117-120,共4页
江绍原是我国著名的民俗学家和比较宗教学家,他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宗教、民俗、岁时节日等和大众日常生活相关的方面。他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对比来揭示传统礼俗中迷信现象的荒谬性,引导人们养成科学的宗教态度,建立健康的... 江绍原是我国著名的民俗学家和比较宗教学家,他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宗教、民俗、岁时节日等和大众日常生活相关的方面。他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对比来揭示传统礼俗中迷信现象的荒谬性,引导人们养成科学的宗教态度,建立健康的民众生活,普及科学知识。同时,江绍原首创性地将医药民俗纳入到民俗研究范围中,拓展了民俗研究的内容和视角,为现代民俗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绍原 宗教 岁时 历史民俗
下载PDF
张海秋与江绍原论争的焦点及其相关问题
7
作者 李国新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1年第6期20-25,共6页
张海秋的《剑属语音在吾国语音学上之地位》引发了近代中国林学与民俗学两位大家间的论争。张海秋因术攻林学后兼修语言而被视为可能有研究积累不足的短处,而江绍原则有在读解张海秋之文中有过度阐释之可能。《易林·随之否》中的... 张海秋的《剑属语音在吾国语音学上之地位》引发了近代中国林学与民俗学两位大家间的论争。张海秋因术攻林学后兼修语言而被视为可能有研究积累不足的短处,而江绍原则有在读解张海秋之文中有过度阐释之可能。《易林·随之否》中的“鹿求其子,虎庐之里”的语序及唐伯与寅伯是论争的焦点。从汉代诗文并非一定要押韵、原文语意、平仄、文献考察及张海秋提供的两点原因(庐、里之古意及里与许均为u韵)可知,《易林》原文为“鹿求其子,虎庐之里”及“唐伯”。从这场论争可看到,张海秋有跨学科研究的学术旨趣。在论争中,张海秋旁征博引、注重跨学科研究,并从音韵学或等韵学的角度进行阐释,特别是总结训诂研究的五大原则,堪称学术之大器与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海秋 江绍原 论争 《易林·随之否》
下载PDF
江绍原
8
《民间文化论坛》 2005年第3期110-110,共1页
关键词 江绍原 民俗学研究 哲学系教授 比较宗教学 中国民俗学会 大学研究院 中国现代学术 英语系 发须爪 迷信研究
下载PDF
试论江绍原《发须爪》的研究方法——兼略与顾颉刚研究孟姜女故事的方法相提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红玲 陈信宁 《民族论坛》 2014年第2X期73-76,共4页
江绍原研究的《发须爪》具有思想、理论和历史上的意义,不能忽视的是其对中国早期民俗学具有研究方法上的贡献。本文通过对江绍原《发须爪》研究方法的挖掘,阐述让文献"说话"、亚田野调查、从小处着眼、唯物辩证等的民俗学研... 江绍原研究的《发须爪》具有思想、理论和历史上的意义,不能忽视的是其对中国早期民俗学具有研究方法上的贡献。本文通过对江绍原《发须爪》研究方法的挖掘,阐述让文献"说话"、亚田野调查、从小处着眼、唯物辩证等的民俗学研究方法,分析了江绍原《发须爪》研究方法的特点以及产生的背景原因。同时兼略谈及顾颉刚研究孟姜女故事的方法,并与江绍原《发须爪》的研究方法相提参照与评说,或许对中国早期民俗学的方法论、学术史是有益的补充与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绍原 发须爪 顾颉刚 孟姜女故事 研究方法
原文传递
试论江绍原的民俗学研究思想:基于《发须爪》的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伟峰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0-154,共5页
江绍原是我国著名的民俗学家和宗教学家,他在推动我国现代民俗学特别是民间信仰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术界对此鲜有探讨。本文试图通过其集大成代表作《发须爪》,管窥其民间信仰研究,进而分析其民俗学思想。
关键词 江绍原 民间信仰 中国现代民俗学 《发须爪》
原文传递
《山海经》、民俗学与旅行史——重返江绍原《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的历史世界
11
作者 朱新屋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5-84,共10页
自1935年江绍原出版《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以来,学界对于旅行史(旅游史)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然就后设之角度而言,江绍原此著与后来的旅游史(不论是在哪种学科范畴内)有很大的不同,毋宁属于新视野下对《山海经》的研究。认识到这一... 自1935年江绍原出版《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以来,学界对于旅行史(旅游史)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然就后设之角度而言,江绍原此著与后来的旅游史(不论是在哪种学科范畴内)有很大的不同,毋宁属于新视野下对《山海经》的研究。认识到这一点并重新阅读此著,可以看到当中国民俗学方兴未艾之时,交织于新兴学科(民俗史)、新兴领域(旅行史)和早期经典(《山海经》)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具体而言,江绍原撰著《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时充满矛盾心理:经受了西式的学术训练,却研究古代的原典;研究古代的原典,却不完全致力于功用;身处于边缘,却坚持对抗主流。重返江绍原《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的历史世界,可以看到江绍原在有用无用的学术功用、传统现代的学术范式、主流边缘的学术论争中求得发展的空间,也为现代民俗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民俗学 旅行史 江绍原 学术史
原文传递
江绍原姓名迷信研究述论
12
作者 郑国 《科学与无神论》 2005年第3期31-32,共2页
江绍原是我国从学理上系统研究迷信的著名学者,主张"一切真实的学问都是涉及迷信研究和破除迷信的"①.研究迷信就是为了破除迷信,但江绍原并不是直接批判迷信如何荒谬,而是通过收集大量翔实丰富的材料,以相关知识,把各种迷信... 江绍原是我国从学理上系统研究迷信的著名学者,主张"一切真实的学问都是涉及迷信研究和破除迷信的"①.研究迷信就是为了破除迷信,但江绍原并不是直接批判迷信如何荒谬,而是通过收集大量翔实丰富的材料,以相关知识,把各种迷信的来龙去脉,包括如何产生、如何起作用、如何演化以及各地区的差异等细节非常清楚地摆在大家面前,解开其神秘面纱,从而达到不攻自破的目的.他的姓名迷信研究就集中体现了这一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绍原 迷信研究 研究述论
原文传递
“任意而谈,无所顾忌”——鲁迅与《语丝》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荣生 《齐齐哈尔社会科学》 1985年第2期56-60,72,共6页
《语丝》是二十年代后半期与鲁迅先生关系最密切的期刊之一。创刊于一九四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周刊,每星期一出版,初为八页十六开小报形式,编务工作由孙伏园、章廷谦,李小峰负责。起初以设在北京大学第一院的新潮社的名义发行,一年后,李... 《语丝》是二十年代后半期与鲁迅先生关系最密切的期刊之一。创刊于一九四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周刊,每星期一出版,初为八页十六开小报形式,编务工作由孙伏园、章廷谦,李小峰负责。起初以设在北京大学第一院的新潮社的名义发行,一年后,李小峰夫妇创办了北新书局,则改由北新书局发行,形式也改为三十二开十六页装订本了。《语丝》创刊时,由孙伏园邀请周作人、钱玄同、江绍原、林语堂、鲁迅、川岛(章延谦)、斐君女士、王品青、衣萍曙天女士、李小峰、淦女士(冯沅君)、顾颉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丝》 新潮社 钱玄同 冯沅君 北新 孙伏园 意而 江绍原 顾颉刚 六开
下载PDF
亦师亦友话贾芝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文 《民间文化论坛》 2012年第5期37-39,共3页
我是1956年"五四"青年节那天到当时的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工作的,那时贾芝同志是民研会的"总管"。在他的领导下工作,至今已六十多年,可以说他是我从事民间文艺工作的领路人,是导师。自从《中国歌谣集成》审稿工作结... 我是1956年"五四"青年节那天到当时的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工作的,那时贾芝同志是民研会的"总管"。在他的领导下工作,至今已六十多年,可以说他是我从事民间文艺工作的领路人,是导师。自从《中国歌谣集成》审稿工作结束后,好久没有见面了,欣意贾芝同志百岁诞辰,高兴得不得了。首选祝他老人家生日快乐!更加健康长寿!真是人生易老!到民研会报到时我是个刚大学毕业二、三年的小伙子,现在已是白发苍苍的半大老头了,倍感时光之匆匆,人生之易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芝 中国歌谣 百岁诞辰 审稿工作 江绍原 几十年如一日 李亚群 文艺工作 赵全 孙剑冰
下载PDF
1961:一帧老照片的文人故事
15
作者 刘锡诚 《民间文化论坛》 2009年第5期19-23,共5页
三年困难过去了,国家各个方面都在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政策,以恢复元气。文艺界也开始宽松起来。1961年6月,中宣部在新侨饭店召开文艺工作会议讨论《文艺十条》(后改为《文艺八条》)。周恩来总理在会上作了报告,... 三年困难过去了,国家各个方面都在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政策,以恢复元气。文艺界也开始宽松起来。1961年6月,中宣部在新侨饭店召开文艺工作会议讨论《文艺十条》(后改为《文艺八条》)。周恩来总理在会上作了报告,讲到文艺工作要民主,要符合艺术规律。1962年3月,中国文联、中国剧协在广州召开了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会议。周恩来总理在广州会议上讲了要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工作 容肇祖 中国剧协 陈毅副总理 中国文联 北大歌谣研究会 祁连休 江绍原 纪念文章 《红岩》
下载PDF
杭州中国民俗学会成立于1930年——与王文宝同志商榷
16
作者 莫高 《民间文学论坛》 1995年第1期75-77,共3页
伟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孕育出我国一门新兴的社会学科——民俗学。在开拓我国民俗学这块荒原中,一九三○年夏杭州成立的中国民俗学会是继北京、广州以后开拓我国民俗学活动的三大中心之一。汪玢玲在《民俗学运动的性质和它的历史作... 伟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孕育出我国一门新兴的社会学科——民俗学。在开拓我国民俗学这块荒原中,一九三○年夏杭州成立的中国民俗学会是继北京、广州以后开拓我国民俗学活动的三大中心之一。汪玢玲在《民俗学运动的性质和它的历史作用》一文中也将我国的民俗学运动分为三个时期:北大歌谣研究会和《歌谣》周刊时期(19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文宝 中国民俗学会 北大歌谣研究会 娄子匡 钟敬文 江绍原 九三 社会学科 文中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下载PDF
杭州中国民俗学会何时成立?
17
作者 王文宝 《民间文学论坛》 1994年第1期72-73,共2页
钟敬文先生曾不只一次地对我说,广州中山大学民俗学会、杭州中国民俗学会成立时,并没有一个正式的开会的仪式来宣布,多是先办刊物而后形成,从史料上看,这是事实:广州中山大学是1927年11月1日顾颉刚主持该校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工作时创办... 钟敬文先生曾不只一次地对我说,广州中山大学民俗学会、杭州中国民俗学会成立时,并没有一个正式的开会的仪式来宣布,多是先办刊物而后形成,从史料上看,这是事实:广州中山大学是1927年11月1日顾颉刚主持该校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工作时创办了《民间文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敬文先生 娄子匡 中国民俗学会 江绍原 对我说 广州中山大学 民俗周刊 顾颉刚 反省院 出版周刊
下载PDF
《语丝》内外的文体交往与竞争(1924—1927)
18
作者 夏寅 《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0-88,共9页
《语丝》是20世纪20年代重要的新文化同人刊物,其对内组稿和对外论争,均与同人的团体交往密不可分。此特点在文体诸层面造成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讨论。江绍原的“礼部文件”等系列写作具有独特的文本样态,且和《语丝》的氛围具有高度依... 《语丝》是20世纪20年代重要的新文化同人刊物,其对内组稿和对外论争,均与同人的团体交往密不可分。此特点在文体诸层面造成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讨论。江绍原的“礼部文件”等系列写作具有独特的文本样态,且和《语丝》的氛围具有高度依存性,是个值得剖析的个案。本文并从同人的自我定位、媒介区分等角度,重新透视《语丝》与《现代评论》的著名论争在文体上的呈现。前期,同人多以戏谑性的文体游戏嘲弄对手,后在外部事变刺激下,方纯化为政治性的对立。通过“闲话”系列专栏的设置,《语丝》北京时期的主持者周作人将这场论争印入刊物的肌理,最终与鲁迅在“随感录”一栏内完成了交接,迎来《语丝》的上海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丝》 文体 同人杂志 江绍原 周作人 鲁迅
原文传递
关于迷信的科学研究——《民俗与迷信》导言
19
作者 陈泳超 《民俗研究》 2003年第2期40-49,共10页
一 江绍原(1898一1983),祖籍安徽旌德,生于北京.曾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文学院,因病回国.
关键词 《民俗与迷信》 导言 江绍原 周作人
原文传递
民国时期文化名人作品选
20
作者 程道德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5-23,共9页
鲁迅行草书致江绍原信札鲁迅(一八八一—一九三六)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笔名鲁迅。一九○二年赴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早年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任教。“五四”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 鲁迅行草书致江绍原信札鲁迅(一八八一—一九三六)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笔名鲁迅。一九○二年赴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早年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任教。“五四”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之一,中国现代文学主要奠基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草书 北京大学 江绍原 新文化运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