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方东树对江西诗学的评价
1
作者 吴晟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6-123,共8页
作为桐城派后期重要作家,方东树从以文章笔法论诗的独特视角,重新厘清了江西诗学与杜甫、韩愈"以文为诗"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认为黄庭坚学杜悟得其创作艺术构思而不得其诗自然浑成之境;学韩则得其粗笔硬调而不得其通顺平畅。... 作为桐城派后期重要作家,方东树从以文章笔法论诗的独特视角,重新厘清了江西诗学与杜甫、韩愈"以文为诗"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认为黄庭坚学杜悟得其创作艺术构思而不得其诗自然浑成之境;学韩则得其粗笔硬调而不得其通顺平畅。对江西诗学既有高屋建瓴、提纲挈领的综论,又对其章法结构等具体诗法,展开了精细入微的条分缕析,比较全面系统地、辩证地总结了江西诗学最具诗学价值、最富于启示意义的历史经验与教训,这是方东树诗学的开拓建树和历史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东树 江西诗学 渊源 诗法
下载PDF
叶适与江西诗学的离与合
2
作者 吴晟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11期81-86,共6页
叶适在学术上反对理学家空谈性理,倡导事功之学。论诗强调文学的政治内容和社会作用,推崇"德艺兼成"的境界。在物与理关系上,认为"物之所在,道则在焉";"理"即"物之理",与黄庭坚的道可以独立于... 叶适在学术上反对理学家空谈性理,倡导事功之学。论诗强调文学的政治内容和社会作用,推崇"德艺兼成"的境界。在物与理关系上,认为"物之所在,道则在焉";"理"即"物之理",与黄庭坚的道可以独立于物外、"理"主要指诗的结构布置之观点有离。在诗歌情感传达上,反对"叫呼怒骂",倡导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则与黄庭坚反对"怒邻骂座"的诗学主张合。叶适肯定了永嘉四灵以工巧清奇救江西末流刻削枯涩之弊、复尊唐体的历史功绩,批评了北宋后期以来诗坛以朴拙为尚的风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适 江西诗学 物理 诗教 重辞彩 黜朴拙
下载PDF
《沧浪诗话》与江西诗学
3
作者 吴晟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1期59-64,共6页
文章就《沧浪诗话》与江西诗学相关的理论与批评作一比对,认为严羽不少诗学思想来自江西诗学,尤其是黄庭坚的诗学思想,诸如师法前人"立志须高"、"参""悟"之法、"别趣"之说、"收拾贵在出场... 文章就《沧浪诗话》与江西诗学相关的理论与批评作一比对,认为严羽不少诗学思想来自江西诗学,尤其是黄庭坚的诗学思想,诸如师法前人"立志须高"、"参""悟"之法、"别趣"之说、"收拾贵在出场"等。"别材"与用字拘来历,针对江西"以才学为诗"而发则切中江西诗学病痛,但未能考虑特定的政治背景。批评宋诗"尚理而病于意兴",实则宋诗尚理而趣在其中。反对宋人和韵酬唱,本自朱熹,当辨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沧浪诗话 江西诗学 参悟 别材别趣 理趣 和韵
下载PDF
辨析典故 考镜来历——吴曾对江西诗学的态度
4
作者 吴晟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2期60-65,共6页
吴曾对江西诗学的态度,主要体现在对诗中典故的辨析和诗句来历的考镜上,可补《山谷诗集注》之不足,对我们正确解读黄庭坚、陈师道诗歌亦不无裨益。不仅体现了他渊博的学识,也间接反映了他对江西诗学"以才学为诗"的肯定。通过... 吴曾对江西诗学的态度,主要体现在对诗中典故的辨析和诗句来历的考镜上,可补《山谷诗集注》之不足,对我们正确解读黄庭坚、陈师道诗歌亦不无裨益。不仅体现了他渊博的学识,也间接反映了他对江西诗学"以才学为诗"的肯定。通过《能改斋漫录》对江西诗学有关诗学活动的转录,还可看出吴曾对黄庭坚风趣性格、某些作品流传影响的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曾 辨析 考镜 江西诗学 态度
下载PDF
论江西诗学形式与内容的内在矛盾
5
作者 程小平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90-95,共6页
江西诗学对形式的过度关注历来被人诟病,然而,这只是江西诗学为解决初学诗者的难题而不得不采取的下策。江西诗人们自然知道诗歌情"意"内容的重要性,但对那些初学诗者而言,形式"法"度则是他们更关注的问题;如何克... 江西诗学对形式的过度关注历来被人诟病,然而,这只是江西诗学为解决初学诗者的难题而不得不采取的下策。江西诗人们自然知道诗歌情"意"内容的重要性,但对那些初学诗者而言,形式"法"度则是他们更关注的问题;如何克服这二者之间紧张关系是江西诗学面临的难题。江西诗学提出"悟"之主张,依然未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诗学 情“意” “法”度
下载PDF
刘壎与江西诗学的离合
6
作者 吴晟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91-96,共6页
宋元之际学者刘壎,推崇超轶绝尘、格韵拔俗的诗歌,认为其内核是作者深厚的人格涵养,而欲达到这一人格境界的途径之一是博览群书。他充分肯定宋诗风范、江西诗派代表黄庭坚、陈师道学杜而不为,能够推陈出新,自成一家。这是刘壎与江西诗... 宋元之际学者刘壎,推崇超轶绝尘、格韵拔俗的诗歌,认为其内核是作者深厚的人格涵养,而欲达到这一人格境界的途径之一是博览群书。他充分肯定宋诗风范、江西诗派代表黄庭坚、陈师道学杜而不为,能够推陈出新,自成一家。这是刘壎与江西诗学之合。并指出江西诗以文为诗、主议论说理、忽视现实的弊端;不满江西末流的剽窃因袭,斥其作品流于陈腐滑熟;批评黄庭坚倡导句法朴拙、用事核实、立意冷僻之论失之偏颇。这是刘壎与江西诗学之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壎 江西诗学 人格涵养 以文为诗 议论说理 剽窃因袭
下载PDF
曾季貍《艇斋诗话》与江西诗学
7
作者 胡建次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91-95,共5页
曾季貍《艇斋诗话》对江西诗学予以了承纳与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论诗重句法;二是论诗重体物状景;三是论诗重悟入。上述三个方面,从不同向度标示出了《艇斋诗话》与江西诗学的纽结。
关键词 曾季貍 《艇斋诗话》 江西诗学 承纳 发展
下载PDF
晚宋“骚雅”词论与江西诗学 被引量:1
8
作者 孙虹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9-116,共8页
张炎《词源》是晚宋最为重要的词学专论,在"清空"、"质实"、"骚雅"、"意趣"等原创词学范畴中,"骚雅"是对南宋以来尚雅之风复炽现象最为直接的理论回应,也反映出苏轼、辛弃疾之后,词... 张炎《词源》是晚宋最为重要的词学专论,在"清空"、"质实"、"骚雅"、"意趣"等原创词学范畴中,"骚雅"是对南宋以来尚雅之风复炽现象最为直接的理论回应,也反映出苏轼、辛弃疾之后,词坛在趋时通变背景下出现的以江西诗学为核心、以诗为词的风格转型。在江西诗学与两宋特别是晚宋词学词风的交叉视野中,可以从诗骚以来的诗教传统、清刚峭拔的诗境格调、"活法"建构的诗性语言三个层面看到江西诗学对"骚雅"词论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宋词学 《词源》 骚雅 江西诗学 词风转型
下载PDF
苏轼与江西诗学
9
作者 邱丽梅 《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3期22-24,共3页
苏轼不属于江西诗派 ,但他的艺术思想却对江西诗学的产生、发展、蜕变起着十分微妙的作用。江西诗派所走过的道路 ,使我们从一个侧面看到了苏轼文艺思想的精深。
关键词 诗法古人 诗法自然 苏轼 江西诗学
下载PDF
系船应有去年痕——江西诗学六十年回眸
10
作者 木朵 《创作评谭》 2009年第6期9-17,共9页
一诗不是政治,不是经济,诗只能是宗教。——公刘《诗是宗教》(1998)什么叫传统?我以为,传统是条河,古人在上游,今人在下游。——公刘《答客诮——兼及新诗写作中的若干问题》(1998)
关键词 诗人 诗篇 程维 读者 诗学观念 诗歌创作 文学创作 诗坛 诗歌史 文学史 江西诗学 六十年
下载PDF
袁枚性灵诗学视野下的江西诗学
11
作者 吴晟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20-26,共7页
与格调说与肌理说对抗,袁枚标举性灵说,反对以经学、考据的学问入诗,认为它汩没性情。鉴于文字之祸,黄庭坚倡导诗歌抒写情性,反对怒邻骂坐。尽管两人诗学背景不同,所倡性情一也。在传达技巧上,两人都追求“大巧”之“朴”,袁氏更看重天... 与格调说与肌理说对抗,袁枚标举性灵说,反对以经学、考据的学问入诗,认为它汩没性情。鉴于文字之祸,黄庭坚倡导诗歌抒写情性,反对怒邻骂坐。尽管两人诗学背景不同,所倡性情一也。在传达技巧上,两人都追求“大巧”之“朴”,袁氏更看重天分,黄氏较强调人巧。袁枚首肯黄庭坚学唐变唐、学杜而不为的创新精神,承认其卓然为大家,对其诗歌创作音律拗涩、槎枒粗硬、用典冷僻等若干弊病予以针砭。体现了他比较辩证多元的诗学思想,和对江西诗学相对客观公允的批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枚 性灵诗学 江西诗学
下载PDF
北宋时期江西诗学之反思
12
作者 吴晟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9-156,共8页
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学,在北宋诗坛独树一帜,影响甚巨。自它形成之日始,特别是自吕本中撰《江西宗派图》提出"江西宗派"之后,便引起了诗评界的高度关注,学者们就其诗学理论与诗歌创作纷纷发表评论,或褒或贬,见仁见智。这... 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学,在北宋诗坛独树一帜,影响甚巨。自它形成之日始,特别是自吕本中撰《江西宗派图》提出"江西宗派"之后,便引起了诗评界的高度关注,学者们就其诗学理论与诗歌创作纷纷发表评论,或褒或贬,见仁见智。这些评论尽管只是局部性的,但无疑已经开启了北宋以降对江西诗学的全面反思,并引发了旷日持久的"唐宋诗之争",为后世的诗学理论建树与诗歌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江西诗学 黄庭坚 反思
原文传递
方回诗学的“出位之思”新论
13
作者 郭庆财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9,共9页
钱钟书先生认为,方回作为诗人又依傍朱学乃属“出位之思”,方回称朱子的诗“本来馀事压黄陈”亦不允当。钱先生的看法基于一贯的文学本位立场,而对方回的诗学视域缺少同情之理解。方回的诗学基于弘大的文化视野,且有明显的本末、体用色... 钱钟书先生认为,方回作为诗人又依傍朱学乃属“出位之思”,方回称朱子的诗“本来馀事压黄陈”亦不允当。钱先生的看法基于一贯的文学本位立场,而对方回的诗学视域缺少同情之理解。方回的诗学基于弘大的文化视野,且有明显的本末、体用色彩。首先,方回持守的“斯文”理想,包括了诗学和义理之学,而以后者为根本;其次,方回诗学的“格高”理想,包含了“诗格”与“人格”,而以人格为根本;其三,方回学诗的“活法”路径,包括句法之变和心灵之活,乃以“心活”为根本。以上三对关系中,义理之学、人格之高、心灵之活均以朱子学为最终根源。由此,方回的诗思、诗风臻于新境,并激活了没落的江西诗派;而方回认为朱子诗胜于黄、陈,也是方回诗学发展的自然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回 出位之思 朱子学 江西诗学
下载PDF
诗法禅化:超越之路——江西派诗学特征刍议
14
作者 肖开莲 许劲松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7期25-28,共4页
唐文学的标志性存在是诗,宋文学的标志性存在是词,宋诗则处于二者的夹缝之中艰难发展。如何超越唐诗?如何开启后宋时代的诗以期确立宋诗在诗史中的地位?江西派诗学清楚地表达了这种超越的意图与路途。本文试图从诗法与禅学两个维度对此... 唐文学的标志性存在是诗,宋文学的标志性存在是词,宋诗则处于二者的夹缝之中艰难发展。如何超越唐诗?如何开启后宋时代的诗以期确立宋诗在诗史中的地位?江西派诗学清楚地表达了这种超越的意图与路途。本文试图从诗法与禅学两个维度对此以初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法禅化 超越 江西诗学 诗法 禅学
下载PDF
姜夔诗学历程与光宁朝诗坛生态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华平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3-56,共4页
姜夔由泛阅而师黄而无所学的诗学历程与中兴诸家有别,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从孝宗朝到光宁朝的诗坛趋势。大量南宋文献显示,中兴诸家之后的诗坛,江西诗学较长时间处于领军地位,与它交叠的则是晚唐诗学的流行,当时诗坛正呈现出多向度发展... 姜夔由泛阅而师黄而无所学的诗学历程与中兴诸家有别,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从孝宗朝到光宁朝的诗坛趋势。大量南宋文献显示,中兴诸家之后的诗坛,江西诗学较长时间处于领军地位,与它交叠的则是晚唐诗学的流行,当时诗坛正呈现出多向度发展的态势和复杂的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夔 诗学历程 南宋光宗 宁宗朝 江西诗学 晚唐诗学
下载PDF
地方性诗学建构与明代诗学叙述的多重面相——以江西诗学为考察对象
16
作者 余来明 《文学遗产》 2024年第4期59-70,共12页
地方作为一种有意义的文化空间,在明清时期呈现多彩的面貌。以其作为方法,可以促使研究者对既有的历史书写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以明代江西诗学为观察视角,就该时期江西诗学面貌的一般形态,诗学表达的主要特征和核心观念,以及江西诗学与... 地方作为一种有意义的文化空间,在明清时期呈现多彩的面貌。以其作为方法,可以促使研究者对既有的历史书写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以明代江西诗学为观察视角,就该时期江西诗学面貌的一般形态,诗学表达的主要特征和核心观念,以及江西诗学与明代主流之间的互动与关联等问题展开探讨,可以突破诗学史叙述所惯用的主流与逆流、中心与边缘等结构思路和框架。以地方性眼光重新考量明代诗学演进的各方面,能够为明代诗学史建构提供多样的认识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江西诗学 地方性 诗学图谱 诗学
原文传递
万卷藏书宜子弟——江西诗派传统资源的出版开发刍议
17
作者 陈骥 《创作评谭》 2024年第1期45-47,共3页
早年在山西读书,后又在北京工作。虽则写诗,也是土生土长的江西人,当有人问起江西诗风,还是时常要借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首》来回答:“论诗宁下涪翁拜,未做江西社里人。”那时,一心学唐而不自满,自诩笔能扛鼎,立志要上溯汉魏。然而,少... 早年在山西读书,后又在北京工作。虽则写诗,也是土生土长的江西人,当有人问起江西诗风,还是时常要借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首》来回答:“论诗宁下涪翁拜,未做江西社里人。”那时,一心学唐而不自满,自诩笔能扛鼎,立志要上溯汉魏。然而,少年轻狂,不沉淀这文学的遥望与梦想,不经历这世间的磨砺与无常,又哪能真正识得江西诗学的妙处。时光逝水,转眼间迹近中年,曾梦想着做一个伟大的诗人,现在也幸是一个快乐的匠人。编书匠,也得以此身份,与江西诗派前缘再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诗派 论诗绝句三十首 江西诗学 逝水 涪翁 江西诗风 江西 元遗山
原文传递
南宋诗人敖陶孙考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常德荣 《阴山学刊》 2010年第6期41-48,共8页
敖陶孙是南宋中后期颇有特色的诗人,在当时诗坛具有一定地位。针对敖氏的"庆元诗祸"是南宋中后期很有影响的历史事件,但文献对此事的记载却互有龃龉,通过考辨、梳理,还原了"诗祸"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其生平梗概也... 敖陶孙是南宋中后期颇有特色的诗人,在当时诗坛具有一定地位。针对敖氏的"庆元诗祸"是南宋中后期很有影响的历史事件,但文献对此事的记载却互有龃龉,通过考辨、梳理,还原了"诗祸"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其生平梗概也得以进一步明晰。敖诗表现出强烈的批判意识,情感真挚而浓烈。敖氏对江西诗学有着自觉的追求,其诗呈现出鲜明的"江西"风味,通过敖陶孙可管窥江西诗学在南宋中后期诗坛的境遇及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诗 敖陶孙 生平考 庆元诗祸 江西诗学
下载PDF
元明之際唐詩系譜建構的觀念及背景 被引量:5
19
作者 陳廣宏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 2010年第4期171-225,共55页
宗唐复古是近世文学史上的重要思潮,代表了诗文领域重新体认传统所建立的主流审美理想。本文以严羽诗论与杨士弘、高棅唐诗选本对盛唐的标举,以及由此展开唐诗正变的区分、条理为样例,探究元明之际如何在地域文学与馆阁文学的互动中... 宗唐复古是近世文学史上的重要思潮,代表了诗文领域重新体认传统所建立的主流审美理想。本文以严羽诗论与杨士弘、高棅唐诗选本对盛唐的标举,以及由此展开唐诗正变的区分、条理为样例,探究元明之际如何在地域文学与馆阁文学的互动中,一步一步实现以音律与世次为中心的唐诗系谱建构之历程及其内在理路,进而显现其引领明清诗学基本走向的文学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羽诗论 唐音 唐诗品汇 唐诗正声 元明之际 馆阁宗尚 江西诗学 闽中诗派
下载PDF
论何汶《竹庄诗话》的诗学思想
20
作者 冯晓玉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268-283,共16页
何汶的《竹庄诗话》成书于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是南宋中期重要的诗话汇编之作.从《竹庄诗话》所推崇的诗人、偏好的诗体以及重视的时段来看,何汶在对江西诗学的批判与承继、古体与律体的论争和唐诗与宋诗的优劣等问题上,皆表现出了较... 何汶的《竹庄诗话》成书于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是南宋中期重要的诗话汇编之作.从《竹庄诗话》所推崇的诗人、偏好的诗体以及重视的时段来看,何汶在对江西诗学的批判与承继、古体与律体的论争和唐诗与宋诗的优劣等问题上,皆表现出了较为通达的诗学观.何汶以学杜为宗旨继承并修正江西诗学,既围绕法的原理展开诸多思考,也对字法、句法、章法、用事等具体技巧进行了探讨.《竹庄诗话》兼收汉魏古诗和唐代律诗,旨在消解诗坛上的古律高下之争,并以晚唐绝句矫正江西末流之弊,为南宋中期诗人提供诗学载体.针对当时批评家们的黜宋论调,何汶较早地对唐宋诗均给予高度评价,既具备历史总结特色,也带有个人诗学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汶 《竹庄诗话》 江西诗学 诗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