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江苏段江面雾的特征和预报着眼点 被引量:16
1
作者 田小毅 朱承瑛 +1 位作者 张振东 鲍婧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08-415,共8页
利用2010—2013年长江江苏段沿线布设的36套自动气象站每分钟1次的能见度、相对湿度、温度、风向和风速等实况监测资料,对江面雾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气象要素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江面雾主要发生于6、11和1月;主要形成于19时至次日07时... 利用2010—2013年长江江苏段沿线布设的36套自动气象站每分钟1次的能见度、相对湿度、温度、风向和风速等实况监测资料,对江面雾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气象要素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江面雾主要发生于6、11和1月;主要形成于19时至次日07时,其中02—04时最多,结束于06—12时,持续时间以3~9h为主。成雾时相对湿度基本在85%以上;主要的温度区间为春季5~19℃、夏季18~26℃、秋季7~23℃、冬季0~11℃;春、夏、秋三季风速都在5m·s^(-1)以下,冬季风稍大些,甚至在6m·s^(-1)左右的风速下仍然会生成雾,春季以1~2m·s^(-1)的NNE—E为主;夏季以0.3~1m·s^(-1)的NNE—ESE为主;秋季以0.3~2m·s^(-1)的NNE—NE和E—ESE为主;冬季以1~2m·s^(-1)的NNE—NE和WNW为主。此外,对出雾时首站的能见度变化进行分析,发现稳定的江面雾形成之前也会形成明显的"象鼻形"先期振荡特征,这一特征给江面雾的预警预报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面雾 统计分析 “象鼻形”先期振荡 预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