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池式反应堆堆内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
作者 王金华 薄涵亮 +1 位作者 姜胜耀 郑文祥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2-325,共4页
以板型燃料组件池式反应堆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程序CFX5对堆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流过堆芯燃料组件的流速较大,在燃料组件出口位置流速达到最大值;无论是否带有围桶,堆内压降均主要集中在堆芯燃料组件上,入口流量增... 以板型燃料组件池式反应堆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程序CFX5对堆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流过堆芯燃料组件的流速较大,在燃料组件出口位置流速达到最大值;无论是否带有围桶,堆内压降均主要集中在堆芯燃料组件上,入口流量增大,堆芯燃料组件上的压降随之增加;堆芯上部腔室和下部腔室的压力变化很小;在相同的入口流量下,带与不带围桶的堆芯进出口差压非常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式反应堆 堆内流场 数值模拟 计算流体动力学
下载PDF
池式反应堆剩余发热长期冷却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岩 石琦 +2 位作者 陈晓明 李金才 周志伟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4-209,共6页
对一座池式反应堆剩余发热长期冷却进行了分析。剩余裂变功率通过求解中子动力学方程得出 ,剩余衰变功率采用我国最新的核工业标准EJ/T 745 92计算。传热计算采用一维传热模型。编制了计算程序 ,选取了合适的参数进行了计算并给出了与R... 对一座池式反应堆剩余发热长期冷却进行了分析。剩余裂变功率通过求解中子动力学方程得出 ,剩余衰变功率采用我国最新的核工业标准EJ/T 745 92计算。传热计算采用一维传热模型。编制了计算程序 ,选取了合适的参数进行了计算并给出了与RETRAN 0 2程序计算结果的比较。最后还分析了剩余发热的冷却情况与池内水量、混凝土导热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式反应堆 剩余发热 长期冷却 剩余裂变功率 中子动力学 停堆 堆芯 水池传热 剩余衰变功率
下载PDF
混装堆芯下300~#池式反应堆瞬发中子衰减常数α实验研究
3
作者 曾和荣 段世林 +2 位作者 王冠博 刘汉刚 钱达志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7-10,共4页
利用自行研制的反应堆功率谱密度(PSD)测试系统,对300#池式反应堆在混装堆芯下的瞬发中子衰减常数α进行实验研究。利用紧靠堆芯对称布置的两路电离室DL129探测器获得中子在堆内的连续电流信号,并把该信号输入到测试系统,再应用数据采... 利用自行研制的反应堆功率谱密度(PSD)测试系统,对300#池式反应堆在混装堆芯下的瞬发中子衰减常数α进行实验研究。利用紧靠堆芯对称布置的两路电离室DL129探测器获得中子在堆内的连续电流信号,并把该信号输入到测试系统,再应用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分析程序得到功率谱密度曲线,最后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瞬发中子衰减常数α。经比对,该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在误差范围内符合,满足工程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装堆芯 300#池式反应堆 功率谱密度 瞬发中子衰减常数α
下载PDF
板型燃料组件池式反应堆堆芯流量分配
4
作者 王金华 薄涵亮 +1 位作者 郑文祥 姜胜耀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54-757,共4页
为优化板型燃料组件池式反应堆设计 ,采用商用流体力学计算程序 CFX5对堆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计算结果表明 :堆芯流量分配比较均匀 ,位于堆芯中央组件的流量较大 ,而位于堆芯边缘组件的流量较小。安装围桶的堆进出口差压与没有... 为优化板型燃料组件池式反应堆设计 ,采用商用流体力学计算程序 CFX5对堆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计算结果表明 :堆芯流量分配比较均匀 ,位于堆芯中央组件的流量较大 ,而位于堆芯边缘组件的流量较小。安装围桶的堆进出口差压与没有围桶的堆进出口差压很接近 ,随着堆入口流量增大 ,堆芯各组件流量与组件平均流量的最大误差和最小误差变化很小。安装围桶的堆芯流量分配情况与没有围桶的堆芯流量分配情况近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式反应堆 板型燃料组件 堆芯流量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池式低温供热堆快速供热启动方式仿真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朱珈辰 张亚东 +2 位作者 杨笑 李岩 李晓龙 《节能技术》 CAS 2021年第5期448-451,共4页
核能供热可以有效解决燃煤锅炉供暖产生的空气污染问题,为验证池式反应堆供热效果,49-2池式低温供热堆进行了供热演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供热初期,供热回路升温缓慢,使得供热周期延长、增加了运行时间及成本。针对此问题,基于MATLAB/Sim... 核能供热可以有效解决燃煤锅炉供暖产生的空气污染问题,为验证池式反应堆供热效果,49-2池式低温供热堆进行了供热演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供热初期,供热回路升温缓慢,使得供热周期延长、增加了运行时间及成本。针对此问题,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49-2池式低温供热堆供热系统仿真模型,通过数据分析、仿真研究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快速供热启动方式,该方式应用于反应堆供热初期及意外停堆再启动情况,通过控制反应堆功率,实现供热回路的快速升温,缩短了运行时间、节约了运行成本、提高了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能供热 池式反应堆 启动方式 快速供热 仿真 经济性
下载PDF
基于RELAP5的池式研究堆自然循环瞬态计算 被引量:1
6
作者 戴涛 黄洪文 马纪敏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1-165,共5页
反应堆的自然循环能力是其固有安全性的一项重要特征参数,利用RELAP5/Mod 3.4程序计算了JRR-3M池式研究堆在无应急冷却系统和有应急冷却系统条件下失去场外电源的事故工况,分析了冷却剂流动方向反转过程中的瞬态自然循环能力,并得到了... 反应堆的自然循环能力是其固有安全性的一项重要特征参数,利用RELAP5/Mod 3.4程序计算了JRR-3M池式研究堆在无应急冷却系统和有应急冷却系统条件下失去场外电源的事故工况,分析了冷却剂流动方向反转过程中的瞬态自然循环能力,并得到了最大自然循环载热能力。计算结果表明:应急冷却系统的投入明显地降低了燃料和冷却剂的温度,提高了反应堆的安全性;当衰变功率降低至590kW时关闭辅助泵,利用自然循环能力可使反应堆达到安全状态。通过此研究堆的自然循环能力计算,验证了计算模型、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可进一步应用于此类型的研究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式反应堆 自然循环能力 RELAP5 流量反转 瞬态计算
下载PDF
数字化控制棒位置指示器
7
作者 胡守印 孙栓梁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1998年第1期46-49,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适用于池式研究用反应堆的数字化控制棒位置指示器,它利用了ZSZ系列自整角机——数字转换器,进行A/D转换,实现了反应堆控制棒位置的数字化指示。
关键词 池式反应堆 控制棒位置 数字化指示
下载PDF
核能集中供暖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杜欣 王冰 杨冬 《区域供热》 2021年第2期49-53,67,共6页
利用清洁、高效的核能供暖,在未来可以作为一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城市区域集中供暖方式,极具研究价值。面对供暖需求的增加,为解决北方地区的供暖季集中供热系统化石燃料的大量消耗以及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本文对我国发展核能集中供暖的... 利用清洁、高效的核能供暖,在未来可以作为一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城市区域集中供暖方式,极具研究价值。面对供暖需求的增加,为解决北方地区的供暖季集中供热系统化石燃料的大量消耗以及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本文对我国发展核能集中供暖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我国集中供暖所面临的挑战,总结国内外先进经验,以池式核反应堆为例,从发展核能集中供暖的能力,采用核能集中供暖的经济性、环保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全面论证在我国发展核能集中供暖的可行性。并提出国内核能集中供暖在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对集中供暖的未来发展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能集中供暖 可行性分析 清洁高效 池式反应堆
下载PDF
高温钠中放射性核素蒸汽分压实验样机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姚泽文 王荣东 朴君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1年第4期35-37,共3页
在池式钠冷快中子反应堆中,当燃料组件严重事故状态熔化时,包容在燃料芯块中的裂变产物会进入到冷却剂钠中,并通过钠迁移至堆顶气腔中。为分析这种堆内裂变产物的迁移,通常采用逸出因子(FS)来描述裂变产物进入钠后向堆气腔的迁移情况,F... 在池式钠冷快中子反应堆中,当燃料组件严重事故状态熔化时,包容在燃料芯块中的裂变产物会进入到冷却剂钠中,并通过钠迁移至堆顶气腔中。为分析这种堆内裂变产物的迁移,通常采用逸出因子(FS)来描述裂变产物进入钠后向堆气腔的迁移情况,FS因子越大,裂变产物从冷却剂钠迁移至堆气腔的份额就越大,覆盖气体的放射性比活度就越大。目前,国内在中国实验快堆的安全分析过程中,采用的裂变产物FS因子太过保守,已不能满足大型池式钠冷快中子反应堆分析的需求。为了获得严重事故工况下裂变产物在堆内的迁移系数(FS因子),本文提出了一套用于模拟严重事故下裂变产物在钠中溶解和从钠池向覆盖气体迁移的高温钠蒸汽放射性核素分压测量装置,以期通过试验获取真实的迁移系数,用来修正严重事故工况下裂变产物堆内迁移模型和计算方法,从而为后续大型池式钠冷快中子反应堆设防严重事故的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式钠冷快中子反应堆 裂变产物 逸出因子 纳迁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