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1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红梅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3期174-177,共4页
当资源需求和环境破坏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文章设计基于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通过测算大气、水、土壤的污染物总量,结合资源承载力指标,构建监测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根... 当资源需求和环境破坏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文章设计基于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通过测算大气、水、土壤的污染物总量,结合资源承载力指标,构建监测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根据承载力数值,划分预警等级和污染物排放量控制等级。研究显示:2个区域为红色预警区,需控制污染物排放;1个区域为橙色预警区,可少量排放低污染物;6个区域为黄色预警区,需稍加控制污染物排放;8个区域为蓝色预警区,暂不需控制污染物排放;4个区域为绿色预警区,当前不需控制污染物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总量控制 资源环境承载力 监测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预警
下载PDF
探究污染物总量控制在规划环评中的作用与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唐羽 何柳娜 +1 位作者 黄文康 何弢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3期143-145,共3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的腾飞极大地提升了国民生活质量,增强了人民的幸福感,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所以我国持续推进规划环评制度改革,以此优化营商环境,并推动生...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的腾飞极大地提升了国民生活质量,增强了人民的幸福感,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所以我国持续推进规划环评制度改革,以此优化营商环境,并推动生态环境管控成果落地。污染物总量控制作为一种环境管理手段,在规划环评工作中具有很强的应用意义。为了提升规划环评工作中应用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效率和质量,本文以探究污染物总量在规划环评中的作用与应用为研究主题,首先阐述了污染物总量的概念,然后分析了污染物总量控制在规划环评中的作用,最后分析了污染物总量控制在规划环评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总量控制 规划环评 作用 应用策略
下载PDF
污染物总量控制在规划环评中的作用与应用研究
3
作者 梁璨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3期193-195,共3页
污染物总量控制作为一种系统性的管理手段,有助于确保规划项目在执行阶段能够控制污染物排放,以维持或改善周围环境质量。通过明确各种污染物的总量限制,规划环评能够在项目初期就设立明确的环境标准,从而保障环境质量达到国家和地方的... 污染物总量控制作为一种系统性的管理手段,有助于确保规划项目在执行阶段能够控制污染物排放,以维持或改善周围环境质量。通过明确各种污染物的总量限制,规划环评能够在项目初期就设立明确的环境标准,从而保障环境质量达到国家和地方的要求。本文分析了污染物总量控制在规划环评中的作用,旨在通过限制污染物的总量,有效降低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积累速度,从而减缓其对环境的长期不可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总量控制 规划环评 应用
下载PDF
基于水环境容量的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
4
作者 张倩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6期146-148,共3页
目前有关水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理论研究已经非常成熟,我国污染物总量控制正在由目标总量控制向理想状态的容量总量控制过渡。本文将污染物总量控制与水环境容量的研究发展相结合,阐述了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具体方法,并以水环境数... 目前有关水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理论研究已经非常成熟,我国污染物总量控制正在由目标总量控制向理想状态的容量总量控制过渡。本文将污染物总量控制与水环境容量的研究发展相结合,阐述了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具体方法,并以水环境数学模型为例详细介绍了污染物控制总量的确定及总量分配。根据研究进展和工作实际指出,当地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处于对立面时,现有的目标总量控制以及总量分配难免会有失偏颇,建议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容量总量控制和总量分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总量控制 水环境容量 数学模型
下载PDF
日本水环境保护及总量控制技术与政策的启示——日本水污染物总量控制考察报告 被引量:23
5
作者 赵华林 郭启民 黄小赠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B期82-87,共6页
日本环境保护走的是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为此日本曾经付出沉重的代价。从1878年前后的尾铜山矿毒事件到20世纪50、6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引起的公害问题逐渐跨区域化并呈现出复杂化、长期化的特征,严重阻碍了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可持... 日本环境保护走的是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为此日本曾经付出沉重的代价。从1878年前后的尾铜山矿毒事件到20世纪50、6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引起的公害问题逐渐跨区域化并呈现出复杂化、长期化的特征,严重阻碍了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引起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也日益突出和尖锐。例如,在经济损失方面,20世纪60~80年代末仅水俣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平均达126,3亿日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总量控制 水环境保护 日本 控制技术 经济损失 可持续发展 正常运行 社会矛盾
下载PDF
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及排污权交易优化模型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李鱼 李庄 +3 位作者 温静雅 孙钊 胡艳 李倦生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49-1056,共8页
修正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优化模型,并利用修正后的模型研究案例省"十二五"总量控制减排方案.模型优化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案例省COD,NH3-N,SO2,NOx可控指标减排量分别增加了3.01(6.85%),0.47(8.63%),5.00(17.34%),... 修正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优化模型,并利用修正后的模型研究案例省"十二五"总量控制减排方案.模型优化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案例省COD,NH3-N,SO2,NOx可控指标减排量分别增加了3.01(6.85%),0.47(8.63%),5.00(17.34%),1.25(6.51%)万t,优化后减排成本为494.02亿元,较案例省"十二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成本降低了28.00亿元,缩减比例达5.36%,并细化了各行业及各类别污染物的减排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 结构减排 工程减排 监管减排 排污权交易 环境管理
下载PDF
流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政策评估—以松花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培培 王依 +3 位作者 石岩 吕红迪 于雷 万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09-112,共4页
本文对我国当前的水环境总量控制政策进行了评估。以松花江流域为例,选择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作为代表,从政策目标的制定、实施力度、效果考核全方位评估了松花江流域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政策。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我国流域总量控制政策及... 本文对我国当前的水环境总量控制政策进行了评估。以松花江流域为例,选择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作为代表,从政策目标的制定、实施力度、效果考核全方位评估了松花江流域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政策。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我国流域总量控制政策及其评估提出完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总量控制 政策评估 政策建议
下载PDF
GIS在海湾陆源污染物总量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赵冬至 赵玲 张丰收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2000年第1期63-67,共5页
陆源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于改善我国海洋环境质量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大连湾为例采用 ARCVIEW和 ARC/INFO为 GIS软件平台建立了海湾陆源污染物总量控制信息系统。利用该系统实现了对海湾陆域社... 陆源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于改善我国海洋环境质量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大连湾为例采用 ARCVIEW和 ARC/INFO为 GIS软件平台建立了海湾陆源污染物总量控制信息系统。利用该系统实现了对海湾陆域社会经济信息管理、沿岸各类工业及生活污染物排放情况管理和分析、各类海洋环境监测数据管理和海域水质、底质状况评价模型的建立 ;实现了海洋环境评价工作的可视化 ,将海湾水动力模型、污染物飘移扩散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了集成 ,并将其结果同化到地理信息系统中来 ,以便与其他信息进行有机地复合 ,从而分析污染扩散对海洋资源的影响 ;同时还实现了海湾水动力过程的动画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 污染物总量控制 海洋污染 GIS 遥感
下载PDF
我国水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65
9
作者 梁博 王晓燕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1期93-98,共6页
随着排入水体的污染物的增多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污染物浓度的控制已难以真正控制水环境污染 .于是在水质规划中首先提出了总量控制的方法 .总量控制是在污染严重、污染源集中的区域或重点保护的区域范围内 ,通过有效的措施 ,把排入... 随着排入水体的污染物的增多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污染物浓度的控制已难以真正控制水环境污染 .于是在水质规划中首先提出了总量控制的方法 .总量控制是在污染严重、污染源集中的区域或重点保护的区域范围内 ,通过有效的措施 ,把排入这一区域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在一定的数量之内 ,使其达到预定环境目标的一种控制手段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水环境的基本特征基础之上 ,阐述了我国水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进而指出我国水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发展方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污染 污染物总量控制 水质规划 污染 污染物浓度 环境目标 水体 中国 区域范围 生活水平
下载PDF
我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探讨 被引量:17
10
作者 田其云 黄彪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42-44,共3页
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污染防治的重要手段,这在各国的实践以及各学科理论研究的过程中都能得到体现。文章指出在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随着目标总量控制不断取得成效,污染物目标总量控制需要逐步向容量总量控制过渡,污染物总量控制在... 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污染防治的重要手段,这在各国的实践以及各学科理论研究的过程中都能得到体现。文章指出在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随着目标总量控制不断取得成效,污染物目标总量控制需要逐步向容量总量控制过渡,污染物总量控制在向容量总量控制过渡的同时也需要建立起配套保障制度,特别是完善目标责任追究机制以保障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功效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总量控制 目标总量 环境容量 污染防治
下载PDF
太湖流域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兴盛 张防修 陈丹枫 《中国水利》 2004年第15期54-56,共3页
开展太湖流域水环境系统规划,掌握水环境变化特征,计算太湖流域的环境容量和污染源的允许污染负荷量,采用“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管理太湖流域水环境的污染,使其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允许的排放标准,从而改善太湖流域的水环境质量,促进水... 开展太湖流域水环境系统规划,掌握水环境变化特征,计算太湖流域的环境容量和污染源的允许污染负荷量,采用“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管理太湖流域水环境的污染,使其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允许的排放标准,从而改善太湖流域的水环境质量,促进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总量控制 太湖流域 水环境变化 污染负荷 水环境质量 污染 污染物排放 可持续发展 水环境系统 国家
下载PDF
现行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尹炜 裴中平 辛小康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19,共6页
为了使我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更趋完善,有效促进水环境质量改善,在全面总结我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目前该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现行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基础不牢固... 为了使我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更趋完善,有效促进水环境质量改善,在全面总结我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目前该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现行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基础不牢固、约束力不够、控制项目错位以及监督考核不合理等问题。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优化制度设计、强化技术支撑、完善监测体系以及强化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建议。研究成果可为国家科学优化水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 污染控制 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对策与建议
下载PDF
日本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政策及对小城镇分散型污水处理的思考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华林 黄小赠 张震宇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70-72,共3页
日本自20世纪50年代前后经济发展引起的公害问题逐渐跨区域化并呈现出复杂化、长期化的特征,严重阻碍了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也日益突出和尖锐。其造成的损失是十分巨大和无法挽回的,先污染后治理的... 日本自20世纪50年代前后经济发展引起的公害问题逐渐跨区域化并呈现出复杂化、长期化的特征,严重阻碍了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也日益突出和尖锐。其造成的损失是十分巨大和无法挽回的,先污染后治理的代价是巨大的。日本自1958年开始实施《水质保护法》、《工业污水限制法》等法案,在国家环境管理上也经历了以“稀释”、“架高”等为主要措施的早期限制时期和以浓度控制为核心的“单打一”治理时期,但这些措施都未能有效地控制住环境的恶化。20世纪70年代,日本开始实行了一系列的综合治理对策措施,水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总量控制 污水处理 日本 技术政策 分散型 小城镇 综合治理对策 经济发展
下载PDF
我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哈力曼.哈麦拉 田义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5期2237-2238,共2页
目前,我国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仍面临着诸多问题,还需要不断地加以完善。文章通过分析我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的现状,对完善我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 污染物总量控制 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立法建议
下载PDF
关于“十四五”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思考 被引量:6
15
作者 石磊 李明奎 秋婕 《环境保护》 CSSCI 2019年第9期58-60,共3页
本研究对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的发展和当前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提出"十四五"期间要重点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以环境管理精细化为主线,以流域控制单元及大气管控单元为基础,融合各项相关环境管理制度,突出差异性,以"巩... 本研究对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的发展和当前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提出"十四五"期间要重点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以环境管理精细化为主线,以流域控制单元及大气管控单元为基础,融合各项相关环境管理制度,突出差异性,以"巩固、调整、充实、提高"为原则,完善总量控制制度;并就完善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的具体路径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总量控制 固定源 环境质量 环境管理
下载PDF
基于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太湖水污染补偿量测算 被引量:1
16
作者 汤绍青 吴永祥 +3 位作者 王高旭 丰华丽 周宏伟 杨洪林 《水资源保护》 CAS 2012年第2期37-41,共5页
在回顾我国水污染补偿研究及实践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太湖水污染状况,提出太湖水污染补偿量测算方法:在确定水污染补偿参与主体、考核断面、考核指标、污染物补偿标准的基础上,从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角度建立太湖水污染补偿模型,分别进行入... 在回顾我国水污染补偿研究及实践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太湖水污染状况,提出太湖水污染补偿量测算方法:在确定水污染补偿参与主体、考核断面、考核指标、污染物补偿标准的基础上,从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角度建立太湖水污染补偿模型,分别进行入湖污染物总量考核和出湖水质考核的补偿量测算。利用2006年出入湖水量、水质资料进行环太湖各行政区水污染补偿量的实例测算,测算结果为,环太湖各行政区的补偿量总共为41 030.4万元,其中苏州市3 918.9万元,无锡市14617.8万元,常州市17913.6万元,湖州市4580.1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补偿 补偿量测算 污染物总量控制 太湖
下载PDF
洹河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树斌 张爱华 《水资源保护》 CAS 1993年第4期18-23,17,共7页
本文采用高级BASIC语言,编制离散规划快速排除解法实用程序,对洹河32个污染源选择措施组合,在长城386微机上进行治理方案优化。在水质目标可达性分析中,利用概率稀释模型(PDM—PS),计算出洹河容许排污量,使其达到水质目标的投资最小,效... 本文采用高级BASIC语言,编制离散规划快速排除解法实用程序,对洹河32个污染源选择措施组合,在长城386微机上进行治理方案优化。在水质目标可达性分析中,利用概率稀释模型(PDM—PS),计算出洹河容许排污量,使其达到水质目标的投资最小,效益最好,为行政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保护 污染物总量控制 水质目标
下载PDF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迎珍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0-42,共3页
污染物总量控制是目前我国广泛应用的一种控制区域环境质量达标的方法 ,在总量控制中 ,环境容量分配的科学化、合理化和各点浓度的合理值计算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此做些研究 ,以确保实现从局部到区域的环境质量达标。
关键词 大气污染物 环境容量 污染物总量控制 允许排放量
下载PDF
基于安全余量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评述 被引量:1
19
作者 付意成 吴文强 +1 位作者 彭文启 郭文献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4年第2期1-6,共6页
借助污染物最大日负荷量(TMDL)的相关研究成果,阐述安全余量(MOS)的特征。结合安全余量的表现形式,阐述隐式、显式、FOEA计算安全余量的流程。对安全余量的定量化及其负荷分配研究是推动TMDL策略完善的关键。在梳理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借助污染物最大日负荷量(TMDL)的相关研究成果,阐述安全余量(MOS)的特征。结合安全余量的表现形式,阐述隐式、显式、FOEA计算安全余量的流程。对安全余量的定量化及其负荷分配研究是推动TMDL策略完善的关键。在梳理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安全余量的产生机理出发,分析与污染物总量控制相关的安全余量计算过程。在考虑安全余量的前提下,依据水环境质量的控制目标,结合环境容量所允许的污染物排放量,论述了基于数学模型测算、可持续管理策略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以永定河流域污染物容量总量分配为例,进行基于安全余量的污染物分配应用研究,对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实现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余量 污染物总量控制 污染物最大日负荷量 水资源可持续管理
下载PDF
我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现状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修宇 陈海涛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142-145,共4页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与浓度控制是水质达标管理的前提.结合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发展进程,对理论完善、实施应用、深入探讨3个阶段的进展及特征进行了阐述.对污染物总量控制实施中的入河控制、总量分配相关技术细节进行了介绍,并给出了...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与浓度控制是水质达标管理的前提.结合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发展进程,对理论完善、实施应用、深入探讨3个阶段的进展及特征进行了阐述.对污染物总量控制实施中的入河控制、总量分配相关技术细节进行了介绍,并给出了实施总量控制的优点.最后,给出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实施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总量控制 发展进程 入河控制 总量分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