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茅洲河流域新污染物筛查与风险研究
1
作者 于岑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4期177-182,共6页
珠三角水系的茅洲河是一个重要的水源地,但近年来受到了日益严重的污染威胁。研究旨在通过系统的污染物筛查和风险评估,全面了解茅洲河中的新污染物情况,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首先采集了50个采样点的水样,其中包括23个主要的饮用水源... 珠三角水系的茅洲河是一个重要的水源地,但近年来受到了日益严重的污染威胁。研究旨在通过系统的污染物筛查和风险评估,全面了解茅洲河中的新污染物情况,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首先采集了50个采样点的水样,其中包括23个主要的饮用水源位置。通过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对样品进行了分析。通过对15000多个特征进行排序,发现了620种不同的化合物,涵盖了药品、农药、兽药、个人护理产品和工业材料等多个类别。药品类污染物中,地西泮、尼古丁和磺胺甲唑等被广泛检测到。农药方面,阿托霉素、异丙硫氧隆和三环唑等占据主要比例。此外,兽药和个人护理产品的残留也引起了关注。通过基于浓度和毒性的分析,确定了12种化合物的风险系数(RQ)超过1,其中包括苯磺隆甲醚、吡虫啉和噻虫胺等农药,以及咖啡因等药品。这些化合物对水生生物可能存在潜在风险,尤其是苯磺隆甲醚等在多个采样点都被检测到,其浓度超过了最低预测无效浓度(PNEC)。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以下建议:建议建立定期监测网络,跟踪茅洲河中污染物的浓度变化,及时发现和应对新污染物的出现。针对检测到的高风险化合物,应加强监管措施,控制其排放和使用,以减少对水生生物的潜在风险。建议采取更加有效的污水处理技术,提高对药品、农药等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减少其进入水体的可能性。通过开展环境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水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倡导环保意识,共同保护茅洲河的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三角水系 污染物筛查 风险研究
下载PDF
城市饮用水源特征污染物筛查及风险评价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治国 罗毅 +2 位作者 洪纲 周静博 靳伟 《河北工业科技》 CAS 2016年第4期348-352,共5页
为了保护饮用水源、保障饮用安全,通过综述城市饮用水源特征污染物的筛查方法,介绍了基于环境风险框架下污染物的筛查体系(建立污染物数据库→根据评价目的确定测试终点和筛查标准→赋值计算→进行优先排序)及健康风险评价管理技术在饮... 为了保护饮用水源、保障饮用安全,通过综述城市饮用水源特征污染物的筛查方法,介绍了基于环境风险框架下污染物的筛查体系(建立污染物数据库→根据评价目的确定测试终点和筛查标准→赋值计算→进行优先排序)及健康风险评价管理技术在饮用水源风险评价中的应用,以期对本地区环境决策提供有价值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环境学 饮用水源 优先控制污染物 特征污染物筛查 健康风险评价
下载PDF
塑料添加剂的环境迁移、毒性测试与风险筛查:进展与挑战
3
作者 华英迪 许宜平 +3 位作者 赵高峰 饶凯锋 马梅 王子健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111,共19页
塑料和微塑料污染日益严峻,因此引发了对塑料添加剂释放现象的广泛关注,塑料添加剂在固废处置和回收过程中会大量向环境中释放。塑料添加剂种类繁多,功能多样,数量庞大,其复杂性使得其评估工作面临巨大挑战,尤其是目前塑料添加剂的风险... 塑料和微塑料污染日益严峻,因此引发了对塑料添加剂释放现象的广泛关注,塑料添加剂在固废处置和回收过程中会大量向环境中释放。塑料添加剂种类繁多,功能多样,数量庞大,其复杂性使得其评估工作面临巨大挑战,尤其是目前塑料添加剂的风险评估工作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体系。本研究对现有塑料添加剂的释放迁移研究、毒性测试及风险预测方法进行梳理,并基于塑料添加剂在种类、功能、添加量、监管、数据可用性等方面对公开信息的塑料添加剂逐级筛查,最终从1万多种现有塑料添加剂中筛选出106种值得关注的未监管添加剂物质。然后综合以下4项危害性指标,包括基于QSAR模型预测的物质毒性作用方式和危害等级、各化学品机构评估的PBT/PMT性质(持久性、生物累积性、迁移性、毒性)、生态毒性数据可用性、是否纳入化学品未来评估计划(CoRAP,ECHA),使用毒理学优先指数(ToxPi)方法按照等权重计算综合得分并排序,通过层次聚类分析对其进行优先级分类,提出相应风险评估优先序和研究关注的建议。结果表明,这其中很多尚未监管的塑料添加剂物质的潜在生态风险可能被低估。最后,我们提出对微塑料未来的研究挑战应主要聚焦在填补危害数据缺口和技术方法空白,包括其迁移释放机制、环境转化、混合效应及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添加剂 浸出毒性试验 非靶标筛查 生态风险评估 优先污染物筛查
下载PDF
基于环境污染物对DNA损伤筛查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构建
4
作者 郭林青 武静 +2 位作者 鲁理平 康天放 程水源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94-800,共7页
在本文中,进一步发展了以二联吡啶二吡啶并[3,2-a:2',3'-c]吩嗪钌([Ru(bpy)_2dppz]^(2+))为电化学发光指示剂的DNA损伤传感器。将通过S-Au键组装在金电极表面的双链DNA浸泡在[Ru(bpy)_2dppz]^(2+)溶液中,利用[Ru(bpy)_2dppz]^(... 在本文中,进一步发展了以二联吡啶二吡啶并[3,2-a:2',3'-c]吩嗪钌([Ru(bpy)_2dppz]^(2+))为电化学发光指示剂的DNA损伤传感器。将通过S-Au键组装在金电极表面的双链DNA浸泡在[Ru(bpy)_2dppz]^(2+)溶液中,利用[Ru(bpy)_2dppz]^(2+)是双链DNA分子"光开关"的特性,得到[Ru(bpy)_2dppz]^(2+)/DNA/Au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并优化了[Ru(bpy)_2dppz]^(2+)的浸泡时间,浸泡浓度等实验条件。发现在含有[Ru(bpy)_2dppz]^(2+)的底液中测定其电化学发光强度值比不含[Ru(bpy)_2dppz]^(2+)的底液中增强了6倍左右。此外将此传感器经全氟辛酸磺酸、五溴联苯醚、氧化苯乙烯等物质温浴后,其电化学发光强度显著降低,说明该传感器可用于环境污染物对DNA损伤的筛查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联吡啶二吡啶并[3 2-a:2' 3'-c]吩嗪钌 DNA 电化学发光 污染物筛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