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渗透污染膜水通量迁移方程的改进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章丽萍 鲁雪梅 +2 位作者 高振凤 何绪文 程文鹏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4-66,共3页
介绍了目前几种反渗透膜透过机理,通过文献调研认为目前聚酰胺膜反渗透膜的透过机理遵循优先吸附-毛细孔流理论,在此基础上从孔流理论出发对低压反渗透膜的分离机理进行初步研究,改进了孔流理论的水通量的基本迁移方程,并建立了用膜污... 介绍了目前几种反渗透膜透过机理,通过文献调研认为目前聚酰胺膜反渗透膜的透过机理遵循优先吸附-毛细孔流理论,在此基础上从孔流理论出发对低压反渗透膜的分离机理进行初步研究,改进了孔流理论的水通量的基本迁移方程,并建立了用膜污染层厚度δf来预测膜污染时间的数学模型,通过反渗透实际工程的设计运行得到了试验验证,丰富了RO系统理论,特别是在预测膜污染清洗时间方面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 水通量 迁移方程 污染厚度 污染时间
下载PDF
基于电接触理论的轨道电路分路电阻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孙上鹏 赵会兵 +2 位作者 陈德旺 全宏宇 宁滨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36,共6页
轨道电路中,分路电阻主要由在轨道上走行车辆的轮对自身材料的电阻和轮轨接触电阻构成。分路不良可严重影响铁路运输的安全和效率,而分路电阻过高是导致分路不良的主要原因。本文基于电接触理论对轮轨接触表面进行分析,提出一种轨道电... 轨道电路中,分路电阻主要由在轨道上走行车辆的轮对自身材料的电阻和轮轨接触电阻构成。分路不良可严重影响铁路运输的安全和效率,而分路电阻过高是导致分路不良的主要原因。本文基于电接触理论对轮轨接触表面进行分析,提出一种轨道电路分路电阻的计算方法,并对其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轮对的材料电阻通常比轮轨接触电阻小得多,因此实际分路电阻可近似为轮轨接触电阻。轮轨接触电阻主要受轮轨间存在的污染膜层的影响,加强对污染膜层特性的研究,对消除分路不良现象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电路 分路不良 接触电阻 污染膜层
下载PDF
高速铁路站内绝缘节轮轨动态接触阻抗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晓明 尚文斌 尚文卿 《铁道通信信号》 2017年第8期10-13,共4页
在分析切断点绝缘节处产生电弧放电的过程中,轮对经过绝缘节时形成的接触电阻对整个牵引回路具有很大的影响。接触电阻在短时间内大幅度的变化是形成电流突变的一个先决条件,因此分析计算接触电阻的大小及变化,对研究切断点绝缘节处钢... 在分析切断点绝缘节处产生电弧放电的过程中,轮对经过绝缘节时形成的接触电阻对整个牵引回路具有很大的影响。接触电阻在短时间内大幅度的变化是形成电流突变的一个先决条件,因此分析计算接触电阻的大小及变化,对研究切断点绝缘节处钢轨及绝缘节的烧损至关重要。提出将电接触理论运用到绝缘节处轮轨接触阻抗的计算过程中,建立绝缘节处接触电阻动态变化的轮轨动态接触数学模型,并通过相应案例分析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电接触理论 污染膜层 接触电阻 数学模型
下载PDF
高速铁路站内绝缘节处轮轨接触阻抗研究
4
作者 王晓明 尚文斌 +1 位作者 董昱 尚文卿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1-155,共5页
在分析切断点绝缘节处产生电弧放电原因的过程中,轮对经过绝缘节时形成的接触电阻对整个牵引回路具有很大的影响。接触电阻大小在短时间内大幅度的变化是形成电流突变的一个先决条件。因此,分析计算接触电阻的大小及其变化对研究切断点... 在分析切断点绝缘节处产生电弧放电原因的过程中,轮对经过绝缘节时形成的接触电阻对整个牵引回路具有很大的影响。接触电阻大小在短时间内大幅度的变化是形成电流突变的一个先决条件。因此,分析计算接触电阻的大小及其变化对研究切断点绝缘节处钢轨及绝缘节的烧损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国内外在研究绝缘节处产生电弧放电的过程中,多采用实际测量的方式。而我国高铁迅速发展的情况下,这种方法加大了成本和工作量。提出将电接触理论运用到绝缘节处轮轨接触阻抗的计算过程中,建立相应的Mayr电弧模型,并通过相应案例分析来验证。分析显示:轮轨间的污染膜层对接触电阻大小的影响巨大,研究对绝缘节处电弧形成原因的理论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接触理论 污染膜层 动态接触电阻 Mayr电弧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