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3例肺科病人痰BACTEC法培养结核分支杆菌时污染菌种的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易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3-154,共2页
目的 探讨肺科病人痰BACTEC法培养污染菌种分布特点 ,以期更好地控制污染 ,降低污染率。方法 对 1997年 10月至 1999年 1月收治的 6 50例肺科病人痰标本BACTEC法培养污染标本 ,用常规普通细菌培养鉴定方法进行分离鉴定 ,并对结果进行... 目的 探讨肺科病人痰BACTEC法培养污染菌种分布特点 ,以期更好地控制污染 ,降低污染率。方法 对 1997年 10月至 1999年 1月收治的 6 50例肺科病人痰标本BACTEC法培养污染标本 ,用常规普通细菌培养鉴定方法进行分离鉴定 ,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6 50例肺科病人痰BACTEC法培养标本中 ,污染 4 3例 ,总污染率为 6 .6 % (43/ 6 50 )。对 4 3例污染标本进行普通细菌培养鉴定 ,共分离出 12种菌株 ,其中 4例培养出 2~ 3种菌株 ,共得 4 8株。以枯草杆菌和微球菌为主 ,分别为 16株 (33.3% ) ,9株 (18.8% )。另外 ,还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6株 (12 .5% ) ,白色念珠菌 3株(6 .2 % )以及革兰阴性杆菌 14株 (2 9.2 % ) ,且分为 7种细菌。结论  (1)实验室污染仍为主要污染源 ,应加强严格的无菌操作。 (2 )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白色念珠菌共占到 4 7.9% (2 3/4 8) ,提示与肺部感染及口咽部病原菌污染有关[1] ,建议临床加强肺部炎症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污染 BACTEC法 污染菌种
下载PDF
污染菌种经覆土处理后栽培出菇试验
2
作者 曹德宾 王桂兰 《江苏食用菌》 1995年第3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食用菌类 污染菌种 覆土处理 出菇试验
下载PDF
食用菌污染菌种简易处理方法
3
作者 张势 贺福利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3年第5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食用菌 菌种污染 简易处理方法 浸种
下载PDF
早期污染菌种简易处理方法
4
作者 贺元超 王永福 +1 位作者 郭选轩 宋丽 《长江蔬菜》 1999年第12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食用菌 菌种污染 处理方法 浸药液 播种 菌种培养
下载PDF
早期污染菌种的简易处理
5
作者 张研 程序叶 《农村实用科技》 2003年第1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食用菌 制种 成功率 污染菌种
原文传递
食用菌菌种污染原因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明才 赵丰玲 +2 位作者 薛会丽 安秀荣 房宽锋 《种子科技》 2002年第3期171-172,共2页
关键词 食用菌 菌种污染 原因 预防措施 菌种制作
下载PDF
降低食用菌菌种污染率的几种新方法
7
作者 牛贞福 国淑梅 《蔬菜》 2003年第4期23-23,共1页
近几年来,我国栽培食用菌的面积和产量都有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在生产和栽培过程中,污染率一直居高不下,给制种单位和菇农带来了较大的损失.菌种污染的原因除了菌种本身不纯、设备简陋、培养基灭菌不彻底、环境污染等因素以外,在很大程度... 近几年来,我国栽培食用菌的面积和产量都有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在生产和栽培过程中,污染率一直居高不下,给制种单位和菇农带来了较大的损失.菌种污染的原因除了菌种本身不纯、设备简陋、培养基灭菌不彻底、环境污染等因素以外,在很大程度上还与制种工艺和方法有关.笔者经过几年来的有关工作和调查,总结出降低食用菌菌种污染率的几种方法,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菌种污染 瓶装发酵料 麦粒发芽法 液体菌种 接种 制种季节
下载PDF
降低食用菌菌种污染的方法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淑玲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20期21-21,共1页
食用菌生产要采用高质量的菌种才能保证食用菌生产效益。目前食用菌菌种生产存在菌种污染率高问题,一定程度的影响了食用菌的生产。分析研究食用菌菌种生产过程各环节,发现容易造成菌种污染因素,建立关键控制点,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可降低... 食用菌生产要采用高质量的菌种才能保证食用菌生产效益。目前食用菌菌种生产存在菌种污染率高问题,一定程度的影响了食用菌的生产。分析研究食用菌菌种生产过程各环节,发现容易造成菌种污染因素,建立关键控制点,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可降低食用菌菌种的受污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菌种污染 分析
下载PDF
利用菌种污染废菌料栽培平菇技术
9
作者 谢自奉 《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菌种污染 废菌料 技术 平菇生产 生产菌种 山区发展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栽培方法 再利用 污染 产区
下载PDF
降低食用菌菌种污染的方法
10
作者 张跃非 钟钼芝 +1 位作者 黎倩 陈小敏 《江西农业》 2019年第16期127-127,共1页
食用菌菌种在培养的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菌种污染,高温季节尤其严重,因此杂菌污染是食用菌菌种培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基于此,从菌种污染的根源入手,对食用菌菌种污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一些食用减少菌种污染的... 食用菌菌种在培养的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菌种污染,高温季节尤其严重,因此杂菌污染是食用菌菌种培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基于此,从菌种污染的根源入手,对食用菌菌种污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一些食用减少菌种污染的新方法,对于食用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菌种 菌种污染 原因
下载PDF
降低菌种污染有效方法
11
作者 朱斗锡 《农家科技》 2010年第9期20-20,共1页
一、污染原因 1.菌种不纯。用于繁殖扩大的菌种本身是否纯种,直接决定扩大繁殖的纯度。本身已污染的菌种,繁殖扩大到新的培养环境中,必然会造成新的污染。因而,无论母种、原种、栽培种,都要求使用纯度高的菌种接种。
关键词 菌种污染 污染原因 培养环境 繁殖 栽培种 纯度 纯种 母种
下载PDF
食用菌菌种污染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12
作者 王明才 赵丰玲 +2 位作者 薛会丽 房宽锋 安秀荣 《食用菌》 2004年第2期41-42,共2页
制备和选用优良菌种是食用菌栽培取得丰产优质的先决条件.菌种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广大菇农的栽培效益,而且关系到菌种场技术水平高低和信誉的好坏.随着食用菌产业的不断壮大,菌种生产量日益增加,而由菌种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在... 制备和选用优良菌种是食用菌栽培取得丰产优质的先决条件.菌种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广大菇农的栽培效益,而且关系到菌种场技术水平高低和信誉的好坏.随着食用菌产业的不断壮大,菌种生产量日益增加,而由菌种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在不断上升,这已成为今后食用菌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现对菌种受污染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菌种污染 原因分析 综合防治 菌种培育 培养环境 接种量
下载PDF
菌种污染 处理之后还能用
13
《农村发展论丛》 1999年第23期31-30,共2页
关键词 菌种污染 培养基 菌种培养 开放式 播种量 初期污染 混合溶液 磷酸二氢钾 平菇菌种 石灰
下载PDF
黄背木耳菌袋生产中污染原因及防止措施
14
作者 唐智勇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3年第2期71-72,共2页
和田为典型的内陆干旱区。1992年,我们在和田地区农科所利用棉籽壳袋栽黄背木耳3×10^4袋,受污染者247袋,其中被绿色木霉污染的菌袋占60%。作者观察了污染菌的种类,并总结了污染原因和防止污染的措施,观简介于下。
关键词 黄背木耳 菌袋污染 原因分析 防止措施 污染菌种
下载PDF
食用菌菌种用双层塑料袋效果好
15
作者 钟海华 《福建农业》 1995年第1期13-13,共1页
现在食用菌生产者一般都用单层塑料袋装料。这样菌种污染率很大,常造成经济损失。原因是单层塑料袋在装袋、运输时与其它物品接触摩擦而刺破,或者灭菌时压力过大发生破袋,杂菌就从这些洞口乘机而入,造成污染。而使用双层塑料袋就可以克... 现在食用菌生产者一般都用单层塑料袋装料。这样菌种污染率很大,常造成经济损失。原因是单层塑料袋在装袋、运输时与其它物品接触摩擦而刺破,或者灭菌时压力过大发生破袋,杂菌就从这些洞口乘机而入,造成污染。而使用双层塑料袋就可以克服以上弊病。因为即使外层刺破或胀破,还有里层薄膜保护。这方法可使菌种污染率降低10%,经济效益提高9.8%。 使用双层薄膜袋的方法是:先把一条薄膜袋套入另一条薄膜袋内,然后在离开口3厘米处向外折卷,以防装料时菌种料掉入两条薄膜袋之间。装完料后再把所折卷的部分翻上。假如灭菌后接种时把原来的棉花塞换上灭菌过的棉花塞,效果会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菌种 塑料袋装 薄膜袋 菌种污染 棉花塞 膜保护 外折 破袋 接触摩擦 双层薄膜
下载PDF
食用菌暴露接种新法(适合转接母种和组织分离) 被引量:1
16
作者 崔彩霞 《中国食用菌》 2005年第6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接种方法 组织分离 暴露 食用菌 母种 转接 菌种污染 紫外线灭菌 消毒药品
下载PDF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physico-chemical and microbial evaluation of water samples collected from chromite mine environment of Sukinda, India 被引量:5
17
作者 S. DAS S. C. PATNAIK +3 位作者 H. K. SAHU A. CHAKRABORTY M. SUDARSHAN H. N. THATOI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2期484-493,共10页
Water samples from chromite mine quarry of Sukinda and its adjacent areas were analyzed for their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along with physico-chemical and microbial contents. The chromite mine water samples possessed... Water samples from chromite mine quarry of Sukinda and its adjacent areas were analyzed for their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along with physico-chemical and microbial contents. The chromite mine water samples possessed high concentrations of heavy metals in the order of Cr〉Fe〉Zn〉Ni〉Co〉Mn while ground water did not show any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except Fe.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of mine water samples showed deviation from those of normal water. Mine water harboured low microbial populations of bacteria, fungi and actinomycetes in comparison with mine adjacent water samples. The correlation of data between metals with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showed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responses while that of metal and microbial population exhibited negative correlation. Bacterial strains isolated from chromite mine water exhibited high tolerance towards chromium and other heavy metals as well as antibiotics which could be used as an indicator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REMEDIATION hexavalent chromium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mine water pollution microbial population chromium tolerant bacteria
下载PDF
Ochratoxigenic Black Aspergilli Isolated from Dried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Yogyakarta, Indonesia 被引量:1
18
作者 Apriyanto Dwi Nugroho Francis Maria Constance Sigit Setyabudi +1 位作者 Baharuddin Salleh Endang Sutriswati Rahayu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3年第9期472-480,共9页
Black aspergilli, the potential ochratoxin A (OTA) producers, were predominant fungi in fermented cocoa bean, coffee bean and dried cassava in Yogyakarta. Identification of black aspergilli at species level will be ... Black aspergilli, the potential ochratoxin A (OTA) producers, were predominant fungi in fermented cocoa bean, coffee bean and dried cassava in Yogyakarta. Identification of black aspergilli at species level will be useful to make clear link between OTA contamination on food product and the toxin producer.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dentify the species of the black aspergilli producing OTA which contaminated dried agriculture products. In this study, 16 isolates were obtained, and four isolates among of them (YAC-9, YAK-6, YAK-12 and YAG-2) were found as OTA producing-strains, with the highest OTA found on Yeast Extract Sucrose (YES) solid medium of 57.68 ppb. Based o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16 isolates can be grouped into four species, after confirmation by molecular data based on PCR method, the groups were identified as A. carbonarius, A. niger, A. tubingensis and A. aculeatus. OTA producing-strains were identified as A. carbonarius and A. niger, meanwhile, A. tubingensis and A. aculeatus were found as non-OTA producing-stra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ck aspergilli ochratoxin A (OTA) PCR.
下载PDF
木耳“牛皮包”病菌防治技术
19
作者 陈龙 《农村百事通》 2006年第11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防治技术 病菌 皮包 木耳 菌种污染 发病 俗称 水分 灭菌
下载PDF
木耳“牛皮包”病菌防治技术
20
作者 陈龙 《致富天地》 2007年第6期36-36,共1页
木耳料袋的“牛皮包”病菌(四川境内俗称)主要由菌种污染、场地污染、拌料水分过多、蒸料灭菌不彻底等原因所产生。牛皮包病菌在未发病之前,很难看出蛛丝马迹,一旦发病,传播、感染相当快。我们研究所用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配制... 木耳料袋的“牛皮包”病菌(四川境内俗称)主要由菌种污染、场地污染、拌料水分过多、蒸料灭菌不彻底等原因所产生。牛皮包病菌在未发病之前,很难看出蛛丝马迹,一旦发病,传播、感染相当快。我们研究所用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配制成营养液,为木耳拌料,发现该营养液能起到以肥带药的作用,对食用菌生理性病害及侵染性病害有良好的缓解、治愈和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技术 病菌 皮包 木耳 菌种污染 侵染性病害 生理性病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