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2+)对污泥微生物活性影响的恢复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荣宏伟 李权斌 +2 位作者 张朝升 王连杰 董明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4-38,共5页
通过人工投加Cu^(2+)对驯化污泥进行破坏性实验,观察了Cu^(2+)对活性污泥氨氮、COD降解及其碘硝基四氮唑脱氢酶(INT-ETS)活性、比氧摄取速率(SOUR)、氨摄取速率(AUR)的影响。当加入1~10 mg/L Cu^(2+)时,受到影响的微生物系统和活性污泥... 通过人工投加Cu^(2+)对驯化污泥进行破坏性实验,观察了Cu^(2+)对活性污泥氨氮、COD降解及其碘硝基四氮唑脱氢酶(INT-ETS)活性、比氧摄取速率(SOUR)、氨摄取速率(AUR)的影响。当加入1~10 mg/L Cu^(2+)时,受到影响的微生物系统和活性污泥可在后期的培养驯化中恢复其相关功能,指标可恢复至未投加Cu^(2+)时的水平;当Cu^(2+)质量浓度达到25 mg/L时,系统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无法自我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CU2+ 污泥微生物活性 恢复周期
下载PDF
锌离子对活性污泥微生物DNA序列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谢冰 徐亚同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8-23,31,共7页
研究了锌离子对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不同浓度的锌离子对有机物的降解和氮的转化均有抑制。经过驯化后,处理系统对有机物的降解可以逐步得到恢复,而对于氨氮和亚硝酸氮的降解则并不随着驯化时间的延长而得到改善。随机扩增多... 研究了锌离子对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不同浓度的锌离子对有机物的降解和氮的转化均有抑制。经过驯化后,处理系统对有机物的降解可以逐步得到恢复,而对于氨氮和亚硝酸氮的降解则并不随着驯化时间的延长而得到改善。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分析表明,在不同的驯化阶段,DNA序列的分子多样性是不同的。结果显示,加入锌离子的微生物多样性明显小于对照组,驯化成熟的实验组尽管在COD的去除率上和对照组没有什么差别,但在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和相似性上与驯化初期有较大的差别。从RAPD条带上可清楚地看到某些细菌的消失,以及耐受锌离子的种类的持续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离子 活性污泥微生物 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 DNA序列多样性
下载PDF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种群特性及对底物降解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聂艳秋 周青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5-28,共4页
简介了分离微生物培养基的选择以及PCR、ERIC、DGGE、TGGE、FISH、T-RFLP等种群特性测定方法,阐述了活性污泥微生物的种群多样性、结构稳定性和功能稳定性等特性,指出活性污泥微生物种群多样性是结构稳定性的基础,而结构稳定性是功能稳... 简介了分离微生物培养基的选择以及PCR、ERIC、DGGE、TGGE、FISH、T-RFLP等种群特性测定方法,阐述了活性污泥微生物的种群多样性、结构稳定性和功能稳定性等特性,指出活性污泥微生物种群多样性是结构稳定性的基础,而结构稳定性是功能稳定性的前提,功能稳定性又是底物有效降解的保证;同时底物及环境因子的变化也影响活性污泥群落结构及功能的稳定,并可能使种群多样性发生变化,结构稳定性与功能稳定性二者变化并不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种群特性 测定方法 活性污泥微生物 微生物培养基 底物 降解 结构稳定性 种群多样性 能稳定性
下载PDF
固定化微生物活性污泥法
4
作者 王国生 《给水排水》 CSCD 1989年第6期40-42,37,共4页
自活性污泥法问世以来,经过不断讨索,已开发出多种新型改良法。本文介绍的固定化微生物活性污泥法,即将活性污泥微生物包埋在凝胶类载体之中,形成易于固液分离的颗粒状活性污泥微生物体。该项技术的应用,可很好地解决现有活性污泥反应... 自活性污泥法问世以来,经过不断讨索,已开发出多种新型改良法。本文介绍的固定化微生物活性污泥法,即将活性污泥微生物包埋在凝胶类载体之中,形成易于固液分离的颗粒状活性污泥微生物体。该项技术的应用,可很好地解决现有活性污泥反应器中难于再提高活性污泥微生物浓度的技术问题,对利用那些不易形成菌胶团、或增殖速度慢的微生物、以及培养具有处理特定废水能力的特殊微生物菌种均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使活性污泥法向小型化,工业化方向推进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固定化微生物 活性污泥微生物 微生物 菌胶团 曝气法 固液分离 颗粒状 二次沉淀池 包埋法
下载PDF
CASS工艺微生物抵抗含Cu^(2+)、Ni^(2+)锻造添加剂废水毒性的效果 被引量:5
5
作者 李鑫 孙志民 +2 位作者 赵铭珊 梁方瑜 邬慧雅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098-2101,共4页
工(产)业园区内企业在紧急情况下排放的污水中,有毒物质会影响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微生物的活性,甚至导致微生物的死亡。基于此,利用CASS工艺的特点检验微生物系统抗冲击毒性的能力,通过不同的配比浓度调整试验水样中Cu2+、Ni2+的质量浓... 工(产)业园区内企业在紧急情况下排放的污水中,有毒物质会影响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微生物的活性,甚至导致微生物的死亡。基于此,利用CASS工艺的特点检验微生物系统抗冲击毒性的能力,通过不同的配比浓度调整试验水样中Cu2+、Ni2+的质量浓度,监测CASS系统进出水的Cu2+、Ni2+、CODcr指标,用以判断微生物系统是否受到影响,进而确定CASS微生物系统抗毒性冲击的临界点。结果表明:Cu2+质量浓度小于3.0mg·L-1,Ni2+质量浓度小于5.0mg·L-1时,CASS工艺微生物抵抗含Cu2+、Ni2+锻造添加剂废水的毒性能力较强,对Cu2+、Ni2+、CODcr的去除率均可以达到80%;当Cu2+质量浓度大于3.0mg·L-1,Ni2+质量浓度大于5.0mg·L-1时,CASS工艺微生物对毒性抵抗能力显著降低,活性受到严重破坏,对Cu2+、Ni2+、CODcr去除率下降至60%以下。所以可以确定CASS工艺微生物抵抗含Cu2+、Ni2+锻造添加剂废水毒性的最高质量浓度限值,Cu2+为3.0mg·L-1,Ni2+为5.0mg·L-1。为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工程中避免活性污泥微生物系统受毒性冲击而导致运行瘫痪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S工艺 活性污泥微生物 锻造添加剂废水 毒性
下载PDF
高压静电处理水对活性污泥耗氧速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峰 孔继烈 +2 位作者 邓家祺 向阳 高廷耀 《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8-30,共3页
利用活性污泥微生物膜制成BOD生物传感器,发现在经过一定时间高压静电处理后的缓冲液中,活性污泥降解有机物的能力可提高20%以上,同一电压不同处理时间对微生物降解能力影响不同.处理时间过短或过长对微生物降解能力增加的影... 利用活性污泥微生物膜制成BOD生物传感器,发现在经过一定时间高压静电处理后的缓冲液中,活性污泥降解有机物的能力可提高20%以上,同一电压不同处理时间对微生物降解能力影响不同.处理时间过短或过长对微生物降解能力增加的影响都不明显.不同电压达到良好处理效果所需时间不同,较低电压所需时间较长,5000V时约需6.0h(信号响应达到初始值的124%),而7000V时约为4.0h.结果表明,高压静电处理并接种活性污泥,有望成为处理某些有机物废水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静电 活性污泥微生物 生化需氧量
下载PDF
高浓度铁离子废水中培养活性污泥的研究探索
7
作者 宫洪艳 李文波 《山西建筑》 2013年第16期105-107,共3页
以天津市静海县天宇科技园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为例,根据其污染企业为金属加工厂,铁离子严重超标的状况,确定了活性污泥培养和驯化的污水处理方案,并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
关键词 金属离子 活性污泥 微生物
下载PDF
活性污泥微生物组:去除污浊,只留清淡
8
作者 刘双江 王爱杰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65-1866,共2页
活性污泥法诞生一百多年来,在污水处理特别是城市污水处理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活性污泥微生物是去除污染物包括新型有机和无机污染物的关键角色,活性污泥微生物组为微生物分离培养、功能鉴定和生态互作等方面的研究带来新的活力。
关键词 活性污泥微生物 污水处理厂 微生物生态学 微生物菌群
原文传递
浸没式双轴旋转厌氧膜生物反应器有机物降解动力学模型研究
9
作者 白玲 刘超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3期342-342,共1页
有关浸没式MBR(SMBR)内有机物降解动力学模型的研究少见报道在浸没式MBR内,有机底物降解的动力学特征与传统的处理工艺有所不同:(1)通过膜组件的截留作用能将全部的活性污泥微生物都拦截在反应器内,使得反应器内维持了较高的污... 有关浸没式MBR(SMBR)内有机物降解动力学模型的研究少见报道在浸没式MBR内,有机底物降解的动力学特征与传统的处理工艺有所不同:(1)通过膜组件的截留作用能将全部的活性污泥微生物都拦截在反应器内,使得反应器内维持了较高的污泥浓度,从而降低了有机物.污泥负荷;(2)由于浸没式MBR系统内有机物.污泥负荷非常低,微生物大都处于内源呼吸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 有机物降解 动力学模型 浸没式 活性污泥微生物 旋转 双轴 污泥负荷
下载PDF
一体化超滤膜混凝/生物反应器水净化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10
作者 李圭白 田家宇 杨艳玲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9-29,共1页
本发明公开一种一体化超滤膜混凝/生物反应器水净化处理方法及其装置。本发明是将混凝和生物反应置于同一反应池内完成。原水进入超滤膜混凝,生物反应器,反应器内的活性污泥微生物对进水中的氨氮和小分子质量有机物进行生物降解处理... 本发明公开一种一体化超滤膜混凝/生物反应器水净化处理方法及其装置。本发明是将混凝和生物反应置于同一反应池内完成。原水进入超滤膜混凝,生物反应器,反应器内的活性污泥微生物对进水中的氨氮和小分子质量有机物进行生物降解处理;由混凝药剂投加系统向超滤膜混凝/生物反应器内投加混凝剂以去除大分子质量有机物和磷:最后,用安装在反应器内的浸没式超滤膜组件进行固液分离,优质饮用水得以制备。反应器底部设有穿孔曝气管,连接排泥管,定期排放反应器内的剩余污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净化处理方法 混凝剂 超滤膜 一体化 原水 装置 活性污泥微生物
下载PDF
大型污水厂节能减排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辰 《水工业市场》 2009年第4期8-9,共2页
"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污水处理厂是实现节能减排的主要承担者。
关键词 污水厂 活性污泥微生物 白龙港 污水处理厂 加工厂 配水渠 渠道 污泥厌氧消化 污泥回流比 节能减排技术
下载PDF
SBR除磷系统中的积磷细菌
12
作者 朱怀兰 史家梁 徐亚同 《给水排水动态》 1994年第2期41-44,共4页
考察了SBR生物除磷工艺模型中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组成及其在该除磷系统中的功能。结果表明,该模型中分离到的微生物有假单胞菌属、气单胞菌属、莫拉氏菌属、棒状菌群和肠杆菌科的细菌,优势菌为假单胞菌。其中起除磷作用的主要是假单胞菌... 考察了SBR生物除磷工艺模型中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组成及其在该除磷系统中的功能。结果表明,该模型中分离到的微生物有假单胞菌属、气单胞菌属、莫拉氏菌属、棒状菌群和肠杆菌科的细菌,优势菌为假单胞菌。其中起除磷作用的主要是假单胞菌属和莫拉氏菌属的细菌,气单胞菌主要起发酵产酸作用。一、前言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各种生物除磷方法尽管工艺流程各不相同,其基本原理都是利用除磷系统中积磷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除磷工艺 活性污泥微生物 积磷细菌 假单胞菌属 莫拉氏菌属 气单胞菌属 肠杆菌科 优势菌 棒状菌 不动杆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